- 年份
- 2024(7689)
- 2023(10527)
- 2022(8103)
- 2021(7303)
- 2020(6009)
- 2019(13104)
- 2018(12520)
- 2017(24693)
- 2016(12831)
- 2015(14135)
- 2014(13790)
- 2013(13821)
- 2012(12382)
- 2011(10805)
- 2010(11242)
- 2009(11254)
- 2008(10299)
- 2007(9210)
- 2006(8074)
- 2005(7710)
- 学科
- 业(74042)
- 企(70198)
- 企业(70198)
- 济(60606)
- 经济(60544)
- 管理(54652)
- 业经(27696)
- 融(26178)
- 金融(26177)
- 方法(25271)
- 财(23219)
- 银(23166)
- 银行(23165)
- 行(22591)
- 农(22021)
- 中国(19658)
- 务(19407)
- 财务(19391)
- 财务管理(19379)
- 企业财务(18382)
- 数学(17938)
- 数学方法(17858)
- 农业(16976)
- 制(16554)
- 技术(15259)
- 策(13428)
- 理论(13304)
- 体(12667)
- 划(12053)
- 企业经济(11910)
- 机构
- 学院(185162)
- 大学(175027)
- 济(85178)
- 经济(83757)
- 管理(76506)
- 理学(64855)
- 理学院(64395)
- 管理学(63846)
- 管理学院(63514)
- 中国(53136)
- 研究(52866)
- 财(42550)
- 京(34695)
- 财经(33578)
- 经(30449)
- 江(28234)
- 农(27375)
- 中心(26988)
- 经济学(26539)
- 科学(26347)
- 所(24859)
- 财经大学(24802)
- 经济学院(24209)
- 商学(23883)
- 商学院(23661)
- 融(23471)
- 州(23262)
- 金融(23013)
- 银(22707)
- 业大(22397)
- 基金
- 项目(113360)
- 科学(91778)
- 研究(88685)
- 基金(83582)
- 家(69428)
- 国家(68688)
- 科学基金(62148)
- 社会(59432)
- 社会科(56663)
- 社会科学(56649)
- 省(46060)
- 基金项目(43731)
- 教育(39221)
- 自然(37213)
- 自然科(36418)
- 自然科学(36412)
- 编号(35969)
- 自然科学基金(35862)
- 划(35767)
- 资助(33543)
- 业(30175)
- 创(28280)
- 成果(27702)
- 发(25620)
- 创新(25372)
- 制(25066)
- 部(24968)
- 重点(24924)
- 国家社会(24831)
- 性(24173)
共检索到288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华金秋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之间的易货交易得到很好的运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易货模式的分类,并对易货交易为企业带来的益处进行了探讨,其次探讨了企业进行易货交易的过程,最后研究了企业易货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关键词:
企业易货 易货额度 风险防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竑
国际金融危机已波及到我国实体经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受到冲击,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大量的外向型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凸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曾道荣 谭明军
2007年夏季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遭到重创,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全球市场动荡加剧,资产价格大幅缩水;自2009年6月,世界经济回暖初见端倪,并在缓慢波动中复苏,种种迹象表明"后金融危机时期"已经来临。在此背景下,要使企业尽快恢复活力并取得新的发展机会,笔者认为,必须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基础环节入手,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提升企业财务活力,即提升企业资源利用、技术与管理创新和处理本金投入与收益活动及其财务关系的能力。鉴于此,本文从发展方式、市场资源、公司治理和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财务活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穆建新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外向型经济遭受重创,出口急剧萎缩,沿海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大量农民工面临失业返乡、返乡失业的困境。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即由以出口导向、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异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力转移"模式,转变为以内需驱动、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转移、就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产业转移"模式;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应当尽快建立适当的制度安排和机制激励,促使模式转变;最后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龚本前
建筑企业一般是按照购买方的意愿和要求来生产专用型产品的,建筑产品的生产时间一般较长,资金占用较大,灵活性较差,所以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比较明显,但只要企业及时了解和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准确决策,就能为摆脱困境找到一条出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袁境
西部中小企业应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策略是进行融资制度的创新,具体内容:一是融资方式和渠道的创新;二是建立西部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体系;三是增加银行之间的竞争,发展民间融资;四是创新风险投资机制;五是完善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六是加强金融监管服务。
关键词:
西部 中小企业 金融危机 融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路 刘波
任何危机的发生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危机潜伏阶段的情报预警工作是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危机扩大蔓延的重要预防性手段之一。由于危机在这个阶段既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也有很多可利用的机会,因此对于危机管理来说这个阶段非常重要。本文将对危机潜伏阶段的情报工作即情报预警的特点、基本原则、情报预警系统的组成以及提高危机情报预警有效性的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危机管理 潜伏阶段 情报预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姜建清 孙彬
近期发生的美国次级债危机是以流动性危机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危机。通过回顾并运用危机理论分析这次危机的形成过程,本文发现,市场信心丧失是由货币创造型的流动性过剩转变为流动性危机及"流动性黑洞"的主要原因,同时,维持稳定的信心是市场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危机爆发时期,政府应极力挽救市场信心,但经济稳定时期也必须注重维持稳定的市场信心。稳定市场信心必须加强预期管理,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引导投资者行为,避免预期趋同化,鼓励提供差异化信息;重视加强市场宏观管理和监管;加强市场微观结构的建设;适当时机可采取国际间协调性的政策措施等。
关键词:
流动性危机 次贷危机 市场信心 预期管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华
墨西哥前总统德拉·马德里·乌尔塔多来沪参加国际行动理事会之际,应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张仲礼的邀请,于5月12日在锦江小礼堂作了题为“墨西哥经济改革的经验”的讲演,并回答了中国学者的提问。除本院学者外,复旦、华师大、交大、财大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学者、专家也参加了会议。张仲礼院长主持了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老资格外交家黄华也出席了讲演会。张仲礼院长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德拉·马德里前总统令人敬佩的经历,并说我们国家也在进行改革,我们必定能从他的报告中学到不少经验,然后,德拉·马德里前总统作了如下讲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速建
在国家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中国企业采取了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加快兼并收购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企业管理等多项应对策略,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并呈现一些新的发展特点,具体包括:企业景气状况稳步回升,经济主体信心日益增强;企业产销形势持续好转,库存再次出现攀升;企业出口扭转下滑势头,出口的根本性好转尚待时日;产品价格企稳回升,企业盈利水平逐步改观。尽管如此,当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依旧突出、招工难和用工紧张问题再次出现,新一轮的成本上升压力日益显著,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待破解,部分行业企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要破解这些问题,中国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进行主动"转型升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立帆
2008年三月始,由美国次贷危机进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浮出水面。这场金融危机直接间接地导致了国外大批进口商的倒闭,相应构成了我国众多民营外贸企业的出口收汇信用风险和其他系列风险。如何顺利度过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利用此契机整合资源,汰弱留强,是摆在众多民营外贸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文章借鉴东方管理的基本思想,对民营外贸企业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对策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东方管理 民营企业 金融危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莉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影响的逐步加深,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受到严重的冲击。尤其是大量的中小型物流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压力和挑战,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威胁。文章以SWOT为基础,从发展战略、创新与市场定位、资源整合、资金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中小型物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秉岩
中小OEM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除了由危机引起的市场需求下降之外,企业一直以来以低劳动力成本为核心的战略成为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企业需要转变战略思路,抓住国内外市场机会,选择适宜的战略提升实力,内外兼修地谋求更深远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低成本战略 规模优势 品牌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