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23)
- 2023(9892)
- 2022(8434)
- 2021(7924)
- 2020(6777)
- 2019(15888)
- 2018(15725)
- 2017(31314)
- 2016(17166)
- 2015(19377)
- 2014(19308)
- 2013(19425)
- 2012(18173)
- 2011(16470)
- 2010(16443)
- 2009(15342)
- 2008(15297)
- 2007(14062)
- 2006(12286)
- 2005(10828)
- 学科
- 济(77157)
- 经济(77091)
- 业(51159)
- 农(47793)
- 管理(41933)
- 方法(33406)
- 农业(31098)
- 数学(30459)
- 数学方法(30225)
- 企(29439)
- 企业(29439)
- 业经(19070)
- 中国(17852)
- 地方(16724)
- 财(16269)
- 贸(15434)
- 贸易(15432)
- 易(15022)
- 制(14293)
- 学(13280)
- 发(11033)
- 农业经济(10539)
- 银(10526)
- 银行(10498)
- 环境(10419)
- 行(9998)
- 融(9880)
- 金融(9877)
- 技术(9813)
- 体(9810)
- 机构
- 学院(246651)
- 大学(242093)
- 济(105692)
- 经济(103553)
- 管理(94541)
- 理学(82277)
- 理学院(81400)
- 研究(81124)
- 管理学(80070)
- 管理学院(79619)
- 中国(63389)
- 农(62037)
- 科学(50419)
- 京(49874)
- 农业(47918)
- 财(45027)
- 业大(43811)
- 所(41591)
- 中心(39913)
- 江(38390)
- 研究所(37737)
- 财经(36250)
- 经(32989)
- 经济学(32262)
- 范(31705)
- 师范(31419)
- 北京(30466)
- 农业大学(29793)
- 州(29573)
- 经济学院(29546)
- 基金
- 项目(164892)
- 科学(129324)
- 研究(121227)
- 基金(119378)
- 家(103506)
- 国家(102573)
- 科学基金(87529)
- 社会(77230)
- 社会科(72863)
- 社会科学(72839)
- 省(66212)
- 基金项目(64276)
- 自然(55895)
- 自然科(54529)
- 自然科学(54512)
- 划(54247)
- 教育(54232)
- 自然科学基金(53542)
- 编号(50940)
- 资助(48033)
- 成果(39767)
- 部(37053)
- 发(36672)
- 重点(36317)
- 农(34878)
- 创(34022)
- 课题(33468)
- 创新(31850)
- 科研(31831)
- 国家社会(31727)
- 期刊
- 济(118096)
- 经济(118096)
- 研究(67531)
- 农(64537)
- 中国(47348)
- 农业(43682)
- 学报(39247)
- 科学(35951)
- 财(33711)
- 大学(29997)
- 学学(28596)
- 管理(27562)
- 业经(25863)
- 融(24481)
- 金融(24481)
- 业(21329)
- 技术(20381)
- 教育(20061)
- 问题(17917)
- 财经(17027)
- 经济研究(16806)
- 经(14633)
- 农村(14397)
- 村(14397)
- 版(14133)
- 农业经济(14087)
- 世界(13302)
- 理论(13192)
- 资源(12843)
- 技术经济(12786)
共检索到36053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文娥 欧阳曦 晏发发
为探究易腐性生鲜农产品价格波动规律,本文以易腐农产品荔枝为例,基于2012-2016年我国荔枝收购价格和批发价格的日度数据,从非对称波动的视角出发,采用HP滤波法分析我国荔枝产地收购价以及销地批发价波动特征及其背后的原因。结果显示:荔枝产地收购价波动符合既有农产品价格波动"火箭与羽毛"非对称特征;而荔枝销地收购价波动则呈反"火箭与羽毛"非对称特征,这与其易腐易烂的特性有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子豪 胡浩
为掌握油桃价格波动规律,稳定油桃市场价格,提升桃农收入,本文使用了EGARCH、TARCH的ARCH类模型对油桃的价格波动及波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油桃价格波动存在显著的集簇性和非对称性,即价格波动具有正相关性以及价格下跌信息引发的波动大于价格上涨信息引发的波动。据此本文提出两点建议:油桃货架期短,损耗大,应建立畅通的物流通道,采用冷链物流技术,缩短物流时间、降低油桃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桃农缺乏准确的油桃市场信息,应建立涵盖全产业的综合性信息平台,发布权威市场信息,着重关注价格下跌信息并采取科学的预警措施。
关键词:
油桃 价格 波动 ARCH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子豪 胡浩
为掌握油桃价格波动规律,稳定油桃市场价格,提升桃农收入,本文使用了EGARCH、TARCH的ARCH类模型对油桃的价格波动及波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油桃价格波动存在显著的集簇性和非对称性,即价格波动具有正相关性以及价格下跌信息引发的波动大于价格上涨信息引发的波动。据此本文提出两点建议:油桃货架期短,损耗大,应建立畅通的物流通道,采用冷链物流技术,缩短物流时间、降低油桃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桃农缺乏准确的油桃市场信息,应建立涵盖全产业的综合性信息平台,发布权威市场信息,着重关注价格下跌信息并采取科学的预
关键词:
油桃 价格 波动 ARCH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庄岩
农产品价格是万价之基,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通货膨胀效应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调控物价水平。通过利用单方程分析和多方程分析得到了一致的结论: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确实存在通货膨胀效应,即农产品价格上涨可以推动PPI和CPI指数的上涨。同时发现PPI较CPI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反应敏感。反之,CPI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影响因素,但PPI不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程瑞芳
在市场机制下,基于不同的市场交易,形成农产品集市价格、批发价格和期货价格,三者共同调节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我国粮食价格波动轨迹符合蛛网模型现象,表明农产品供求弹性较小,无论源于供给还是需求方的变化,都会引起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的变化。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性,实质上反映着农业收益的不稳定性。建立农业共生组织,通过市场主体间的共生与协作,形成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的互补性和资源依存性,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的一种准市场性的资源配置方式。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形成机制 波动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芬 赵昕东
本文基于2002年1月—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以棉花、玉米、大豆、小麦为代表)和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际农产品价格向国内价格传导的过程中具有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的调整过程。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反向因果关系并不成立,国内农产品价格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有限。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国际农产品价格冲击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有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国达 方晨靓
本文分析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内传导路径及其非对称性特征。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农产品产业链各环节间的价格传导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内传导路径中,上中游传导和中下游传导作用程度、时滞、方向均存在不对称。脉冲响应的分析结果显示,价格传导的短期效果与长期影响的运动方向以及作用力的发展趋势的不一致是造成不对称的原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爱芝 杨敏
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如何,市场信息是否对称充分,农产品价格波动传递的对称性与否是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农产品价格波动非对称传递的产生不仅冲击了传统的对称传递理论,在政策含义上也会使相关主体的福利变化呈现非均衡分布。文章在阐释农产品价格波动非对称传递在强度、速度、方向和涨跌等方面的性质的基础上,指出价格非对称传递产生的影响以及政府制定农业政策需要重视的问题;然后简述价格波动非对称传递的研究工具,并重点对国内外乳业、肉类和蔬菜等典型市场非对称传递的经验分析进行梳理以及对非对称传递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纳;最后指出分析中国农产品市场经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农产品 价格波动 非对称传递 福利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玲
本文选取了我国粮油、果蔬、畜产品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分析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和市场上价格非对称传递现状,通过实证方法综合比较得出我国各类农产品价格非对称传导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提高我国农民收入、更好发挥政府与市场职能、改善民生起到一定的理论借鉴作用。
关键词:
鲜活农产品 价格波动 非对称性传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淮建军 刘金昌
农村脱贫意味着首先要让贫困人口买得到和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食物,而治理农产品价格波动就成为关键。当前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注重周期性和传导机制时而忽略了价格粘性。为探究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本文基于价格粘性的视角,使用变异系数和无条件波动率测算2003年~2012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并进行整体、跨期和数据频次的对比研究,再运用GARCH模型分析波动趋势和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51.52%的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小,2007年以后只有约12%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增加;价格波动随时间频次而改变。GARCH模型结果不同,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不同稳健性。这些表明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异质性、类聚性和粘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路昀 祁春节
农产品价格问题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可以帮助厘清价格形成的真正原因。本文基于2000年1月-2017年9月我国粳稻、籼稻、红富士苹果等12种农产品月度价格数据,在对农产品进行重新分类的基础上,利用EGARCH模型对不同属性农产品价格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类农产品的价格收益率序列均非正态性分布;信息对不同类别农产品的影响大小不同;同类农产品中不同产品市场对于正向和负向信息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洪来 张小素
本文从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出发,从理论上剖析市场供需、成本、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并选取近十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产品价格自身和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贡献率大、影响显著,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的贡献率比较小、成本影响较为复杂。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稳定农产品价格、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洪远 翟雪玲 曹慧 彭超 姜楠 谭智心 季佳媛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呈现出整体上涨、周期缩小、季节特征明显、品种差异显著等特征。本文分析了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的影响因素,并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宏观经济波动、农村居民消费实际支出、农产品加工业类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形成影响。最后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的调控体系。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机理分析 市场调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艳
伴随人民币汇率不断提高,中国国内物价水准也不断高涨,中国国内CPI、PPI的趋势也不断提升。文章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应对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农产品价格 影响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付莲莲 邓群钊 周利平 翁异静
通过成分分解方法探讨21世纪以来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趋势性、周期性和随机性并构建解释结构模型,分解出影响因素间的层次结构。结果表明:国内农产品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21世纪以来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经历了4个周期,呈现出从相对平稳到小幅度波动、最后到急剧波动的变化轨迹,价格波动的随机性也越来越强。农产品供求关系、货币供应量等是表层、趋势周期性因素;生物质能源等因素是中层、趋势性因素;自然灾害等因素是根源、随机因素。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