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23)
- 2023(3259)
- 2022(2731)
- 2021(2528)
- 2020(2014)
- 2019(4494)
- 2018(4503)
- 2017(8052)
- 2016(4627)
- 2015(5168)
- 2014(4982)
- 2013(4797)
- 2012(4423)
- 2011(4229)
- 2010(4519)
- 2009(4251)
- 2008(4507)
- 2007(3979)
- 2006(3630)
- 2005(3255)
- 学科
- 济(17054)
- 经济(17031)
- 管理(14373)
- 业(11036)
- 企(9537)
- 企业(9537)
- 环境(7966)
- 学(7615)
- 方法(6600)
- 生态(5487)
- 农(5106)
- 数学(4956)
- 数学方法(4850)
- 教育(4769)
- 和(4469)
- 业经(4423)
- 划(4370)
- 财(4166)
- 理论(4105)
- 资源(4011)
- 中国(3921)
- 地方(3477)
- 农业(3462)
- 发(3272)
- 规划(3000)
- 务(2972)
- 财务(2970)
- 财务管理(2967)
- 思想(2941)
- 环境规划(2921)
- 机构
- 大学(72229)
- 学院(71698)
- 研究(26586)
- 济(24500)
- 管理(24127)
- 经济(23959)
- 理学(21018)
- 理学院(20673)
- 管理学(20120)
- 管理学院(20000)
- 科学(19045)
- 中国(18158)
- 京(15968)
- 所(14356)
- 农(13872)
- 研究所(13457)
- 范(12316)
- 师范(12209)
- 业大(11823)
- 财(11461)
- 江(11400)
- 中心(10909)
- 农业(10807)
- 北京(10058)
- 师范大学(9964)
- 院(9600)
- 财经(9487)
- 州(8855)
- 经(8548)
- 科学院(8541)
- 基金
- 项目(49243)
- 科学(38671)
- 基金(35652)
- 研究(34888)
- 家(32244)
- 国家(31983)
- 科学基金(26484)
- 社会(22160)
- 社会科(20762)
- 社会科学(20753)
- 省(19377)
- 基金项目(19058)
- 自然(17545)
- 自然科(16998)
- 自然科学(16989)
- 划(16958)
- 自然科学基金(16680)
- 教育(15901)
- 资助(13756)
- 编号(13417)
- 重点(11895)
- 成果(11463)
- 发(10829)
- 部(10510)
- 创(10105)
- 课题(9860)
- 计划(9605)
- 创新(9395)
- 科研(9350)
- 国家社会(9137)
共检索到103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静暖 杨扬 孙媛媛
国学易经包含着深邃的生态文明思想与深厚的生态经济理论,是古人留下的一份珍贵的生态文化遗产。易经运用八经卦诠释生态经济巨系统的构成、运行机理、评判标准等生态维度;运用六十四重卦讨论生态经济的七大主题:生态经济周期性波动问题、生态经济愿景思想、生态运行规律、生态资源、生态预警、生态危机及对策,搭建了完整的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思想框架。深入挖掘易经的生态思想对于当代树立生态文明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思想体系,促进中华民族伟大生态复兴的实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贤兵 姜南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教教义中蕴含丰富的林业生态思想,为现代生态保护提供文化基础。道教主张护生、戒杀,善待万物,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联系,道教教义对教徒的行为进行规范,要求保护动植物,合理适度取用资源。道教重视森林植被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发展林区经济具有现实意义,注重尚德修行、劝民从善,鼓励植树造林,有利于生态修复,维持生物多样性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
道教 林业 生态思想 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运晓钰 陈丽鸿
《资本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马克思从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两方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展开了批判,构筑起其生态思想的基本框架。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存在辩证统一关系,劳动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劳动异化,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只有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和谐。《资本论》蕴含的生态思想对指导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
《资本论》 生态思想 当代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家勇 李繁荣
生态危机本质上是由于人类行为所引起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失调、生态系统动态平衡被破坏、自然生态补偿能力减弱,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资本论》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核心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类利用所能支配的生产力,通过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遵循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物质变换规律,人类生态系统的失衡是可以避免的。缓解当代生态危机,需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培
张謇是我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是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民族危亡之际确立“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人生理想,在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形成“教育救国、振兴实业、保障生计”的职业教育宗旨,形成“实业教育作为类别教育”“父教育、母实业”“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注重实践、学以致用、知行并进”“以实业挹注教育”等深刻反映职业教育本质规律的前瞻性思想,表现出深刻的国家性、实用性、实践性特征,对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
张謇 职业教育 父教育 母实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侯鹏
马克思在对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就业观的借鉴和批判的基础上,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逻辑原则出发,构建了包括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失业理论、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论和劳动就业权理论等内容丰富的就业思想体系。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我国就业理论和就业实践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唐任伍 范烁杰
毛泽东对民生改善有深切的关注,他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思想保障。毛泽东事实上确立了民生改善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思想保障,为民生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他强调加快经济建设以改善民生;他重视文化建设,以文化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同时,毛泽东民生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诸如急于变革生产关系,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平均,忽视了效率的提高;偏重生产建设,忽视了人民生活的改善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梓菡 潘佳琦 张宏 姜珊
廉政直接影响人民能否安居乐业,国家是否太平,于治国理政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西方还是东方,廉政直接关系到社会政治的发展,廉政思想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客观公正地探究了我国现今反腐倡廉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构建廉政思想,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和战略要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习近平廉政思想的形成。深入探究习近平廉政思想,有助于我们对廉政思想核心内涵的深入理解。文章指出,以习近平廉政思想为基石,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廉政建设发展进程。
关键词:
廉政思想 理论 实践 价值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义忠
"赋税"是《管子》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微观点式层面研探,史学界已经颇有建树,而从宏观战略层面展开的研究却很薄弱。管子的"赋税"思想其实极具战略意义,它在发挥税赋杠杆效应中促进生产力发展,在运用税赋调节中缩小贫富差距,在税赋权变灵活中构建和谐社会,从而使当时的赋税政策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并对后世税率的制定、税负的分担、税基的调整、税赋的调节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管子》 赋税 思想 贫富差距 和谐社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宋林泽 黄婧雯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严峻,共建全球生态文明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各国在治理理念、路径、合作机制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分歧。习近平全球生态治理观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作为价值基础,致力于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以共商共建共享为重要遵循,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习近平全球生态治理观不仅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世界眼光,也为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变革和治理合作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习近平 全球治理 生态观 当代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强 杨建飞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进行批判时,曾经非系统的阐述过生态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自然生产力以及物质变换等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经济思想对推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构建绿色消费模式,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都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经济 生产力 物质变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理群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乡村建设中,晏阳初立足以民为本的价值信仰,推行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实践。他认为,推进中国社会改造与发展的可持续的基础,在于培育思想觉醒、权利自主、组织化的新民,成为乡村改造的主体。而这又需要兼具现代科学知识与世界眼光的乡建人才到人民中间去。他所提出的人的建设问题以及在实践中创制的农村综合改造方案,不仅是平教运动与乡村建设的工作核心,也是今天的中国远未完成的事业。
关键词:
晏阳初 以民为本 平教运动 乡建人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秦丽芸
内部控制在企业中枢神经系统中处于关键地位,是确保企业正常经营管理活动开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形势下,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已成为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西方理论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上收效甚微,而我国本身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蕴含着大量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今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仍有应用价值,值得挖掘和借鉴。基于此,本文在阐述《荀子》内部控制思想基本内容的前提下,以大德通为案对荀子内部控制思想实践意义进行证明,并进一步总结了荀子内部控制思想的当代价值,为我国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荀子 道德教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步健 许阳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运行规律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颇有思想建树的、旨在促进人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当代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梳理《资本论》中的绿色发展思想,能够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思想,从而使绿色发展不仅成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更成为一种价值遵循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
资本论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梓萌 李刚
习仲勋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率先倡导保护西北地区古文献及珍贵文物;建国初期主政西北时,提议设立文物处,做出保护西安城墙、唐慧彻寺南塔和碑林博物馆等指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中央任职,签发大量文物保护文件;改革开放后,积极参与保护长城、圆明园、林则徐故居及墓地等文物遗迹,以及秦腔、阿宫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总结习仲勋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包括: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教育功能,强调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科学理念和方法点。这些前瞻性思想和实践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