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7)
- 2023(4782)
- 2022(3956)
- 2021(3742)
- 2020(3126)
- 2019(6954)
- 2018(6897)
- 2017(13790)
- 2016(7301)
- 2015(7881)
- 2014(7883)
- 2013(7697)
- 2012(7107)
- 2011(6483)
- 2010(6362)
- 2009(5742)
- 2008(5675)
- 2007(5296)
- 2006(4705)
- 2005(4104)
- 学科
- 济(29676)
- 经济(29521)
- 业(22988)
- 管理(18594)
- 企(16090)
- 企业(16090)
- 农(14175)
- 方法(13507)
- 数学(10150)
- 数学方法(10032)
- 农业(10011)
- 财(8812)
- 中国(8324)
- 业经(7770)
- 学(7268)
- 制(6730)
- 地方(6671)
- 理论(6294)
- 和(5947)
- 体(5107)
- 务(4834)
- 财务(4822)
- 财务管理(4812)
- 企业财务(4709)
- 银(4661)
- 银行(4649)
- 社会(4592)
- 收入(4459)
- 行(4443)
- 融(4394)
- 机构
- 大学(103143)
- 学院(102053)
- 济(41050)
- 经济(40191)
- 管理(39464)
- 研究(35637)
- 理学(34637)
- 理学院(34207)
- 管理学(33543)
- 管理学院(33333)
- 中国(26101)
- 农(22115)
- 科学(22042)
- 京(20805)
- 财(20175)
- 所(17952)
- 业大(17420)
- 农业(16947)
- 中心(16658)
- 研究所(16354)
- 财经(16063)
- 江(15612)
- 经(14701)
- 范(13870)
- 师范(13724)
- 经济学(12768)
- 北京(12593)
- 院(12442)
- 省(12321)
- 财经大学(12061)
- 基金
- 项目(72615)
- 科学(58414)
- 基金(55090)
- 研究(51584)
- 家(48837)
- 国家(48405)
- 科学基金(41623)
- 社会(36328)
- 社会科(33178)
- 社会科学(33163)
- 基金项目(29429)
- 省(27717)
- 自然(26886)
- 自然科(26344)
- 自然科学(26338)
- 自然科学基金(25906)
- 划(23645)
- 教育(23589)
- 资助(21626)
- 编号(19885)
- 部(16785)
- 成果(16612)
- 重点(16116)
- 国家社会(15171)
- 性(14955)
- 发(14929)
- 创(14688)
- 教育部(14473)
- 科研(14115)
- 人文(13980)
共检索到149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邰秀军 昝欣
已有关于易地移民安置的研究重点关注了非自愿移民的"远迁"安置方式,并认为移民在迁入地不能适应的主要原因是移民在新迁入地的人力资本失灵和社会联系中断等方面的原因。本文将关注焦点放在了易地移民的"邻县安置"类型,细化测量了易地移民的安置意愿,使用心理学的期望确认理论分析了移民在搬迁前的心理预期对搬迁后生活、生产方面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提出了易地移民邻县安置的社会适应模型,使用多元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在易地移民邻县安置方式中,移民的搬迁意愿是影响其社会适应的重要因素,而搬迁前的期望和搬迁后的心理确认在这一因果链条中有中介效应。
关键词:
生态移民 社会适应 期望值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震,雷洪
三峡移民在搬迁后生活环境的社会适应或社会化中,其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迁后的社会心态是这种主观能动性首先的和集中的表现状态。经对湖北部分首批三峡移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本文从移民对搬迁前后生活环境的感觉比较、对迁后生活环境满意度、生活环境的习惯感觉、生活关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考察、分析了这些移民迁后的社会心态状况及各种原因。从一个角度反映了首批搬迁的三峡移民目前的状况,并对调整、引导三峡移民的社会心态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豪祥 谭平 张国兵
文章通过采用设计的"社会适应性调查问卷",对湖北省内的468名三峡工程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三峡工程 移民 社会适应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陶格斯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对镶黄旗转移到呼和浩特市郊区的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行了描述,并对影响社会适应的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据此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
生态移民 社会适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匡远配 纪玉昭
基于湖南省城镇安置社区445户搬迁农户的微观数据,从经济发展、社会融入和心理归属三个维度选取15个变量构建社会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镇安置模式下搬迁农民社会适应性进行测算和分析,同时引用IPA模型探究各评价指标对农民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大小。研究表明:城镇安置模式下搬迁农民的社会适应性总体接近于“比较适应”水平,经济发展适应维度的家庭人均收入、固定资产数量,社会融入适应维度的家庭亲友中能人数量,心理归属适应维度的对未来发展期许等指标偏低是整体处于“一般”水平的直接原因;农民承包地退出意愿、家庭人均收入、固定资产数量、家庭亲友中能人数量和搬迁后社区活动参与等指标能否提高是影响搬迁农民社会适应性的关键变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匡远配 纪玉昭
基于湖南省城镇安置社区445户搬迁农户的微观数据,从经济发展、社会融入和心理归属三个维度选取15个变量构建社会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镇安置模式下搬迁农民社会适应性进行测算和分析,同时引用IPA模型探究各评价指标对农民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大小。研究表明:城镇安置模式下搬迁农民的社会适应性总体接近于“比较适应”水平,经济发展适应维度的家庭人均收入、固定资产数量,社会融入适应维度的家庭亲友中能人数量,心理归属适应维度的对未来发展期许等指标偏低是整体处于“一般”水平的直接原因;农民承包地退出意愿、家庭人均收入、固定资产数量、家庭亲友中能人数量和搬迁后社区活动参与等指标能否提高是影响搬迁农民社会适应性的关键变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珊 余江
在20世纪90年代,赛尼在长期非自愿性移民安置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贫困、风险和重建模型(简称IRR模型),IRR模型虽然在解决非自愿性移民安置问题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对如何安置非自愿性移民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但是本文认为,IRR模型存在一系列的缺陷。正因为如此,本文从非自愿性移民安置控制权的分配入手,提出了一个基于移民安置控制权分配的规范分析框架,该框架揭示出影响非自愿性移民可持续安置和发展的因素,进而为实现非自愿性移民的可持续安置提供了思路,同时它可以弥补IRR模型的缺陷。借助这一分析框架所得到的一个结论是:受影响人口主导的安置过程或者移民安置机构主导的安置过程只不过是移民安置控制权安排中集中分...
关键词:
非自愿性移民 IRR模型 移民安置控制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伟 徐洁 黎洁
[目的]探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搬迁农户生计适应能力及其对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制定及农户生计适应性研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Pandey等(2011)提出的适应能力评估框架,采用2015年底抽样调查的600多份农户问卷数据,构建农户生计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生计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并选择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搬迁农户适应能力对其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结果]不同适应性水平搬迁户之间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人均耕地面积、住房面积、物质资产、人均纯收入、生计多样化指数、对他人信任度和对政策了解程度等农户生计适应能力指标均是影响农户生计适应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结论]生计资源致使农户生计适应能力表现各异,进而影响农户选择不同的适应策略。农户提升物质资产水平、积累金融储蓄能力、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和网络,均有利于提升搬迁农户的生计适应能力,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苾茜
基于宁夏石嘴山市沐恩社区扶贫移民的调研表明:生活生产空间的变更容易导致移民陷入社会适应困境,主要表现为农业空间的记忆解构导致的生计不适应,熟人社会的记忆解构导致社交适应困境以及民间礼俗的记忆解构导致行为规范适应困境。化解扶贫移民的社会适应困境,需要通过重塑仪式空间、刻写规则实践以及倡导体化实践,延伸与再造移民的社会记忆,构建移民对新社区的认同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美荣
建国以来, 中国水库移民安置经历了一个从安置性移民向开发性移民转变的过程。分析比较研究两类移民的本质差别, 有助于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性移民的基本规律性。遵循规律, 探讨问题, 促进开发性移民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水库移民 开发性移民 安置性移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农
工程性移民人口安置问题分析朱农工程性移民是指由于大型工程(如水库、铁路、公路、厂矿等)的建设,需要占用一部分人口的房屋、土地和其它设施,使这部分人口丧失了部分或全部生产、生活设施,必须异地安置,从而导致人口移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工程性移民量通常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银珍 郭琦 杜华
文章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研究水库移民开发性安置的历史必然性,并探讨水库移民开发性安置的基本途径和具体对策建议,旨在创新水库移民安置新模式,促进水库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推进安置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水库移民 开发性安置 模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辜胜阻,钟水映
本文依据国内外工程性移民安置工作的实践,分析了工程性移民的内涵,产生原因及其特点,总结了国内外工程性移民安置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工程性移民的可持续安置和发展的对策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继然 姚娟 赵向豪 马晨辉
生态移民是实现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旅游开发、改善牧民生计等目标的主要措施。以喀拉峻旅游区(喀拉峻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实地抽样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包含家庭特征、能力禀赋、收入结构等变量在内的多分类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牧民的安置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63.2%的牧户愿意继续放牧,仅有6.8%的牧户选择旅游畜牧兼业安置方式;牧户的家庭经济状况、劳动力人数、汉语能力等因素对选择4种安置方式具有显著的正向或负向影响,而年龄、性别和受教育水平对其影响并不显著。最后,针对生态移民安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应创新牧区扶贫模式、推进牧区双语培训工程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