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
- 2023(23)
- 2022(22)
- 2021(31)
- 2020(22)
- 2019(36)
- 2018(41)
- 2017(70)
- 2016(35)
- 2015(34)
- 2014(35)
- 2013(37)
- 2012(32)
- 2011(24)
- 2010(26)
- 2009(16)
- 2008(31)
- 2007(18)
- 2006(17)
- 2005(13)
- 学科
- 济(202)
- 经济(202)
- 结构(133)
- 产业(127)
- 产业结构(117)
- 农(110)
- 业(91)
- 农业(91)
- 地方(69)
- 民(68)
- 方法(65)
- 移(64)
- 移民(64)
- 数学(60)
- 数学方法(60)
- 中国(54)
- 收入(54)
- 地方经济(50)
- 业经(38)
- 分配(37)
- 管理(37)
- 人口(32)
- 体(29)
- 企(25)
- 企业(25)
- 农业经济(24)
- 劳(24)
- 劳动(24)
- 制(23)
- 发(23)
- 机构
- 学院(510)
- 大学(509)
- 济(288)
- 经济(287)
- 管理(211)
- 理学(191)
- 管理学(188)
- 理学院(187)
- 管理学院(186)
- 研究(181)
- 经济学(124)
- 中国(115)
- 经济学院(111)
- 农(105)
- 财(98)
- 京(93)
- 财经(82)
- 中心(81)
- 经(78)
- 江(75)
- 业大(72)
- 所(72)
- 科学(71)
- 研究所(69)
- 社会(68)
- 研究中心(66)
- 经济管理(64)
- 农业(63)
- 发(61)
- 财经大学(60)
共检索到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古浪县位于祁连山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是甘肃省58个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之一。2013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3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2万户14.23万人,贫困发生率39.8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4个百分点。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南部祁连山高海拔山区、浅山干旱区和北部沿沙区,特别是南部高海拔山区山大沟深,气候恶劣,农业基础条件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非常突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金虎 丁永宏
近日,记者来到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东单前村村委会议室,只见办公桌上摆着5个玻璃瓶,每个瓶子上分别贴着"路"、"医"、"学"、"水"、"电"的字样。济宁市水利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韩光和给每位村民发了一颗花生米:"你觉得当前制约咱们村发展的问题是什么,你觉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就把手里的花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红彦 高春雨 王道龙 毕于运 王磊 王亚静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国多年来扶贫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系统阐述了泰国、苏丹、南非和印度等5国的生态移民搬迁进程,总结提出建立灵活高效的财政支持体系等6条启示,结合中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进一步提出了逐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投入力度等5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伟 徐洁 黎洁
[目的]探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搬迁农户生计适应能力及其对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制定及农户生计适应性研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Pandey等(2011)提出的适应能力评估框架,采用2015年底抽样调查的600多份农户问卷数据,构建农户生计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生计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并选择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搬迁农户适应能力对其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结果]不同适应性水平搬迁户之间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人均耕地面积、住房面积、物质资产、人均纯收入、生计多样化指数、对他人信任度和对政策了解程度等农户生计适应能力指标均是影响农户生计适应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结论]生计资源致使农户生计适应能力表现各异,进而影响农户选择不同的适应策略。农户提升物质资产水平、积累金融储蓄能力、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和网络,均有利于提升搬迁农户的生计适应能力,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金龙 金萌萌
文章梳理了陕南S县易地搬迁的政策变迁历程,从目标、对象、手段和效果四个维度,以旧宅腾退、社区重建和市场培育等方面分别回答易地移民政策能否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从S县扶贫实践来看,易地移民搬迁增加了搬迁人群的家庭财产的总额,但不利于贫困农户管理社区自然资源,从宅基地腾退、社区重建和市场培育角度看,易地搬迁难以实现政策目标。城镇集中搬迁模式需要从健康、卫生和教育人手,大幅度改进贫困户人力资本,需要重视社区的重建以重构基层治理体系,市场环境的净化,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方可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易地搬迁 社区建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玉林 李思贤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贫困居民对此充满了期待。通过对湖南石门、桑植、沅陵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研究农户参与易地扶贫搬迁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引起居民同意易地搬迁的前5位原因是搬迁后有更好基础设施,以及目前居住地缺乏经济来源、缺乏人畜用水、教育或医疗条件差和生态环境恶劣。因此,湖南顺利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必须要重视安置模式选择、选择适宜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当地政府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动员力度,并且尊重当地搬迁意愿及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安置模式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茂章 周璟
通过阐述易地扶贫搬迁概念、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内涵,分析湖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存在政策、产业扶贫经验和民族特色资源等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土地资源、资金和产业基础等方面不利因素。结合湖南省石门、沅陵、桑植等国家级贫困县调研案例,总结湖南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11种模式,并提出根据安置地情况选择合适产业、产业发展模式等促进后续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茂章 周璟
通过阐述易地扶贫搬迁概念、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内涵,分析湖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存在政策、产业扶贫经验和民族特色资源等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土地资源、资金和产业基础等方面不利因素。结合湖南省石门、沅陵、桑植等国家级贫困县调研案例,总结湖南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11种模式,并提出根据安置地情况选择合适产业、产业发展模式等促进后续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党国英
摆脱贫困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学术界聚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的反贫困行动一直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1986-1993年,我国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推动贫困减少,此后陆续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取得了明显的减贫成效。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党国英
摆脱贫困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学术界聚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的反贫困行动一直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1986-1993年,我国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推动贫困减少,此后陆续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取得了明显的减贫成效。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大才
消除贫困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是中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实践的重点领域和优先领域。减贫研究引起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学者的研究兴趣和政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不少实际工作者也参与探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情势下,精准扶贫研究的文献层出不穷,但受到种种因素制约,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政策价值的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宣霓 陈涛 彭凯平
易地扶贫搬迁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中的精髓之一,是"五个一批"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体现了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同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也为实现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构成新时代共同富裕至为关键的"三驾马车"。但同时,心理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富足资源。以科学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支撑,结合创新的幸福产业发展,将极大地激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从而帮助人们彻底跳脱返贫的"心理陷阱",形成"心态协同"效应。这对共同富裕而言,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锡广 申鹏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理论,选择相关指标测度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等生计资本。通过调查数据分析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现状,研究表明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值为0.539,说明移民生计具有不可持续特征,需要围绕生计资本内涵培养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累积能力。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可持续生计框架 搬迁移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聪
通过构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指数,测度了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并实证检验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搬迁户与非搬迁户之间以及不同搬迁特征农户之间的贫困脆弱性差异显著;参与易地移民搬迁有助于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不同的搬迁特征对搬迁户贫困脆弱性有着不同的影响,相较于扶贫、生态和避灾原因的搬迁农户,工程类搬迁农户更易陷入贫困,采取集中安置模式更有利于降低搬迁户陷入贫困的概率,新阶段的易地移民搬迁工程有助于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