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5)
- 2023(10160)
- 2022(8369)
- 2021(7780)
- 2020(6417)
- 2019(14390)
- 2018(14035)
- 2017(28040)
- 2016(14971)
- 2015(16640)
- 2014(16525)
- 2013(16722)
- 2012(15829)
- 2011(14298)
- 2010(14410)
- 2009(13414)
- 2008(13135)
- 2007(11857)
- 2006(10475)
- 2005(9177)
- 学科
- 济(77235)
- 经济(77164)
- 业(51703)
- 农(50487)
- 管理(35823)
- 农业(33684)
- 方法(32054)
- 数学(29341)
- 数学方法(29198)
- 企(28980)
- 企业(28980)
- 业经(21813)
- 地方(18008)
- 中国(17974)
- 财(16124)
- 制(13742)
- 学(13077)
- 农业经济(12797)
- 发(12024)
- 产业(11509)
- 贸(11220)
- 贸易(11217)
- 银(11204)
- 银行(11190)
- 融(11098)
- 金融(11097)
- 技术(11049)
- 易(10894)
- 行(10768)
- 体(10055)
- 机构
- 学院(222440)
- 大学(216322)
- 济(100021)
- 经济(98288)
- 管理(86191)
- 理学(75662)
- 研究(74937)
- 理学院(74914)
- 管理学(73820)
- 管理学院(73427)
- 农(59182)
- 中国(57727)
- 农业(45210)
- 科学(45098)
- 财(42880)
- 京(42723)
- 业大(40026)
- 所(37317)
- 中心(36150)
- 财经(34575)
- 研究所(33903)
- 江(33840)
- 经(31729)
- 经济学(31380)
- 经济学院(28736)
- 农业大学(28104)
- 范(27437)
- 师范(27148)
- 经济管理(26824)
- 州(26113)
- 基金
- 项目(153526)
- 科学(122424)
- 基金(113963)
- 研究(112644)
- 家(99119)
- 国家(98219)
- 科学基金(84574)
- 社会(75781)
- 社会科(71637)
- 社会科学(71619)
- 省(61739)
- 基金项目(61071)
- 自然(52577)
- 自然科(51355)
- 自然科学(51344)
- 自然科学基金(50495)
- 划(49316)
- 教育(48864)
- 资助(45485)
- 编号(44578)
- 发(35351)
- 成果(34912)
- 部(34769)
- 农(34125)
- 重点(33950)
- 国家社会(32275)
- 创(32073)
- 创新(29944)
- 课题(29893)
- 性(29826)
- 期刊
- 济(113345)
- 经济(113345)
- 农(65056)
- 研究(61460)
- 农业(44307)
- 中国(41907)
- 学报(37285)
- 科学(34302)
- 财(30254)
- 大学(29637)
- 学学(28843)
- 管理(26044)
- 业经(26024)
- 融(25922)
- 金融(25922)
- 业(20049)
- 财经(17556)
- 问题(16957)
- 经济研究(16376)
- 技术(15960)
- 农业经济(15249)
- 经(15105)
- 农村(15052)
- 村(15052)
- 教育(14384)
- 版(13717)
- 世界(12648)
- 经济问题(12380)
- 技术经济(11269)
- 业大(11186)
共检索到322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立龙 杨祥辉 胡闻涛
搬迁农户能否融入乡村产业,决定了易地搬迁脱贫的稳定性与长效性,关系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衔接。易地搬迁通过调整农户与资源地理组合,接入市场与信息网络,使农户获得产业可惠及性。产业惠及效应的发挥受到农户异质性和政策因素的耦合影响。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户为调研对象,对农户搬迁后的乡村产业可惠及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深度贫困农户搬迁之后疏离于乡村产业发展,陷入生计失能风险,相对贫困程度加深;户主技能或技术、信息接受渠道对农户搬迁后的产业参与及产业增收均有正向影响;信贷支持搬迁农户产业经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欠缺;集体经济组织及龙头企业带给搬迁农户的产业惠及效应有限;相比基建环境,定向扶持政策有助于引导农户融入乡村产业链并从中受益。基于上述研究,政府应重视深度贫困农户搬迁之后的生计接续和产业赋能,降低其贫困脆弱性;精准开展搬迁农户的产业技能培训;加强搬迁农户融入乡村产业振兴的信贷支持和信息供给;优化政策安排与组织链接,推动搬迁农户深度融入乡村产业链并长效受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匡远配 纪玉昭
基于湖南省城镇安置社区445户搬迁农户的微观数据,从经济发展、社会融入和心理归属三个维度选取15个变量构建社会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镇安置模式下搬迁农民社会适应性进行测算和分析,同时引用IPA模型探究各评价指标对农民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大小。研究表明:城镇安置模式下搬迁农民的社会适应性总体接近于“比较适应”水平,经济发展适应维度的家庭人均收入、固定资产数量,社会融入适应维度的家庭亲友中能人数量,心理归属适应维度的对未来发展期许等指标偏低是整体处于“一般”水平的直接原因;农民承包地退出意愿、家庭人均收入、固定资产数量、家庭亲友中能人数量和搬迁后社区活动参与等指标能否提高是影响搬迁农民社会适应性的关键变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匡远配 纪玉昭
基于湖南省城镇安置社区445户搬迁农户的微观数据,从经济发展、社会融入和心理归属三个维度选取15个变量构建社会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镇安置模式下搬迁农民社会适应性进行测算和分析,同时引用IPA模型探究各评价指标对农民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大小。研究表明:城镇安置模式下搬迁农民的社会适应性总体接近于“比较适应”水平,经济发展适应维度的家庭人均收入、固定资产数量,社会融入适应维度的家庭亲友中能人数量,心理归属适应维度的对未来发展期许等指标偏低是整体处于“一般”水平的直接原因;农民承包地退出意愿、家庭人均收入、固定资产数量、家庭亲友中能人数量和搬迁后社区活动参与等指标能否提高是影响搬迁农民社会适应性的关键变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湘西州地处湘鄂渝黔4省市交界处的武陵山区,辖7县1市,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00万人。湘西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和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2013年以来,全州上下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创造了以十八洞村为标杆,可复制、可推广精准扶贫"湘西样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斌 吴晓英
普惠金融主要满足贫困、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需求,所以它的减贫效应被抱以很大的希冀。论文从微观层面出发,以湖南省连片贫困区湘西地区的30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合适指标,测算其普惠金融指数,并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研究表明:湘西地区的普惠金融水平普遍较低,但呈逐年增长趋势。且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1.341,减贫效应明显。根据以上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贫困减缓 系统GMM估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茂章 周璟
通过阐述易地扶贫搬迁概念、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内涵,分析湖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存在政策、产业扶贫经验和民族特色资源等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土地资源、资金和产业基础等方面不利因素。结合湖南省石门、沅陵、桑植等国家级贫困县调研案例,总结湖南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11种模式,并提出根据安置地情况选择合适产业、产业发展模式等促进后续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茂章 周璟
通过阐述易地扶贫搬迁概念、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内涵,分析湖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存在政策、产业扶贫经验和民族特色资源等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土地资源、资金和产业基础等方面不利因素。结合湖南省石门、沅陵、桑植等国家级贫困县调研案例,总结湖南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11种模式,并提出根据安置地情况选择合适产业、产业发展模式等促进后续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玉林 李思贤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贫困居民对此充满了期待。通过对湖南石门、桑植、沅陵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研究农户参与易地扶贫搬迁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引起居民同意易地搬迁的前5位原因是搬迁后有更好基础设施,以及目前居住地缺乏经济来源、缺乏人畜用水、教育或医疗条件差和生态环境恶劣。因此,湖南顺利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必须要重视安置模式选择、选择适宜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当地政府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动员力度,并且尊重当地搬迁意愿及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安置模式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诗波 王亚静 樊丹
本文以湖北省6个县(市、区)的26个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为研究区域,以示范村的普通农户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中的农户行为、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受农户自身素质偏低、不良生活和生产习惯及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乡村清洁工程的推广还有待深入;较之于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农业经济效益较差的农村,乡村清洁工程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农业经济效益较好的农村更容易开展;推广乡村清洁工程必须依托政府的引导和扶持。鉴于此,本文认为,当前应着重从培养创新型农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这三个方面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时鹏 任洪浩 余劲
易地扶贫搬迁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目前,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搬出,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目标,而农户是否由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活满意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陕南三市1 250个农户数据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考察搬迁农户的主观幸福感现状。以因子得分系数为权重计算隶属度并与模糊集运算的标准交、弱交、标准并及简单算术平均、加权平均等五种加总规则求得的隶属度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搬迁农户生活满意度8个子系统的初级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补偿关系。进一步计算显示,农户生活满意度综合得分处于"一般"偏上层次,其中社会资本得分最高,参与权实现的满意度最低。最后,通过象限图考察8个子系统的满意度及其重要度分布,结果显示:搬迁安置房状况和政府公共政策是提高搬迁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参与权实现、经济状况和工作状况是阻碍其生活满意度提高的重要原因,这几个方面应该成为提高后搬迁时期搬迁农户生活满意度的重要着力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伟 徐洁 黎洁
[目的]探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搬迁农户生计适应能力及其对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制定及农户生计适应性研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Pandey等(2011)提出的适应能力评估框架,采用2015年底抽样调查的600多份农户问卷数据,构建农户生计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生计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并选择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搬迁农户适应能力对其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结果]不同适应性水平搬迁户之间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人均耕地面积、住房面积、物质资产、人均纯收入、生计多样化指数、对他人信任度和对政策了解程度等农户生计适应能力指标均是影响农户生计适应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结论]生计资源致使农户生计适应能力表现各异,进而影响农户选择不同的适应策略。农户提升物质资产水平、积累金融储蓄能力、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和网络,均有利于提升搬迁农户的生计适应能力,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聪 高梦
文章构建了西部山区农户生计恢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陕西入户调研数据进行测算,从就业、居住、公共服务和思想意识四个维度分析新型城镇化对搬迁户生计恢复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推进新型城镇化对提升移民生计恢复力是把双刃剑,就业城镇化、公共服务城镇化、思想意识变革对移民生计恢复力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居住城镇化在当前阶段的起效尚未实现政策的初衷,特别是对于靠产业园区、靠县城的集中安置方式,移民生计恢复力的提高仍需完备的配套措施作支撑。因此,"移民搬迁+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明月 冯晓龙 汪三贵
测度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脆弱性,对贫困进行事前干预,不仅能增强扶贫政策的精准度和长效性,还能降低减贫政策成本。本文利用8省16县1050户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于期望贫困的脆弱性测度方法,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下,2015年、2016年农户的平均贫困脆弱率分别为54.29%、47.62%,且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与未搬迁农户脆弱率变动相比,已搬迁农户的脆弱率下降幅度更大;搬迁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户主年龄在65岁以上、未上过学、家庭抚养比在75%及以上、劳动力数量在6个及以上的家庭未来最容易陷入贫困。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贫困 脆弱性 精准扶贫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伟 徐洁 黎洁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脆弱性评估为易地扶贫搬迁在生计层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本研究通过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生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运用生计脆弱性指数衡量农户的生计脆弱度,探讨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脆弱性指数及其维度的差异,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估计农户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和生计脆弱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工程移民的生计脆弱性指数分布不均,内部分化明显,生计脆弱度相对较高,而各种安置方式的农户群体之间均在生计上表现出一定的脆弱程度。高收入农户生计脆弱性指数为偏态分布,表现为相对低位均衡化。随着农户生计多样化程度的提升,从单一生计户到多种生计户,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均趋于升高,而两种生计户的生计脆弱度最低。风险冲击、信贷可能性和已搬迁时间以及家庭规模、家庭负担比、教育和对周围人信任度均是影响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脆弱性的重要因素。针对项目区搬迁农户生计脆弱性差异和重要影响因素,提出降解生计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聪
通过构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指数,测度了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并实证检验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搬迁户与非搬迁户之间以及不同搬迁特征农户之间的贫困脆弱性差异显著;参与易地移民搬迁有助于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不同的搬迁特征对搬迁户贫困脆弱性有着不同的影响,相较于扶贫、生态和避灾原因的搬迁农户,工程类搬迁农户更易陷入贫困,采取集中安置模式更有利于降低搬迁户陷入贫困的概率,新阶段的易地移民搬迁工程有助于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贫困山区的农户主观福祉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省湘西州为例
陕西汉阴:避灾扶贫搬迁工程惠及山区农户
湖南乡村信息传播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833个农户的实证研究
村域“居住场势”非均衡态势下的山区农户移民搬迁研究——基于河南省巩义市温堂村69户搬迁农户的实证分析
如何提升易地搬迁脱贫的精准性及实效——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部分地区的村户调查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效果评估——基于S省三县贫困户建档立卡微观追踪数据
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及效应——基于陕南3市8县1712个农户数据的实证分析
易地扶贫搬迁与脱贫户生计脆弱性:降低抑或加剧?——来自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的例证
湖南湘西地区旅游产业投资基金运营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