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47)
2023(2330)
2022(2074)
2021(1904)
2020(1612)
2019(3765)
2018(3866)
2017(7461)
2016(4230)
2015(4722)
2014(4860)
2013(4809)
2012(4614)
2011(4335)
2010(4515)
2009(4102)
2008(4144)
2007(3900)
2006(3433)
2005(3275)
作者
(11772)
(9984)
(9911)
(9337)
(6461)
(4756)
(4524)
(3919)
(3780)
(3745)
(3427)
(3357)
(3260)
(3244)
(3215)
(3088)
(3085)
(2999)
(2972)
(2806)
(2516)
(2494)
(2478)
(2352)
(2347)
(2310)
(2272)
(2164)
(2094)
(2067)
学科
(16466)
(16303)
经济(16283)
(13039)
企业(13039)
管理(12666)
(7856)
农业(5588)
中国(4859)
业经(4630)
方法(4590)
(4208)
(4157)
(3701)
理论(3656)
地方(3588)
(3556)
(3496)
经营(3282)
(3250)
(3110)
银行(3103)
(3038)
贸易(3036)
(3023)
(2998)
技术(2980)
(2956)
数学(2932)
决策(2903)
机构
大学(60996)
学院(60896)
管理(23970)
(23593)
经济(23002)
研究(22083)
理学(20518)
理学院(20261)
管理学(19995)
管理学院(19852)
中国(16385)
(12932)
科学(12913)
(11397)
(10628)
(10582)
研究所(10274)
(9942)
中心(9267)
(9138)
师范(9077)
财经(8343)
北京(8246)
农业(8006)
(7979)
(7941)
业大(7932)
(7518)
师范大学(7228)
科学院(6503)
基金
项目(36908)
科学(28877)
研究(28021)
基金(26386)
(22682)
国家(22480)
科学基金(18946)
社会(17160)
社会科(16176)
社会科学(16170)
(14163)
基金项目(13678)
教育(13064)
编号(12394)
(12273)
自然(12176)
自然科(11859)
自然科学(11855)
自然科学基金(11665)
成果(10821)
资助(10769)
课题(8428)
(8334)
(8188)
重点(8181)
(7731)
(7616)
项目编号(7529)
教育部(7210)
人文(7160)
期刊
(31149)
经济(31149)
研究(18033)
中国(13556)
(11050)
管理(10589)
科学(9165)
学报(8968)
教育(8542)
(7678)
农业(7147)
大学(6698)
学学(6091)
业经(5766)
(5511)
金融(5511)
技术(5099)
图书(4613)
经济研究(4008)
问题(3819)
财经(3667)
现代(3619)
(3427)
(3385)
论坛(3385)
(3377)
书馆(3362)
图书馆(3362)
(3299)
(3188)
共检索到97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年丰  
钱澄之是清初著名的遗民,与黄道周、张溥有师生之谊,与陈子龙、蒋埰等友与。他幼承家学,少年即表现出对阉党斗争的气概,明亡以后,曾参与组织抗清义军。随着清朝统治渐趋稳定,钱澄之中年开始总结自己一生经学、诗文等成就,并在徐乾学等人的帮助下刊刻著述得以流传,他的一生经历了激扬文字——壮怀激烈——深粹辛酸的复杂过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年丰  
西汉开创了强盛的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形成了统一的汉族。后世许多诗人对西汉的开创、东汉的中兴,都有着深深的认同,形成了浓重的汉朝情结。以钱澄之为代表的明遗民诗人身处异代,怀黍离之悲,"夷夏之防"观念也使他们特别推重"汉"以及与"汉"相关的人、事、物,在诗歌中通过以"汉"代指"明",表现了遗民诗人独有的"汉朝情结"。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孔定芳  
明清易代后,明遗民以"不仕二姓"为政治姿态,而以"体制外"的方式"偷生"于新朝,这就意味着"生计"问题将成为他们遗民生涯的严峻考验。显然地,遗民立场的坚守,"生计"保障是最低限度的考量。然而,作为汉文化的担当者,明遗民毕竟不能沦为逐利之徒,因为他们有更为超越的关怀。职是之故,择业之慎、生计之苦以及治生言说之苛,便为明遗民的生计镀上了一层别样的底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润好  
孙述万,1925年毕业于华中大学文华图书科,曾任湖北省立图书馆馆长、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图书馆主任、国立北平图书馆期刊组及西文采访组组长、西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等职。文章聚焦图书馆人孙述万,从家人回忆说起,以留存手写履历、友人来往书信、旧时照片和工作聘书等档案材料为线索,梳理考究孙述万生平和足迹,重点回顾他轮换多馆、辗转各地的图书馆从业经历,总结孙述万对中国图书馆学事业的贡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拓  余新忠  
医史学家范行准将王宏翰誉为“中国第一接受西说之医家”,实则明遗民祝石接受西洋医学比王宏翰更早。祝石不仅与艾儒略、卫匡国、利类思、南怀仁等耶稣会士来往密切,而且成功将多明我会士引入浙江兰溪。他曾参与校刊多部汉文西学文献,包含丰富西洋医学知识的《形神实义》,即其中之一。在自撰医学论著《录医》中,祝石公开宣扬西洋解剖学,抨击中国传统医学,拉开了中西医论争的序幕。他运用西洋蒸露法等在社会名流中广泛行医,得到钱谦益、陈维崧等学者的高度认可。周笙曾将祝石的医方收入《医林口谱六治秘书》中,王宏翰也很可能参考过祝石的医学论著。祝石是一位被遗忘的中西医汇通先驱。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侯富芳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清季学术巨擘。他的著作历史上曾三次结集刊行:第一次是清嘉庆十一年至十二年间刊行《潜研堂全书》(钱氏家刻本);第二次是光绪十年刊行《嘉定钱氏潜研堂全书》(长沙龙氏家塾刻本);第三次是上世纪末,陈文和先生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钱氏诗文有《潜研堂文集》、《潜研堂诗集》、《潜研堂诗续集》。在第三次结集整理中,陈文和先生又广为搜罗集外诗文,共得佚文约80篇,佚诗若干,编为《潜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甲库  杨雪晶  
钱稻孙是与周作人齐名的日语翻译和日本学研究大家,以日本文化研究称于时。他也在职业生涯中5度担任图书馆管理职务,尤其在抗战期间主政伪北京大学图书馆长达6年,对整顿图书馆工作、维护馆藏以及保存、整理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战时的附逆,世人对钱稻孙在文化史中的地位多有不识。以时间为线索,价值无涉地呈现钱稻孙在图书馆行业的任职经历以及贡献,对于避免粗暴和简单化、客观评价学人钱稻孙应该具有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雅  游雪雯  
归纳关于伦明的文章和著作,将这些研究成果的内容总结为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生平与藏书、《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研究、续修四库全书研究、藏书家群体中的伦明、伦明的交游与事业、在诗歌创作上的贡献,以期从中找出新的资料线索和研究角度,为伦明的进一步系统研究做一个铺垫。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炜冉  
辽灭亡渤海国之后,出于统治的需要,将大批渤海遗民迁徙到辽核心统治区内予以安置,这些数量众多的渤海遗民对辽代社会的影响非常巨大。无论是传统农业、畜牧业,还是新兴手工业等,渤海遗民都掌握着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这些技能在进入辽代社会后,得到了辽统治者极大的重视,采用易地重置州县的方式将这些农民和匠人置于契丹核心腹地安置,让其各司原业,转化为促进辽代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从而改变了辽代社会的经济面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积孝  
文章追溯了谱录的起源和归类,论述了谱录的研究价值,分析了在今天谱录特别是年谱的重要利用价值。
关键词: 谱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敏  缪建东  
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颜之推的倾心之作《颜氏家训》素有"家训之祖"之称,其家庭教育思想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具有跨时代的"契合",尤其是在教育子女读书明理、修身立行、崇德守礼、报效祖国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在摒弃《颜氏家训》中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和剥削阶级处世哲学的消极成分之后,其重视子女早期教育、教育环境、道德品质、教育方法、终身学习等思想成分对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余姣  
邓衍林,我国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和参考咨询专家,曾在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求学,先后在江西省立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联合国秘书处工作,1956年冲破阻挠返国,服务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受到周恩来总理三次接见。后担任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组长,为我国联合目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目前国内尚无专文探讨其生平、著述与贡献。本文详考其生平,重点揭示了他的图书馆职业生涯以及他在创办昆明天祥中学、任职联合国秘书处和组织领导我国联合目录事业上的贡献,并对其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邵仰东  林伦伦  
文章主要介绍了《潮汕大事记·潮州文献汇编》、《潮州俗谜》、《潮州话故录》等香港及国外出版的潮汕文化著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宝军  李雅英  
介绍美国联机系统中全文数据库的一些特点及其发展,指出同文献型参考数据库相比全文数据库的不足之处,特意提出收费价格偏高研究全文数据库的使用,最后描述全文数据库的发展前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子雄  
广东书坊,是研究古代广东出版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关于广东古代书坊的文献资料比较匮乏,清初以前的情况几乎是空白。文章在大量阅览明朝以来广东出版物,搜集整理有关广东书坊文献记载的基础上,致力反映不同时期广东各地书坊的状况及其出版物,为广东出版史,特别是明清两代广东民间印刷出版业的研究提供佐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