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43)
- 2023(4206)
- 2022(3717)
- 2021(3517)
- 2020(2932)
- 2019(6589)
- 2018(6505)
- 2017(13339)
- 2016(6904)
- 2015(7748)
- 2014(7698)
- 2013(7671)
- 2012(7247)
- 2011(6409)
- 2010(6390)
- 2009(5679)
- 2008(5346)
- 2007(4653)
- 2006(4118)
- 2005(3617)
- 学科
- 济(36455)
- 经济(36426)
- 业(19619)
- 管理(18475)
- 方法(18430)
- 数学(17187)
- 数学方法(17104)
- 企(12817)
- 企业(12817)
- 农(9900)
- 中国(8713)
- 财(8440)
- 地方(7892)
- 农业(7486)
- 贸(6572)
- 贸易(6567)
- 学(6367)
- 易(6279)
- 收入(6276)
- 业经(6040)
- 地方经济(5028)
- 环境(4661)
- 税(4653)
- 制(4636)
- 人民(4553)
- 税收(4509)
- 结构(4506)
- 收(4485)
- 融(4457)
- 金融(4457)
- 机构
- 大学(98766)
- 学院(98578)
- 济(48046)
- 经济(47372)
- 管理(37866)
- 研究(35657)
- 理学(33458)
- 理学院(33050)
- 管理学(32390)
- 管理学院(32238)
- 中国(27330)
- 科学(21430)
- 财(20644)
- 京(20432)
- 所(18210)
- 农(17522)
- 研究所(16781)
- 财经(16677)
- 经济学(15949)
- 中心(15555)
- 经(15312)
- 业大(14934)
- 经济学院(14526)
- 江(13788)
- 农业(13693)
- 院(12830)
- 北京(12615)
- 范(12496)
- 财经大学(12432)
- 师范(12397)
- 基金
- 项目(69332)
- 科学(55897)
- 基金(53293)
- 家(47525)
- 研究(47347)
- 国家(47161)
- 科学基金(40639)
- 社会(33326)
- 社会科(31780)
- 社会科学(31775)
- 基金项目(28132)
- 自然(26545)
- 自然科(26019)
- 自然科学(26016)
- 自然科学基金(25581)
- 省(25459)
- 资助(22018)
- 划(21464)
- 教育(21293)
- 编号(17276)
- 部(16002)
- 重点(15649)
- 发(14966)
- 国家社会(14852)
- 创(13889)
- 教育部(13784)
- 科研(13447)
- 人文(13394)
- 创新(13117)
- 大学(12503)
共检索到145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与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对于解决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下面我结合对《若干意见》的学习和自己近年来的研究谈谈两点理解。一、消费与生产、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促进与平衡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增长格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春霞
通过对居民收入增长率及收入消费比的数据分析,认为居民消费不存在成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可能性。利用居民最终消费率和GDP数据,实证分析了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协整分析发现,居民最终消费率的提高与GDP增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基于GranGer检验,发现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提高居民消费率不能加速经济增长,即居民消费不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储宇奇
文章采用我国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按照三步法,研究了"全面二孩"政策下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居民消费变化。结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总体上会引起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和老年抚养比的降低,但该政策对老年抚养比的影响却不容易迅速发挥出来。少儿抚养比能够对居民消费率起显著促进作用,但是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则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郭新强
中国财政支出的较大一部分用于生产建设,中国居民消费与政府生产性支出表现出稳健的正相关关系,这一事实与从标准的新古典和新凯恩斯模型得出的挤出效应截然不同。本文构建了包含存量和流量两部分政府生产性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增加在提高税负、挤出居民消费的同时,也通过其生产性增加收入、挤入居民消费;政府支出增加究竟挤入还是挤出居民消费取决于两种效应的比较以及政府的生产性支出比重和税负水平。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最优结构等于其相对生产性之比,政府支出的最优规模等于政府支出的生产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轶岚
居民消费提升是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流通业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合理配置流通资源、优化流通产业空间结构,是引导消费持续增长、提高消费质量的关键途径。本文基于扩大消费背景,分析流通业空间布局优化对促进居民消费提升的积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优化流通产业空间布局,并促进居民消费稳健增长提供了有益启示。研究结果显示:流通业空间布局对于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同时流通产业空间布局的积极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影响最大的是西部地区,其次是中部较发达地区,流通业发展较完善的东部地区由于流通空间布局优化的边际效应下降,导致其在促进居民消费提升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和楠 袁洋
本文依据科技进步与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机理,构建2001—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科技进步对全国及不同区域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进步对居民消费增长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科技进步的消费释放效应呈现中部最大、西部最小、东部居中的格局。通过多种举措加大R&D经费内部支出,运用新技术推动消费品产业的发展,注重对西部地区"瓶颈"产业的技术政策扶持,成为拉动居民消费增长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科技进步 居民消费 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凤升 赵俊平 魏景柱
本文根据1978-2005年我国历年居民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和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凤 金克琴
本文根据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与国内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刺激消费特别是占总消费比重较大的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国应转变一直以来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消费率,实现居民消费支出增加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中国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崔海燕
利用1997—2009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当期人均实际GDP对当期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影响,且前一期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对当期人均实际居民消费也均具有显著影响,但各地区的消费习惯的程度不同。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连刚 李兴蓉
关于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的研究相对较多,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也基本达成共识,即流通业发展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关于居民消费增长能否促进流通业发展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证的角度目前都比较匮乏。同时关于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试图将现有学术界关于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并指出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居民消费增长 流通业发展 研究综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岱月
本文基于2000-2016年统计数据,构建灰色GM(1,1)模型实证分析居民消费与流通经济增长的耦合性关系。研究发现,耦合度系数表现较为稳定,其中2000-2004年间表现为逐年交替,2005-2010年处于流通滞后,2011-2015年处于消费滞后;耦合发展指数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其中2007-2009年出现略微下滑,2009-2013年出现跳跃式增长;耦合度系数与耦合发展指数的灰色预测为优质、上升耦合态势,反应居民消费与流通经济在内部生产要素配合中的有效性,居民消费将进一步与流通经济增长形成良性互动,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流通经济 耦合协调性 灰色预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义
消费在经济学研究中是一个永恒的热点话题。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1978~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节机制;居民消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只是在短期内的效应。
关键词:
居民消费 协整理论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泳
投资、消费和出口通常被认为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国内消费的贡献则很小。当前,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萎缩,经济增长放缓,如何将居民潜在的消费能力释放出来,以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投资 出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房延生
以1978~2011年的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公共支出、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均衡关系,但是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消费内部却存在互动关系,说明当前消费活动对经济增长有一定成效,但尚不明显。基于以上结论,对提高消费、拉动经济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支出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清华 郭淑芬
选取1990~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总额、农村消费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依据协整理论,对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三者之间进行协整分析,针对协整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均衡关系,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验证,针对验证结果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已趋于稳定,而农村居民消费和GDP增长互为因果关系,即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