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3)
2023(6642)
2022(5421)
2021(5178)
2020(4157)
2019(9059)
2018(9157)
2017(16831)
2016(9489)
2015(10443)
2014(10684)
2013(10342)
2012(9632)
2011(8939)
2010(9018)
2009(8396)
2008(8147)
2007(7519)
2006(6813)
2005(6016)
作者
(27780)
(24346)
(23262)
(22263)
(14601)
(11476)
(10552)
(9266)
(9124)
(8310)
(8149)
(8004)
(7609)
(7468)
(7407)
(7082)
(6974)
(6873)
(6628)
(6617)
(5996)
(5995)
(5776)
(5735)
(5397)
(5390)
(5224)
(5115)
(4944)
(4901)
学科
(48551)
(41841)
经济(41788)
农业(32394)
(30754)
管理(17663)
业经(15842)
农业经济(12404)
地方(11332)
土地(11283)
中国(11239)
(10884)
(10414)
(10129)
(9947)
企业(9947)
(9600)
农村(9581)
(9532)
方法(9166)
发展(8568)
(8554)
数学(8079)
数学方法(7979)
建设(7340)
(7224)
及其(7104)
(6928)
(6901)
劳动(6900)
机构
学院(133934)
大学(126590)
(52914)
经济(51676)
(50573)
研究(49603)
管理(48598)
理学(41473)
理学院(41006)
管理学(40243)
管理学院(40030)
中国(39647)
农业(38550)
科学(31655)
业大(30290)
(27763)
(25940)
中心(24227)
农业大学(23774)
研究所(23556)
(22898)
(21639)
(19582)
(18557)
(18543)
师范(18338)
(17258)
(17157)
(16714)
科学院(16502)
基金
项目(90091)
科学(69781)
研究(68652)
基金(62722)
(55455)
国家(54827)
科学基金(45571)
社会(42649)
社会科(39707)
社会科学(39698)
(38131)
基金项目(33666)
编号(30681)
(30515)
(29675)
教育(29556)
自然(27892)
自然科(27144)
自然科学(27136)
自然科学基金(26607)
成果(24194)
资助(23732)
(21457)
课题(21017)
重点(20120)
(19710)
(18432)
(17876)
(17682)
(17611)
期刊
(70890)
经济(70890)
(58067)
农业(39395)
中国(37621)
研究(35800)
学报(25125)
科学(23451)
业经(19737)
大学(19549)
学学(18922)
(17521)
教育(15031)
(14911)
(14867)
金融(14867)
农业经济(14624)
农村(14091)
(14091)
管理(12750)
技术(11222)
(10718)
问题(10605)
农村经济(9375)
业大(9223)
资源(9135)
世界(8911)
社会(8804)
农业大学(8482)
经济问题(8457)
共检索到211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敖华  
本文认为,确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目前我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确认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时代特征、公平与效率、当代农民对土地的根本要求以及意识形态观念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应该确认给农民,这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依据,即历史依据、效率依据、公平依据、现实依据和意识形态依据。文章提出,没有抽象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只有具体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给农民,并以"土地所有权证券化+土地经营权家庭化"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实践上将给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模式注入新的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玉江  
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认为,必须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明确农民集体的内涵;通过修改相关立法,统一集体土地所有者的规定;建立和健全农民集体的组织机制,落实农民集体的所有权;完善外部保障和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对集体土地所享有的权益。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晓娟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身份不明,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在现实中被弱化,需要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和制度创新。我国现行制度下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物权,欲革除其"主体虚位"、"权能缺失"等弊端,则必须对其进行民法上的构建。农村土地所有权应当符合私法固有的逻辑与价值理念,农村集体应当被视为独立、自主的民事主体,即私法上的人,其权利的行使应当体现私法自治原则,尽量淡化公法化色彩和排除行政权力的干扰。应当将目前的三种集体形式统一为农民集体,并在民法中明确农民集体是法人;应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大才  
本文提出虽然在法律上 ,农村土地为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但是 ,实际上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只是名义上或者法律的所有者 ,真正的所有者为国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施建刚  蔡顺明  魏铭材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农民集体现行的三级所有制造成农村土地权属混乱,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主体虚位。本文从促进农村土地市场发展同时兼顾保障农民集体所有权权益的视角出发,分别对三级农民集体是否适宜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展开论证,认为村级农民集体是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合理选择,村民小组虽不宜作为产权主体但仍需保留并作相应改进。本文的研究为合理选择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主体提供了有益的研究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英豪  
主张对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法人化改制理论认为应把农民集体这一虚的主体做实,路径是进行土地股份化,农民集体社团法人化。该理论和其具体路径去家庭化的集体土地统一经营体制面临着障碍。合乎现实的路径应当是坚持成员集体共有所有权模式,立足点应当是强化农民个体成员权,构建和完善成员权制度,充分保障农民个体的权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剑勇  钱文荣  
针对近年来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的争论,文章首先确定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目标是增进农民福利,并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约束,然后结合土地功能,针对中国当前转型经济实际,从土地私有化和资源配置、土地私有化和社会保障、土地私有化和公平以及土地私有化和经验证据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最后得出分析的结论:中国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综合考虑土地制度的资源配置效应、土地保障功能和公平问题,并把土地制度问题放在更广泛的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中来考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晴  王冬艳  叶鑫  李茗薇  
本文基于对吉林省农安县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的调查,系统分析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现状,阐述了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的措施。以期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及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伟伟  杜文献  张鹰  
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集体"在学界几乎已成共识,存在争议的主要是在具体的"细节",如农民集体的主体、性质等。但是,农民的认知却与此大相径庭,而以"国家所有"为主流。不过,在现实操作中,农民以村民小组(原生产队)为默认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这与农民的认知形成了悖论,究其原因,主要从悖论本身、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三个方面给予了一定的解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永湘  杨继瑞  杨明洪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是农民集体放弃其法律上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时形成的单位面积土地价格,在我国现实地表现为征地费,并以"农转非"作为其补充形式。征地制度改革应以公平合理的交易价格来取代这种隐形的、不等价的补偿方式。在"涨价归公"的前提下,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应充分反映农村土地资本和预期收益,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喻文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觐  
农村土地所有权本质上是关于农村土地财产权问题。从法律和制度上认真审视农村土地所有权并加妥善处理,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必备前提。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内农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是改革农地所有权的根本障碍,而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农民永佃权制度应是农地改革的必然趋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彭美玉  叶子龙  王成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鲁彬  
由"两权分离"转向"三权分置"的产权改革,暴露了新古典产权理论对于解释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安排的矛盾。在中国农村地区,集体以组织的形态存在。而在家庭承包制度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层次性,即存在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因此,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也随之具有了层次性,使其具有不同于个体所有权的鲜明特征。土地集体所有权与土地承包权,共同分割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和利益,形成集体和农民共享土地所有权的产权形态。在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保障个人的使用和流转,土地所有权共享实现了公平性与有效性的统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长青  
本文从评析我国现行法规定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现状入手,指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的根源,并合考虑我国学界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