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
- 2023(1126)
- 2022(1028)
- 2021(924)
- 2020(752)
- 2019(1615)
- 2018(1668)
- 2017(3076)
- 2016(1647)
- 2015(1943)
- 2014(2066)
- 2013(1888)
- 2012(1743)
- 2011(1596)
- 2010(1631)
- 2009(1454)
- 2008(1307)
- 2007(1293)
- 2006(1038)
- 2005(970)
- 学科
- 济(5294)
- 经济(5282)
- 管理(4269)
- 业(3102)
- 企(2373)
- 企业(2373)
- 体(2156)
- 制(2000)
- 农(1933)
- 中国(1918)
- 学(1916)
- 地方(1679)
- 理论(1506)
- 教育(1473)
- 方法(1324)
- 银(1249)
- 银行(1243)
- 融(1222)
- 金融(1222)
- 行(1220)
- 财(1212)
- 业经(1210)
- 农业(1146)
- 体制(1015)
- 数学(1012)
- 数学方法(991)
- 和(963)
- 教学(926)
- 地方经济(902)
- 发(850)
- 机构
- 学院(23038)
- 大学(22586)
- 研究(8739)
- 管理(8005)
- 济(7536)
- 经济(7261)
- 理学(6651)
- 理学院(6576)
- 中国(6461)
- 管理学(6411)
- 管理学院(6373)
- 科学(5768)
- 京(5204)
- 农(4912)
- 所(4535)
- 研究所(4173)
- 中心(3990)
- 业大(3955)
- 农业(3862)
- 江(3807)
- 财(3699)
- 技术(3478)
- 范(3355)
- 北京(3316)
- 院(3303)
- 师范(3298)
- 州(3089)
- 省(3006)
- 财经(2762)
- 部(2540)
共检索到36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毅
历史文献对于宋辽以后的考古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考古学主体立场出发,以准确的历史文献作为佐证材料,有助于加深对考古发掘材料的认识和解读、开拓研究视野,进一步提高结论的可信度。在此基础上,不断积累形成的“新的历史记录”更加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讲述,与传统历史叙事互相取长补短,异同互见、相得益彰。
关键词:
考古学方法 历史文献 宋辽金元明清考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向阳
正如贵刊编者所言,“统计信息主体论”之争影响到统计发展战略和目标。唯其如此,更需认真对待。但从这期间的争论来看,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一、关于统计信息。要论述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那么首先对统计信息本身的内涵与外延要明确一致。争论才能建立在同一基点上。但从近几年的争论文章看,对这一概念都缺乏深入地论述,缺乏统一、一致的认识,存在着分歧。因此,认真剖析这一概念是十分必要的。二、讨论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通
禁止开发区域是四大主体功能区中最为特殊的一类区域。一般来说,大部分禁止开发区域受益主体不明确,受损对象相对明确,本文将这种禁止开发区域称为受益主体不明确的禁止开发区域,简称为禁止开发区域。对受益受损关系比较明确的禁止开发区域,利益补偿主要通过受益地区与受损地区政府(如河流上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晴 王冬艳 叶鑫 李茗薇
本文基于对吉林省农安县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的调查,系统分析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现状,阐述了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的措施。以期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及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村土地 集体产权 产权主体 确权发证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从1993年第一张"贷款证"的首创,到"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建立,再到"全国统一的企业与个人征信系统"的升级,我国征信体系已经走过18年风雨兼程的建设历程。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正处在从信贷征信向社会征信方向扩展、从服务于金融机构向服务于政府和全社会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借助历史赋予的力量更好更快地推动征信事业的更大进步,是摆在新一代征信事业建设人面前的新课题。结合我国征信事业的历史进程,对当前征信体系建设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做好下一步的征信工作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征信体系建设 征信工作 六个问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平 袁珍珍 柯平
理论研究是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基础,探讨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是对学科研究的自省。知识考古学提供了非传统线性的历史观,文章在此方法论指导下,借助话语分析的具体方法,梳理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形成。发现:以政治需求为依据的政治话语权力是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主导力量,以国外话语规则、技术与社会环境为依据的学者话语权力,在受到政治话语权力的秩序性约束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的主动性,对政治话语实践产生影响,推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发展,并最终形成政治话语权力与学者话语权力的融合发展,共同促进中国特色图书馆学理论体系形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若干理论研究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艳丽 李利军
环境补偿本质是要保障物质和能量从经济系统到环境系统对等性、补偿性转移,维持两个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双向流动,从而防止和控制环境问题。从这种认识出发,环境补偿针对的必须是环境而不应是作为环境产权主体的人。本文批评了以人为补偿对象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补偿中间人的概念,认为在市场化运作模式下,补偿者主要应该是企业而不是政府;补偿者、中间人和补偿对象三方面相结合才形成完整的环境补偿主体。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卢毅 肖湘愚 李晓
在明确研究生教育奖助应有的两种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研究生奖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提出了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改革发展思路,包括构建以“有偿还资助”为主体的多元化研究生资助体系、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奖励体系、创建有效的研究生奖助保障体系等。
关键词:
研究生 奖助 理念 体系 培养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任凤芹
听课中教育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主体间性是指教育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平等交往、积极对话、相互理解的主体间关系及在其中生成的教育教学实践主体性。形成教育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主体间关系是提升教育教学实践主体性的重要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主体性的提升是主体间关系形成的实践旨归。作为理性批判主体的"教育理论—实践主体"和"教育实践—理论主体"具备相互转化的自觉意识和形成机制是主体间性建构的条件。建构两类主体的主体间性应遵循身份确认、责任担当、生命成长和适当转化的原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翠琳 张莉 徐娜
目前,国内外市场经济已逐步进入双审时代,但在我国如何选择整合审计主体还存在争议。本文基于我国国情和现有内部控制审计及整合审计的法规、指引及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比和博弈分析认为当前我国整合审计主体采用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不同项目组是一项明智之举。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全国预算与会计研究会课题组
会计主体是理论上的一种假设,用以界定会计管理活动的空间范围。目前,我国会计管理已形成企业会计、政府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三足鼎立"的格局。但是,对政府会计管理的范围和会计主体界定的标准,对政府会计与其他两类会计管理的边界线如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毕惠 杨永清
对文献信息交流的研究,历来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本文用人文科学的观点,阐述了人文文献观与传统文献观的区别,并从人文文献观的角度探讨了文献信息交流系统中交流主体的研究内容,指出确立读者的交流主体意识,激发交流主体主动参与文献信息的社会化大交流,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
关键词:
人文文献观 文献信息交流 交流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商务印书馆版考古学译著与中国考古学科的建设(1897—1949)
童年考古学的发展及其教育意蕴
法国高等教育研究40年:知识考古学方法的审视
从考古三大刊文献计量分析看中国科技考古十年(1995-2005)发展
史前生业经济的聚落考古学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例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的政府规制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
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原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问题研究——以后勤指挥学院为例
关于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定量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的文献
博士后研究报告的文献价值与开发利用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文献计量研究:2013—2018——基于知网CSSCI文献与学术微信公众号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