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31)
2023(2852)
2022(2522)
2021(2468)
2020(1918)
2019(4437)
2018(4467)
2017(7642)
2016(4345)
2015(4997)
2014(5325)
2013(4810)
2012(4406)
2011(3748)
2010(3901)
2009(3550)
2008(3595)
2007(3469)
2006(3040)
2005(2780)
作者
(12003)
(9884)
(9870)
(9398)
(6372)
(4809)
(4583)
(3816)
(3796)
(3770)
(3377)
(3343)
(3307)
(3190)
(3065)
(3013)
(2972)
(2970)
(2887)
(2838)
(2528)
(2526)
(2511)
(2370)
(2335)
(2252)
(2205)
(2196)
(2055)
(2016)
学科
管理(12886)
(12331)
(12135)
经济(12118)
(10636)
企业(10636)
(4969)
中国(4565)
(4538)
贸易(4535)
(4443)
(4378)
理论(4245)
(3871)
业经(3830)
(3738)
教学(3641)
方法(3545)
教育(3360)
农业(3221)
(3036)
财务(3023)
财务管理(3005)
电子(3004)
网上(2792)
网上贸易(2792)
(2758)
银行(2752)
地方(2746)
企业财务(2724)
机构
学院(58699)
大学(55738)
管理(18902)
(18691)
经济(18040)
研究(17497)
理学(15377)
理学院(15186)
管理学(14817)
管理学院(14715)
中国(14381)
(12014)
科学(11132)
(11017)
(10637)
(9105)
(9046)
(8961)
中心(8758)
技术(8693)
(8553)
师范(8426)
职业(8015)
财经(7935)
研究所(7874)
业大(7659)
北京(7653)
(7024)
(7020)
农业(6831)
基金
项目(33302)
研究(26820)
科学(24791)
基金(21480)
(18289)
国家(18053)
科学基金(15123)
社会(14798)
(14505)
社会科(13759)
社会科学(13755)
教育(13410)
编号(13087)
(11454)
成果(11005)
基金项目(10895)
课题(9442)
自然(9424)
自然科(9186)
自然科学(9181)
资助(9034)
自然科学基金(9012)
(8275)
项目编号(7735)
重点(7598)
(7370)
(7342)
(6965)
大学(6775)
(6634)
期刊
(26593)
经济(26593)
研究(18957)
中国(15441)
教育(12015)
(9903)
学报(8994)
(8667)
管理(7733)
科学(7483)
大学(6926)
技术(6482)
学学(6209)
业经(5879)
(5814)
金融(5814)
农业(5503)
图书(4713)
经济研究(4310)
职业(4078)
商业(3835)
财会(3780)
财经(3694)
书馆(3572)
图书馆(3572)
(3484)
(3254)
(3222)
论坛(3222)
问题(3058)
共检索到95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冬霞  李刚  
明代,陕晋商帮同时崛起并长期位居全国十大商帮前列,清代,晋商与徽商分执商界牛耳,形成"南徽北晋"格局,而陕商退居第三直至沦为商界末流角色。陕晋商帮的地位变更代表着他们实力的消长,立足于两大商帮的发展轨迹,分析出导致这种地位变迁的因素有四个方面:第一,晋商的合伙制为主经营管理模式优于陕商的家族经营管理模式。第二,晋商选拔培养人才环节胜过陕商,秦地重儒轻商与晋省重商经商不同社会风尚造成两地经商人才的落差。第三,陕商与官府关系疏远,晋商注重与官府的公关活动,晋商得以在不同时期保商权拓展商路。第四,陕晋商帮遭受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晋商在中国明清的经济舞台上经历了500多年的辉煌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商的经济运行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晋商文化是构成华夏文明的重要一环。晋商形成了一整套的、严密的经营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经营机制。其丰富的内涵与经验,即使在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洪滨  周黎安  吴意云  
本文利用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激励理论和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理论,对明清时期的徽商和晋商的商帮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两者治理结构的差异的成因,每个商帮治理模式内部各种激励手段的互补性,以及商帮治理与地域文化、商人信念之间的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俊霞  
"学而优则仕"是隋唐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理所当然的价值诉求。然而,明清晋商却断然提出"秀才学生意——改邪归正",令"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学而优则贾"的价值取向促进了知识与经济的内在结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契合统一,使得明清晋商能够"用儒意以通积贮之理",最终执商界之牛耳,在获得道德肯定的同时创造了商业奇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明东  
诚实守信是明清晋商商业伦理的最鲜明特质,晋商诚实守信,诚信成就晋商。在晋商看来,以诚相待是一种德性修养,更是获取商业利润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作为一份事业去经营。晋商无论在人格修养、人才甄选、员工教育,还是在商品生产、商号管理及商业交易中,始终恪守诚实守信的职业伦理精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明东  
诚实守信是明清晋商商业伦理的最鲜明特质,晋商诚实守信,诚信成就晋商。在晋商看来,以诚相待是一种德性修养,更是获取商业利润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作为一份事业去经营。晋商无论在人格修养、人才甄选、员工教育,还是在商品生产、商号管理及商业交易中,始终恪守诚实守信的职业伦理精神。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啓臣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商人和商业资本空前活跃,形成了一批闻名全国的大商帮。最著名的有安徽商帮、山西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江苏商帮、龙游商帮、洞庭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江西商帮,等等。本文拟就广东商帮的地域、社会构成及经营方式作一探索,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国商帮史的研究提供个案的参考。 一 广东商帮在明清时期形成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它与地理环境的优越、商品货币的发展,和封建政府对广东采取特殊的政策密切相关。然就商帮的地域和社会构成而言,广东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合心  
晋商数百年的兴盛与辉煌,同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运城盐湖、盐业、盐商有着天然及密不可分的源渊。盐业做为人类早期商业运作的最初产业,见证了人类繁衍,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形成了商业发展的最初形态。而由此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和盐业巨商,奠定了后来晋商的雄厚资金,其"积著之理"等早期商业智慧,成为晋商经营谋略的重要传承。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顺  刘梦华  韩江波  
遵循文化—行为—商业模式—绩效—商帮兴衰的逻辑思路,根据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理论与内生制度变迁理论,对晋商和潮商的文化信仰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商业模式进行系统比较与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两者商业兴衰的内生变迁过程。研究发现商业兴衰的关键在于文化信仰: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导信仰,农耕文明导致晋商推崇官本位思想和保守经营的信念,进而形成忠于当权者的"官商结合"商业发展模式,但晋商最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海洋文明作为潮商的主要信仰,在艰难的商业环境中逐渐孕育出潮商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精神品质,进而形成了服务社会公众的市场导向型商业发展模式。文化信念差异导致了晋商和潮商面对民族危亡时的行为倾向差异;在新的历史时期,持续创新仍将是潮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顺  刘梦华  韩江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俊霞  成碧莹  朱颖原  
明清晋商一度执商界之牛耳,同时以笃守信用而著称。他们虽以获取财富为诉求,却视诚信不欺为立身处世之本,执义如山,杖信如石,宁自茹苦绝不负人。商业实践中,他们坚执诚信笃实的行为范式、因义而信的价值立场,以内在的道德自觉对自我的利益追求进行审视和规范,最终因信而利,汇通天下,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商业奇迹。面对当前的道德失范、信用缺失,当代商业主体应当借鉴明清晋商的价值取向,以诚正己、信义取利,努力实现商业与伦理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俊霞  成碧莹  朱颖原  
明清晋商一度执商界之牛耳,同时以笃守信用而著称。他们虽以获取财富为诉求,却视诚信不欺为立身处世之本,执义如山,杖信如石,宁自茹苦绝不负人。商业实践中,他们坚执诚信笃实的行为范式、因义而信的价值立场,以内在的道德自觉对自我的利益追求进行审视和规范,最终因信而利,汇通天下,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商业奇迹。面对当前的道德失范、信用缺失,当代商业主体应当借鉴明清晋商的价值取向,以诚正己、信义取利,努力实现商业与伦理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璐  
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在将整个中国版图纳入视野之内时,积极从事外向型经营,不失时机地开展对外交往。本文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出发,运用相互需求理论和H—O理论,分析了1840年之前的明清晋商茶帮对俄国的茶叶贸易行为,认为在没有外力干扰(如不平等条约)的情况下,两国的茶叶贸易遵循的是相互需求理论和资源禀赋论,从而揭示了明清晋商对俄茶叶贸易的动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马涛  
本文对明清时期晋商中普遍实行的顶人力股制从委托———代理理论的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明清两代山西商人能称霸天下,除其资本雄厚外还与其特有的顶人力股制的激励机制有关。这一时期晋商中实行的顶人力股制属于一种利润分享的激励机制,它为解决现代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