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80)
2023(2573)
2022(2381)
2021(2153)
2020(1826)
2019(4130)
2018(4181)
2017(7864)
2016(4386)
2015(4925)
2014(5044)
2013(4764)
2012(4327)
2011(3819)
2010(3835)
2009(3507)
2008(3328)
2007(2912)
2006(2772)
2005(2502)
作者
(12298)
(10460)
(10317)
(9826)
(6981)
(5250)
(4726)
(4338)
(3963)
(3924)
(3837)
(3636)
(3550)
(3422)
(3401)
(3375)
(3337)
(3329)
(3082)
(2981)
(2689)
(2590)
(2555)
(2552)
(2502)
(2348)
(2269)
(2256)
(2175)
(2062)
学科
(19025)
经济(19007)
管理(12578)
(9684)
地方(9620)
环境(9452)
(7217)
企业(7217)
(6039)
方法(5860)
中国(5606)
(5215)
数学(5122)
数学方法(5064)
(4999)
(4993)
地方经济(4564)
规划(4340)
环境规划(4224)
农业(4047)
发展(3926)
(3921)
资源(3892)
(3857)
业经(3605)
(3096)
生态(3002)
城市(2878)
(2858)
城市经济(2492)
机构
学院(58903)
大学(57430)
(23167)
研究(22854)
经济(22704)
管理(21697)
理学(18577)
理学院(18311)
管理学(17995)
管理学院(17899)
(16923)
中国(16388)
科学(15193)
(13220)
(11920)
(11297)
研究所(11017)
中心(10486)
(9768)
业大(9488)
(9172)
(9135)
师范(9052)
(8751)
农业(8717)
(8205)
财经(7550)
师范大学(7389)
科学院(6916)
经济学(6785)
基金
项目(42766)
科学(33824)
基金(30703)
研究(30540)
(27154)
国家(26943)
科学基金(23143)
社会(20310)
社会科(19191)
社会科学(19184)
(18935)
基金项目(16845)
自然(15076)
自然科(14601)
自然科学(14596)
(14563)
自然科学基金(14303)
教育(12886)
资助(11971)
编号(11863)
(11349)
(10302)
重点(10174)
(9045)
课题(8911)
成果(8812)
(8562)
发展(8275)
科研(8258)
国家社会(8201)
期刊
(29623)
经济(29623)
研究(16209)
中国(13606)
(10069)
学报(9465)
科学(9266)
管理(7646)
(7268)
大学(6757)
农业(6646)
学学(6453)
资源(6244)
业经(5207)
(5114)
金融(5114)
教育(4830)
技术(4547)
(4082)
问题(3894)
经济研究(3800)
(3622)
环境(3515)
财经(3421)
现代(3069)
(2937)
(2910)
(2893)
图书(2832)
(2788)
共检索到92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建新  
水环境的变迁与珠三角城镇群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水环境影响城镇的经济发展。由于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人们按照自己的观念意识与实际需要塑造着和影响着城镇的山水人文景观,积极进行水环境的治理。治理的过程同时又是社会变迁的过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正刚  陈嫦娥  
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燃料是珠三角地区冶铁、煮盐、制陶、制糖、缫丝等传统工商行业兴盛的重要动力,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传统燃料主要包括柴薪、煤炭等,尤以柴薪为大宗。由于珠三角消耗燃料庞大,燃料供应由本地逐渐向邻近地区延伸,甚至跨出省界。砍柴烧炭已成为部分山区居民的一种职业,贩运柴薪也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一大行业,打破了传统"百里不贩樵"的古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伟平,吴志峰,何建邦  
从 TM卫星影象提取出城镇实际建筑覆盖专题信息 ,以城镇建筑覆盖面积代替人口统计数据 ,对 2 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变动特点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城镇等级规模总体时空格局、各等级城镇数量与规模变动特征、各行政等级城镇规模变动特征、城镇等级规模总体变动态势。结果表明 ,1 988至 1 998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的内外圈层空间格局较为稳定 ,核心城镇的地位有所下降 ,各等级规模的城镇均衡化趋势较为明显 ,按行政等级划分的城镇中镇级城镇增长速度最快。采用基于遥感的建筑覆盖区面积进行城镇等级规模研究是对基于人口的传统城镇规模研究的有益补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吴唐生,沈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郇  杜志威  李先锋  
城镇收缩现象早在20世纪中期已于欧美国家出现,珠江三角洲作为"增长的奇迹"地区也同样面临城镇人口的局部收缩,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城镇的收缩现象加剧。本文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从镇街单元和区县单元来考察珠三角地区城镇收缩的空间分布;并以东莞茶山为案例,从劳动力供给和产业需求的角度构建了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城镇收缩分析框架;考察了珠三角地区城镇收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珠三角核心区以局部城镇收缩为主,收缩相对集中的城镇分布在外圈层,并形成三大城镇收缩集聚区域;(2)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外来人口总量减少是珠三角城镇收缩的典型特征;(3)产业结构需求变化与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世文,阎小培,朱锦成  
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动力是珠三角经济超常规发展对用地的需求。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占用了很高比例的耕地,用地总量增长速度非常快,增量用地的用地构成以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用地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大部分城市和建制镇人均建设用地增加,并没有根本改变大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而使原有用地较宽裕的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人均建设用地摊大饼式的继续增加。针对用地增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静,陈烈  
专业镇是以某一种或二种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为主的城镇,它已成为珠三角镇级经济单位的一种主要发展模式。文章重点论述了珠江三角洲专业镇的成长过程、成长原因和成长的基本模式。专业镇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产业专业化、政府逐渐引导、不断创新、区域协调和路径依赖的过程,成长原因主要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地开放创新的社会文化、地方政府的创新精神和市场化程度高,成长的基本模式为内生型专业镇和外生型专业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显恩  
一、农业耕作系统与宗族制珠江三角洲水量丰沛,热量充裕,适宜水稻和甘蔗、香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西江带来云贵高原广袤的表土,淤积成大面积的淤泥质的、且不断地向外伸展的浅海滩,又可以开辟成肥沃的沙田。这对农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也存在着台风及由此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原  赖子尼  曾艳艺  杨婉玲  王超  刘乾甫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典型河网水域浮游桡足类的生态特征,于2012年3月、5月、8月和12月对该水域进行4个季度的采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对桡足类的种类组成、现存量及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共鉴定桡足类9科24属31种,以及桡足幼体和无节幼体。结果显示,该水域桡足类优势种的季节演替及空间变化明显,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跨立小剑水蚤(Microcyclops varicans)和透明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hyalinus)等种类为常见种。桡足类及无节幼体的现存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丰水期现存量大于枯水期;桡足类现存量的平面分布较为均匀,无节...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朱卫平  苗建军  
本文根据同一性、全面性、客观性原则挑选了12个指标作为评估投资环境的指标体系,在获取1990-1994年长、珠两个三角洲的上述指标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因素分析方法,对长、珠两地投资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对优劣、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并简要得出了几点政策结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庆秋  刘利  周勤  
城镇生活污水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主要的水环境负荷之一,通过节水措施削减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是珠江三角洲构建健康社会水循环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生活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在2010年增幅削减一半以及在2020年实现零增长的战略目标,运用广东省环境统计数据和珠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调查数据,探讨了2010年和2020年珠江三角洲生活水环境负荷削减目标的定量方案。研究结论对于科学制定目标导向型的珠江三角洲水环境总体规划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学强  李郇  
改革开放30年见证了珠江三角洲瞩目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成就。农村城镇化是珠三角在当时全国展现的一种全新城镇化现象,其中,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是农村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对外开放是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器,而国家执行的有关政策,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关键的激励因素。在这30年之间,珠三角城镇化的空间模式从"小集聚,大分散"向"大集聚,小分散"的格局演变,城镇空间演变的动力也由原有的外商直接投资向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转变。展望珠三角的未来,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是珠江三角洲的必然趋势,同时珠港合作格局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广州和香港两大城市为核心的环珠江口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必将以全新姿态崛起于世界地理版图之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伟平  吴志峰  何建邦  
在RS与GIS支持下,从TM卫星影像提取出珠江三角洲近期城镇建筑覆盖变化专题信息,利用土壤资源农业适宜性评价专题图对比城镇建筑扩展对土壤资源利用的影响,设计了土壤资源占用商指标(SU),以此刻划土壤资源受城镇建筑扩展影响的强度。结果表明:土壤资源质量越高,受城镇发展的影响越深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文忠  王传胜  薛东前  
在分析珠江三角洲1990~2000年的城镇用地扩展现状的基础上,论文采用城镇用地的综合扩展系数将珠江三角洲划分为强扩展型、弱扩展型和相对稳定型3种变化类型。同时,根据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划分和城市化与城镇用地扩展耦合系数的研究,揭示了城镇用地扩展强度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关系。最后,进一步从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入手,分析了城镇用地扩展的特征。研究表明,1990~200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用地的扩展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和空间发展格局直接相关。城镇用地的强扩展区除集中在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顶点的三角区域内和重要交通轴线两侧外,还表现出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核心,向周边地区扩展强度与数量递减的规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代友  
由于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先天条件的限制,相对于其快速发展的经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环境容量相当有限。各城市经济快速扩张,资源利用粗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相互作用和叠加,形成了影响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扭转这种状况,改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必须从建立合作管治体制、统一规划和建设、联合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产业化的生态化改造、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寻找解决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