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0)
- 2023(8717)
- 2022(7156)
- 2021(6410)
- 2020(4997)
- 2019(10990)
- 2018(10557)
- 2017(19693)
- 2016(10088)
- 2015(11135)
- 2014(10788)
- 2013(10897)
- 2012(10438)
- 2011(9861)
- 2010(10240)
- 2009(9711)
- 2008(9225)
- 2007(8658)
- 2006(8074)
- 2005(7118)
- 学科
- 济(71549)
- 经济(71405)
- 管理(31409)
- 业(29212)
- 企(24108)
- 企业(24108)
- 地方(21057)
- 方法(20496)
- 中国(18297)
- 农(18213)
- 业经(17076)
- 数学(16077)
- 数学方法(15984)
- 地方经济(13848)
- 农业(12996)
- 技术(11790)
- 学(11554)
- 财(10838)
- 制(10007)
- 和(9392)
- 发(9210)
- 技术管理(9011)
- 理论(8928)
- 融(8923)
- 金融(8921)
- 环境(8269)
- 银(8157)
- 银行(8148)
- 行(7942)
- 经济学(7592)
- 机构
- 学院(157438)
- 大学(157125)
- 济(79664)
- 经济(78286)
- 研究(59848)
- 管理(58228)
- 理学(49467)
- 理学院(48795)
- 管理学(48116)
- 管理学院(47756)
- 中国(44366)
- 财(34130)
- 京(32270)
- 科学(32085)
- 所(29792)
- 财经(26808)
- 经济学(26661)
- 研究所(26486)
- 中心(25928)
- 江(24177)
- 经(24147)
- 经济学院(23610)
- 范(21696)
- 师范(21599)
- 农(21166)
- 北京(20568)
- 院(20541)
- 财经大学(19588)
- 州(19308)
- 社会(18977)
- 基金
- 项目(99358)
- 科学(80211)
- 研究(75961)
- 基金(73415)
- 家(62751)
- 国家(62176)
- 社会(55378)
- 科学基金(53822)
- 社会科(51364)
- 社会科学(51344)
- 基金项目(38457)
- 省(38144)
- 教育(32756)
- 划(31084)
- 自然(29961)
- 自然科(29328)
- 自然科学(29322)
- 自然科学基金(28827)
- 编号(28762)
- 资助(28141)
- 成果(24019)
- 发(23897)
- 国家社会(23658)
- 创(22803)
- 重点(22306)
- 部(21988)
- 创新(21513)
- 课题(20619)
- 发展(20441)
- 展(20169)
共检索到254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金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志远
明清时期,国家盐税总收入的一半来自两淮,两淮盐税的三分之二来自湘鄂赣“淮界”。但是,官盐在湘鄂赣“淮界”的销量,仅占实际需求量的一半左右,其余均为私盐,包括“邻私”和“淮私”。由于生产成本(工本)、运输成本(运费)、销售成本(主要为国家税收)都明显低于官盐,故私盐具有价廉、质优、获取方便的优势。私盐的盛行,导致了官盐的滞销,并迫使明清政府不断对盐政进行以降低盐价、促销官盐为目的的改革。由于未能建立合理的税收体系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制度,盐税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各种杂税的总汇;由于淮盐为各级政府及官员利薮,故明清政府一直坚持对“淮界”的保护。湘鄂赣“淮界”官盐价格因此居高不下,私盐问题也就无法从根本上予...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湘鄂赣地区 淮界 私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伟军 汪洋
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金融的作用不能忽略,区域之间经济的合作更要重视金融的合作。从区域金融合作的内涵来看,金融合作包括建立统一的金融政策、金融制度、金融监管、金融机制为核心的金融环境与金融基础。本文从赣湘鄂三省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赣湘鄂三省金融合作的难点和突破点,并提出了加强赣湘鄂三省金融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赣湘鄂三省 经济发展 金融合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芬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和罗霄山区等11个地区为区域连片特困地区,是未来十年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要想在这场扶贫攻坚战中精准发力,应密切关注金融创新助力精准扶贫"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三大问题。本文就赣鄂湘三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对金融创新支持农村经济展开了调查,对当前金融创新助力精准扶贫主要举措、存在的问题、国际借鉴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金融创新 农村经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冰 邱志萍
采用夜间灯光数据表征经济发展水平,考虑边界自然属性,对重力模型进行修正并刻画经济联系,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湘鄂赣省际交界区经济网络空间结构。研究表明:(1)2003-2013年交界区经济联系强度水平有所提升,但弱联结状态依然固在,经济联系空间差异有所扩大,受边界屏蔽效应影响明显;(2)湘鄂赣交界区具备一定的聚集性特点,但这种集聚性仍停留在低水平的多群体集聚阶段;(1)交界区经济网络包含四大子群及其所属的7个小子群,子群内部经济联系较为紧密,但是子群间的经济联系匮乏;(4)从点度中心性变化来看,形成了以岳阳市辖区、九江市辖区及咸宁市辖区为绝对核心支配地位的区域中心城市,但三大中心城市带动交界区发展显得"力不从心"。故此,需从城市体系、交通基础设施、合作平台、完协同发展机制等方面加强空间结构优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玮 度朝伟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琴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在乡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和社会参与。在湘赣、湘鄂赣、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共通过组织农民协会(贫农团)、妇女会、共青团,对乡村农民各阶层进行社会动员;通过建立各级工会组织,使乡村的雇农及手工业工人组织起来并成为乡村革命的主力军。在此基础上,苏维埃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采取各种措施、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渠道,确保民众的社会参与,使根据地成为当时中国最有生气的区域。
关键词:
土地革命时期 根据地 社会动员 社会参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白羽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生态经济正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题。湘鄂渝黔边区是我国典型的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资源,着力解决资源富饶中的贫困落后问题,值得进行思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制订符合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创建,实施生态建设系统工程,是湘鄂渝黔边区扬长避短、谋求后发优势,夯实民族经济的战略性选择。
关键词:
湘鄂渝黔边区 生态经济 民族经济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福昌
自明清至民国,闽粤赣边农田的垦辟、薪柴的采伐、乡村造纸业以及放火烧山对森林植被造成较大的破坏。闽粤赣边以山地丘陵为主,坡度相对较大,雨季集中,且多暴雨,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甚至崩岗的现象随之加剧。同时,野生动物不断减少,自然灾害日益增多。
关键词:
闽粤赣边 乡村经济 生态破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廖咏絮 廖伦建
[目的]湘鄂赣山区是重要的革命老区,也是连片特困地区。根据党和政府精准脱贫要求,把握现状,明确目标,实现湘鄂赣特困山区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相结合。[方法]运用实证分析法,分析湘鄂赣山区的致贫与发展因素,创新因山致富路径,实现山区乡村振兴目标。[结果]截止"十三五",初步构建特色支柱产业体系;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推进农村主要道路硬化,不断提高山区农村防灾抗灾能力,农村的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实现山区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结论]扬其优势,补其短板。坚定绿色发展,把后发优势做成强劲发展优势;坚持创新发展,把短腿产业做成产业链条;坚持特色发展,把山区特色产品做成致富产业;坚持长远发展,把薄弱基础变成坚实基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
精准脱贫 乡村振兴 湖南 湖北 江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小芊 龚胜生 胡娟 许甲甲
分析区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可为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与分区保护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为制定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湘鄂赣地区550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从市域、县域两个尺度探讨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湘鄂赣地区传统村落具有分布广泛、局部集中的特征,分布形态呈集聚型,且县域尺度的集聚特征比市域尺度更明显;江汉-洞庭湖平原为低低集聚区域,传统村落分布稀疏。在两个尺度上,传统村落数量均与平均海拔、年均降雨量呈正相关,与河流密度、年均气温、公路密度、城镇化率、人均GDP、人口密度呈负相关。平均海拔、公路密度在市域尺度对传统村落的分布影响显著,年均气温、年均降雨量、人均GDP在县域尺度对传统村落的分布影响显著。自然地理因素是湘鄂赣地区传统村落形成的环境基础,并通过影响社会经济活动进而影响传统村落的保存。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湘鄂赣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积智
做为过渡省区的湖南省同内地省区的经济关系以湖北最为密切,研究湖南省同内地省区的经济关系对策,应当以湘鄂经济关系为重点。 一、湖北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开发较早,基础较好 湖北是我国近代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从“一五”至“五五”时期,一直是全国重点建设地区,1949~198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871亿元,增加了湖北的经济实力,使其成为全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二)波动幅度较小,发展较为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