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5)
2023(5710)
2022(4859)
2021(4560)
2020(3797)
2019(8945)
2018(8759)
2017(17399)
2016(9692)
2015(10501)
2014(10572)
2013(10462)
2012(10074)
2011(8950)
2010(9166)
2009(8348)
2008(8443)
2007(7441)
2006(6671)
2005(5962)
作者
(28966)
(24591)
(24426)
(23324)
(16035)
(12055)
(10832)
(9668)
(9256)
(9249)
(8713)
(8611)
(8297)
(8034)
(8028)
(7662)
(7487)
(7182)
(7166)
(7061)
(6319)
(6197)
(6010)
(5917)
(5699)
(5677)
(5561)
(5245)
(5177)
(5087)
学科
(42925)
经济(42870)
(25651)
管理(21808)
方法(18804)
数学(16929)
数学方法(16724)
(16690)
企业(16690)
(14760)
地方(11934)
中国(11685)
(11667)
农业(10782)
(10233)
业经(7271)
(7181)
人口(7062)
地方经济(6924)
(6442)
金融(6440)
(6355)
贸易(6351)
(6111)
(6067)
银行(6039)
(5768)
(5682)
环境(5682)
(5416)
机构
大学(140962)
学院(138799)
(57205)
经济(56205)
研究(53909)
管理(49149)
理学(43063)
理学院(42419)
管理学(41459)
管理学院(41205)
中国(38082)
科学(34855)
(30286)
(30245)
(29106)
(27512)
研究所(26876)
(26654)
农业(23774)
业大(23727)
中心(23481)
财经(21406)
(19746)
(19531)
师范(19474)
(18951)
经济学(18582)
(17838)
北京(17442)
经济学院(16912)
基金
项目(97596)
科学(77323)
基金(72999)
研究(66617)
(65866)
国家(65370)
科学基金(54772)
社会(43908)
社会科(41548)
社会科学(41534)
基金项目(38742)
(38315)
自然(36596)
自然科(35756)
自然科学(35743)
自然科学基金(35143)
(32253)
教育(30349)
资助(29985)
编号(24704)
重点(22910)
(22087)
(21301)
成果(20745)
(19649)
科研(18992)
国家社会(18796)
计划(18745)
(18605)
创新(18567)
期刊
(61978)
经济(61978)
研究(40853)
学报(28000)
中国(27508)
(27437)
科学(25599)
大学(20284)
(20051)
学学(19468)
农业(18411)
管理(17079)
(12412)
金融(12412)
教育(12216)
财经(10802)
经济研究(9925)
业经(9659)
技术(9613)
(9266)
(9208)
问题(8607)
(8318)
资源(8029)
业大(7619)
统计(7019)
农业大学(6407)
技术经济(6278)
科技(6239)
世界(6221)
共检索到205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加炎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在生产力水平并无重大突破的前提下,人口多寡往往是决定农业生产发展与否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研究明清农业生产的发展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口问题。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因囿于正史中数字记载的缺乏和不准确性,对明代人口的持续下降的清中期以后人口的激剧膨胀遂有种种不同的推测与解释。 明清时期的江汉平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地区,它在短短几百年间由比较落后发展到可与沿海地区相抗衡,其中人口因素的作用至为重要、不可忽视。要弄清江汉平原明清农业经济发展的脉络就必须首先弄清该地区明清人口阶段性发展的大致轮廓。本文即是借助丰富的方志材料,运用人口学的一般复原方法对该地区明清时期...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钟少颖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1988年,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取决于新增城市数目和原有城市市辖区面积的扩张,到1989~1998年,城市聚集经济、城市市辖区面积变动、和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影响城市人口增长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1999~2008年,已经进入了一个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城市人口增长的新时期。总的来看,影响中国城市人口增长既有经济因素,又有诸多的行政和政策因素,譬如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的户籍制度、不同时期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等。从发展趋势的角度看,经济因素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政策和行政因素的效能在不断降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鲁西奇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民众在垸堤修筑、维护、管理等一系列水利活动中,逐步建立起以协作互助为基础的社会关联;垸庙的功能不断扩展,逐步超越了"镇遏洪水,保障堤垸"的范围,发展成为垸内民众的信仰和祭祀中心;清前中期,江汉平原诸州县渐次推行按田归垸、按垸纳粮的做法,垸遂逐渐演变为官府征科赋役的基本地域单元;在清后期的社会动乱中,各州县以垸为单位组织团练,给垸赋予了"准行政区域"的意义。在江汉平原以围垸为中心的水利社会之形成过程中,"协作防洪"是促使人们通力协作的根本原因;官府以垸取代乡里作为赋役征科的基本单元,是垸得以稳定运行的制度性保障;乡绅豪强及其对垸内"公共事务"的经营,则是垸田区域社会关系网络得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旭华  
本文分别从要素投入和产出结构两个角度考察改革开放来我国经济增长的若干特征,并结合经济运行实际情形进行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涛  陶新宇  
本文从一般生产要素、结构因素和体制因素三个层次来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根据数据特征利用计量方法对时间序列划分时间段,并根据自相关检验结果采用Prais-Winsten ar(1)或最小二乘法(OLs)分别进行回归,从而解释各个时间段不同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此外,本文还重点分析了各阶段人均GDP、结构指数与体制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根据阶段性动力的研究结论对中国下阶段经济增长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梦  
本文采用CEPII-BACI数据库HS-6位数产品的中国进口数据,估算了1998-2014年间三个阶段中国进口种类增长的福利效应。结果显示:在1998-2001年、2001-2005年、2005-2014年期间,由于忽略进口种类增长导致中国传统进口价格指数分别向上偏误3.78%、向上偏误6.69%、向下偏误7.25%,即在1998-2014年间,中国消费者从进口种类增长中由获得福利增加转变为遭受福利损失;从中国进口价格偏误指数的货物大类分解来看,消费品与资本品的贡献度明显高于初级品与中间品;从行业分解来看,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0)两个行业的贡献度最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家炎  
明清以及民国期间江汉平原农村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纳移民、垦垸田、输米粮,但同时也不断遭受洪涝之灾。其经济变化与环境变迁既有本地区内在的联系、也与周围地区及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其它地区的经济、环境变化有着不同的联系。文章显示江汉平原纳移民、输米粮、水灾频发既是当地次第发生的现象,也是两湖地区、特别是整个长江流域经济与环境次第变迁的一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毛文中  
在影响人口过程的诸因素中,人口政策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因素之一。198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暂行规定》印发以后,各地采取政策手段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但是,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并没有因此而降低。1990年第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连城  
一、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会有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和经济增长速度又是与一国的经济规模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可以设想一个坐标,坐标的纵轴表示经济增长速度,横轴表示一国的经济规模,坐标中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国富  李时兴  
文章在Lucas(1988)的基础上,引入教育的阶段性特征,构造了包含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内生增长模型,并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探讨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教育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文章基于供给侧结构升级视阈构建出要素禀赋、科技创新、结构转换和制度变迁四维动力结构图,并运用扩展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和主成分因子法,探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时间异质性,解析了结构转换动力和制度变迁动力的阶段性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转换的过程;增长动力阶段性演化表现出要素禀赋正向驱动作用逐渐减弱,科技进步正向驱动作用不显著,结构转换和制度变迁负向驱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增长动力正从要素驱动型发展转向生产率驱动型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一国的经济增长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从长期看, 经济增长将按A、B、C、D的顺序走出一个N字形的轨迹。以此为理论基础,本文阐述了我国未来10-20年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必然性, 主张根据经济长期增长的趋势和短期经济波动的规律性,确定一个适度增长区间,政府应当根据这个区间对经济增长进行政策调控。同时, 笔者认为2006年中国的经济将会实现软着陆,在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 应实行中性的经济政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邹东山  
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一定程度体现在保险业发展之中,并对整个保险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我国保险业处在初级阶段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存在波动性、周期性,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保险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必然的,但不是自发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通过"有形的手"引领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德海  李保明  胡永亮  
2000年之后的台湾经济增速锐减,本文认为,恢复的办法除提升岛内企业固定资本形成能力和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侨外投资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克服并打破台湾当局对企业赴大陆投资所设立的种种限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