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1)
2023(6985)
2022(5616)
2021(4971)
2020(4259)
2019(9635)
2018(9398)
2017(18031)
2016(9583)
2015(10493)
2014(10262)
2013(10445)
2012(9618)
2011(8155)
2010(8518)
2009(8142)
2008(8305)
2007(7487)
2006(6735)
2005(6371)
作者
(26671)
(22559)
(22347)
(20965)
(14811)
(10954)
(10093)
(8648)
(8640)
(8424)
(7755)
(7709)
(7576)
(7258)
(7035)
(6754)
(6748)
(6616)
(6575)
(6429)
(5631)
(5546)
(5473)
(5443)
(5076)
(5043)
(5004)
(4984)
(4546)
(4338)
学科
(65192)
(60956)
企业(60956)
(50329)
经济(50270)
管理(45134)
业经(22731)
方法(21029)
(20370)
(20197)
(15628)
财务(15625)
财务管理(15615)
农业(15305)
企业财务(14724)
技术(14300)
数学(14108)
数学方法(14074)
(12815)
贸易(12811)
(12545)
(11344)
地方(10893)
(10648)
(10602)
企业经济(10260)
(10253)
技术管理(9770)
(9717)
经营(9492)
机构
学院(144106)
大学(135809)
(66577)
经济(65688)
管理(62679)
理学(53715)
理学院(53252)
管理学(52832)
管理学院(52577)
研究(41506)
中国(35112)
(31345)
(28925)
(27730)
(25754)
财经(24562)
科学(23716)
(22180)
业大(20397)
(20349)
农业(20343)
经济学(19547)
中心(19407)
商学(19361)
商学院(19204)
(18225)
经济管理(18166)
研究所(18082)
经济学院(17920)
财经大学(17656)
基金
项目(92033)
科学(75228)
研究(69306)
基金(68664)
(57712)
国家(57124)
科学基金(51997)
社会(47260)
社会科(44989)
社会科学(44974)
(39670)
基金项目(37128)
自然(32881)
自然科(32142)
自然科学(32135)
自然科学基金(31639)
教育(29498)
(28947)
(27943)
资助(26925)
编号(26841)
(22879)
(20687)
创新(20376)
(20292)
重点(20043)
国家社会(19476)
(19339)
成果(19284)
人文(18436)
期刊
(80370)
经济(80370)
研究(40940)
(28099)
管理(28024)
中国(25695)
(25000)
农业(17686)
科学(17481)
业经(16383)
学报(16120)
技术(14138)
(13361)
金融(13361)
大学(13114)
学学(12754)
财经(12552)
(12037)
经济研究(11685)
问题(10836)
(10804)
技术经济(10380)
(9808)
财会(8903)
现代(8855)
世界(8750)
商业(8261)
国际(7948)
经济管理(7589)
会计(7151)
共检索到220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伯重  
本文重点考察明清江南的商业化出版印刷业。本文提出 :一、在明代 ,官营出版印刷业在江南出版印刷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到了清代 ,则是私营出版印刷业占有绝对的优势。二、明清江南出版印刷业出现了重要的技术进步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活字印刷的推广 ,其次是彩色印刷技术的出现与改进。三、在明代初年 ,政治性和教化性读物在江南出版印刷业产品中占有很高比重。明代中期以后 ,以牟利为目的、面向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的商业化出版印刷业日益发展 ,到了清代则已成为江南出版印刷业的主流。四、明清江南出版印刷业的发展出现了“外向化”的趋势 ,即生产所需的原料 (纸张等 )要依赖外地供应源 ,而其所生产出来的产品 (印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宇  
采用省域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区(港澳台除外)出版印刷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出版印刷业的资产利用效率,降低资本投入冗余;中国出版印刷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值不高,但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存在着明显的省际差异,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差异巨大,主要表现为规模效率的差异;出版印刷业的纯技术效率较高、规模效率偏低,企业规模弱小与行业规模不足成为制约出版印刷业投入产出效率的主要因素。为实现中国出版印刷业的高质量发展,应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因素,挖掘效率潜力;扩大印刷出版企业规模,提升行业规模效益;考虑效率区域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建勤  
明清时期的江南,文人士大夫好游成风。文人专心于游事,固然是其习性所使,但事实上也与他们的人生遭际不无关联。而文人们的寻幽探胜、流连风景活动,客观上也产生了积极广泛的文化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范金民  
江南是历史上最为突出的重赋区。唐中期韩愈说:“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说明随着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江南重赋在八九世纪之交就已初肇其端。到明中期,经济名臣丘濬则说:“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嘉靖时,礼部尚书顾鼎臣也说:“苏、松、常、镇、嘉、湖、杭七府,财赋甲天下。”可见其时江南税额更高,地位更加重要。康熙初年的江苏巡抚韩世琦也说:“然财赋之重,首称江南,而江南之中,惟苏松为最”,江南赋税独重的局面,清代依旧。正因为如此,明廷将江南倚为“外府”,清代视江南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伯重  
一、前言 农业生产是人类努力与自然环境共同结合的产物,而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主要又由气候与土地组成。因此气候(即中国传统农学理论中的“天”或“天时”、“天道”)、土地(即“地”或“地利”、“地道”)与人类努力(即“人”或“人和”、“人事”、“人道”),构成了农业生产的三大基本要素。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永斌  
明清时期,江南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世人尤其是徽商雄厚财力和对艺术产品的青睐为文艺市场的发育和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江南地区的一些文士参与文艺市场并从事治生活动,他们凭借着一些艺术才能,将其作品化为商品,参与其制作或贩卖活动以达其治生之目的。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泛,尤其是在书画市场,文士的治生活动十分活跃,许多职业书画家和兼职书画家渐渐将书画商品化,将书画艺术推向市场,他们不再遮遮掩掩,甚至将书画作品明码标价出售,名家书画作品的热销,助长了书画赝品的盛行;一些文士还时常涉足古玩、戏曲小说、园林建筑等市场。这成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曼   王紫璇   王夕倩  
文士作为一个文化群体,是我国古代统治阶级知识分子的统称,也是江南古典园林精神文化内核的缔造者,研究中国园林的文化属性离不开这一群体。文章从文士群体的休闲文化视角出发,探究其对明清江南古典园林的营造影响及设计体现,并为当下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思想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严格  
本文分析了现代出版印刷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状况和趋势,提出了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坚持"换血"和"造血"并重原则,建立学习型出版印刷企业,推进人力资源分层开发和管理机制改革,借助外力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等为主要内容的出版印刷企业人力资源创新管理理念。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志强  
肖东发的新著《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 ,在广泛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中国图书印刷文化做了系统概括和总结 ,理清了中国印刷术发明的脉络 ,进一步论证了是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该书反映了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研究的最新成就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姜化林  
对RDA Toolkit(工具包)进行试用,运用RDA Toolkit对首选信息源的选取进行研究,并对涉及正题名、丛编正题名、责任说明、版本、出版发行日期等著录单元的转录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子雄  
古代广东地处南疆僻壤,远离中原,但其历史文化与中原密不可分。造纸术和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两种,它们是中国古代图书产生发展的基本要素。文章从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广东先民记载事物及其在生活劳动过程中雕刻印刷意识行为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揭示史前广东雕刻印刷的历史文物、广东地区雕版印刷历史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与中原密不可分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侯杨方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历史人口中并不存在着“预防性抑制”及婚内节育行为。本文对明清时期两个家族人口的生育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其他的实证研究成果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在人口压力较为严重的时期,不同阶层的中国人口通过推迟男子的婚龄、保持独身,以及婚内节育来应付环境的挑战。另外,“多子多福”仅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理想而非现实,因为明清时期不同社会阶层妇女的终身生育率均在4~6之间,本文探讨了决定这一生育水平的内在原因。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秦翠红  
明清时期,江南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所在,是朝廷赋税的重要来源、国家财政的有力保障。在江南经济的繁荣图卷上,丝织业占据着相当重要的篇幅,可谓该地域的一大支柱产业。江南出产的丝绸不仅盛誉全国,而且远销海外,成为彼时世界潮流的引领者。江南丝绸也因其在明清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突出地位,长期以来饱受学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概要梳理江南丝绸研究的学术发展史之后,不难发现,既往研究或着力于丝绸生产,或瞩目于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凤  
现行印刷产值计算方法已实施多年,随着形势的发展,在执行过程中,我感到这种计算方法有改进的必要。首先,现行的印刷业产值计算方法与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计算法”的原则不相符,给印刷业产值带来虚假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