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4)
- 2023(1922)
- 2022(1808)
- 2021(1753)
- 2020(1402)
- 2019(3479)
- 2018(3265)
- 2017(6038)
- 2016(3515)
- 2015(3662)
- 2014(3765)
- 2013(3880)
- 2012(3812)
- 2011(3480)
- 2010(3580)
- 2009(3397)
- 2008(3217)
- 2007(2807)
- 2006(2691)
- 2005(2260)
- 学科
- 济(18929)
- 经济(18922)
- 地方(11391)
- 农(6996)
- 方法(6193)
- 地方经济(5657)
- 业(5626)
- 农业(5567)
- 管理(4825)
- 数学(4499)
- 数学方法(4469)
- 业经(3901)
- 学(3435)
- 环境(3311)
- 中国(3158)
- 农业经济(2898)
- 资源(2449)
- 理论(2308)
- 发(2241)
- 企(2208)
- 企业(2208)
- 生态(2005)
- 贸(1951)
- 贸易(1949)
- 事业(1887)
- 旅(1800)
- 经济理论(1795)
- 易(1758)
- 游(1737)
- 旅游(1714)
- 机构
- 学院(51222)
- 大学(46989)
- 研究(19595)
- 管理(17483)
- 济(16832)
- 经济(16469)
- 理学(14741)
- 科学(14597)
- 江(14524)
- 理学院(14405)
- 管理学(14051)
- 管理学院(13947)
- 中国(13209)
- 京(10861)
- 范(10436)
- 农(10378)
- 所(10374)
- 师范(10315)
- 游(10165)
- 旅(10012)
- 旅游(9909)
- 研究所(9708)
- 省(9380)
- 中心(9206)
- 南(8399)
- 师范大学(8293)
- 业大(8267)
- 农业(8150)
- 州(7919)
- 财(7207)
共检索到75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建勤
明清时期的江南,文人士大夫好游成风。文人专心于游事,固然是其习性所使,但事实上也与他们的人生遭际不无关联。而文人们的寻幽探胜、流连风景活动,客观上也产生了积极广泛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
文人 旅游 江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侯杨方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历史人口中并不存在着“预防性抑制”及婚内节育行为。本文对明清时期两个家族人口的生育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其他的实证研究成果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在人口压力较为严重的时期,不同阶层的中国人口通过推迟男子的婚龄、保持独身,以及婚内节育来应付环境的挑战。另外,“多子多福”仅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理想而非现实,因为明清时期不同社会阶层妇女的终身生育率均在4~6之间,本文探讨了决定这一生育水平的内在原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冯季昌 华林甫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家涛
为巩固统治,清王朝根据江南地区河网密布的现实交通环境设立了水驿。水驿多临河而建,借助驿路勾连,呈现出"三段一环"的分布格局,且与其所具有的建设交通网络、传递文报、递送公务人员与外使朝贡、调防军队、运输饷银、发展地区经济等六大功能紧密相连。从江南水驿的设置入手,梳理江南地区水驿驿路,并探析水驿分布格局,进而解读江南水驿的功能,可以再现清王朝在江南区域驿传机构的原貌。
关键词:
江南地区 水驿 驿传机构 清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家涛
为巩固统治,清王朝根据江南地区河网密布的现实交通环境设立了水驿。水驿多临河而建,借助驿路勾连,呈现出"三段一环"的分布格局,且与其所具有的建设交通网络、传递文报、递送公务人员与外使朝贡、调防军队、运输饷银、发展地区经济等六大功能紧密相连。从江南水驿的设置入手,梳理江南地区水驿驿路,并探析水驿分布格局,进而解读江南水驿的功能,可以再现清王朝在江南区域驿传机构的原貌。
关键词:
江南地区 水驿 驿传机构 清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伯重
本文重点考察明清江南的商业化出版印刷业。本文提出 :一、在明代 ,官营出版印刷业在江南出版印刷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到了清代 ,则是私营出版印刷业占有绝对的优势。二、明清江南出版印刷业出现了重要的技术进步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活字印刷的推广 ,其次是彩色印刷技术的出现与改进。三、在明代初年 ,政治性和教化性读物在江南出版印刷业产品中占有很高比重。明代中期以后 ,以牟利为目的、面向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的商业化出版印刷业日益发展 ,到了清代则已成为江南出版印刷业的主流。四、明清江南出版印刷业的发展出现了“外向化”的趋势 ,即生产所需的原料 (纸张等 )要依赖外地供应源 ,而其所生产出来的产品 (印刷...
关键词:
明清 江南 出版印刷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范金民
江南是历史上最为突出的重赋区。唐中期韩愈说:“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说明随着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江南重赋在八九世纪之交就已初肇其端。到明中期,经济名臣丘濬则说:“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嘉靖时,礼部尚书顾鼎臣也说:“苏、松、常、镇、嘉、湖、杭七府,财赋甲天下。”可见其时江南税额更高,地位更加重要。康熙初年的江苏巡抚韩世琦也说:“然财赋之重,首称江南,而江南之中,惟苏松为最”,江南赋税独重的局面,清代依旧。正因为如此,明廷将江南倚为“外府”,清代视江南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伯重
一、前言 农业生产是人类努力与自然环境共同结合的产物,而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主要又由气候与土地组成。因此气候(即中国传统农学理论中的“天”或“天时”、“天道”)、土地(即“地”或“地利”、“地道”)与人类努力(即“人”或“人和”、“人事”、“人道”),构成了农业生产的三大基本要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曼 王紫璇 王夕倩
文士作为一个文化群体,是我国古代统治阶级知识分子的统称,也是江南古典园林精神文化内核的缔造者,研究中国园林的文化属性离不开这一群体。文章从文士群体的休闲文化视角出发,探究其对明清江南古典园林的营造影响及设计体现,并为当下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思想借鉴。
关键词:
文士 休闲文化 古典园林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永斌
明清时期,江南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世人尤其是徽商雄厚财力和对艺术产品的青睐为文艺市场的发育和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江南地区的一些文士参与文艺市场并从事治生活动,他们凭借着一些艺术才能,将其作品化为商品,参与其制作或贩卖活动以达其治生之目的。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泛,尤其是在书画市场,文士的治生活动十分活跃,许多职业书画家和兼职书画家渐渐将书画商品化,将书画艺术推向市场,他们不再遮遮掩掩,甚至将书画作品明码标价出售,名家书画作品的热销,助长了书画赝品的盛行;一些文士还时常涉足古玩、戏曲小说、园林建筑等市场。这成为
关键词:
江南文士 文艺市场 发育 物质条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孔明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岩 李彭元
抗战爆发后,日军攻占上海、南京、杭州、苏州、镇江等地,以“接收”为名掠夺江南地区文献,重要文献被运到日本,而被日军视为所谓“违禁”书籍被销毁,部分文献“归还”汪伪政权。汪伪政权接收文献被“分让”给日伪机构。被掠去日本的江南文献,只有少部分战后归还中国。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日本军国主义 文献掠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华语
江南是唐代最重要的麻布生产中心。据《新唐书·地理志》相关资料可知,唐天宝间江南地区每户实有麻田12亩;又据《通典·食货典》等资料推算得知,天宝十四载(755)江南地区课户与不课户的比例分别约占当时总户数的60%和40%,进而可计算出唐天宝间江南地区年产麻布凡27 626 745.6端。唐代江南地区对麻布的需求紧迫而多样,一是可输纳赋税,二是充着衣料,三是成为日常用品(如布囊、麻袋等)的材料,四是充当货币职能等。江南地区麻布的产量及社会需求,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唐代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也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关键词:
唐天宝间 江南地区 麻布产量 社会需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华语
江南是唐代最重要的麻布生产中心。据《新唐书·地理志》相关资料可知,唐天宝间江南地区每户实有麻田12亩;又据《通典·食货典》等资料推算得知,天宝十四载(755)江南地区课户与不课户的比例分别约占当时总户数的60%和40%,进而可计算出唐天宝间江南地区年产麻布凡27 626 745.6端。唐代江南地区对麻布的需求紧迫而多样,一是可输纳赋税,二是充着衣料,三是成为日常用品(如布囊、麻袋等)的材料,四是充当货币职能等。江南地区麻布的产量及社会需求,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唐代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也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关键词:
唐天宝间 江南地区 麻布产量 社会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