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0)
2023(14121)
2022(11308)
2021(10254)
2020(8255)
2019(18284)
2018(18262)
2017(34936)
2016(19034)
2015(21262)
2014(21398)
2013(21143)
2012(19770)
2011(17929)
2010(18549)
2009(17397)
2008(17634)
2007(16329)
2006(15041)
2005(13990)
作者
(56237)
(47374)
(47141)
(44116)
(30110)
(22529)
(21091)
(18368)
(18154)
(17069)
(16343)
(15755)
(15382)
(15289)
(14804)
(14241)
(13883)
(13766)
(13697)
(13687)
(12021)
(11940)
(11652)
(11146)
(10786)
(10667)
(10619)
(10586)
(9598)
(9520)
学科
(90744)
经济(90625)
(86861)
(68690)
企业(68690)
管理(62978)
(47276)
业经(32496)
农业(31773)
方法(29618)
中国(27861)
(24826)
地方(23189)
数学(21177)
数学方法(21005)
(19215)
技术(18474)
(17483)
财务(17455)
财务管理(17435)
企业财务(16481)
(16406)
(16397)
贸易(16390)
(16049)
(15850)
(15590)
(14865)
理论(14860)
(14529)
机构
学院(285703)
大学(276666)
(123080)
经济(120759)
管理(110318)
研究(98982)
理学(93486)
理学院(92491)
管理学(91200)
管理学院(90672)
中国(79067)
(62312)
(59218)
科学(58441)
(55977)
(50825)
(47491)
农业(47391)
研究所(45483)
中心(45156)
业大(44691)
财经(43319)
(39125)
(37284)
北京(37188)
(37130)
师范(36944)
经济学(36258)
(34704)
(32935)
基金
项目(179321)
科学(142841)
研究(135773)
基金(129216)
(111385)
国家(110190)
科学基金(95256)
社会(88859)
社会科(83837)
社会科学(83815)
(73254)
基金项目(68460)
教育(59735)
(59141)
自然(58373)
自然科(57037)
自然科学(57023)
编号(56185)
自然科学基金(56044)
资助(50470)
(45182)
成果(45164)
(40116)
重点(40045)
(39960)
(39232)
课题(38647)
发展(37126)
创新(36555)
国家社会(36539)
期刊
(156244)
经济(156244)
研究(86675)
(65191)
中国(63828)
管理(44434)
(44306)
农业(43726)
科学(41786)
学报(41514)
大学(32692)
(32554)
金融(32554)
业经(32235)
学学(31090)
教育(29049)
技术(26320)
(22891)
经济研究(22323)
财经(21674)
问题(21110)
(18779)
技术经济(16528)
世界(16466)
农村(15414)
(15414)
(15061)
农业经济(14992)
(14927)
商业(14631)
共检索到453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宾  朱宏斌  樊志民  
明清时期是陕南农业商品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陕南地区的全面开发、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粮食产量的提高以及以农副产品、林副产品为主体的手工业的发展,陕南农业商品化出现了兴盛的发展势头,无论在内容上、规模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较早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对陕南农业开发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檀  
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商业城镇的发展和农村集市网的形成,是这一市场体系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大部分。其中,农村集市与小农密切相关,因而农村集市网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集市的发展概况 1、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故而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静态地看,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不同,市场等级层次也有不同;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陶武先  
提高商品化程度加快市场化进程——“九五”时期成都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陶武先“九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成都农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成都农业不仅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面临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不容回避的具体矛盾。改革开放以...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谢冬水  
经营式农业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农业经营方式,为什么这种经营方式在明清时期会发展不足呢?本文在一个简单的人才配置模型中分析了这一问题。企业家才能的投入是经营式农业发展的关键,配置到经营式农业中的企业家资源缺失是经营式农业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明清时期的社会制度环境为企业家向官僚阶层流动提供了激励,受官僚阶层高报酬的吸引,企业家们大都热衷于进入官僚阶层而无心从事农业经营。一个人才大量涌向官僚阶层而不是经营式农业的社会,抑制了发展经营式农业所需企业家才能的投入,经营式农业因此发展不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檀  
山东是中国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传统的农业区,自春秋战国直到唐宋,山东一直居于全国经济发展前列。12—14世纪的数百年间,山东几经战乱兵燹,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破坏,经济地位严重逆转。进入明代,政府的移民屯垦为山东经济的重新发展奠定了基础;京杭运河山东段的浚通推动了鲁西平原商品经济率先起步;而明中叶赋役制度的变革则为山东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正明  张梅梅  
明清时期的山西农民根据各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作物的生长特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农业生产方式、农作物耕作技术进行了改进,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不断引进和扩种新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丰富了我省作物的栽培品种,促进了商品性农业的发展。根据我省南北不同地理环境与不同气候特征,形成了不同的农作物区域分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光辉  
<正>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社会性质的论说众多,但是对当前已有研究的论断及其理论依据的检视不够充分,特别是从中国历史本位视角进行中西比较的研究较少。赵轶峰著的《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研究》一书(科学出版社分别于2017、2021年出版,以下分别简称初编、续编),试图立足本土积极寻求理论对话,运用比较文明、结构分析的方法,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结构与发展趋势进行剖析和总结。该书基于深刻的学理反思,坚持证据原则、逻辑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这一概念,尝试构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结构与发展趋势的研究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晓辛  
针对我国现阶段衣机化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对策:①农机科技成果转化要建立国家利益协调保护机制,农机科研属于公益性应用研究,国家应为投资主体;②农机科研体制的改革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应建立以完善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为特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新型科技企业制度,发挥制度最大效应;③要完善健全衣机化推广体系,把技术成果作为知识系统运用的“传递过程”,并建立科技知识传递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锦伟  
明清时期黔东地区的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总体上仍然呈滞后态势。文章认为,不利的自然环境、流民与土著的利益冲突、交通的滞后及农业结构调整的局限等都是导致明清黔东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莹  李雨衡  段坤  
元明清时期封建王朝为了"治边辟疆"及实现"统一大业",在西南边陲推行土司制度,因而形成了"以夷制夷"的特殊政治制度。由此,土司府成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最高统治机构。土司地位至高无上、特权膨胀、生活奢靡无度,从而衍生和发展了特殊的体育形态——土司贵族体育。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及运用史料文献法,对土司府傣戏、捶丸、角抵、投壶、捕鱼、打猎等贵族体育项目进行探究,追溯了土司贵族体育的源流、成因及演变和发展历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日根  
明清时期,福建官民绅商僧孝节等各色人等都加入了兴办义田的行列,从而使义田越出家族界限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内发挥作用,这便促进了明清福建民办社会事业的大发展。 一、桥渡路井的大量修造 修造桥渡路井是地方的基础公共事业。在唐以前是靠官府收入由地方官吏督办而成的,但唐以后封建政府的这种职能随着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松弛日益削弱,而这些公共事业却不能因此而废止。于是从宋代开始义民兴办义田投资于修桥设渡挖井辟地就得以发展起来,福建多北方移民,聚族而居,而福建又地形复杂,山多水众,造桥设渡需要较多的开支,这都为义田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霓  
中国古代私学自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之后,便成为与官学并行的教育形式而存在,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也就是官学私学并存发展、变化、消长不一的制度。私学在教学上有程度较低的蒙学和程度较高的专经教育两个层次。私学发展到宋,随着书院的不断完善,达到了其制度化、规范化的高级阶段。同时,私学的初级形态,亦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并且愈来愈突出其社会化、蒙学化的特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少华  江凌  
交通是一个地区城镇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明清时期 ,南阳盆地形成了以丹水、湍水、白河、唐河为主干的水路网和以方城路、三鸦路、商洛路、邓州路、桐柏路为主干的陆路网。盆地内星星点点的城镇分布其上 ,或通过水路 ,或依靠陆路 ,或水陆联动 ,以致货物聚集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后来 ,不少城镇则随着交通线路的兴衰而消长。探讨这一变迁过程 ,对于充分开发利用该区域的国土资源 ,进行合理的区域和城镇发展规划 ,促进当时经济建设 ,当有裨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秋华  
人口增长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历代经济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也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收集和梳理国内外大量学术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多维的观察视角,对已有的发现和争议进行了系统的述评,并着重分析了明清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对人地关系、劳动生产率以及劳动力结构的影响,进而试图解释明清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