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5)
- 2023(13543)
- 2022(11938)
- 2021(11184)
- 2020(9314)
- 2019(21297)
- 2018(21110)
- 2017(40753)
- 2016(22009)
- 2015(24765)
- 2014(24833)
- 2013(24649)
- 2012(22698)
- 2011(20718)
- 2010(20800)
- 2009(19029)
- 2008(18106)
- 2007(15739)
- 2006(14125)
- 2005(12371)
- 学科
- 济(107256)
- 经济(107163)
- 管理(59428)
- 业(53296)
- 企(43624)
- 企业(43624)
- 方法(41470)
- 数学(35405)
- 数学方法(35066)
- 地方(27465)
- 农(23982)
- 中国(23499)
- 学(22422)
- 业经(21883)
- 财(19077)
- 制(17479)
- 农业(16730)
- 地方经济(15924)
- 环境(15537)
- 理论(15502)
- 银(15365)
- 银行(15328)
- 和(15310)
- 贸(14517)
- 贸易(14505)
- 行(14453)
- 易(13808)
- 融(13357)
- 金融(13353)
- 划(12455)
- 机构
- 大学(314888)
- 学院(314647)
- 济(128735)
- 经济(125915)
- 管理(123430)
- 研究(108524)
- 理学(106433)
- 理学院(105156)
- 管理学(103434)
- 管理学院(102870)
- 中国(81205)
- 科学(68476)
- 京(67473)
- 财(56056)
- 所(54457)
- 研究所(49862)
- 中心(48396)
- 农(48216)
- 江(45784)
- 业大(45366)
- 财经(45316)
- 范(43763)
- 师范(43380)
- 北京(42995)
- 经(40943)
- 院(39572)
- 经济学(38735)
- 州(37943)
- 农业(37686)
- 师范大学(35270)
- 基金
- 项目(214931)
- 科学(168589)
- 研究(157450)
- 基金(154880)
- 家(134433)
- 国家(133319)
- 科学基金(114406)
- 社会(98874)
- 社会科(93590)
- 社会科学(93563)
- 省(84491)
- 基金项目(83472)
- 自然(74238)
- 自然科(72393)
- 自然科学(72379)
- 自然科学基金(71053)
- 教育(70710)
- 划(70617)
- 编号(64365)
- 资助(63439)
- 成果(51350)
- 重点(47807)
- 发(47484)
- 部(46254)
- 课题(44186)
- 创(43905)
- 创新(40970)
- 科研(40504)
- 国家社会(40074)
- 大学(39617)
- 期刊
- 济(149001)
- 经济(149001)
- 研究(95120)
- 中国(56206)
- 学报(48322)
- 科学(46055)
- 管理(45121)
- 农(43477)
- 财(40535)
- 大学(36033)
- 学学(33917)
- 教育(31992)
- 农业(30008)
- 融(28537)
- 金融(28537)
- 技术(27386)
- 经济研究(23691)
- 业经(23360)
- 财经(21978)
- 问题(19188)
- 经(18810)
- 图书(16680)
- 技术经济(16164)
- 资源(16090)
- 理论(15692)
- 业(14901)
- 科技(14776)
- 现代(14375)
- 实践(14261)
- 践(14261)
共检索到464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文广
沁河流域中游,地形以山地为主,土地质量低下,煤铁资源却很丰富。白巷里耕地总面积较小,铁矿蕴藏量却非常大,且质量好,埋藏浅,还有炼铁所需的煤炭资源,这些都给白巷里冶铁业的兴旺发达,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依靠丰富的煤铁资源,明清时期的白巷里形成了发达的冶铁业和较为繁荣的商业。
关键词:
沁河流域 工商业 白巷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立华,樊胜岳,杨林,杨国靖
农户是农村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决策单元。因此,农户经济及其经营行为与持续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依据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户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近5年来农户收入的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农户经营行为的特点,并运用经济学模型对农户经营行为及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对政府部门制定农业政策与农村体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户经济 农户经营行为 黑河流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可然
农业一直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明清时期,农业发展也取得了新的成就和突破。研究明清时期长江中游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于了解长江流域的历史变迁,解读中国古代生态思想,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张建民所著《明清长江中游农村社会经济研究》一书以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农村社会经济为研究对象,对重要农业区的农业生产诸要素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锡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侯彩霞 赵雪雁 文岩 张亮 张方圆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碳排放量大部分来自发达城市,但是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因此农户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论文将二氧化碳的质量作为碳足迹的单位,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市为例,基于入户调查资料,测算了当地农户碳足迹,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和Gini系数分析了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碳足迹的结构特点,并且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农户碳足迹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张掖市农户碳足迹总量为1.63×109kgCO2,人均碳足迹为2.14×103kgCO2;②从碳足迹类型来看,农户的碳足迹主要来自于能源消费,其次是房屋建设,食物生产加工和交通运输所占比例最...
关键词:
碳足迹 生计方式 农户 张掖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若鹏 刘海滨 孙宇 王竞陶
本文基于宏观视角,运用熵权法对2009年至2018年黄河流域中下游整体及四大地区(山东半岛地区、中原地区、关中地区、晋中北地区)的经济韧性水平进行了综合测算和分析,并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各地区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差异化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黄河流域中下游各地区经济韧性水平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并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会导致其空间关联性发生变化。黄河流域中下游经济韧性受到政府行政力、市场力、产业结构和外资强度的影响,且影响系数存在显著地区差异性,其中政府行政力影响以负向效应为主,特殊年份地区存在正向效应;市场力影响为正向效应,其强度呈自西向东的递增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影响为负向效应,其强度呈自西向东的递增趋势;外资强度以负向效应为主,特殊年份地区存在正向效应。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麦思杰
地方志的纂修往往与地方社会秩序的变动有着密切关系。明清时期,随着地方社会逐步被整合至国家权力体系,府江流域昭平县的"民户"与"僮人"发生了激烈的田产官司。清代以后,许多拥有"民户"身份的僮人借助科举制度逐渐转变为乡绅。乾隆年间,乡绅与官府合作纂修《昭平县志》,透过文化手段的运用确立了其对田产的控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良品
社学是元明清中央政府在府、州、县、司、卫的治所及乡镇里社兴办的对少年儿童进行启蒙和基础教育的学校。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兴起、发展和衰亡三个阶段。其间经历300余年,呈现出整体落后、阶段起伏、逐渐推进和官员创建等特点。该地区社学的部分特质主要是通过办学宗旨、教学内容、管理体制、社师选择和经费来源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社学的设立,不仅使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形成了全社会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推动了乌江流域各族人民文化教育普及化的进程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乌江流域 民族地区 社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勃 张凯
文章简要介绍了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概况,分析了该地区现状用水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要通过农业节水来完成,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积极实现用水结构的调整,将宝贵的水资源分配到更有经济效益的产业,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构建节水型社会,是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重点调整的方向。并就此提出了今后中游地区基于水资源条件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尹海霞 张勃 王亚敏 张亚宁 王强 赵一飞
根据黑河流域中游地区7个气象站点1967年-200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FAOPenman-Monteith模型和所提供的作物系数计算出主要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对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引起作物需水量的驱动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分型理论的R/S方法对作物需水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43年来,中游地区春小麦和玉米ETc均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小麦下降斜率为6mm/10a,玉米下降斜率为8mm/10a;其中,民乐和甘州站春小麦和玉米的ETc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他站点春小麦和玉米的ETc均呈下降趋势,且部分站点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剑 李新 王根绪 赵洁
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黑河流域中游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位时空变异性的响应。首先,通过半变异函数模型分析黑河中游地下水的变异特征,进而利用克里格插值拟合黑河流域中游1985年和2005年地下水位时空分布。其次,结合遥感解译生成的1985年和2005年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图,叠加分析地下水位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985~2005年间,整个黑河中游地下水位变化表现为冲洪积扇中上部荒漠区地下水位下降显著,而河谷盆地中部和下游河谷绿洲区地下水位相对稳定,随机(人为)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所占的比重增大,整个黑河流域地下水的连通性和脆弱性增加;②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
关键词:
黑河中游 地统计 土地利用变化 地下水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郝平
河北正定是明清时期华北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正定山西会馆的前身晋宁庵始建于明末崇祯初年,明清多次重修,现存清代碑刻三通。利用这些碑刻材料,结合其他史料,可以大致勾勒出明清时期正定商业发展轨迹与在正定贸易的山西商人的情况。晚明清初,正定商业以木植与盐业为主要特色,这一时期在正定贸易的山西商人主要是平阳盐商,有明显家族特点。清代中期,晋商东伙制与会馆制均已成熟,来自平阳、泽潞、平定和汾州府的山西商人在盐业、花布业、典当业、酒业和铁业等行业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晚清民国时期,山西忻州和平定商人成为主导,花布业、印染业、铁业、典当业和银钱业是山西商人经营的主要行业。
关键词:
山西商人 河北正定 山西会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允生
工商业传统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地域性、行业性与因袭性特征。工商业传统与区域经济发展正相关,它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本,而且对区域工业化进程及其路径选择起着诱致、维系与推动作用。
关键词:
工商业传统 区域经济 工业化进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建军
通过对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管理建设以及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摸清了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保护、社区经济发展、野生动物损害庄稼、生态旅游开发、科研监测的服务功能提升、传统管理中的法律空白、自然保护区范围界线调查和必要性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群众从事管护参与保护、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控、落实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办法、强化科研监测、科学评价调查保护区范围界线等办法和对策,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科技人员以及社区管理服务人士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管理 自然资源 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FAO-56双作物系数法估算农田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研究——以西北干旱区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农田为例
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生态经济研究——基于Super-SBM模型和PVAR模型
人类活动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分析——以新疆和田河中游地区为例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部门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黑河中游张掖市为例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耦合发展模式探析
喀斯特高原山区的景观格局变化垂直分异性——以贵州省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中下游为例
地形差异视角下耕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分解——以黄河流域中上游1879份农户数据为例
基于GIS的河流廊道经济社会功能评价与分区——以涪江流域绵阳市中心城区段为例
1973年至2004年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风险格局的变化——以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中下游为例
内陆河流域的生态经济问题与协调发展模式——以黑河流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