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9)
2023(11204)
2022(9673)
2021(8702)
2020(7498)
2019(17253)
2018(16927)
2017(33083)
2016(17820)
2015(20417)
2014(20589)
2013(20674)
2012(19499)
2011(18026)
2010(18409)
2009(17559)
2008(17570)
2007(16078)
2006(14378)
2005(13378)
作者
(53069)
(44864)
(44825)
(42830)
(28529)
(21360)
(20429)
(17350)
(16758)
(15954)
(15398)
(14925)
(14461)
(14311)
(14151)
(13908)
(13353)
(13242)
(13117)
(12921)
(11307)
(11113)
(10824)
(10260)
(10149)
(10143)
(9886)
(9885)
(9076)
(8689)
学科
(96902)
经济(96791)
管理(59940)
(53342)
(44969)
企业(44969)
方法(37721)
数学(33606)
数学方法(33386)
(24929)
中国(21146)
地方(20670)
(20605)
(20331)
业经(18423)
(16921)
(15653)
财务(15619)
财务管理(15583)
(14993)
贸易(14985)
企业财务(14839)
(14758)
(14505)
地方经济(13619)
农业(13480)
(13433)
金融(13429)
(13223)
银行(13198)
机构
大学(274509)
学院(273567)
(126134)
经济(123686)
管理(103482)
研究(93731)
理学(88286)
理学院(87350)
管理学(86086)
管理学院(85553)
中国(71759)
(60255)
(56530)
科学(53258)
(47904)
财经(47215)
研究所(42744)
(42516)
中心(42289)
(42262)
(42232)
经济学(40469)
业大(36735)
经济学院(36230)
北京(35937)
财经大学(34688)
(33056)
农业(32924)
师范(32760)
(32743)
基金
项目(170047)
科学(134115)
研究(125050)
基金(124663)
(106996)
国家(106136)
科学基金(91158)
社会(82091)
社会科(77890)
社会科学(77866)
(65688)
基金项目(65637)
教育(57342)
自然(56834)
自然科(55493)
自然科学(55475)
(54628)
自然科学基金(54536)
资助(51510)
编号(49924)
成果(41605)
(38979)
重点(38235)
(37009)
(35554)
(34911)
课题(34498)
国家社会(34212)
教育部(33962)
人文(33012)
期刊
(147909)
经济(147909)
研究(86248)
中国(53655)
(50062)
管理(39718)
学报(39312)
(38660)
科学(36412)
大学(30370)
学学(28868)
(28053)
金融(28053)
财经(25447)
农业(25037)
经济研究(24713)
技术(23661)
教育(22538)
(21866)
业经(21566)
问题(19053)
技术经济(15530)
(14947)
统计(14096)
理论(13296)
商业(13242)
世界(13185)
(13080)
(12537)
国际(12406)
共检索到420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马涛  
本文对明清时期晋商中普遍实行的顶人力股制从委托———代理理论的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明清两代山西商人能称霸天下,除其资本雄厚外还与其特有的顶人力股制的激励机制有关。这一时期晋商中实行的顶人力股制属于一种利润分享的激励机制,它为解决现代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璐  
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在将整个中国版图纳入视野之内时,积极从事外向型经营,不失时机地开展对外交往。本文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出发,运用相互需求理论和H—O理论,分析了1840年之前的明清晋商茶帮对俄国的茶叶贸易行为,认为在没有外力干扰(如不平等条约)的情况下,两国的茶叶贸易遵循的是相互需求理论和资源禀赋论,从而揭示了明清晋商对俄茶叶贸易的动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洪滨  周黎安  吴意云  
本文利用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激励理论和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理论,对明清时期的徽商和晋商的商帮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两者治理结构的差异的成因,每个商帮治理模式内部各种激励手段的互补性,以及商帮治理与地域文化、商人信念之间的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丰若非  刘建生  
整顿市场秩序的一项核心任务是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而信用制度是对信用关系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称。良好的信用制度体系在于其相互信用关系能够得以长期维系或向其他均衡点过渡。显然,构建和完善信用制度的关键在于对相互信用关系内在机理的深刻把握。运用博弈论模型对明清晋商股份制中相互信用关系内在机理进行探讨,指出我国现代信用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要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第三方实施仲裁、监督、管理以及对商业纠纷的判决等职能,还要重视中介组织以及良好的商业习惯对于维护社会信用秩序的重要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建波  项凯标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做生意,总是要遇到许多困难的,如何在硬通货缺乏的情况下达成买卖双方满意的协议;如何在交通、通讯落后,社会安全系数很低的情况下纵横数万里,将易掉膘、易死亡,需要粮草和人工饲养的牛马羊等活资产顺利地运到内地;如何适应蒙古牧民的流动式生活,开展流动贸易;如何在蒙古牧民生活水平低、信用度不高的情况下开展赊欠业务。旅蒙晋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使蒙古地区变为自己巩固的战略大后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鹏生  王云爱  刘建生  
制度经济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如何影响经济绩效;二是制度为什么产生以及怎样演变。这也是对晋商进行制度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回顾晋商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总结晋商研究主要成果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对晋商进行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以描述晋商制度变迁的轨迹并阐释其内在规律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万萍  
晋商作为明清十大商帮之一,是近年来经济史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乃至成为显学,特别对其家族演变、经商特点、金融业务及其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使得晋商研究的高度在不断提升。但是,晋商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的国际环境如何,却至今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成艳萍  
纵观明清晋商的发展轨迹,从茶、铜到存放款汇兑的历程,体现出商品贸易与票号金融一体化的经营形式,并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性,这恰好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相吻合。这一形式出现在中国被迫纳入世界市场之前,在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大背景下,晋商的贸易与金融形式所具有的这种经济一体化特征,反映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内生性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冯毅  徐云松  
从现代委托代理关系角度出发,通过对晋商票号的委托代理制度及顶身股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发现顶身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非家族经理人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经营管理的潜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对于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檀  
山东是中国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传统的农业区,自春秋战国直到唐宋,山东一直居于全国经济发展前列。12—14世纪的数百年间,山东几经战乱兵燹,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破坏,经济地位严重逆转。进入明代,政府的移民屯垦为山东经济的重新发展奠定了基础;京杭运河山东段的浚通推动了鲁西平原商品经济率先起步;而明中叶赋役制度的变革则为山东经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宁若男  潘瑞凯  
为了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晋商企业通过股份合作来扩大经营规模;注重产品的开发和产品形象的塑造,提高产品质量;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品质。文章主要研究晋商企业如何成功的对员工进行激励和约束,从而实现人力资本使用最大化的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晋商在中国明清的经济舞台上经历了500多年的辉煌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商的经济运行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晋商文化是构成华夏文明的重要一环。晋商形成了一整套的、严密的经营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经营机制。其丰富的内涵与经验,即使在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俊霞  
"学而优则仕"是隋唐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理所当然的价值诉求。然而,明清晋商却断然提出"秀才学生意——改邪归正",令"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学而优则贾"的价值取向促进了知识与经济的内在结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契合统一,使得明清晋商能够"用儒意以通积贮之理",最终执商界之牛耳,在获得道德肯定的同时创造了商业奇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明东  
诚实守信是明清晋商商业伦理的最鲜明特质,晋商诚实守信,诚信成就晋商。在晋商看来,以诚相待是一种德性修养,更是获取商业利润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作为一份事业去经营。晋商无论在人格修养、人才甄选、员工教育,还是在商品生产、商号管理及商业交易中,始终恪守诚实守信的职业伦理精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