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0)
- 2023(9433)
- 2022(8587)
- 2021(8210)
- 2020(6747)
- 2019(15815)
- 2018(15829)
- 2017(30658)
- 2016(16807)
- 2015(18908)
- 2014(18739)
- 2013(18705)
- 2012(17057)
- 2011(15322)
- 2010(15124)
- 2009(13573)
- 2008(12922)
- 2007(10949)
- 2006(9572)
- 2005(8124)
- 学科
- 济(66134)
- 经济(66065)
- 管理(45920)
- 业(43769)
- 企(35974)
- 企业(35974)
- 方法(31712)
- 数学(27531)
- 数学方法(27207)
- 农(17952)
- 地方(16488)
- 中国(16081)
- 学(15712)
- 财(14890)
- 业经(14386)
- 农业(12398)
- 贸(10946)
- 贸易(10938)
- 和(10913)
- 理论(10896)
- 环境(10810)
- 易(10555)
- 技术(10219)
- 制(10041)
- 务(9468)
- 财务(9411)
- 财务管理(9397)
- 教育(9268)
- 划(9168)
- 企业财务(8904)
- 机构
- 大学(234488)
- 学院(232384)
- 管理(95663)
- 济(87602)
- 经济(85605)
- 理学(84093)
- 理学院(83103)
- 管理学(81582)
- 管理学院(81177)
- 研究(77434)
- 中国(54739)
- 科学(51193)
- 京(49949)
- 所(39086)
- 财(37803)
- 农(37792)
- 业大(36707)
- 研究所(36100)
- 中心(34576)
- 范(32253)
- 师范(31975)
- 江(31949)
- 北京(31434)
- 财经(31190)
- 农业(29715)
- 经(28399)
- 院(28308)
- 州(26801)
- 师范大学(26097)
- 经济学(24879)
- 基金
- 项目(168650)
- 科学(131910)
- 研究(122457)
- 基金(121860)
- 家(106619)
- 国家(105769)
- 科学基金(90553)
- 社会(74890)
- 社会科(70838)
- 社会科学(70819)
- 基金项目(66271)
- 省(65975)
- 自然(60706)
- 自然科(59258)
- 自然科学(59246)
- 自然科学基金(58170)
- 划(55864)
- 教育(55544)
- 编号(50347)
- 资助(49705)
- 成果(40340)
- 重点(37561)
- 部(36585)
- 发(35775)
- 创(34845)
- 课题(34121)
- 科研(32599)
- 创新(32425)
- 大学(31086)
- 教育部(31066)
共检索到324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陶陶 吴迪 赵在绪
明清时期是四川地区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诸多城池的修建掀起了一个城池建设的高潮。利用ArcGIS9.x平台,建立四川地区明清城池时空关联数据模型,并借助VBA二次开发功能动态可视地分析明清城池修建的时空序列特征。分析得出:在自然地理条件、政治与军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池的修建主要集中于明朝的成化、天顺、正德和洪武年间,在空间上则集中分布于有较好用地条件且水陆交通便利的四川中部和南部地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罗艳春
本文从地域社会史的视角出发,以绘制于道光四年的万载县"城池建置形胜图"为研究对象,对图中或显或隐的诸内容及其史料进行重新梳理与讨论,揭示在整体史理念下认识明清时期县城的研究路径。明清时期的县城,至少应包含空间、制度与人群等多维度的理解。明中叶的筑城运动,在空间上划定了城区的范围;明清时期的城坊制度,又进一步将城墙内外在制度上进行了区隔;清中叶以后各姓建大祠于城内,则在观念上强化了城区的概念与意义。
关键词:
地域社会史 万载 城池建置形胜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魏子健
<正>明清两代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川藏茶叶贸易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川藏茶叶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川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并对藏区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明清时期的川藏茶叶贸易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茶叶贸易的历史演变,揭示茶叶作为重要商品在古代贸易活动中的作用,并帮助我们探究贸易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芬芬 黄卫平 黄林 金素钰 郑玉才
旨在通过测定Prdm9基因锌指域序列,探索四川3个黑绵羊群体间的亲缘关系。采集黑绵羊群体抗凝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PCR特异扩增Prdm9基因锌指域,进一步通过克隆测序以分析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黑绵羊中鉴定出存在9种锌指,锌指间存在1~5个氨基酸差异,共构成5种Prdm9锌指域,分别定义为不同的等位基因(A、B、C、D和E),其中A~D包含8个锌指,这是试验黑绵羊Prdm9锌指域的主要类型,E包含9个锌指且仅发现于盐源黑绵羊中,其等位基因频率仅为0.050。这些等位基因形成6种基因型,包括AA、AC、BB、BD、CC和EE,在布拖黑绵羊和普格黑绵羊中均检测到4种基因型,而盐源黑绵羊中有6种,且BB和EE仅在该群体中观察到。Prdm9的等位基因频率和PIC值在3个黑绵羊群体中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其中盐源黑绵羊相对最丰富。3个黑绵羊群体Prdm9锌指域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极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P<0.01),提示它们在育种中受到较大的人工选择影响。综上所述,黑绵羊群体中Prdm9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个群体间亲缘关系均较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雪慧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与文明。明清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构成中国总体社会经济制度的有机部分。研究中国经济史不能不考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史。明清两代数百年间,以地主制经济为主导的中国封建社会臻于鼎盛并走向晚期,某些地区和生产部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皆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相对而言,从总体来看,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良品
社学是元明清中央政府在府、州、县、司、卫的治所及乡镇里社兴办的对少年儿童进行启蒙和基础教育的学校。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兴起、发展和衰亡三个阶段。其间经历300余年,呈现出整体落后、阶段起伏、逐渐推进和官员创建等特点。该地区社学的部分特质主要是通过办学宗旨、教学内容、管理体制、社师选择和经费来源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社学的设立,不仅使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形成了全社会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推动了乌江流域各族人民文化教育普及化的进程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乌江流域 民族地区 社学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志远 黄瑞卿
明清时期,江右商作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中国商界占居重要地位。他们凭着目己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的渗透力和吃苦耐劳精神,遍走于通都大邑和穷山恶水之间,为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本文拟对明清西南川黔、滇三省江西商人的活动情况作一粗略的探讨,以深入对明清江右商及商品经济的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廖光明 延军平 胡娜娜 刘阳
利用四川盆地东部地区8个国家基准气象台站1960~2010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分析、降水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四川盆地东部年降水量以及季节降水量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Z指数法建立旱涝指数模型,结合Mexican Hat小波变换理论研究旱涝灾害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振荡和变化规律,并对未来旱涝演变趋势进行判断。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年降水量有弱减少趋势,各季节降水趋势差异较大,秋季明显减少,而夏、冬季有增加趋势。各季节旱涝灾害变化存在着不同的年际、年代际周期变化特征,不同的时间尺度周期具有不同的交替变化规律。春、秋季节旱涝存在6a和10a左右周期振荡,近期6a周期振荡显...
关键词:
降水特征 旱涝灾害 Z指数 小波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华萍 龙海 刘千 魏育明 郑有良
【目的】克隆四川小麦地方品种AS1643中的α/β-醇溶蛋白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探讨小麦AS1643的优良品质与其贮藏蛋白基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的方法。【结果】从四川小麦地方品种AS1643中克隆到3个α/β-醇溶蛋白基因,即Gli-AS1643-1(GenBankNo.DQ166376)、Gli-AS1643-2(GenBankNo.DQ166377)和Gli-AS1643-3(GenBankNo.DQ166378)。其中,Gli-AS1643-1和Gli-AS1643-2的编码区长度分别为873和852bp,可编码270和263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蛋白。Gli-AS1643-...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光田
自古以来,人们生活空间的大小和生活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交通条件的发达与否。因此,历朝历代均十分重视桥梁、道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厦门地区因其开发并进入文明社会的时代相对较迟,加之记录该地区发展历程的文献资料相对欠缺,以石刻等为代表的实物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明清以来记录厦门地区桥梁、道路和津渡等交通设施建设情况的石刻至今仍大量存在。通过整理和讨论我们发现,明清时期,厦门地区交通设施的建设对促进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很多工程的建设属于民间自发完成,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石刻 桥梁 道路,津渡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光田
自古以来,人们生活空间的大小和生活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交通条件的发达与否。因此,历朝历代均十分重视桥梁、道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厦门地区因其开发并进入文明社会的时代相对较迟,加之记录该地区发展历程的文献资料相对欠缺,以石刻等为代表的实物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明清以来记录厦门地区桥梁、道路和津渡等交通设施建设情况的石刻至今仍大量存在。通过整理和讨论我们发现,明清时期,厦门地区交通设施的建设对促进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很多工程的建设属于民间自发完成,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石刻 桥梁 道路,津渡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檀
明清时期的通州不仅是漕运码头和仓储重地,也是南来商货的水陆转运码头,入京货物和北销商品在此分流。户部和工部在通州均设有税关,张家湾是其分税口;粮食、纸张、酒、曲、布匹、杂货等是户关转运的主要商货;从牙行、牙税的设置看,张家湾的商货转运量可能大于通州城。晋商在通州和张家湾都设有会馆,布匹、茶叶是其北运的大宗商品,张家口、归化城等是其主要转销地;换言之,通州和张家湾是晋商经营的北疆贸易和中俄恰克图贸易的重要转运码头。
关键词:
明清 通州 商业 坐粮厅 张家湾 会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钞晓鸿
明代崛起于关中地区的商人群体是陕商的主体。它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明清时期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又与关陕本土密不可分。无论如何,陕商是一个实力不弱、值得称述的商人集团,在明清商界数百年间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陕商研究无论是对于明清商业史研究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伟 曾圣 王雪 詹会祥 周路 熊畔 向燕
【目的】研究贵州毕节地区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其选育和遗传改良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PCR扩增、DNA测序获取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D-loop区和Cyt b基因序列,采用相关软件分析序列变异和群体遗传多样性。【结果】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D-loop区和Cyt b基因序列分别检测到9、34个核苷酸多态位点(S),对应定义7和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765、0.842和0.00 519、0.00 826;中性检测和核苷酸错配分析显示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近期历史上可能未经历群体扩张事件。【结论】毕节地区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选择压力主要受到负向选择的影响,当前的人工选择对其Cyt b基因进化的影响有限。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亚群
明清时期,大理地区因中央政府的屯田政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大规模的移民开始在大理地区定居及繁衍,形成了多民族分布与多姓杂居的村落形态。新的村落形态、权力结构、公共空间及信仰生成,移民以相同的文化而不同的聚集模式重构聚居地的生活。多姓杂居的村落形态,使村落的权力结构、庙宇与公共组织相对开放多元,维持着其独特的生产、生活秩序,呈现明清时期大理地区的村落社会时态及国家权力的运作、多民族的交融对边疆基层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移民 明清时期 大理 社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