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4)
2023(5209)
2022(4795)
2021(4368)
2020(3974)
2019(9728)
2018(9537)
2017(18780)
2016(10394)
2015(11962)
2014(12491)
2013(12744)
2012(12113)
2011(11104)
2010(11296)
2009(10574)
2008(10825)
2007(9934)
2006(8355)
2005(7635)
作者
(31623)
(26804)
(26752)
(25538)
(16883)
(12844)
(12417)
(10618)
(9945)
(9572)
(8965)
(8963)
(8699)
(8486)
(8370)
(8364)
(8357)
(7858)
(7761)
(7630)
(6747)
(6583)
(6544)
(6202)
(6076)
(6047)
(6032)
(5938)
(5429)
(5413)
学科
(46221)
经济(46171)
管理(28895)
(28682)
方法(23911)
(23047)
企业(23047)
数学(21112)
数学方法(20929)
(12829)
(11790)
中国(11303)
(10773)
(10617)
贸易(10617)
(10318)
地方(8992)
业经(8659)
农业(8311)
(8099)
(7973)
(7316)
财务(7290)
财务管理(7269)
理论(6932)
企业财务(6786)
(6623)
(6610)
金融(6608)
银行(6595)
机构
大学(159594)
学院(157025)
(65423)
经济(64019)
管理(60702)
研究(52979)
理学(52389)
理学院(51779)
管理学(50910)
管理学院(50614)
中国(39783)
(33629)
科学(33390)
(29886)
(29159)
(28054)
研究所(25535)
中心(24808)
业大(24568)
(23892)
财经(23748)
农业(23132)
(21442)
北京(21336)
(21058)
师范(20860)
经济学(20286)
(18794)
经济学院(18518)
(18194)
基金
项目(100970)
科学(78070)
研究(72589)
基金(72357)
(62845)
国家(62323)
科学基金(52469)
社会(44701)
社会科(42236)
社会科学(42218)
(39315)
基金项目(38856)
自然(34487)
教育(33811)
自然科(33634)
自然科学(33620)
(33431)
自然科学基金(33013)
编号(30644)
资助(30128)
成果(25405)
(22990)
重点(22765)
(21646)
(20468)
课题(20204)
科研(19894)
教育部(19478)
创新(19122)
大学(19051)
期刊
(72073)
经济(72073)
研究(44310)
中国(29232)
学报(26059)
(25474)
(23762)
科学(22847)
管理(20065)
大学(18821)
学学(17428)
农业(16832)
教育(15130)
技术(13467)
(12577)
金融(12577)
经济研究(11757)
业经(11730)
财经(11214)
图书(10590)
(9629)
问题(9612)
(9479)
商业(8564)
技术经济(8484)
(8139)
理论(8028)
(8024)
统计(7683)
书馆(7579)
共检索到229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新田  
本文从徽商独具的“儒商”人格特质出发,探讨了他们对我国明清时期藏书事业的诸多贡献及其原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秋根  谢秀丽  
明清徽商铺店商人经营中也广泛存在合伙制经营,从股东构成及其权力、行为角度分析,有了主要股东与一般股东、小股东与大股东的区别。股东权力也未受太大的制约,其投入资本、支取利润、退股、顶股均相当自由,但同时也须负担无限清偿责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正刚  王潞  
海南的刻书藏书开始于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文教事业的普及,推动了海南刻书、售书和藏书的兴盛。海南高温、高湿及飓风等气候,给藏书业发展造成了困难,但海南的官私藏书仍十分活跃,尤以明代丘氵睿石室藏书最富特色。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熊静  
常熟派是我国古代藏书史上重要的一支,明清之际,常熟派名家辈出,收藏冠绝全国,对藏书方法与理论的总结提炼亦颇为重视。中国古代的藏书措理之术,大致可分为收聚、保藏、管理三端,是近现代图书馆学学科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图书馆学得以确立的基础之一。以明清常熟派为代表,梳理在"聚—藏—用"这一动态过程中,古代藏书家在藏书措理之术方面的理论贡献,可以揭示古代藏书思想与理论在中国图书馆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卞利  
针对学术界对明清时期徽商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所谓"义举"给予全盘肯定的不实评价,本文依据大量文献和文书史料,从徽商对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的慷慨捐助与自身利益密切关联、附庸风雅和笼络文人背后的利益输送,以及利益冲突和无利可图背景下的徽商行为等三个方面,对隐藏在明清徽商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动机和目的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探讨。其目的并不是藉此完全否定明清徽商捐助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善举的地位和作用,而是旨在厘清学界不加鉴定和区分,盲目轻信和使用徽州族谱及方志文献之记录,纠正一味颂扬徽商乐善好施义举的不实学风。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卢厚杰  
明清民国时期的晋商是我国私家藏书史上值得深入研究的藏书家群体,但受材料所限,目前学界未能开展充分的学术研究。笔者利用地缘优势,借助地方文献查阅和田野走访,全面揭示出当时晋商的藏书活动及文化贡献。明清民国时期,晋商藏书家的收藏、整理、著述、刊刻、捐书等活动,对传统古籍的保存传播、乡邦文献的搜集编印、三晋学术文化发展以及近代山西新式图书馆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晋商藏书家"藏以致用"的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晋商"儒贾兼通"商业特质的塑造和三晋近代新文化的流播。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晨   张社列  
古徽州学术渊薮,作为程朱阙里、文献之邦,历代理学家们曾于此处著书立说,故徽州书院事业一直为全国之翘楚。受徽刻的影响,徽州地区的书院既为教育机构又为刻书机构,广泛刊刻使得书院藏书丰富。私人藏书家与学者们为藏书、著书、刻书而广建书院,亦使徽州书院的藏书事业得以不断发展。文章通过梳理古徽州地区一府六邑历代书院的建置与藏书情况,探究其藏书来源,分析其藏书特色,最后总结出书院藏书对徽州产生的积极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童建军  刘光斌  
本文从现代企业中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出发,分析了徽商成功的原因,认为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考虑有助于提升徽商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了其经营绩效,并在此基础了,提出了徽商的经验对现代浙商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梁明武  李莉  陈建成  
明清期间徽商木材经营中原始商业资本有合伙、借贷、农业积累、官司僚资本以及继承资本5种形态。木材经营中资本的表现形式有独资、合伙和合股3种形式。资本分配用于木材采购,木材运输、销售。完成资本积累增值后的资本流向主要是:扩大经营规模,放贷生息,谋求政治地位,智力投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温世亮  
徽商具有"贾而好儒"的传统和特点,这为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文化事业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至明清时期,徽商及其子裔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极受社会关注的时代文化群体。徽商及其子裔在文学上的贡献甚大,在引领文学风气的转趋、丰富文学创作的题材,以及推动文学创作的传播等方面均有建树。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商及其子裔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绩,恰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事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家魁  
数以千计的徽州家谱是影响徽商生活与经商的重要宗族文献,其肯定和彰显商人的社会地位,客观上为徽商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文化动力。文章以徽州宗族为视角,从整体上探讨明清徽州家谱对徽商发展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总结经商经验,增强徽人从商信心;整合宗族资源,助推徽商经营成功;凝聚宗族关系,发展壮大徽商势力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余光  
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将自己的手稿、批注的古籍、藏书全部捐赠给湖南图书馆。论文考证了张先生藏书的主要来源、构成、线装书的版本等情况,提出藏书家与学者藏书的归宿值得图书馆界关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郁奎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洪波  
本文以元代为例,对号称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四大支柱之一的书院藏书进行介绍,讨论了其藏书规模、藏书楼建设、制度化建设等问题,并分析了其藏书事业发展的原因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璐嘉  徐雁  
随着近代社会制度的变迁,一批工商实业家成为新兴藏书家群体,儒商藏书家严遨、严谷声父子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二者的藏书实践与藏书思想不仅是近代私家藏书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近代社会之流变的映照。文章通过钩沉索隐、考史辨事,梳理了严氏父子的藏书源流,勾勒出近代私家古籍聚散流转的轨迹,并揭示出古籍递藏背后所反映的近代私家藏书群体的转变特征。文章通过探究严氏父子藏以致用、嘉惠学林的藏书实践,体现出二人“整理古籍、刊刻流布、公开家藏”的先进、开明的藏书思想,展现出在近代社会剧烈变化的背景下,严氏父子为保护文献典籍、传播中华文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