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
- 2023(82)
- 2022(86)
- 2021(81)
- 2020(68)
- 2019(171)
- 2018(160)
- 2017(221)
- 2016(101)
- 2015(111)
- 2014(115)
- 2013(125)
- 2012(101)
- 2011(94)
- 2010(125)
- 2009(96)
- 2008(104)
- 2007(95)
- 2006(72)
- 2005(59)
- 学科
- 济(657)
- 经济(657)
- 地方(485)
- 农(291)
- 地方经济(252)
- 农业(239)
- 史(208)
- 业(200)
- 管理(193)
- 业经(175)
- 中国(156)
- 农业经济(145)
- 企(104)
- 企业(104)
- 方法(103)
- 环境(102)
- 贸(101)
- 贸易(101)
- 易(98)
- 事业(93)
- 数学(91)
- 数学方法(91)
- 经济史(91)
- 融(86)
- 金融(86)
- 学(82)
- 财(74)
- 制(69)
- 教育(68)
- 划(64)
- 机构
- 学院(1575)
- 大学(1449)
- 山西(1334)
- 山西省(696)
- 省(619)
- 研究(616)
- 济(581)
- 经济(571)
- 科学(568)
- 太原(501)
- 管理(479)
- 财(418)
- 科学院(372)
- 中国(367)
- 所(359)
- 社会(346)
- 财经(338)
- 经(337)
- 中心(323)
- 财经大学(321)
- 理学(319)
- 理学院(315)
- 管理学(313)
- 社会科(310)
- 社会科学(310)
- 管理学院(310)
- 研究所(307)
- 社会科学院(293)
- 范(276)
- 师范(273)
共检索到2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正明
一、明代山西商人的兴起山西人经商历史很久,自春秋以至宋辽金元,史书屡有记载。但是,称雄商界则在明清时代。山西商人大体兴起子明代前期,明中叶以后迅速发展,清中叶时进入鼎盛,直到清末才衰落。明代山西商人的兴起,主要是以下几个条件促成的。其一,明初北方边镇市场的形成,为山西商人的兴起提供了活动舞台。明建国后,退居漠北的蒙元残余势力伺机南下,成为明政府的严重边患。为此,明政府不得不实行重兵把守边镇和卫所军屯以及加修长城等一系列防御措施。据《明会要》卷63载:“明初,设辽东、大同、宣府、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又以山西镇巡统驭偏头三关,陕西镇巡统驭固原,亦称二镇,遂为九边”。九边...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郝平
河北正定是明清时期华北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正定山西会馆的前身晋宁庵始建于明末崇祯初年,明清多次重修,现存清代碑刻三通。利用这些碑刻材料,结合其他史料,可以大致勾勒出明清时期正定商业发展轨迹与在正定贸易的山西商人的情况。晚明清初,正定商业以木植与盐业为主要特色,这一时期在正定贸易的山西商人主要是平阳盐商,有明显家族特点。清代中期,晋商东伙制与会馆制均已成熟,来自平阳、泽潞、平定和汾州府的山西商人在盐业、花布业、典当业、酒业和铁业等行业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晚清民国时期,山西忻州和平定商人成为主导,花布业、印染业、铁业、典当业和银钱业是山西商人经营的主要行业。
关键词:
山西商人 河北正定 山西会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郝平 杨波
明清时期河北地区的商人会馆绝大部分为山西商人兴建,这些会馆由山西商人创建、维护和管理。这一区域的山西商人会馆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社会方面,山西会馆经历了一个从偶然行为到连续规范管理的组织化过程;经济方面,会馆的资金筹集越来越完善和制度化;文化方面,晚明清初多样化的、区域化的祠庙信仰演化为会馆中规范化的以关帝为中心的神灵体系。
关键词:
河北 山西商人 河北会馆 历史变迁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崇旺
明清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商业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峰期,也是商人文化习俗发展,日趋成熟的时期。来自不同地域的商人,在因袭前人的遗风故俗基础上,并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具有行业及地域性特征的文化习俗。开展对这一时期商人文化习俗的研究,有助于明清商业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限于笔力和篇幅,本文着重对明清商人的经营文化习俗作一系统的探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钞晓鸿
明代崛起于关中地区的商人群体是陕商的主体。它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明清时期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又与关陕本土密不可分。无论如何,陕商是一个实力不弱、值得称述的商人集团,在明清商界数百年间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陕商研究无论是对于明清商业史研究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田嘉怡
明清时期随着农业、手工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此时的文化艺术在当时经济政治的影响下呈现出世俗化的趋势。明清小说作为该时段文学的顶峰,从众多方面状写了明清时期的社会风情,正所谓"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是反映明代中后期社会生活的一面多棱镜。活跃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商人群体自然也被捕捉进作家的视线中,成为其笔下的常客。文章结合明末冯梦龙和凌濛初编撰的"三言二拍"、署名为兰陵笑笑生的明代长篇世情章回小说《金瓶梅》还有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等文学作品,浅析明清之际文学作品中的商人形象。
关键词:
商品经济 文学作品 形象嬗变 义利观念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建波
明清山西商人创办了典当、印局、钱庄、账局、票号等多种金融机构,服务于不同收入水平、风险程度的客户,并以票号为统领,建立起密切的业务往来,形成多层次金融体系,满足了城乡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以及工商业发展需要,为促进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过,明清山西商人多层次金融体系也存在利率偏高、过分重视信用放贷、实行无限责任以及金融业组织社会化程度不高等局限性,最终被现代银行所取代。
关键词:
山西商人 金融体系 多层次性 无限责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孟庆楠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城市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人出现,商人就逐渐地成为了文学的描写对象,成为作家笔下的常客,这也使得明清文学中涉及商业的文学作品增多,甚至超越了之前的任何时期,成为了一种特有的文学现象。文章就是以明清小说中作家所描绘的内容探讨明清时期的商人形象。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商人形象 形象演变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崇旺
试论明清商人的乡土神信仰张崇旺明清商帮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学术界历来认为,地域、血缘、乡谊三者是凝聚商帮的重要因素。但笔者认为,以乡土神为核心的商人信仰圈,则对地域性商帮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依托和保障作用。商人信仰早在唐代已萌芽,宋以后渐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志远 黄瑞卿
明清时期,江右商作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中国商界占居重要地位。他们凭着目己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的渗透力和吃苦耐劳精神,遍走于通都大邑和穷山恶水之间,为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本文拟对明清西南川黔、滇三省江西商人的活动情况作一粗略的探讨,以深入对明清江右商及商品经济的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鉴晖
山西商人称雄于明清两代五百多年 ,是中国著名的地方商帮之一 ,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便利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做出重要贡献。研究其发展 ,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山西商人 资本 商品流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甜 陆洋
宁国府在明代以降逐渐形成商人群体,与徽商一同构成了皖南地区外出经商的主力。以往宁国商人研究只是单纯地认为他们是徽商的附属商帮,忽视了宁国商人兴起与变迁的动态过程及其地域分化。本文的研究表明,宁国商人主要来自宁国府南部丘陵山地的泾县、旌德和太平三县,其中旌德在明代率先开启了懋迁风气,至清代该县的领先地位却被泾县取而代之;在经济方面,商业风气的活跃促成南部丘陵山地的经济起飞,逐步超越了北部平原圩区,颠覆了宁国府原有的区域格局;而人口与生态压力的区域差异,又导致宁国商人的内部发生分化,泾县和太平商人有"一体化"的趋势,旌德商人则展现出"向徽"心理。
关键词:
皖南商帮 区域差异 人口与生态压力 徽商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东有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和商人社会的发展,内部血缘层次依然是中国商人最可信任的关系,特别是在海外贸易中,有的商人家庭专为海外经营而养他人之子,把养子作为自己的商务代理。业缘关系不得不以血缘关系为中心,原因主要在于根基于血缘关系的传统伦理文化的巨大力量。在家族实业经营中,伦理文化所具有的规范力量表现在强调伦理关系、注重相互依存和规范经济行为。如此强调家族血缘伦理的重要性,首要目的当然是为了加强家族的凝聚力和"集体行动"的"控制"力。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商人社会 业缘 血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建波
明清商人为城市游民提供金融服务是通过印局发放贷款来完成的,其经营特点是:无须抵押但必须有担保;小额放贷;放短借款期限,加快催款速度;借助各种有影响的社会力量催还欠款,等等。它对当前银行开展个人金融业务的启迪是:贷款一定要有抵押或担保;加大催款力度;建立、健全全社会性的信用网络。
关键词:
城市游民 印局 经营风险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卢厚杰
本文在爬梳地方文献的基础上,以明清时期晋商的藏书实践作为研究个案,重点剖析明清商人私家藏书的实践逻辑。研究认为,商人对文化资本和社会声望的追求是私家藏书的最大动力,经济资本、东掌制度和书商职业等诸项条件,从物质基础、时间保证以及购书便利等方面为晋商藏书提供助力。与“士人藏书家”相比,明清商人私家藏书的出发点并无明显差异,但在聚书过程中更具经济优势和职业便利。
关键词:
明清 私家藏书 实践逻辑 晋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