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47)
2023(11423)
2022(10207)
2021(9676)
2020(7954)
2019(18636)
2018(18449)
2017(35273)
2016(19393)
2015(21756)
2014(21787)
2013(21482)
2012(19747)
2011(17559)
2010(17312)
2009(15590)
2008(14782)
2007(12503)
2006(10850)
2005(9172)
作者
(54790)
(45510)
(44959)
(42811)
(29140)
(21900)
(20537)
(17832)
(17544)
(16092)
(16080)
(15138)
(14441)
(14132)
(14033)
(13656)
(13655)
(13472)
(12992)
(12929)
(11253)
(11017)
(10841)
(10410)
(10102)
(10056)
(10029)
(9966)
(9094)
(9012)
学科
(77075)
经济(76999)
管理(52228)
(48545)
(39873)
企业(39873)
方法(34125)
数学(29678)
数学方法(29338)
地方(22657)
(20651)
中国(19041)
(17787)
业经(16713)
(16526)
农业(14141)
环境(12935)
(12820)
理论(12527)
(12232)
贸易(12226)
地方经济(12007)
(11726)
技术(11431)
(11400)
(10429)
教育(10429)
财务(10369)
(10361)
财务管理(10355)
机构
大学(264921)
学院(263921)
管理(106949)
(97782)
经济(95463)
理学(93612)
理学院(92473)
管理学(90840)
管理学院(90377)
研究(87870)
中国(63045)
科学(57823)
(57053)
(43623)
(42651)
(41936)
(41869)
业大(40963)
研究所(40377)
中心(40252)
(37876)
师范(37516)
北京(35112)
财经(34890)
(32845)
农业(32844)
(31661)
(31520)
师范大学(30596)
技术(28360)
基金
项目(191634)
科学(150269)
研究(140482)
基金(137383)
(119649)
国家(118581)
科学基金(101986)
社会(86326)
社会科(81547)
社会科学(81522)
(76492)
基金项目(74690)
自然(67657)
自然科(65969)
自然科学(65957)
自然科学基金(64739)
教育(64020)
(63961)
编号(58679)
资助(55482)
成果(46574)
重点(42859)
(41531)
(41318)
课题(40040)
(39628)
创新(36913)
科研(36599)
项目编号(35513)
大学(35170)
期刊
(105780)
经济(105780)
研究(74285)
中国(47924)
学报(42598)
科学(39741)
管理(37055)
(36984)
教育(31887)
大学(31449)
(30444)
学学(29342)
农业(26337)
技术(23094)
(18713)
金融(18713)
业经(18183)
图书(16398)
经济研究(15580)
财经(15369)
资源(14961)
问题(13872)
科技(13644)
(13260)
理论(13257)
(12912)
实践(12488)
(12488)
(12150)
现代(12113)
共检索到373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斌  
明清以降,清水江流域的土司宗族,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建构过程。清水江流域锦屏亮司留存的碑刻和多次编修的龙氏族谱均显示,龙氏家族在迁移与定居亮司的过程中,通过祠堂修建、族谱编修逐渐开始其宗族化运动。通过对这一宗族建构过程的细节分析发现,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宗族组织的发展,主要基于地方宗族自身的努力,这一发展过程既反映了清水江流域宗族建构的类型,也显示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族组织的建构历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一彪   龙登高  
元明时期浙江宗族的发展轨迹显著地带有国家和区域历史的烙印。宋元易代之际,金庭王氏通过依附元军、结交赵孟頫进而跻身军功家族。至明前中期,核心成员受政策影响,相继谪发卫所,旁支则通过粮长之职扩充土地,发展为士绅家族。明中叶以降,功名人数占据优势的士绅家族主导了宗族话语权。在上述过程中,明前中期与中后期的族谱编纂及祖先祭祀等方面的特征变化体现了家族权势转移与地方发展的路径关联。宗族整合的历程虽然体现出家族精英掌握着对祖先历史解释与塑造的权力,但也呈现了其深受现实背景乃至历史传统的约束。金庭王氏的案例说明,深受国家走向影响的多场家族活动持续推动着渐趋体系与规模的祖先认同与宗族祭祀的变迁,而这既促进了宗族建构的过程,同时又对宗族整合产生了难以直接逾越的路径依赖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琦  周黎安  刘蓝予  
明清商帮的兴起是16世纪以来中国商业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但目前学界对于明清商帮兴起的定量研究仍是空白。本文首次构建了1368—1840年间明清商帮县级层面的截面数据,考察了地方宗族、科举及宗族竞争对于明清商帮兴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密度、人均田赋、盗乱、交通及其他相关变量后,地方宗族的发达程度对明清商帮的兴起具有显著正效应,而当地的科举文化倾向于削弱宗族的正效应。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地方宗族之间的竞争也对明清商帮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雪玲  
徽州学研究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研究成果很多,陈瑞新著《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控制》,可谓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具有创新性的新成果。作者在研究明清徽州宗族社会史采取了一些新的视野。首先作者利用控制论的理论,对徽州社会控制机制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全面整体研究,是很有创意的研究方法,这是宗族制研究的一个新尝试。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常建华  
明代江南常州、苏州等府苦于赋役征收过程中的重赋“虚粮”,设置役田应对。无锡顾氏、华氏的事例说明,设置义田与役田不仅是为了完役,也是为救济族人。义田与宗法关系的讨论集中于江南地区,唐顺之提出了义田起于大宗之废的观点,王樵特别强调义田统理族人的作用,王世贞认为义田使得社会公平。明代士大夫设置义田,也源于儒家宗法观念中余财归宗、不给资宗与“博施济众”仁政思想。明代士大夫设置义田也是效仿范仲淹,正统时杨荣与成化弘治时期徐溥、陈宗鲁、华守吉义庄较早设置,模仿者不少,士大夫对此互相激励。徐溥义田事例,导致明廷给予义田明确的政策,影响深远。明代江南义庄是作为宗族建设一环出现的,成为宗族制度的重要有机部分。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学如  陈勇  
义庄始于北宋,盛于清朝,以苏南地区最为兴盛集中。本文借助族谱、方志、文集等史料,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清代苏南义庄的数量,考察其空间分布,探讨其兴盛缘由,藉以管窥清代苏南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时代特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义波  付惠凯  
以中部农村的傅氏宗族为个案,细致描述了民国以来农村宗族权威主体、权威基础、权威表达和权威仪式变迁的过程,分析了变迁的具体内容。研究发现,农村宗族权威结构在整体性变迁的同时,其四个构成部分的变迁也具有异质性。理解宗族权威结构变迁的整体性和异质性共存的局面,需要将国家权力的全面介入和乡村生活的日常实践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显恩  
一、农业耕作系统与宗族制珠江三角洲水量丰沛,热量充裕,适宜水稻和甘蔗、香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西江带来云贵高原广袤的表土,淤积成大面积的淤泥质的、且不断地向外伸展的浅海滩,又可以开辟成肥沃的沙田。这对农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也存在着台风及由此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蒋德学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居住着汉、苗、布依、彝、侗、瑶、水、仡佬等十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除汉族以外,苗族是贵州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根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苗族有258.29万。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清水江流域,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榕江流域,是贵州苗族主要聚居的地方。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军红  
从明清的社会状况来看,温州社会的宗族制度依然是社会最基层、最牢固的组织形态。在温州竹枝词人生礼俗中,可以看到宗族文化渗透于人们冠昏丧祭的各个重要阶段及重要环节,宗族关系在许多关键时候决定着个人、家族的走向,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行道德教化等方面起到了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瑞  
明清时期,在人口规模较大、内部事务繁杂的徽州宗族中,除设立族长等管理、处置族务外,往往还根据实际需要在族内设置各类名目的执事人员,由他们协助处理宗族内部一些特定领域中的具体事务。这些执事人员的称谓及其所发挥的职能与宗族祠堂关系较为密切,这与祠堂在明清徽州宗族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关。在明清徽州同一宗族内部,不同名目的执事人员在族务管理过程中往往协同发挥作用,相互之间进行着必要的分工、协调与配合。在族务管理过程中,执事人员要受到族长等宗族首领以及宗族法的制约。执事人员多实行任期制,在任期间,若有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等行为,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执事人员是明清徽州宗族族务管理运作系统中的重要一员,在族务...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任雅萱  
本文旨在使用明代山东济南府莱芜县亓氏的例子,说明该时期山东宗族内部"门"的系谱形成过程与宗族构建之间的关系。宗族系谱在成型过程中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写在纸上的世系图,另一种则是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谱系。在明代前期的山东,存在一个"户"下分"门"的情况,"户"是登记在官府应对差役的单位。在明代中后期宗族构建的过程中,原先"户"下的"门",便成为宗族内部的一种结构,是区别族人之间资格的重要依据。在族人使用"门"来区别亲疏远近的过程中,亓氏宗族内部作为成文的系谱也在不断完善,以至于完成了他们在万历年间的宗族构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任雅萱  
本文旨在使用明代山东济南府莱芜县亓氏的例子,说明该时期山东宗族内部"门"的系谱形成过程与宗族构建之间的关系。宗族系谱在成型过程中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写在纸上的世系图,另一种则是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谱系。在明代前期的山东,存在一个"户"下分"门"的情况,"户"是登记在官府应对差役的单位。在明代中后期宗族构建的过程中,原先"户"下的"门",便成为宗族内部的一种结构,是区别族人之间资格的重要依据。在族人使用"门"来区别亲疏远近的过程中,亓氏宗族内部作为成文的系谱也在不断完善,以至于完成了他们在万历年间的宗族构建。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奇岩  
清水江文书有关田地买卖,多涉及"田边地角"的权属交易,这是清水江文书区别于其它区域田地买卖契约的最大特色,构成混农林经济的显著特征。"田边地角"确认林地和田地的边界,是了解"林农兼作"的切入点。田主对"田边地角"一定范围内的树木和荒地享有所有权,在田地买卖中可以保留或出售。"田边地角"所涉的田地多为岭子田和山冲田,且常分布于群山环抱的林地中,因而多用于种植禾,故林间开辟田地种植禾是林间套种的特殊方式,而"田边地角"的荒地多用于种植旱禾以及培植以杉树为主的林木。"杉禾间作"是清水江流域苗侗民族林粮间作的主要方式。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华安  
族产是宗族的物质基础。清代江西族产的主要类项是族田。清代江西族产主要来源于族众捐赠、族众摊派、族产生息,具有大众性、平民性的特点。由于族产来源的大众性,平民性,族产普遍贫弱。又由于族产来源的大众性、平民性、族产数量的贫弱性、族产的管理、经营有一定的民主性、功利性。族产的使用上遵循先满足祭祖、修祠等“尊祖”性活动,然后考虑“收族”性活动。族产是宗族组织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