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79)
2023(3512)
2022(2856)
2021(2912)
2020(2349)
2019(5602)
2018(5344)
2017(9903)
2016(5067)
2015(6023)
2014(5697)
2013(5904)
2012(5670)
2011(5377)
2010(5074)
2009(4783)
2008(4652)
2007(3809)
2006(3346)
2005(3189)
作者
(13730)
(11599)
(11596)
(11135)
(7410)
(5456)
(5195)
(4595)
(4511)
(4180)
(3897)
(3845)
(3798)
(3747)
(3653)
(3627)
(3500)
(3351)
(3250)
(3020)
(2942)
(2726)
(2686)
(2664)
(2585)
(2532)
(2467)
(2357)
(2344)
(2281)
学科
(27315)
经济(27292)
方法(12710)
数学(12091)
数学方法(12057)
管理(11582)
中国(11096)
(10300)
(8460)
贸易(8455)
(8384)
(6822)
企业(6822)
(6111)
关系(5071)
(4959)
(4754)
(4571)
(4484)
银行(4484)
(4435)
(4213)
金融(4213)
出口(4115)
出口贸易(4115)
(4115)
(4110)
环境(4087)
业经(3882)
农业(3788)
机构
大学(79666)
学院(75651)
(44579)
经济(44212)
研究(33331)
管理(27503)
中国(27124)
理学(23717)
理学院(23435)
管理学(23268)
管理学院(23116)
(17727)
(17605)
科学(16699)
(16285)
经济学(16137)
研究所(14992)
财经(14672)
经济学院(14581)
(13815)
中心(13623)
北京(12063)
(11702)
财经大学(11226)
科学院(10780)
(10000)
研究中心(9951)
社会(9866)
(9331)
师范(9283)
基金
项目(50583)
科学(41376)
基金(40996)
研究(37498)
(36225)
国家(36026)
科学基金(30371)
社会(27567)
社会科(26362)
社会科学(26359)
基金项目(20584)
自然(17568)
资助(17536)
自然科(17218)
自然科学(17213)
自然科学基金(16964)
教育(16408)
中国(15326)
(14397)
(13903)
(13678)
国家社会(13504)
编号(12541)
教育部(12105)
重点(11625)
(11125)
重大(10809)
人文(10768)
成果(10687)
社科(10498)
期刊
(44406)
经济(44406)
研究(27471)
中国(15181)
(11849)
科学(11360)
管理(10520)
学报(10416)
(9090)
经济研究(9048)
大学(8404)
(8252)
财经(8092)
世界(7877)
学学(7811)
国际(7629)
(7565)
金融(7565)
(7174)
农业(6686)
问题(6437)
技术(5036)
教育(4874)
(4751)
业经(4304)
技术经济(4149)
统计(3899)
(3847)
贸易(3847)
经济问题(3728)
共检索到116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德利  张洪钢  
中国古籍大量流散海外与明清之际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不无关系。文章揭示了法、英、美、德等多国传教士直接或间接运走中国古籍文献的方式;分析了传教士与中国古籍流散的关系;指出了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扮演的华夏文化传播者之角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嫚茹  
在介绍美国图书馆收藏中国古籍文献途径的基础上,重点揭示中国珍稀古籍文献在美国20余家图书馆、博物馆的收藏与分布概况,提出回归古籍要有区别和选择、避免采取竞买方式、采取协商转让收购原物、珍稀善本影印出版、中美合作携手再造以及古籍数字化等多种古籍文献回归策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尹蒂  
中国以农桑为本,内治之道,首在劝农,农事为国家首务。至海通以降,传教士带来了西方农学。通过其对泰西农政院、西方农器和农务化学的描述与介绍,士渐知农,并以比附的方式接纳了西法农学。在报刊舆论的宣导下,朝臣奏议亦别于重农仅知种植之利的旧制,开始畅言效法西方,探求审土宜、讲培壅之法,终仰动宸听,当局明确提出修农政,必先兴农学的主张。农学从无到有,被放置进京师大学堂的农科大学与实业学堂的农业学堂中,纳入学制。它的出现,揭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并体现了时代的内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毓薇  
康熙时期一些西方传教士分别在钦天监从事编撰历法、制造天文仪器,在宫廷内修制钟表、玩具和其他机械,充当御用教师、画师、乐师、翻译等,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在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康熙皇帝与这些传教士交往密切,学习和掌握了一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皇帝科学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强百发  李新  
1840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门户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英国同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西方传教士也纷纷来到中国,他们为了达到传教的目的,在中国进行翻译科学书籍、开展科学研究、创办学校以站稳脚跟。特别在农业科技方面,他们把西方实验农学理念带入中国,为中国的农业近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李金  段彪瑞  
西方传教士在华兴教办学,是他们试图用基督教征服中国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积极创办教会大学,主动参与国立大学的创建,把西方大学教育的理念、管理、课程、内容、方法等引介和移植到中国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对中国近代大学的创立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岩厦  
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在艰难探索对华传教之路过程中,认知引荐西方教育模式能够改变中国"墨守成规"的教育制度与"停滞不前的文化",并影响年轻一代的观念,有利于基督教传播。他们逐步探索出改造中国教育的基本思路并进行具体实践,取得明显效果,对后来的教会学校教育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并在客观上推动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俊荣  
该文论述了西方传教士在晚清时期介绍和创办新式图书馆活动 ,参与中国图书馆的变革是抱着强烈的个人动机 ,具有鲜明的殖民主义色彩。但在近代特殊历史条件下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图书馆起到了启蒙与示范作用 ,带来了西方近代图书馆建设的思想和模式 ,带来了杜威法和新式管理方式及公开、开放与共享的观念。从而在客观上对中国图书馆的近代化产生事实上的推动作用 ,促进了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淑琼  
文章以藏于梵蒂冈图书馆的清初入华意大利籍传教士叶尊孝《字汇拉定略解》一书最末所抄录的《广东书版书目》和《广东圣方济各会堂书版目录》为中心,结合近年整理出版的明清天主教相关文献和书目,对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在粤刻印书籍情况略作考述,以补充和加深对这一时期广东出版史的认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伴随着明清“西学东渐”的浪潮 ,西方高等教育及其大学模式始被导入中国。在此过程中 ,欧美来华传教士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艾儒略的《西学凡》、花之安的《德国学校论略》、丁韪良的《西学考略》等 ,即为明清导入西方高等教育的几部主要著作。它们导入了西方学术的知识分类体系和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体系 ,揭示了西方高等教育在近代发展、演变的历史趋势 ,为晚清创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材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傅政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曾召开五次新教传教士代表大会,即1877年、1890年和1907年上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在华新教传教士代表大会以及1888年伦敦世界新教传教士代表大会和1910年爱丁堡世界新教传教士代表大会。上述大会围绕中国教会高等教育及教会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若干共识,这些讨论和共识对中国教会大学的兴起及其最终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沈蕙  
论述了《中国古籍总目》对学术界的贡献,同时指出其古籍著录存在的疏漏与不足。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古籍著录工作,提出了遵循著录规则、适时修改著录规则、著录与审校有机结合、加强古籍人才培养四个方面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石洪运  
曹之同志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籍版本学》,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具有体系新、内容新、材料新、观点新、信息量大、持论公允等特点。一近年来,随着古籍版本学研究的深入,已有数种专著问世。它们的体例不一,各有所长。《中国古籍版本学》突破前人的巢臼,创立了较新的体系。其新就新在站在建立古籍版本学完整体系的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蔡振翔  
本文通过近代图书馆与近代出版社的建立过程 ,考察分析中国古籍在近代社会的开放利用情况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江曦  
最近编纂的《中国古籍总目》完成了迄今最大规模的调查与著录,第一次将中国古籍书目著录为约二十万种。《总目》难免有一些讹误,笔者发现《总目·经部·书类》讹误十二条,缀文予以分类考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