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75)
- 2023(4419)
- 2022(3660)
- 2021(3631)
- 2020(2989)
- 2019(7132)
- 2018(6868)
- 2017(12940)
- 2016(6575)
- 2015(7867)
- 2014(7613)
- 2013(7749)
- 2012(7527)
- 2011(7042)
- 2010(6865)
- 2009(6402)
- 2008(6540)
- 2007(5418)
- 2006(4828)
- 2005(4576)
- 学科
- 济(34984)
- 经济(34952)
- 贸(19763)
- 贸易(19753)
- 易(19271)
- 方法(16765)
- 数学(14959)
- 数学方法(14901)
- 管理(14003)
- 业(12838)
- 中国(12266)
- 企(8774)
- 企业(8774)
- 出(8606)
- 关系(8232)
- 口(7399)
- 出口(7397)
- 出口贸易(7397)
- 农(7331)
- 财(5979)
- 制(5735)
- 融(5619)
- 金融(5619)
- 银(5469)
- 银行(5465)
- 行(5375)
- 业经(5209)
- 学(5175)
- 对外(4936)
- 环境(4880)
- 机构
- 大学(105493)
- 学院(101541)
- 济(58621)
- 经济(58065)
- 研究(42829)
- 管理(35388)
- 中国(33338)
- 理学(30358)
- 理学院(30001)
- 管理学(29766)
- 管理学院(29573)
- 财(23141)
- 京(22843)
- 科学(21350)
- 所(21205)
- 经济学(20909)
- 研究所(19404)
- 财经(19207)
- 经济学院(19036)
- 经(17818)
- 中心(17369)
- 北京(15379)
- 院(15251)
- 贸(15122)
- 财经大学(14459)
- 科学院(13371)
- 农(13365)
- 范(12406)
- 师范(12317)
- 研究中心(12225)
- 基金
- 项目(65293)
- 科学(52067)
- 基金(50826)
- 研究(49119)
- 家(44679)
- 国家(44422)
- 科学基金(36764)
- 社会(34609)
- 社会科(33065)
- 社会科学(33062)
- 基金项目(25422)
- 资助(22192)
- 教育(21570)
- 自然(21017)
- 自然科(20562)
- 自然科学(20557)
- 自然科学基金(20241)
- 省(19955)
- 划(18528)
- 中国(18446)
- 编号(17390)
- 部(17219)
- 国家社会(16363)
- 教育部(15166)
- 重点(15087)
- 发(14882)
- 成果(14737)
- 人文(13824)
- 社科(13695)
- 重大(13296)
共检索到157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16到19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白银大量流入,与当时发达的国内经济相适应,满足了国内货币需求,促进了商业发展和农业、手工业的专业化生产。但明清对海外贸易严格限制,使其积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当前中国贸易顺差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扭曲的结果,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贸易顺差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能否与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等相适应。明清和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本上是由于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
关键词:
中国明清 贸易顺差 白银流入 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琪 赵雪
中国外贸顺差的突出引起了官、产、学、研各界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本文作者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互补效应、替代效应和顺差转移效应出发,得出中国近年来外贸顺差急剧扩大,与外商来华投资是分不开的,这为我们认识当前的中国外贸顺差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马野青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外贸顺差不断加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国内外有不同的解读。本文认为,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是由产品内分工引起的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建立在产品内分工和我国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顺差不仅是可持续的,而且对我国先进要素的集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就业增加、创新能力的提高等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贸易顺差 国际转移 贸易利益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宋红军
产品内分工是中国外贸从1994年开始连续16年保持顺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产品内分工所引起的世界经济活动的新变化为中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而扩大了中国商品出口的范围和数量,产生大量的贸易顺差。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参与产品内分工程度的衡量指标,即垂直专业化比率对中国外贸顺差产生较大的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顺差 垂直专业化比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邱国鑫
近年来,我国外贸顺差规模迅速扩大,引起了国内外各方面的极大关注。一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意在抑制顺差过快增长。另一方面,欧美等西方国家不断对我国施压,要求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本文从外贸顺差的积极意义、负面影响、成因分析以及减少顺差的政策建议等多个视角,对我国贸易顺差进行了分析,并对顺差的未来走势作出初步判断。
关键词:
外贸顺差 功过及原因 认识与展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继军
本文运用Arellano和Bond首创的动态面板数据方法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流动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差分广义矩法估计所采用的工具变量表现良好,差分方程得到的残差服从AR(1)过程,过度识别条件成立。人口抚育负担的降低、人口的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对贸易顺差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然而,由于劳动力转移方式的差异,不同时间区段的子样本回归结果之间不尽相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邱嘉锋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高额顺差,2005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06年达到1774.6亿美元,增幅高达74%。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继续快速增长,全年顺差达2622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较2006年增长了47.7%,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顺差呈现特殊的结构特点,2005年以来顺差激增有其一般原因,也有个别顺差国的特殊原因。巨额顺差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何削减顺差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对我国外贸顺差状况和原因进行一些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贸易顺差 贸易结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施炳展
外贸顺差的可持续性决定于外贸顺差的来源结构,本文首次提出了外贸顺差的三元分解框架,并利用中国1995-2007年HS92编码的六分位贸易数据,将中国外贸顺差分解为价格顺差、数量顺差与广度顺差,从而研究中国外贸顺差的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数量顺差是中国外贸顺差的唯一来源,价格和广度都是逆差;数量顺差意味着能源和要素的大量投入,价格逆差会招致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摩擦;与中国相对应,德国持续外贸顺差的来源是数量顺差与价格顺差的均衡发展。由此可以判断,中国外贸顺差是不可持续的。
关键词:
外贸顺差 可持续性 三元分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熊珍琴
近年来,美国多次要求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以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文章在探讨对外贸易顺差的本质是节约社会劳动的基础上,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顺差影响甚微,并就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动机进行理性探析,提出了促进我国外贸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外贸顺差本质 人民币升值 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翁礼华
早在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宋仁宗就将川蜀十六家富商联合起来发行汇兑铁钱和铜钱的票据——交子,收归官办,并改名为钱引,通行全国。为了保证其信用,朝廷以盐钞作为准备金,规定持有钱引者可以用手中的钱引交换一定数量的盐钞,从而使钱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吕林星
近几年来,我国进口贸易增速持续超过出口增速,贸易顺差呈缩减之势。本文从世界经济贸易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与外贸制度改革等方面入手,指出了这种趋势出现的4大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外贸流动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外贸顺差 走低 原因 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廖晓淇
截至2011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社会上对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有很多议论,一些人认为:外汇储备增长快主要是外贸顺差大造成的,导致外汇占款多,货币流动性大,而且巨额外汇储备存在很大的保值风险等。如何看待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解决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我的基本看法有以下四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利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对外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跃成为我国的外贸大省.并被业内人士称为“浙江外贸现象”而备受关注。自1997年浙江外贸总量突破100亿美元之后.外贸顺差更是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一路高歌猛进、节节攀升。2004年,浙江外贸顺差达310.89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总额的97.21%;2005年,外贸顺差达462.17亿美元,将近占全国外贸顺差的“半璧江山”。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在深刻认识浙江巨额外贸顺差的历史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加强研究巨额外贸顺差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主动调整制度安排.及早准备应对策略.以确保浙江外贸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