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7)
- 2023(6012)
- 2022(5138)
- 2021(4982)
- 2020(4194)
- 2019(9427)
- 2018(9302)
- 2017(17645)
- 2016(10064)
- 2015(11310)
- 2014(11137)
- 2013(11041)
- 2012(10752)
- 2011(9608)
- 2010(10187)
- 2009(9663)
- 2008(9571)
- 2007(8942)
- 2006(8444)
- 2005(7986)
- 学科
- 济(36832)
- 经济(36786)
- 业(31240)
- 管理(29655)
- 企(24004)
- 企业(24004)
- 农(16431)
- 中国(12076)
- 农业(11057)
- 方法(10873)
- 地方(10830)
- 财(10816)
- 策(10610)
- 制(10225)
- 业经(9527)
- 数学(8823)
- 数学方法(8619)
- 贸(8367)
- 贸易(8357)
- 易(8138)
- 银(8078)
- 银行(8077)
- 行(7784)
- 学(7045)
- 及其(6707)
- 融(6571)
- 金融(6570)
- 划(6251)
- 政策(6187)
- 税(6172)
- 机构
- 学院(136658)
- 大学(135241)
- 济(57655)
- 经济(56224)
- 管理(54041)
- 研究(49878)
- 理学(44591)
- 理学院(44147)
- 管理学(43551)
- 管理学院(43251)
- 中国(41121)
- 财(30304)
- 京(29001)
- 科学(26945)
- 江(25222)
- 中心(24534)
- 所(24533)
- 农(23715)
- 州(22502)
- 财经(21830)
- 研究所(21426)
- 经(19555)
- 范(19262)
- 师范(19145)
- 北京(18682)
- 省(18130)
- 院(18077)
- 业大(18066)
- 农业(17871)
- 经济学(15853)
- 基金
- 项目(80836)
- 研究(64158)
- 科学(63990)
- 基金(57558)
- 家(49041)
- 国家(48559)
- 科学基金(41560)
- 社会(39700)
- 社会科(37520)
- 社会科学(37515)
- 省(31572)
- 教育(29195)
- 基金项目(29015)
- 编号(28131)
- 划(26389)
- 自然(25713)
- 成果(25233)
- 自然科(25091)
- 自然科学(25085)
- 自然科学基金(24637)
- 资助(24042)
- 课题(19687)
- 发(18185)
- 部(18147)
- 重点(18011)
- 性(17334)
- 年(16406)
- 创(16347)
- 项目编号(16345)
- 教育部(15716)
共检索到238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申斌 黄忠鑫
明代赋役改革导致徭役折银定额化,但里甲役仍需亲身承担,是一项不确定的负担。针对不同负担,编户发展出不同应役方式,在家族组织不同层次上订立共同应役合同或者委托承揽契约,通过多层次复合性应对策略分散了风险、减轻了官方改革残余的徭役负担不确定性对生活的影响。应对策略所遵循的明晰权责、细化收益风险分担的原则显示出户内赋役应对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很强"可计算性"的契约关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申斌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具有归户性,为考察一个家族赋役应对方式的历时性变化提供了可能。文章研究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中B22006,发现在顺治、康熙、乾嘉时期,程世芳家族依次采取合会、生息基金、各房津贴、共同应役田产等家族赋役应对措施。研究过程体现了归户文书的价值和全面编目著录对揭示徽州文书信息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振忠
王振忠,1992年历史学博士,1998年晋升教授,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徽州文书是20世纪中国民间历史文献领域的重大发现,由其形成和推动的徽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简要回顾中山大学徽学研究、徽州文书收藏历史与传统;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的规模、类型与特色,以及徽州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和进展;论述徽州文书的数字人文发展趋势及其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振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中约有1.5万件教育考试类文献,具有保存完整、以应试为导向的特点,主要为书院教育类文献和科举应试类文献。徽州文书中教育考试类文献是封建教育体系之下书院教育与科举应试的产物,鲜活地体现了当时基层教育的状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忠鑫
徽州府休宁县的富溪程氏家族自南宋至明代开立并维持了多个坟茔寄庄户。他们保存了一批较完整的诉讼案卷,其中有不少宋元土地交易、纳税丈量、主仆关系等方面的文书,并在明代不同时期收集新的地籍文书、更新户名,是寄庄户长期延续的有力证据链条。代理人是徽州家族维持寄庄产业的另一个重要机制,其中坟仆利用各时期官府对土地税收整理的契机,侵夺土地,成为引发寄庄纷争的主要原因。但富溪程氏家族并未因此更换坟仆,而是在保持等级性身份的前提下,继续维持人身依附关系以作为控制手段。
关键词:
寄庄户 徽州文书 户帖 土地清丈 赋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徽州文书是20世纪中国民间历史文献领域的重大发现,由其形成和推动的徽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简要回顾中山大学徽学研究、徽州文书收藏历史与传统;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的规模、类型与特色,以及徽州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和进展;论述徽州文书的数字人文发展趋势、研究与实践重点及其对人文科学研究发展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罗(王争)
本文就章太炎先生别号"末底"略作考释,追溯了"末底"一词的梵文原意,及其在中土的流传情况,并就《汉语大词典》对此词的解释作了分析。
关键词:
末底 梵文 《汉语大词典》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新国
一个国家好比是一家大公司,领导人应该为企业制定远大的愿景,并团结所有人的力量,为之奋斗。公元1627年,崇祯皇帝即位后,认真勤奋工作,但在位17年,年仅33岁,就将"大明公司"管理倒闭,自杀身亡。如果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讲,"大明公司"的破产,崇祯责任难逃,
关键词:
崇祯皇帝 企业愿景 开源节流 用人战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海玉 王聪 陈雨 钟起兵 周婧
面向海量、异构的民间历史文献数字化、知识化开发需要,知识图谱技术的应用为文献资源内容可视化表达与知识关联推理提供了开发思路。文章以徽州文书为例,对文献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利用protégé开源工具建立徽州文书本体模型,抽取徽州文书资源实体概念,对异源、共指问题进行知识融合处理,最终将文书数据存入Neo4j图数据库中,呈现徽州文书知识图谱可视化检索效果。结果表明,徽州文书知识图谱应用有助于深入分析资源知识的关联情况,依托可视化查询界面可清晰展示文书资源知识信息,拓展民间历史文献多维知识发现的应用模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睿君 李琳琦
中人报酬主要有银两、宴请和物品三种类型。本文通过对清代徽州契约文书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中资占交易总额的比值一般在2%—10%之间,尤以5%左右的居多,且清前期的比值略低于清中晚期。该比值的确定,与中人和契约双方的关系及其发挥的作用均有关联。中人报酬由哪一方支付带有不固定性,主要依据"成破"双方的经济地位以及对契约合同的遵守情况而定。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取报酬并不是中人作中的动因和目的。
关键词:
清代 徽州 中人 报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道胜
"匣"是一种藏物器皿,其本源于民间生活实际。明清时期,徽州民间广泛用匣以保存文书等重要记录和凭据。尤其是徽州宗族组织普遍建立的公匣制度,其严格的管理机制是徽州民间文书大量遗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徽州 宗族 公匣制度 文书保存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郭睿君
"中人"身份选择不以地位、经济、威望为拘,"面子"的大小并不是选择"中人"的绝对标准。一般亲族较为普遍的担任中人,妇女、佃人也可以作中参与到契约关系中。中人的选择是契约双方根据具体情况、实际需要,在其特定的乡土社会网络中,亲疏、远近、尊卑自由组合的结果,自身品质良好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中人。
关键词:
徽州 契约文书 中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