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51)
- 2023(2705)
- 2022(2275)
- 2021(2225)
- 2020(1859)
- 2019(4309)
- 2018(3961)
- 2017(7167)
- 2016(3701)
- 2015(4131)
- 2014(3971)
- 2013(3636)
- 2012(3521)
- 2011(3085)
- 2010(3354)
- 2009(2963)
- 2008(2835)
- 2007(2656)
- 2006(2388)
- 2005(2219)
- 学科
- 济(13444)
- 经济(13416)
- 业(9607)
- 管理(7981)
- 企(7624)
- 企业(7624)
- 中国(5431)
- 农(4266)
- 方法(4236)
- 贸(3471)
- 贸易(3470)
- 融(3400)
- 金融(3400)
- 易(3382)
- 数学(3363)
- 数学方法(3317)
- 制(3097)
- 学(2965)
- 业经(2949)
- 财(2845)
- 关系(2820)
- 世界(2816)
- 和(2770)
- 银(2716)
- 银行(2713)
- 农业(2711)
- 行(2643)
- 地方(2357)
- 家(2310)
- 教育(2302)
- 机构
- 大学(52649)
- 学院(49077)
- 济(22079)
- 经济(21652)
- 研究(21166)
- 管理(18582)
- 理学(15600)
- 理学院(15388)
- 管理学(15178)
- 管理学院(15066)
- 中国(14924)
- 京(11822)
- 科学(11238)
- 所(10376)
- 财(9647)
- 研究所(9436)
- 中心(9384)
- 范(8171)
- 师范(8127)
- 北京(7827)
- 财经(7672)
- 院(7504)
- 江(7137)
- 经(7114)
- 农(7055)
- 师范大学(6941)
- 经济学(6793)
- 经济学院(6037)
- 研究院(5956)
- 研究中心(5909)
- 基金
- 项目(32745)
- 科学(26236)
- 研究(25577)
- 基金(24614)
- 家(22456)
- 国家(21772)
- 科学基金(17970)
- 社会(16786)
- 社会科(15912)
- 社会科学(15903)
- 基金项目(12414)
- 教育(11547)
- 省(11131)
- 自然(10566)
- 自然科(10329)
- 自然科学(10326)
- 划(10265)
- 自然科学基金(10160)
- 编号(10108)
- 资助(9618)
- 成果(9429)
- 部(7768)
- 国家社会(7505)
- 重点(7406)
- 发(7072)
- 创(6978)
- 教育部(6856)
- 课题(6829)
- 中国(6608)
- 项目编号(6569)
共检索到83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郭钦
王夫之是明清鼎革之际"不著名"的时代人物,是后世尊崇的明末清初著名的三大思想家之一,其人生选择和学术经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面对剧烈的社会变动,王氏父子均不愿独善其身而慷慨赴险以成就父子之伦,这也是后来王氏父子"移孝作忠"赴国难的伦理所在。面对王朝更替的政治变动,王夫之直面生死、气节、出处进退等家国伦理,从乱离、抗争、幻灭走向了隐逸。而孤忠持守、匡复道学的士大夫情怀,又引发了其学术反思、追问和总结,从而在出逃现实政治之时转向追求文化生命。不忘士大夫的责任,正是任何一个伟大和平凡的中国士人应有的担当。
关键词:
士大夫 家国伦理 学术趋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毅
晚明以来,在科举制、经济、国家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互动下催生出奢靡的科举消费和冗繁的科举经费。这两者的产生严重地腐蚀了当时科举制的运作,成为清末科举经费直接促成科举制废除的先声。然而,在恢复科举制的迫切需要下,清初的王朝则以规模宏大的"国家化"改革彻底净化了奢靡的科举消费,藉此重新厘定了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和义务,为科举制度培养之下的士绅阶层确定了符合其社会地位的臣民身份。这些举措及其影响都为清代科举制的运作提供了持续的物质保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祐睿
《桐下听然》一书是由活动于明末清初的苏州文人“季美”所编纂的文言小说集,共二十二卷367则故事。目前上海图书馆藏有足本,国家图书馆藏五卷残本。该书编纂主旨是希望通过记录个人的志怪见闻,以及相关的报应故事来警醒人心。由于其出发点近似六朝志怪,因此书中诸篇在故事发生地点、时间上大多有较详细的记录。同时该书在明末清初出现不少选本以及引录本,其中尤其以《集异新抄》保存最为完善,共达248则《桐下听然》故事。佐以引用较多的《坚瓠集》《续太平广记》《识小录》使我们确定了现今所见的《桐下听然》并非初印本。
关键词:
季美 邹存淦 《桐下听然》 《识小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堂
明末清初,中国的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国内市场初步形成,人们对商业与贸易有了较深的认识,商人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许多国家都有开展对华贸易的强烈愿望,中国的商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海商实力非常雄厚,历史给了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难得机会。
关键词:
坚实基础 良好环境 具备能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心雨 周子超 周建波
呔商以冀东永平府为起源地,为近代东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呔商的兴起源于明末清初以来冀东地区传统商品经济的发展。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出冀东“耕织鱼盐”经济模式,滦河、渤海的传统水运培育冀东地区的商品经济观念,而农牧交界的地理位置形成冀东地区包容开放的商业氛围。在以上因素作用下,冀东商品经济传统逐渐形成。冀东商品经济的主要特点为,以粮布鱼盐为主要商品,以具有地域特色的码头市集贸易为特色,贸易范围涵盖环渤海与口外地区,与此同时服务于商业的牙行、典当业已经出现。在明末清初边禁趋缓的背景下,冀东商人觉察到关内关外的潜藏商机,毅然投身于闯关东大潮,开启百年呔商辉煌历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我国科学近代化起点的标志被认为是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然而,我国科学技术近代化的主要任务是由受过西方科技文化熏陶的中国知识分子自己完成的,他们使近代科学逐步走向制度化,构建了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基本体制和形态,并将科学教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淑琼
文章以藏于梵蒂冈图书馆的清初入华意大利籍传教士叶尊孝《字汇拉定略解》一书最末所抄录的《广东书版书目》和《广东圣方济各会堂书版目录》为中心,结合近年整理出版的明清天主教相关文献和书目,对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在粤刻印书籍情况略作考述,以补充和加深对这一时期广东出版史的认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翁礼华
任何货币本身并没有使用价值,即使是金银也只能起到实用性不高的饰品作用,而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发挥其本质作用。可见,货币只是生产能力和制造能力的一种形式表达。在经济贸易发展以后,每个经济体都需要足够的货币来带动生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坤亮
近二、三十年以来,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在美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探讨了美国职前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的三种基本途径,即"基于规范"的途径、"应用理论"的途径和"案例分析"的途径,及其走向一种"混合的案例分析"途径的发展趋向。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些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开展职前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的有益启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文 包琰 侯芳梅
考证结果表明:明末清初,瓜洲存在南北两个于园,于氏南园和于氏北园。于氏南园在瓜洲城内,是瓜洲于氏的宅园,于氏北园在明代瓜洲城北郊的五里铺。瓜洲于氏南园和于氏北园的主人都是来自瓜洲的于通海家族。"余园""余氏园""余氏南园"的名称是因为把园主人的姓氏"于"写成了"余"。于氏北园的建造者或主人可能是于道南。天启、崇祯年间,于氏南园的主人应该是于承祖、于道章。
关键词:
瓜洲 于园 于氏南园 于氏北园 于通海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学术伦理应当是科学界或学术界的职业道德规范,但学术伦理并不总是体现为成文规范或行为准则,它更普遍地存在于学者的自觉行为之中,学术伦理是学者的内在品质。学术伦理的养成几乎与学者身份的确立同步。学术伦理的重建有赖于学术精神的复兴和学者制度的改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斌 姜朋
建设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的研究。开展科学研究,就是面向未知领域进行不懈的探索,没有止境,但不等于没有边界。学术伦理就是这样一个不应被忽视的边界。学术伦理不是管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而是对于他们的研究对象、方法以及外部性影响等进行伦理考量和伦理评估。建立大学伦理委员会制度,可以加强和完善学术伦理规程体系,亦是对"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目标的落实之举,有助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乃至学生个人品德建设,有助于大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使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志敏
作为有着崇高精神追求的学术组织,大学确立并明确宣示符合学术伦理要求的学术价值观,对于树立自身良好的公众形象、建立清晰的学术伦理期望以及引导学校形成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大学所倡导的学术价值观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和强化,往往处于一种模糊或缺失的状态。为此,建立一套以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以"底线伦理"为基础、以"上标伦理"为目标的伦理价值观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论文为此采用了专家咨询法,调查了国内28位专家对学术伦理价值观体系构成方面的意见,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左鸣
一、当代企业家的生存环境审视企业家生存和成长的环境不尽人意,如果说从历史上看是如此,那么当代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企业家群体的生存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制度和政策层面还有不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诸多因素。首先从待遇上讲,有了正确的财富观念,就应该给企业家足够的待遇。就应该把企业家作为一种珍贵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来对待。但是中国有一种怪现象:一方面我们的企业有世界上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远新
充分认识语言田野调查的价值、重视学术伦理是语言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从语言田野调查是获取第一手材料的基本途径、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提高研究者综合素养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等角度,阐述语言田野调查的必要性;在讨论学术伦理与学术规范关系的基础上,围绕道德层面的学术伦理,结合中国国情和笔者多年的调查经验,将西方学者提出的自愿参与和尊重隐私权两项原则扩充为尊重、换位、诚信、知情同意、隐私、互助等相互关联的六项原则,认为对语言研究主流与非主流及其辩证关系的认识,涉及更深层次的学术伦理。
关键词:
语言调查 学术伦理 基本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