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9)
2023(11156)
2022(10048)
2021(9486)
2020(7949)
2019(18688)
2018(18646)
2017(36633)
2016(19887)
2015(22191)
2014(22334)
2013(22153)
2012(20297)
2011(18225)
2010(18358)
2009(16565)
2008(15915)
2007(13660)
2006(11917)
2005(10283)
作者
(58460)
(48454)
(47987)
(45879)
(30814)
(23308)
(21943)
(19301)
(18461)
(17281)
(16723)
(16255)
(15354)
(15299)
(15048)
(14769)
(14492)
(14491)
(13725)
(13678)
(12088)
(11819)
(11799)
(10923)
(10912)
(10656)
(10656)
(10575)
(9645)
(9545)
学科
(80351)
经济(80266)
管理(56024)
(51654)
(43363)
企业(43363)
方法(37547)
数学(32524)
数学方法(32180)
中国(22409)
(19695)
(19328)
(18716)
地方(18431)
业经(16489)
(13724)
理论(13276)
(13131)
贸易(13124)
环境(13044)
农业(12897)
(12779)
(12596)
(12049)
财务(11980)
财务管理(11962)
技术(11652)
企业财务(11370)
(10821)
(10780)
机构
大学(283476)
学院(279555)
管理(112660)
(106694)
经济(104135)
理学(98362)
理学院(97109)
研究(95642)
管理学(95287)
管理学院(94786)
中国(68830)
(64371)
科学(62709)
(48435)
(46509)
(45144)
研究所(44671)
业大(44507)
中心(42262)
北京(41107)
(39110)
财经(38283)
(38174)
师范(37799)
农业(35576)
(35528)
(34885)
(32334)
经济学(31156)
师范大学(31017)
基金
项目(199638)
科学(156664)
基金(145176)
研究(141915)
(127408)
国家(126401)
科学基金(108602)
社会(88076)
社会科(83401)
社会科学(83376)
基金项目(78702)
(76484)
自然(73416)
自然科(71674)
自然科学(71659)
自然科学基金(70354)
(65974)
教育(64289)
资助(59764)
编号(56985)
成果(45293)
重点(44749)
(43213)
(42057)
(40678)
课题(39334)
科研(38251)
创新(37974)
计划(36827)
大学(36643)
期刊
(113700)
经济(113700)
研究(80906)
中国(49527)
学报(47550)
科学(44023)
管理(40051)
(39104)
大学(35264)
(33474)
学学(33009)
教育(28687)
农业(27471)
技术(23508)
(19609)
金融(19609)
业经(18150)
财经(17858)
经济研究(17815)
问题(16480)
图书(15745)
(15150)
资源(14693)
科技(14212)
理论(13953)
(13757)
现代(13285)
技术经济(13212)
实践(12965)
(12965)
共检索到395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毛燕翎  王芙蓉  孙玉婷  王树魁  
以演变中的南京老城区用地结构和道路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明朝、清朝、民国和现代(2008)四个时期节点,基于空间句法并兼顾传统的统计与比较分析方法对南京老城区用地结构的变化与城市系统通达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南京老城区2020年城市规划空间结构的通达性,验证南京老城区城市交通规划的合理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毛燕翎  王芙蓉  孙玉婷  王树魁  
以演变中的南京老城区用地结构和道路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明朝、清朝、民国和现代(2008)四个时期节点,基于空间句法并兼顾传统的统计与比较分析方法对南京老城区用地结构的变化与城市系统通达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南京老城区2020年城市规划空间结构的通达性,验证南京老城区城市交通规划的合理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倍庆  魏来  张爱华  
比较了清末(1910年)、抗战胜利后(1946年)、"文革"前期(1967年)的南京老城区街道路网,与2014年的城市道路比较,结果显示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制定的《首都计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城市中心由"三山街—大功坊—夫子庙"一带,北移至位于"鼓楼—新街口"地区。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发展与历版总体规划的实施,促进了商贸中心体系的出现,并形成副中心与分区,但新街口主中心的地位并未发生转移。此外,城市南北向拓展的动力也强于东西向。文章基于空间句法分析,从空间构形(Spatial Configuration)视角阐述路网结构对城市活动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南京老城区城市形态的演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井晓鹏  霍小平  
通过对西安老城区内现状建筑色彩的调查与归纳,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指出西安老城区城市色彩体系由灰色系、土黄色系、赭石色系和"灰顶赤柱白墙"色彩组合等四类系列色构成;运用历史文化特性指导西安城市色彩体系控制分区,划定绝对保护区、控制建设区和环境协调区等三类分区。并据此确定了色彩推荐色谱,以实现对西安老城区城市色彩体系的控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强真  毕继业  杜舰  
研究目的:对历史遗留的城市老城区私房用地使用权定性和转让等管理制度创新进行探讨,为完善国有土地地籍管理制度,保障私房用地权利人合法权益,健全城市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提出建议。研究方法:基层调查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明确了城市私房用地使用权确定的复杂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城市私房用地使用权性质确定和地籍管理制度完善的初步性建议。研究结论:应加紧出台城市老城区私房用地使用权专项法规制度,推进登记发证工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龙  雷弢  
基于2006年完成的问卷调查和分析,认为当前北京城区居民的邻里关系在总体上呈现表面化和浅层次的特点;邻里之间日常互动的频率相对比较低,而拥有住房产权和不拥有住房产权的居民之间、北京出生和外地出生的居民之间、楼房和平房居民之间在邻里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尽管北京城四区居民的居住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邻里之间仍然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守望相助这一日常的社会支持功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吕婉晖  张尚  冯钧霆  
综述相关研究成果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苏州老城区改造中的问题、关注重点及改造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造过于商业化、失去城市韵味"是苏州老城区改造中最严重的问题;而"生活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的改善"是最应关注的重点;"小规模更新、对老旧建筑进行修建"应是最主要的改造方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邹利林  王建英  
研究目的:从空间认知的视角解析老城区不同用地类型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状态与组合关系。研究方法:以泉州古城为例,综合运用空间句法、空间分析法与相关性分析法。研究结果:泉州古城以交通干道为骨架的"田"形交通网络框架已经初具雏形,4个尺度的商业空间结构均较易辨认与理解,各类公共服务用地为迎合其功能需求各自占据着有利的空间位置,居住用地在拓扑半径为300 m时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部集聚核,并且在古城范围内居民步行出行的距离在1000 m左右;为加强泉州古城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采取完善道路网络框架以提升交通用地的通达能力、改善混乱的街巷体系以创建层次分明的商业空间、优化公共服务用地结构以满足旅游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文俭  
老城区发展不仅是老城区本身的问题,而且对整个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关注老城区发展要明确其内容和思路。前者包括:老城区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设施发展、生态发展等:后者包括: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保护城区历史文化建筑,提升城区集聚辐射功能,优化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城区产业结构,优化改进城区空间结构,实现老城区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心菡   徐宁   王伟   徐小东  
我国城市建设已进入“存量优化”的阶段,作为居民重要公共活动空间的老城背街小巷却日益面临环境老化、功能衰退等诸多问题。文章选取南京老城40条代表性背街小巷为研究样本,运用矢量地图、POI及实地观测数据分别对其行人活动与环境品质进行测度,探索背街小巷的活力表征与环境品质要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街巷活力表征,不同影响要素的作用效应差异显著,研究成果可为背街小巷整治提供更有效、更具针对性的策略指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新刚  周丹  
街区(有的地方称控制单元)是在总规的基础上进行"总量分解"的基本单位,其目的是为深入到地块层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提供编制和审批依据。关于街区的划分原则,各个地方标准不一,尤其是老城区的划分。本文尝试从历史沿革、现状特征、功能结构的角度划分街区,探讨城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街区划分方法,并针对不同街区的工作重点设定各街区控制指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李波  李琴  陈剑宇  徐宇甦  
在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语境下,对老城区住宅社区适老化改造进行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武汉老城区,选取机关大院社区、高校校内社区、高层(历史地段)夹缝社区与老城区基础样本这4种社区代表类型,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深入访谈等方式,探索这些住宅社区在适老化改造中的差异性,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造策略。研究发现:不同社区类型间在居室环境、社区环境、医护与商购环境等层面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并导致其适老化改造重点各有不同,具体为:(1)机关大院与高校校内社区:应在整体保留社区前提下,以社区居住环境提升与竖向交通改造为重点,打造适老化改造示范工程;(2)高层(历史地段)夹缝社区:应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适老化改造进程,以功能置换与活化为突破口,通过社区整体改造与打包租赁等模式,尝试居家养老型社区到准养老机构的转换;(3)老城区基础样本:对于基础设施较好的老旧社区,可适当保留维系城市肌理与情感记忆;而对于其他社区,应采取适度适老化改造作为过渡,为后续拆迁还建预留余地与缓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边文娟  
建筑色彩是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对老城区色彩问题认知深度不足,建筑色彩风貌更新存在缺乏针对性、成效不足等问题。在城市修补背景下,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采用定性定量结合、提取色彩构成、分析色彩网络等方法,梳理色彩演变过程,探讨色彩问题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古城现代建筑主体色植根于传统建筑点缀色,传承岭南地区对黄红色调的审美偏好及善用补色对比的用色逻辑,而用色比例错位置换最终导致古城色彩风貌混乱无序。并提出具有针对性更新策略,以期为转型期老城区城市修补与建筑色彩更新、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强  高峰  李丁  
平顶山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处于兴盛期,应该谋划转型,可持续发展。老城区新华区面临着第三产业需要加强、环境污染严重和空间问题突出的现实问题。通过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老城区作用的认识,总结了老城区的两大功能,一是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承载区,二是合理利用采煤塌陷区重点区。探讨了新华区在平顶山市转型过程中的担当,即新华区产业发展要对应平顶山市接续产业要求,空间布局要承载平顶山市第三产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施爱芹  何疏悦  黄滢  
在现今的城市发展中,慢行交通所承担的已不仅是缓解交通压力这一单一功能,人们开始进而关注慢行交通网构建后的城市将会衍生出的一系列社会及生态效应:能更好地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促进社会交流以及发挥邻里守望相助、保障城市安全等作用。老城区景观带作为现阶段各型城市中稀缺的价值生态、人文载体,在维护城市已经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忙碌在都市中的市民提供与大自然亲密交往的机会。慢行交通体系在老城区景观带这一城市特殊区域的推广普及将切实得到市民的认同接纳,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现有的交通压力,更在核心层面上促进未来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与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