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1)
2023(8074)
2022(6777)
2021(6421)
2020(5434)
2019(12336)
2018(12017)
2017(23844)
2016(12015)
2015(13259)
2014(12771)
2013(12110)
2012(10473)
2011(8806)
2010(8103)
2009(7072)
2008(6427)
2007(4917)
2006(3607)
2005(2532)
作者
(28439)
(23981)
(23759)
(22665)
(15143)
(11380)
(10954)
(9486)
(9200)
(8209)
(8043)
(7905)
(7417)
(7261)
(7209)
(7089)
(6980)
(6977)
(6809)
(6800)
(5654)
(5542)
(5504)
(5455)
(5380)
(5315)
(5053)
(4875)
(4803)
(4716)
学科
(47018)
经济(46967)
管理(38616)
(37231)
(32149)
企业(32149)
方法(26893)
数学(24438)
数学方法(24117)
(14925)
(11612)
(10900)
财务(10870)
财务管理(10852)
中国(10500)
业经(10193)
企业财务(10086)
(8549)
贸易(8547)
(8351)
技术(8011)
农业(7800)
(7552)
地方(7322)
环境(7238)
(6807)
理论(6789)
(6603)
(6391)
(5779)
机构
学院(154259)
大学(153777)
管理(68821)
(66849)
经济(65836)
理学(61721)
理学院(61224)
管理学(60309)
管理学院(60011)
研究(40781)
中国(30463)
(29889)
(28621)
财经(25522)
(23669)
科学(22414)
经济学(21562)
中心(21462)
业大(20979)
经济学院(19802)
财经大学(19728)
(19412)
商学(18921)
商学院(18745)
经济管理(18577)
(18162)
(17757)
师范(17589)
北京(16339)
(16134)
基金
项目(119198)
科学(97473)
基金(91236)
研究(88452)
(78042)
国家(77437)
科学基金(70053)
社会(59888)
社会科(57068)
社会科学(57057)
基金项目(49200)
(45381)
自然(45323)
自然科(44403)
自然科学(44394)
自然科学基金(43599)
教育(41414)
(38136)
资助(35717)
编号(34715)
(27746)
(26306)
重点(26292)
国家社会(25961)
成果(25267)
教育部(25041)
人文(24938)
(24737)
创新(24534)
(23897)
期刊
(59161)
经济(59161)
研究(37818)
(25154)
管理(23992)
中国(20285)
学报(18719)
科学(18691)
大学(16040)
学学(15393)
(14815)
技术(14610)
财经(12401)
教育(11776)
(10670)
业经(10542)
农业(10459)
(10410)
金融(10410)
经济研究(10080)
财会(8786)
问题(8075)
技术经济(7365)
理论(7353)
商业(6900)
实践(6726)
(6726)
科技(6648)
(6631)
统计(6612)
共检索到193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进辉  黄震  李莉  
本文根据百度搜索引擎数据反映的社会知名度,把独立董事划分为明星独董和普通独董。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0年3531个年度观察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与聘请普通独董的上市公司相比,聘请明星独董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双重代理成本(特别是第二类代理成本)和显著更低的经营业绩和市场价值。进一步,本文发现,明星独董主要加剧了国有企业中股东与管理层间的第一类代理问题和民营企业中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第二类代理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阿平  林雨  张丽花  
文章选用2007年至2013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以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成长机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为控制变量,研究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人数对两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均不显著,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第一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不显著,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第二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显著,但符号却是正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董事高管责任险是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其治理职能并未得到一致的认可。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混合截面最小二乘法、Heckman两阶段分析法及倾向得分样本匹配等多种方法实证检验了董事高管责任险的多个变量与上市公司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险的引入、引入时间长度、保险金额及相对保险金额等变量能够有效地降低上市公司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表明董事高管责任险具有激励效应和监督效应,是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根据产权性质分组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海敏  吴茜  陈文晶  
文章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董责险对高管减持的治理效应以及双重代理成本在两者关系间的中介效应。采用事件研究法得出高管减持导致的异常收益,以此识别高管减持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董责险能够有效抑制高管减持的机会主义行为。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企业认购董责险可以通过缓解企业代理矛盾,约束高管减持的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董责险在高管业绩压力低的环境中对高管减持的机会主义行为抑制能力更显著。文章旨在从双重代理成本角度探讨董责险抑制高管减持的治理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为董责险通过降低企业双重代理成本抑制高管减持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证据,同时也为拓展董责险治理能力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茹昱  
文章从异地独董的弱监督特征出发,以2006—2016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异地独董对公司第一类代理成本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公司聘任异地独董会加剧公司的第一类代理问题,并且CEO权力越大、董事会治理结构越弱、公司经营地域越集中,异地独董导致的第一类代理问题越严重。此外,公司聘任异地独董会对整体经营绩效产生一定程度的损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岚  顾海荣  
公司治理机制是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因素。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值得深入研究。选取2007—202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具有正向影响,充分发挥了外部监督效应;从作用路径看,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通过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和缓解代理冲突等途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在国有企业和内部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更能发挥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进辉  
本文从双重代理成本视角实证检验媒体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机制能否帮助上市公司缓解代理问题。考虑到媒体报道与公司代理问题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对内生性问题进行控制。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双重代理成本——股东与管理者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第二类代理成本越高,受到的媒体关注和报道就越多,而高水平的媒体报道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的双重代理成本,且媒体报道的上述治理作用在第一类代理问题中表现得更强。进一步,本文还分析了媒体与市场化环境两种目前学术界最为关注的外部监督机制间的交互影响,发现这两种机制的治理作用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刚  王怀栋  赵智全  
本文剖析了独立董事“花瓶”化的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了重构独立董事制度、加强上市公司制度建设、建立全国性独立董事市场和完善外部环境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借鉴。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企业披露ESG信息能否改善其在股票市场的表现仍尚未明确。基于此,以2016—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披露ESG信息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收益显著正相关。对作用机制的分析显示,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有助于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以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双重代理成本,从而提升股票收益。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大规模企业和处于行业竞争较激烈的企业而言,ESG信息披露质量对股票收益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论表明,企业披露ESG信息不仅是对持续增长的价值投资和ESG责任理念的积极回应,还有助于提升股票收益,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战略决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军  赵月皎  刘洋  
股权制衡通过缓解双重代理成本、降低非效率投资,对企业研发起到促进作用,且该效果因制衡股东性质和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以2008—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索股权制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股权制衡缓解了公司第一类代理冲突,提高了董事会和高管决策效率,从而促进了研发投入。其中,制衡股东与控股股东无关联关系时,股权制衡对研发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当制衡股东类型为自然人、境内非国有法人和外资法人时,制衡效果更明显;当制衡股东为国有法人和银行证券基金时,制衡效果不显著。以上结论丰富了股权制衡类型和性质的文献,为公司提高治理效果提供了参考。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陆贤伟  王建琼  
代理冲突和外部融资约束同时制约着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本文研究代理冲突与外部融资约束相互制衡时,公司治理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代理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迫于股东的压力而倾向于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当上市公司同时面临代理问题和外部融资约束时,公司治理较好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元芳  马连福  
抑制内部人控制的有效方式是加强监督,本文以我国国有企业特有的监事机构——企业基层党组织为研究视角,探讨其作为制约内部人控制的重要平衡力量,能否有效降低代理成本。研究以2008-2010年A股披露了党委会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管层人员重合与任职信息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这一领导体制为研究对象检验其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党委会与董事会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会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而与监事会、高管层的"双向进入"可以显著降低代理成本,且党委副书记兼任董事长、监事长或总经理有助于抑制代理成本的产生;党委会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可以通过影响代理成本进而提升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泽将  雷玲  
在国有企业中,纪委参与监事会治理日益普遍,但其能否改善监事会的治理效率尚未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足够关注。文章以2011-2016年中国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代理成本的视角考察了这一问题。研究发现,纪委参与监事会治理能够显著降低公司代理成本,表现为纪委参与人数越多、比例越高,代理成本越低。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当企业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较差时,纪委参与监事会治理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显著较强;与中央国有企业相比,上述作用在地方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文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情境下的监事会治理效率问题,为国有企业监事会改革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亚朋  汤桐  
以央企及地方国资委直属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2010—2018年其控制的国有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外部董事制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外部董事制度的实施可以提升企业绩效。同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识别出代理成本的中介传导作用,即外部董事制度的实施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外部董事制度的相关研究,为外部董事制度治理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证证据,而且为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明华  谭玥宁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董事会治理对代理成本的作用与效果,以及产权性质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治理水平与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高水平的董事会治理能有效抑制管理层的利益侵占行为,其中,合理的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对代理成本起到直接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非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治理对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为有效。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代理成本与董事会治理关系并不明确,完善董事会结构的投入反而增加了代理成本。本文解释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对代理成本抑制作用的原因,并对发挥董事会治理作用、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运行效率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