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4)
2023(365)
2022(340)
2021(307)
2020(219)
2019(447)
2018(439)
2017(900)
2016(604)
2015(631)
2014(649)
2013(639)
2012(590)
2011(572)
2010(517)
2009(440)
2008(391)
2007(329)
2006(294)
2005(262)
作者
(2166)
(1859)
(1747)
(1610)
(795)
(786)
(753)
(688)
(556)
(531)
(504)
(500)
(499)
(499)
(498)
(477)
(467)
(460)
(410)
(403)
(402)
(396)
(392)
(390)
(390)
(387)
(382)
(375)
(346)
(342)
学科
(2271)
经济(2269)
地方(1792)
(1220)
农业(894)
(884)
(801)
管理(799)
环境(778)
地方经济(777)
生态(591)
资源(556)
业经(541)
农业经济(445)
方法(439)
数学(409)
数学方法(406)
中国(348)
(336)
(334)
(329)
规划(310)
土地(308)
环境规划(306)
(295)
(291)
区域(290)
生态学(277)
城市(273)
(270)
机构
学院(7505)
大学(6366)
(4097)
研究(3404)
科学(3124)
中国(2508)
(2177)
研究所(2099)
(2024)
(2017)
(2005)
(1984)
经济(1935)
河南(1934)
管理(1878)
环境(1805)
农业(1644)
河北(1594)
业大(1565)
(1551)
科学院(1549)
资源(1541)
中心(1448)
理学(1443)
(1421)
理学院(1412)
(1392)
师范(1372)
管理学(1367)
管理学院(1360)
基金
项目(6110)
科学(4781)
研究(4048)
基金(3862)
(3712)
国家(3673)
(3353)
(3027)
科学基金(2999)
(2487)
基金项目(2328)
自然(2307)
自然科(2224)
自然科学(2224)
自然科学基金(2158)
社会(2059)
社会科(1925)
社会科学(1924)
(1824)
计划(1771)
科技(1717)
重点(1608)
编号(1603)
(1581)
发展(1447)
河南(1442)
(1428)
资助(1405)
课题(1385)
河南省(1373)
期刊
(2929)
经济(2929)
(2054)
学报(1987)
研究(1842)
资源(1803)
中国(1761)
科学(1594)
农业(1449)
大学(1181)
学学(1163)
(876)
(821)
(720)
业经(688)
自然(659)
开发(603)
(561)
环境(547)
地理(534)
(526)
中国农业(495)
地域(480)
(468)
科技(464)
林业(462)
技术(439)
自然资源(431)
农业经济(424)
业大(421)
共检索到10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良祥  
明星朱河气吞山河李良祥[开栏语]为了宣传湖北乡镇五十强的成功经验,本刊拟开辟"五十强乡镇"、"乡镇企业家风采"专栏,为此,本刊特派记者采写有关五十强乡镇的发展概况、历程、经验及特色,奉献给读者,同时欢迎各乡镇提供宣传材料。笔者慕名来到革命老区监利县朱...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冯方云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冯方云  
~~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朱惠红  
车子行走在北川的山路上。天色不怎么好,灰蒙蒙的,不见雨也不放晴,还没有风。从车窗前闪过的,是地震后新植的树木,如今已经有了葱郁的模样,山洼里新建的大片房屋俨然生命的重生。但在房屋后面,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被泥石流涤荡过的山体,以及滚落在路边的块块巨石。快进入北川县城的时候,路边闪过一块写着"凉风垭"的路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彭巨光  麦荣军  张岍  袁佳佳  赵柯  
介绍生物固碳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其在丁山河流域低碳治理项目中的应用。生物固碳技术主要体现在人工湿地和坡岸植被种植两个方面,其中人工湿地固碳过程主要包括植物固碳、微生物固碳和水生动物固碳,而护坡生物固碳主要包括草地、水生植物和坡岸植物。生物固碳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低碳治理效益。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麦荣军  谢波  杨艳玲  闫向玲  孙飞云  
对人工湿地在丁山河流域低碳治理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基于可行性研究,根据处理水质、水量等要求,进行湿地床结构和布水系统设计;依据耐污性、景观性等原则进行湿地植物的选择,同时强调管理维护对人工湿地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作用。最后对人工湿地的低碳效应进行简要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罗雅  董文艺  麦荣军  
丁山河是深圳国际低碳城规划范围内的主要水系,近年来由于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导致其水质变差,河道生态系统严重破坏。为了集中解决丁山河低碳城段河道"黑、臭"及"杂、乱"等问题,基于其污染现状和水量、水质的采样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低碳治污对策,并对治污效果进行评价。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罗雅  张岍  王文瑾  韩琦  邵明非  
为解决丁山河水质污染及生态破坏问题,借鉴"河湖分离"的设计理念,将"河湖分立"理念应用于丁山河水质改善及低碳城段景观提升项目。通过建立人工湖,提高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降低河流流速、提高水体通透性;通过与LID技术、湿地植物等多项生态修复方略相结合,实现雨污分流及收集、净化作用,提升丁山河生态修复的效果。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文瑾  丁正红  张岍  董文艺  李谱  
以丁山河河道低碳治理工程生态修复设计为例,介绍河道低碳型生态修复设计方法及应用。根据深圳市丁山河水系和水质特征,结合区域内低碳发展理念,提出涵盖河滩浮岛、人工湿地、生态护岸、太阳能生态修复以及低影响开发的低碳生态修复整体方案,阐述河道低碳型生态修复设计方法及应用,并对丁山河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龙午  杨云华  王克勤  李建增  李宝荣  李云蛟  
为了得出云南省尖山河流域内蓄水功能较强的优势林分,合理调整该流域内的森林结构,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2004年,对该流域几种不同植被类型的植被持水量、枯落物持水量和土壤的储水量分别进行了研究。植被和枯落物的持水量采用浸泡法测定;土壤的蓄水量通过挖土壤剖面测定土壤孔隙度和土层厚度的方法测定,进而将土壤蓄水量转换为土壤孔隙度与土壤平均厚度之积。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植被持水量、枯落物持水量和土壤蓄水量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中贤  
我国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模式明月村帮带山河村的实践与启示童中贤当改革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之时,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摆在我国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农村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湖南省桃源县明月村就此作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志荣  
本文首先分析了山河库湖系统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旱涝灾害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湖南省山河库湖综合治理的总体战略和分区治理对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克军  刘敏  陈松  朱水芬  鲁成  
鉴于引进家蚕品种山河×锦绣多年推广使用后,出现退化,特别是品种抗性下降明显,已经严重影响其在生产上的应用,需要对其进行复壮。本研究以家蚕数量性状遗传规律为理论依据,采用杂交导入的方法,利用抗性强的印度家蚕品种2041和2042改良现行家蚕品种山河×锦绣的性状,以期达到在保持山河×锦绣的优良性状的同时提高其抗性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良后获得的改良系(山河B改×山河A)×锦绣,在品种改良的各个阶段品种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综合成绩表现符合试验设计目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渝  王克勤  宋娅丽  
【目的】土壤粒径分布是影响土壤性质的指示指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并对土壤有机碳的转化有着显著的影响,了解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粒径分布与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关系。【方法】以滇中尖山河流域坡耕地、荒草地、林地、园地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其土壤剖面(0~10cm、10~20 cm、20~30 cm)的颗粒组成、活性有机碳(AOC)、颗粒有机碳(POC)、轻组分有机碳(LFC)、总有机碳含量(SOC)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坡耕地、荒草地、林地、园地不同土层土壤粒径中粗粉粒的平均含量均在整个土层中所占比例最高,平均含量分别为43.13%、52.92%、41.70%、41.17%;不同土层土壤AOC、POC、LFC、SOC均呈现出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的垂直分布特征,其含量整体均表现为园地>林地>坡耕地>荒草地;土壤有机碳与砂粒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粉粒、粘粒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坡耕地土壤在利用过程中,可增加耕层砂粒和粗粉粒含量,改变其机械组成,人为改土培肥,提高作物产量;退耕还林以及在荒草地种植农作物可作为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有效措施,不仅可起到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同时也是改善土壤质量、恢复土壤肥力、提高碳储量以及实现该区域植被恢复重建的根本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