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30)
2023(16895)
2022(14617)
2021(13713)
2020(11446)
2019(26412)
2018(25960)
2017(50436)
2016(27042)
2015(30431)
2014(30168)
2013(29525)
2012(26717)
2011(23930)
2010(23749)
2009(21695)
2008(21060)
2007(18249)
2006(15720)
2005(13817)
作者
(74926)
(62361)
(61804)
(58974)
(39663)
(29854)
(28152)
(24441)
(23658)
(22047)
(21183)
(20884)
(19680)
(19386)
(19232)
(19005)
(18602)
(18570)
(17830)
(17682)
(15094)
(15090)
(14926)
(14220)
(13869)
(13781)
(13644)
(13556)
(12416)
(12121)
学科
(104020)
经济(103867)
管理(82884)
(76024)
(64478)
企业(64478)
方法(50342)
数学(43935)
数学方法(43345)
(31583)
(28002)
中国(27411)
业经(23868)
(23219)
(22191)
贸易(22178)
(21645)
(21197)
地方(19515)
(19141)
财务(19063)
财务管理(19016)
农业(18343)
企业财务(17988)
理论(17694)
技术(17075)
环境(16555)
(16508)
银行(16468)
(16420)
机构
大学(377591)
学院(374330)
管理(151732)
(150700)
经济(147503)
理学(132427)
理学院(131015)
管理学(128644)
管理学院(127953)
研究(119091)
中国(89293)
(78806)
(72311)
科学(72233)
财经(57754)
(57261)
(55626)
中心(55463)
业大(54463)
(53765)
(52676)
研究所(52095)
北京(48940)
(48525)
师范(48086)
经济学(46620)
(43923)
财经大学(43356)
(43238)
农业(43222)
基金
项目(263283)
科学(208877)
研究(193847)
基金(193613)
(167546)
国家(166189)
科学基金(144658)
社会(123944)
社会科(117545)
社会科学(117519)
基金项目(102794)
(101443)
自然(93738)
自然科(91601)
自然科学(91582)
自然科学基金(89925)
教育(89791)
(85246)
资助(79221)
编号(78642)
成果(63152)
(58998)
重点(58400)
(54989)
(54689)
课题(53201)
国家社会(51540)
教育部(51506)
(51341)
创新(51321)
期刊
(157973)
经济(157973)
研究(109358)
中国(70260)
学报(57275)
(56592)
管理(55131)
科学(52614)
(50031)
大学(44982)
学学(42075)
教育(41488)
农业(34466)
技术(32754)
(31224)
金融(31224)
财经(28155)
业经(26083)
经济研究(25369)
(24083)
问题(20809)
图书(19823)
理论(18414)
科技(17790)
(17305)
技术经济(17273)
(17115)
实践(16827)
(16827)
(16648)
共检索到539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新奇   雷梦  
已有明星工作者研究大多忽视了明星工作者的非流动性和流动性特点以及溢出效应过程机制,未解析在非流动和流动情境下明星工作者如何对其他主体产生溢出作用。通过回顾已有文献,揭示非流动和流动视角下明星工作者的溢出效应并构建整合框架。首先,梳理明星工作者内涵发展脉络及类型,明晰明星工作者溢出效应内涵。其次,阐述非流动视角下溢出效应过程机制,即基于社会比较理论的认知路径和情绪路径,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信号路径、资源路径和心理路径;阐述流动视角下溢出效应的过程机制,即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知识路径、社会资本理论的社会关系路径以及两者共同作用的成本-收益路径。再次,构建非流动视角和流动视角下明星工作者溢出效应的整合框架。最后,提出未来应关注的重点方向,可为明星工作者研究和新时代人才管理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康   唐勇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是否会对资本市场形成冲击,尚缺乏可靠的经验证据。文章采用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参展数字峰会的数据,结合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企业参展数字峰会能否改善资本市场的股票流动性。研究发现:数字峰会提高了股票流动性,在进行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提高股票交易强度、提升分析师关注程度以及增强股吧活跃度是数字峰会产生溢出效应的主要途径;经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峰会的溢出效应在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而且企业多次参展数字峰会更能促进股票流动性;在经济后果方面,发现数字峰会提高股票流动性具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宇  黄嬿顺  
通过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方法结合Sparse OOglasso—VAR和TVP—VAR模型考察主要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溢入溢出水平。研究发现,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溢出具有明显的跨国传染特征。在全球金融市场形势良好的情况下,资本流动额上升常伴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溢出上升;在形势较差的情况下,极端事件的发生常伴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溢出上升。且网络相关度越高,总溢出效应越高。外国证券投资的风险网络相关度最高,总溢出也最高,外国其他投资次之,外国直接投资最低。中国多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存在较强的溢入溢出关系,同时极端事件对我国的风险溢出有正向冲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先玲  王琰  
本文通过构建两阶段的两部门开放经济模型,考察了基于人力资本流动途径的FDI溢出效应的作用原理,进而研究了该过程中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表明,FDI能够降低东道国人员自主创业所需的企业家才能门槛值,实现基于人力资本流动途径的FDI技术外溢;金融发展效率提高能扩大"FDI对企业家才能临界值的边际降低值",通过促进东道国自主创业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基于1985-2009年全国时间序列和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资本积累效应;受金融发展程度所限,现阶段我国FDI技术溢出和人力资本外溢拉动国内经济的效应尚不显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莫国莉   于学增   谭春枝  
自2018至2023年,中国—东盟区域经贸合作遭遇了疫情冲击,但同时获得了贸易规模升级、RCEP协议生效的发展成果,经济金融的“同频”效应加强。文章从流动性风险视角运用Vine-Copula类模型来研究该区域流动性风险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采用R-Vine-Copula模型及设计的流动性风险指标,较好地刻画了该区域2018—2023年期间流动性风险溢出状况,还揭示了影响风险变动的主要因素;(2)2018—2020年初疫情发生前、疫情发生后至2022年初RCEP协议生效前、RCEP生效后这三个阶段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各不相同:疫情发生前区域的整体流动性风险值在三个阶段中最低;疫情期间整体溢出效率最低且整体流动性风险值处于最高位,2022年后整体流动性风险值由于俄乌冲突与疫情反扑等内外部因素冲击未能回落到2018—2020年初状态,而整体溢出效应却达历史新高;(3) RCEP协议在带来更加紧密经济金融合作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该区域流动性风险整体溢出效应,但各国间的溢出关系从负向溢出更多地变为正向溢出,中国—东盟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在逐渐代替竞争关系。论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国—东盟区域流动性风险溢出问题的研究成果,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提出的“流动性竞争”理论概念为研究金融风险溢出问题开辟了新视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国祥  
本文对科技工作者的定义和社会责任实证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分为"个体责任与社会责任"、"社会权利与社会责任"、"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等,并在此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分层模式"、"发展模式"等相关的理论模式,为该领域深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许宁  刘志新  蔺元  
本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System GMM)方法对基金现金流和基金业绩、明星基金和溢出效应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发现,无论是从单只基金层面还是从基金系层面,基金(基金系)现金流都与基金(基金系)业绩呈显著负相关。对明星基金本身来说,表现为净现金流出;但明星基金为同属一个基金系的其他成员基金带来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另外,从基金系角度看,虽然存在溢出效应,明星基金的存在并没有给整个基金系带来显著的现金流入,说明基金系的"造星"策略并不十分有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锋  
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一个重要金融现象是流动性溢出效应。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交易的国债和股票为样本,利用VAR技术分析了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的流动性溢出效应问题。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远大于交易所交易债券,我们发现存在显著的股市流向债市的流动性溢出效应,而债市流向股市的流动性溢出效应统计上却不显著。同时我们发现各个市场自身的收益率和波动率对其流动性也有着显著的影响。最后我们还发现两市自身的流动性存在着很强的自相关性。证据表明当我国资本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时,尤其要加强对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和监管。同时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侯爱军  夏恩君  李森  
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法,构建了区域人才流动知识溢出效应模型,利用2000—2012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各区域的资本要素、本地人才资本要素、流入人才资本要素对区域知识产出的作用。结果表明:各区域的资本要素、本地人才资本要素都与本区域的知识产出显著相关,但具体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差异;仅东部区域的流入人才资本要素具有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蕾  杨荣海  吴英珏  
文章基于共生模型,利用2014~2021年RCEP成员国的政府种群、国内和国外金融机构种群以及科技创新产业种群的数据,测度了科技创新产业与金融产业的共生水平,并通过该共生水平计算的引力矩阵作为权重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不同金融支持方式对成员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首先,RCEP协议签署后大部分成员国的共生水平增加,且非东盟与东盟国家之间共生水平的差距缩小;其次,成员国内部金融开放度、银行业和证券业金融支持均能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最后,成员国之间政策性金融支持、银行业和证券业金融支持、人才投入和金融开放度都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在RCEP协议签署后随着成员国共生水平的增加,政策性和银行业金融支持的空间溢出效应上升,且证券业金融支持与金融开放度的空间溢出效应依然正向显著但略有下降。文章认为,为推动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政府应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科技与金融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并鼓励企业对接国际先进标准,从而提高技术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贾   吴莞生  
随着中国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儿童问题开始备受社会关注。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对同伴的溢出效应。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比重的提高使得同班普通儿童的非认知能力显著降低,该效应主要源于留守男童,并且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普通儿童产生了更大的负面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教师投入降低以及班级氛围变差是重要的影响渠道。这意味着在没有考虑同伴溢出效应时,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被低估。本文结论对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缩小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兆颖  
文章依据2005—2017年我国省级单位的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模型,研究了要素流动对效率提升的溢出红利效应。结果显示,劳动力和资本两类要素的流动,都存在着溢出红利,促进经济发展效率提升,其中以劳动力要素流动的溢出红利更为突出;但是技术流动并没有为效率提升带来明显的溢出红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曾永明   张利国  
作为人类一次大规模的准自然实验,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其政策效应和历史经验需要深入总结。跳出仅聚焦精准扶贫政策效应“显性价值”的传统视角,从更广阔的视域来审视其可能带来的“隐性价值”,评估其“看不见的效应”。基于对脱贫县非贫困户外出流动人口这一非政策群体可能是外溢对象的观察,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对其收入的外溢效应。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对外流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收入溢出效应。群体异质性研究发现,这种外溢存在“马太效应”,高收入流动人口的溢出效应显著高于低收入群体;流入地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获得的外溢效应最小;流出地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老家处于村庄或乡镇的人口具有显著的收入溢出效应,而县城及以上区域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外溢效应可以通过同群影响、东西部地区协作、公共服务完善等渠道产生作用。因此,未来乡村振兴过程中应继续优化传承精神扶贫、区域协作、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贫困治理方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红丽   徐光毅   李振  
以往研究普遍认为矛盾职业认同是一种反常的认同状态,对从业者身心健康与绩效表现存在普遍的负面影响。本研究挑战既往研究关于矛盾职业认同负面效应的预设,认为非体面工作者矛盾认同兼具消极和积极的复杂影响后效。本研究通过530份医院护工的数据发现,当护工在工作过程中获得他尊,矛盾职业认同会转向过度职业认同,进而降低职业转换意愿;当护工在工作过程中遭遇职业歧视,矛盾职业认同则会转向过度职业不认同,进而提高职业转换意愿。本研究证实矛盾职业认同如何影响从业者的职业转换意愿主要取决于矛盾状态的转化,这对组织完善底层工作群体管理提供了启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恒君   王子源  
传统金融服务出于信息采集、服务门槛、风险控制等原因难以实现农户的融资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农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拓宽农业资本要素的获取渠道,为农业生态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本文采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各省份农业生态效率,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路线和模式,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其传导路径主要基于城镇化水平、科技进步、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资源禀赋,并表现出不同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为此,要实现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业生态效率发展,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关注外溢效应,合理调配各项资源,注重科技发展与人才引进,以实现农业生态效率的有效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