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4)
2023(8530)
2022(7195)
2021(6562)
2020(5232)
2019(11835)
2018(11653)
2017(21582)
2016(11988)
2015(13678)
2014(13767)
2013(13649)
2012(13522)
2011(12425)
2010(12805)
2009(11881)
2008(11929)
2007(11080)
2006(10135)
2005(9600)
作者
(38579)
(32134)
(31941)
(30144)
(20584)
(15705)
(14473)
(12457)
(12410)
(11719)
(11049)
(10899)
(10488)
(10483)
(10379)
(9772)
(9657)
(9513)
(9381)
(9350)
(8198)
(8148)
(8043)
(7545)
(7482)
(7294)
(7236)
(7115)
(6798)
(6533)
学科
(54881)
经济(54817)
管理(29609)
(29029)
(22689)
企业(22689)
中国(19653)
地方(18953)
方法(16318)
(16062)
业经(14166)
(12922)
数学(12281)
数学方法(12004)
农业(11021)
地方经济(10483)
(10338)
(10311)
(10249)
金融(10246)
(10179)
银行(10144)
(9909)
(9819)
贸易(9807)
(9767)
理论(9557)
(9383)
(9171)
环境(8462)
机构
学院(177534)
大学(177040)
研究(71335)
(68225)
经济(66518)
管理(58719)
中国(54253)
理学(48352)
理学院(47594)
管理学(46438)
管理学院(46116)
科学(45837)
(41020)
(38755)
(36473)
研究所(34805)
(31758)
中心(31628)
(30268)
农业(28706)
(27575)
业大(27364)
师范(27196)
北京(26915)
(25743)
(24749)
(24633)
财经(23661)
科学院(21671)
师范大学(21639)
基金
项目(109895)
科学(84391)
研究(79502)
基金(75714)
(68042)
国家(67334)
科学基金(54982)
社会(48364)
社会科(45523)
社会科学(45511)
(44499)
基金项目(38738)
(38014)
教育(36249)
自然(35041)
自然科(34189)
自然科学(34178)
自然科学基金(33552)
编号(32636)
资助(31772)
(30200)
成果(28888)
重点(25803)
课题(24784)
发展(23805)
(23394)
(23083)
(22258)
计划(20864)
创新(20757)
期刊
(91432)
经济(91432)
研究(59493)
中国(47253)
(35933)
学报(33739)
科学(29958)
教育(28336)
管理(25614)
大学(25049)
农业(24609)
(23450)
学学(23307)
(20032)
金融(20032)
技术(15727)
业经(15643)
经济研究(13815)
(13064)
财经(12215)
问题(11425)
图书(10783)
(10690)
(9824)
(9287)
国际(9177)
世界(9153)
业大(8865)
(8824)
论坛(8824)
共检索到301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运芳  
从1929年私立明德中学诞生之日起,明德中学80年的历程表明,学校始终都在传承民族文化中得以形成和发展,深厚的中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底蕴赋予了明德中学特有的气质;发展民族教育的十大举措促成了学校由二级一等完全中学到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再到昆明市中心城区优质民族中学的一步步发展,从中也总结出了成功办学的七条经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文静  
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依赖于教育,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要树立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念,通过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培养师资队伍和实施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钊  
藏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藏民族文化,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体现民族教育特色、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内地西藏班(校)办学的特殊性和藏民族文化的特征,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对传承藏民族文化、促进藏班校发展的基本经验作了概括和阐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红梅  春迎  
内蒙古呼伦小学成功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例子表明,在保护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人们共识的今天,学校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中的主渠道意义也备受人们关注。从文化传承的视角反思少数民族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品质及课程模式方面的文化特点等,已引起当今不少少数民族学校的重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博文  
旅游、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发展日益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从挖掘、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入手,建设旅游文化学科专业,促进旅游、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发展,从而突出旅游教育的民族文化特色,是高等旅游教育特色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办学战略创新的突破口。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娟  鲜耀  
校内、校外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我们在强调学校教育重要性的同时,社区教育在普及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中的功能不可忽视。社区教育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使民族文化以一种"活"的方式传承下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袁凤琴  李欢  胡美玲  
内生主导事物的发展方向,外援只是内生的辅助。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内生型发展思路。内生型发展强调发挥主体的内在动力,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发挥民族地区政府、企业、职业学校等各主体的内生动力。为调动政府、企业、职业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内在动力,本研究构建了以民族文化传承为载体,以利益趋同激发政府、企业、学校各参与主体的内生动力,合力构建保障多元主体参与的"政府引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的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G-S-E"内生型发展模式。该模式提出政、校、企三者共同参与到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基地的创建中。为保障该模式的运行,需进一步完善三方互动协调机制、优化三方共赢机制、建全三方协同合作评价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劳以东  
广西南宁沛鸿民族中学积极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学校党政工团领导高度重视,带领广大师生员工一道实践;让此项工作进计划、进校园、进课堂、进运动场、上舞台、进学生家庭、进学校周边社区,通过实践活动抓落实;努力将民族艺术教育、民族体育教育培育成学校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和亮点等,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向玉  
阐述了苗族议榔、侗族款约、苗侗民族谚语、村规民约在林业保护中的作用,以及苗侗传统民族法文化在现代林业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黔东南地区杉木被明清统治阶级发现后拉开了采伐的序幕,但过度采伐导致了林业资源的枯竭,也使苗侗地区的民众生活陷入困境。在反思林木的采伐、管护方式中,苗侗民族的林业保护习俗也逐渐形成。从最初的苗族议榔、侗族款约来保护林木,到后来条款化、体系化的林业习惯法;再加上精炼的民族谚语和改革开放后的村规民约,都集中反映了苗侗民族对林业的重视,这些优秀的民族法文化至今在林业保护、发展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光焘  
2007年6月9日—11日,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发起召开了‘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本刊以特稿形式刊出两位部长和一位外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本刊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强  
世界上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承载着本民族的心理意识和思维习惯,记载着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延续不断的思想意识表现。民族语言既能反映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又能规范本民族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对现象的解释方法。本文从外语教育的视角,论述外语教育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展示外语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强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加拿大奉行的国家理念和基本国策,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是中国民族文化传承的鲜明特征。本文从文化传承教育的视角,通过对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双语教育模式的特点比较,进一步阐述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艳萍  
随着我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速,与这一进程同步的是民族文化的演进——传统文化元素的弱化、削减和现代文化因素强化的过程。二者是现代化进程中两个重要的因素,只有从城镇化推进的规律出发,深化对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努力发掘、利用、提升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资源,有效利用城镇的各种优势资源,加快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才能尽早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晓梅  
2011年6月25日至27日,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才艺展示活动在天津首次举办。这是新时期民族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盛会,一件大事、一件喜事。民族职业教育广大师生因为这一盛会为之欢欣鼓舞而意气风发,民族职业教育因为这一活动的成功举办焕发出更加盎然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一部分,"2011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远  
民族文化变迁和发展是一个永恒必然的过程,文化主体和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共生特质决定了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和内涵趋向。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是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功能,教育应当调谐主流文化与少数文化的冲突,文化隐含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差异间的叠合问题,萃取民族文化营养,深化学校教育变革,实现民族文化发展乃至民族统合的共生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