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5)
2023(3212)
2022(2687)
2021(2596)
2020(2172)
2019(4850)
2018(5024)
2017(10331)
2016(5550)
2015(6142)
2014(6132)
2013(6109)
2012(5340)
2011(4946)
2010(5093)
2009(4789)
2008(4566)
2007(4392)
2006(4160)
2005(3636)
作者
(14752)
(13300)
(12593)
(11948)
(7701)
(6351)
(5563)
(5079)
(4937)
(4430)
(4338)
(4228)
(3904)
(3893)
(3877)
(3866)
(3770)
(3739)
(3514)
(3441)
(3252)
(3227)
(3200)
(3169)
(3020)
(3014)
(2962)
(2692)
(2666)
(2650)
学科
(43855)
农业(29055)
(26293)
经济(26267)
(24160)
业经(10937)
农业经济(9765)
(9018)
(9017)
农村(9010)
发展(8097)
(8096)
管理(7542)
中国(7333)
地方(7243)
土地(6965)
(6576)
(6525)
劳动(6525)
人口(6377)
收入(6372)
农业劳动(6317)
方法(5816)
动力(5791)
劳动力(5771)
农业人口(5717)
分配(5639)
数学(5611)
数学方法(5591)
建设(5462)
机构
学院(78657)
大学(72016)
(38901)
(36806)
经济(36167)
管理(32219)
农业(29117)
理学(28224)
理学院(28025)
管理学(27692)
管理学院(27571)
研究(26603)
中国(22603)
业大(20518)
农业大学(17594)
科学(15737)
(14130)
中心(14107)
(13528)
(13484)
经济管理(13102)
(12997)
(12697)
研究所(12081)
(11542)
(11368)
发展(10521)
(10508)
科学院(10079)
财经(9840)
基金
项目(52616)
研究(41905)
科学(41611)
基金(38100)
(32650)
国家(32227)
社会(27895)
科学基金(27609)
社会科(25884)
社会科学(25879)
(24785)
(22287)
基金项目(21052)
编号(19754)
(16602)
教育(16292)
自然(15751)
自然科(15349)
自然科学(15347)
自然科学基金(15060)
成果(14819)
资助(13841)
(13212)
(12102)
(11934)
国家社会(11663)
(11442)
课题(11276)
(11263)
发展(11235)
期刊
(49729)
经济(49729)
(47631)
农业(32067)
研究(20203)
中国(18921)
业经(16215)
(13679)
农业经济(13445)
农村(13292)
(13292)
科学(12160)
学报(12000)
(11094)
金融(11094)
大学(10258)
学学(10098)
农村经济(8961)
问题(8205)
世界(7180)
经济问题(7029)
(6807)
(6601)
社会(6266)
社会科(5891)
社会科学(5891)
技术(5649)
管理(5355)
资源(5345)
业大(5257)
共检索到120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近日,人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卫计委出台《关于做好进城落户农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的办法》,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基本医保制度体系。《办法》指出,进城落户农民是指按照户籍管理制度规定,已将户口由农村迁入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配合和支持相关部门,做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把进城落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文章通过对2010年全国性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如果要求其交回承包地,则只有10%左右愿意转为非农户口。(2)"为了孩子的教育与升学"是少数农民工愿意转户的主要原因。(3)"想保留承包地"是大多数农民工不愿转户的主要原因。(4)在转为非农户口这一问题上,80前与80后农民工不存在显著区别。由此作者认为,推进城镇化的优选之路是"常住化城镇化"而非"户籍化城镇化";要在不强迫改变农民土地权属的前提下将农民工转变为城市新市民;应给予进城的"80前"与"80后"同等重要的政策关注。深层城镇化的政策配置重点,应是"基本公共服务与福利配置的均等化",而不是强化户籍的制度区隔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兴庆  李荣耀  
自2003年以来,相关法律和政策文件在"三权"处置问题上经历了从重保障功能到重财产属性、从直面"一权"到直面"三权"、从强调"维护"到强调"转让"的演进过程。本文提出的支持引导"三权"转让的总体思路是,按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顺序,依次扩大转让改革的尺度;按一般农村、城郊村、城中村的顺序,依次扩大转让改革的力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财产权利,设置不同的受让人范围和优先序;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兴庆  李荣耀  
自2003年以来,相关法律和政策文件在"三权"处置问题上经历了从重保障功能到重财产属性、从直面"一权"到直面"三权"、从强调"维护"到强调"转让"的演进过程。本文提出的支持引导"三权"转让的总体思路是,按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顺序,依次扩大转让改革的尺度;按一般农村、城郊村、城中村的顺序,依次扩大转让改革的力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财产权利,设置不同的受让人范围和优先序;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问题:张三是某村村民,1998年经申请取得一块宅基地并在上面建造了房屋,后来张三进城打工,在城里购买了商品房并将户口迁到城里,原来农村建造的房屋则闲置至今。请问能否给张三在农村的宅基地登记发证?解答:笔者认为:对于进城打工落户城镇的农民,其在农村取得的宅基地应该登记发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琳  刘彦随  
基于"推—拉"理论、新经济学劳动力流动理论,剖析了农民进城落户意愿的城乡作用力、农民进城落户的内部影响因素,并结合郸城县169份农户有效问卷和村干部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农民进城落户意愿可用"推力—拉力"范式解释,包括生活便捷程度、子女的受教育环境、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家庭收入和非农就业、消费和生活成本,其中,便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子女受教育环境是最大的城镇拉力,没有稳定的非农工作是最大的城镇推力。②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影响因素涉及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村庄因素三个层面。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生活水平、亲朋好友是否进城落户、村庄医疗卫生条件是影响郸城县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其中文化程度、亲朋好友是否迁户的影响效应为正,年龄、家庭生活水平及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影响效应为负。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飞  杜云素  
中国农民城镇化不能回避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城镇化的实质是"弃地"城镇化。计划经济时期,农民进城后拥有城市全方位的福利保障,"弃地"城镇化有其合理性。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继续采用"弃地"城镇化模式,形成"半城镇化"困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弃地"城镇化的合理性基础已经丧失,且不符合农民的实践理性。因此,有必要赋予农民明确的农村土地权利,让农民"带地"城镇化。从社会良陛运行的角度看,"带地"城镇化有利于提升进城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他们实现向上社会流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济芳  聂伟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方言技能对进城农民落户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越熟悉当地方言的进城农民,越倾向于落户城镇;方言技能通过收入、社会交往以及社会认同机制实现对进城农民落户意愿的正向影响。进城农民收入水平每增加一个对数单位,落户意愿提升28.3%;进城农民交往意愿因子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单位,落户意愿提升16.4%,与本地人实际交往融洽每提升一个等级,落户意愿提升22%;进城农民城市认同因子得分每增加1个标准差单位,落户意愿提升20.4%。另外,方言技能的城镇落户效应在跨省流动中以及在城乡结合部与县镇正向影响显著,但在市内跨县和市区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曲颂   郭君平   李荣耀  
在充分保障进城落户农民“三权”的前提下,构建“三权”财产权益实现机制既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处在重要窗口期。本文立足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以户籍关系变化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调整为逻辑主线,审视进城落户农民“三权”的内涵演化,梳理进城落户农民“三权”处置的政策脉络和地方探索,进而剖析构建进城落户农民“三权”财产权益实现机制的关键难点。研究认为,构建进城落户农民“三权”财产权益实现机制的关键难点在于辨明农民进城落户与融入城镇的关系,厘清集体内部转让与市场资源配置的边界,着力解决“三权”退出补偿不足的核心问题,确立“以用定转、转用联动”一体化机制,抓住集体成员身份去留的根本症结,以及做好退村进城之间权利保障的接续衔接。在此基础上,应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多层级多元化补偿机制、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软硬兼施”完善引导机制、统筹推进改革与完善配套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金励  
中国从二元户籍的隔离走向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的统一,使户籍制度改革成为了新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时代变革之一,但同时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权益保障问题也凸显出来。基于对全国1620个行政村的调查,主要考察退地补偿方案、留地制施行期限、户籍制度改革中的土地确权、承包地合理利用、"逆城市化"回迁等问题,分析发现,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中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不力。据此,在居住证制度新政实施中,亟需完善思路,积极推进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改革的互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志   郑志浩  
随着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延包时点的临近,进城落户群体的承包地延包处置问题亟需解决。理论分析与访谈调查显示:到期延包处置包含固有的现实依据、效率逻辑与产权归属逻辑;在未来延包时点,主要可以配给直接顺延、有偿退出、无偿退回、有偿使用四种方案;到期后全部直接顺延进城落户群体的承包地可能引发无地人群的不满,而有偿退出存在着标准难统一等问题;直接无偿收回进城落户群体的承包地可能会成为大部分村庄的主要选择,原因是受到户籍变动、公平心理与收入差异的影响;有偿使用方案得到了超过半数的访谈农户支持。事实上,进城落户群体的农村承包地权利处置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主体资格”问题,是对承包权的下属权利如成员权、继承权、退出权等土地产权理论边界的拓展与深化,也是对中国农地产权改革理论内容的细化与丰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祖辉,钱文荣,毛迎春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已进城农民的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表明,进城农民大多在城市社会的融入度较高。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还有1/4左右的人有重新回农村的想法;户口依然是判断进城农民是否“市民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有效地帮助新进城农民尽快适应城镇的工作和生活,对于实现农民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类似浙江省这样经济发达的农村已具备较好的创业环境,因此一些受教育程度高、创业能力较强的进城者回乡创业的欲望较为强烈,城镇如何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宝树,沈颖,张景岳,颜海华  
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自筹资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同年10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文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翌  郝明松  悦中山  
农民工能否落户城镇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重大的现实影响。利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两方面对农民工的落户城镇意愿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状况及学龄子女是否在本地就学会显著影响农民工的落户意愿,表明制度性因素的重要;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看,基于传统的先赋性场域网络如亲属网对农民工的落户意愿无显著影响,而基于现代社会的自致性场域网络如朋友网、行政组织网、工作同事网则显著提高了农民工落户城镇的意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江泉  谢艳华  
在中国城镇化加速之际,面对各类城镇宽松入户政策,广大农民工反倒显得异常冷静甚至抵触,大多选择"进城不落户",微观层面看,其"浅因"是农民工顾虑自身在城镇生活难以为继,"基因"是农民工个体人力资本要素严重不足以致难以融入城镇主流劳动力要素市场,因而,其就业无保障、收入低下,支撑不了其城镇生活。通过近年统计数据与国际对比,结合农民工个案,立体展示农民工人力资本不足的现状及后果,然后,梳理农民工人力资本要素在其城镇化决策中的内在驱动力,最后着重强调:首先,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的解决应在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要素上下功夫;其次,明确农民工人力资本培育路径优先秩序;然后,划清培育成本分担主体责任,有效推进农民工人力资本培育工作以更好的推动他们进城落户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