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
2023(1436)
2022(1217)
2021(1100)
2020(961)
2019(2026)
2018(1951)
2017(3581)
2016(1808)
2015(2014)
2014(1925)
2013(1933)
2012(1679)
2011(1644)
2010(1631)
2009(1577)
2008(1612)
2007(1392)
2006(1219)
2005(1147)
作者
(4974)
(4070)
(4012)
(3747)
(2533)
(1817)
(1760)
(1547)
(1525)
(1505)
(1339)
(1338)
(1253)
(1228)
(1222)
(1221)
(1219)
(1151)
(1142)
(1140)
(1067)
(990)
(912)
(911)
(902)
(889)
(887)
(886)
(881)
(835)
学科
(6476)
经济(6467)
管理(6012)
(5864)
(5693)
企业(5693)
方法(2845)
(2844)
(2616)
(2547)
(2216)
财务(2216)
财务管理(2215)
企业财务(2116)
数学(2069)
数学方法(2051)
中国(1991)
业经(1787)
理论(1764)
教育(1555)
研究(1361)
组织(1253)
情报(1237)
建设(1186)
(1087)
贸易(1087)
技术(1066)
(1060)
资料(1055)
(1054)
机构
大学(26684)
学院(25135)
管理(9909)
(9264)
经济(9067)
理学(8538)
理学院(8439)
管理学(8331)
管理学院(8266)
研究(7443)
中国(5885)
(5554)
(4722)
科学(4583)
图书(4351)
书馆(4200)
图书馆(4199)
(4162)
师范(4144)
(3922)
财经(3731)
北京(3489)
中心(3423)
(3410)
(3389)
师范大学(3354)
(3192)
研究所(3043)
业大(2963)
经济学(2895)
基金
项目(16124)
研究(12895)
科学(12881)
基金(11919)
(10076)
国家(9966)
科学基金(8731)
社会(8448)
社会科(7954)
社会科学(7953)
基金项目(6233)
(5911)
教育(5815)
编号(5638)
自然(5250)
自然科(5105)
自然科学(5102)
(5084)
自然科学基金(5031)
成果(4934)
资助(4414)
项目编号(3938)
国家社会(3611)
(3594)
重点(3522)
(3413)
人文(3378)
课题(3378)
(3266)
教育部(3241)
期刊
(10281)
经济(10281)
研究(6976)
图书(6062)
中国(5435)
书馆(4899)
图书馆(4899)
(4718)
学报(4504)
教育(3779)
管理(3571)
大学(3276)
科学(3100)
学学(2396)
情报(2169)
财经(1918)
技术(1883)
(1803)
财会(1777)
经济研究(1771)
业经(1749)
(1700)
论坛(1700)
(1651)
(1571)
金融(1571)
会计(1544)
理论(1348)
(1343)
商业(1323)
共检索到41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严正道  
《蜀中广记》的明刊本是由曹学佺本人或其友人刊刻,反映了《蜀中广记》成书时的最初形态,因而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具体表现为:一是从所保存的两篇序文中可以了解曹学佺编撰时的心态、思想,提供了成书和流传的一些重要信息;二是对部分校定者姓名的存录,有助于我们探知其成书时的一些具体情况;三是对四库本缺漏和删改文献的保存,可以用来弥补及校勘四库本之失。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郭立暄  
刘应袭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厢记》因其罕见而很少被研究。本文将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东亚图书馆所藏的《西厢记》刘氏本的总评、眉批、版画、释义、字音与其他相关版本进行比较,指出刘氏本的发现对理清《西厢记》版本体系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严正道  
《蜀中诗话记》是明曹学佺《蜀中广记》的一部分,分四卷,二百七十二条,内容主要涉及巴蜀籍及游宦巴蜀文学家之生平创作、趣闻轶事、掌故传说,兼与文学相关的蜀中风物民俗。不过,由于编选时间过于仓促,缺乏精审和考覆,存在着误收、误判或考据、引证等类的讹误。文章选取其中讹误比较明显的五条进行仔细梳理和考辩,力图有所匡正。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勤合  滑红彬  
《四库全书》残本《庐山记》相较日藏宋本《庐山记》五卷足本,虽然内容不全,但因为它有自己的独立可靠来源,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辑佚和校勘价值。其中收录了慧远《游庐山记》全文,为全本和其他文献所无。此外,四库残本还能补足全本中的多处阙文,校正其中的多处讹误。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马文大  
《清车王府藏曲本》是清代北京蒙古车王府所藏戏曲、曲艺的总称。分别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收藏。首图本曾经整理影印面世,而北大藏本从未出版过,二者相合才称曲本全璧。它是研究近百年中国戏曲与说唱艺术的珍贵史料,也是研究清代王朝由盛转衰时期民情、风俗、民族关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本文简介了未刊曲本的整理情况及其文献价值,考证了车王府藏曲本存世情况。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闫月香  
随着文献数字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纸本过刊文献利用率逐年下降,馆藏成本却逐年增加,馆藏矛盾凸现。然而过刊文献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纸本过刊文献实行区域合作储存有必要而且也是可行的。笔者经过论证认为,建设区域储存图书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确定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借鉴国外成功范例,可实现区域联盟内低利用率过刊文献的共建共享。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革红  
本文主要考证清初时事小说《新世弘勋》的两个版本——载道堂刊本和庆云楼藏板刊刻的先后次序,通过对两个版本版刻特征和内容的考察,认为载道堂刊本是顺治间原刊本,庆云楼藏板是乾隆初年载道堂刊本的覆刻修订本,从而纠正了学术界长期以来所持的庆云楼藏板是《新世弘勋》原刻本的观点。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唐雷  
1971年作家布罗提根在小说《堕胎》中描述了一个未刊本图书馆的文学意象,据此,美国在1990年创建了布罗提根图书馆。受其启发,有必要对中国各类图书馆设立文学作品未刊本阅览室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别从作者送藏、读者阅读、未刊本的保存实践和阅览室创建的理论基础等几方面呼吁国内文学作品未刊本阅览室的问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杜朝晖  祁毅  
湖北省图书馆徐行可藏《通俗编》为黄侃手批本,黄批俗语共500条。但黄焯《〈通俗编〉笺识》仅录入其中365条。徐藏本《通俗编》补充了黄焯《〈通俗编〉笺识》的不完备处。黄焯未收的135条批语不仅能够体现其编录《〈通俗编〉笺识》的倾向性,而且更能全面体现黄侃《通俗编》研究的相关成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宗瑞冰  
金鳌山人所撰《清民两代金石书画史》一书,系未付梓之民国时期稿本。此稿本为清、民两代金石、书、画艺术家立传,记其生平仕宦、艺术成就、文学造诣等。此稿本对考证清、民两代人物生平以及著述有重要意义,更对研究清、民两代的艺术史、文学史、地方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仝建平  
《翰墨全书》是元代留存至今部头最大的一部交际应用类的民间日用类书,刊行后又经过两次改编,形成大德本、泰定本、明初本三种版本系统和大德本、泰定本两种内容系统。大德本为初编本,且内容最多,泰定本压缩改编大德本而成,明初本内容沿用泰定本。属于泰定本内容系统的明初本随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出版而通行易见;但大德本却少为关注和利用。本着类书收录资料多少、辑佚校勘价值高低的原则,在利用《翰墨全书》时应优先使用大德本。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罗志欢  李志博  戴程志  
《棣垞集》有清刻本行世,其稿本亦保存完好。稿本与刻本在诗文数量、文词字句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刻本诗文系从稿本中选刻,所收诗文数量不及稿本一半,未能反映《棣垞集》全貌。在编刻过程中,编刻者对稿本有所选择、删削和修改,不仅造成文字词句上的出入,而且反映出编刻者与作者在审度标准上的差异。对稿本与刻本的比较研究,可见稿本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熊静  
伦明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一生以续修四库为志业,续书楼之名远播海内。作为一位学者型藏书家,收藏之余,伦明还注重利用藏书展开学术研究。由于他一直坚持亲自抄书、校书,故其版本、目录学思想颇合实用,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伦氏著作许多是未刊的手稿本,读者访求不易,故撰此文对其文献学著作作一梳理,希望引起海内外同好对伦明研究的关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郝艳华  张琳  
本文认为《明实录研究》未能将现存的吴廷燮写本《明实录》作为一个重要的版本加以研究是一个明显的失误。吴廷燮写本《明实录》是抄本《明实录》中卷帙较完整的一部,多数抄自内阁明清档案,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郝艳华  张琳  
本文认为《明实录研究》未能将现存的吴廷燮写本《明实录》作为一个重要的版本加以研究是一个明显的失误。吴廷燮写本《明实录》是抄本《明实录》中卷帙较完整的一部,多数抄自内阁明清档案,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