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3)
2023(5986)
2022(5084)
2021(4600)
2020(3917)
2019(8873)
2018(8793)
2017(16623)
2016(9226)
2015(10410)
2014(10318)
2013(10236)
2012(9640)
2011(8640)
2010(8717)
2009(8461)
2008(8219)
2007(7497)
2006(6711)
2005(6197)
作者
(26128)
(22268)
(22026)
(20969)
(14082)
(10492)
(9979)
(8505)
(8401)
(7992)
(7725)
(7490)
(7329)
(7219)
(7180)
(6878)
(6520)
(6487)
(6386)
(6363)
(5719)
(5414)
(5299)
(5136)
(5059)
(5001)
(4976)
(4906)
(4472)
(4360)
学科
(38129)
经济(38059)
管理(31628)
(27189)
(22586)
企业(22586)
方法(14820)
数学(13117)
数学方法(12980)
(12618)
(12521)
(10915)
中国(10029)
业经(8906)
地方(8902)
(8575)
体制(7312)
(7024)
财务(7005)
财务管理(6987)
(6975)
银行(6959)
农业(6830)
(6805)
金融(6803)
(6802)
(6652)
企业财务(6627)
环境(6438)
(6214)
机构
大学(131447)
学院(131261)
(57680)
经济(56548)
管理(49203)
研究(46226)
理学(41767)
理学院(41320)
管理学(40752)
管理学院(40502)
中国(35785)
(29920)
(27047)
科学(26186)
(23125)
(22791)
财经(22559)
(21391)
中心(21215)
研究所(20557)
(20335)
(19564)
业大(18898)
经济学(18519)
农业(17679)
(16731)
北京(16724)
财经大学(16622)
经济学院(16613)
(15807)
基金
项目(86568)
科学(68632)
研究(63756)
基金(63690)
(55780)
国家(55343)
科学基金(47113)
社会(42338)
社会科(40183)
社会科学(40176)
(33861)
基金项目(33527)
自然(29475)
教育(29113)
自然科(28730)
自然科学(28718)
(28304)
自然科学基金(28196)
资助(25613)
编号(24679)
(22055)
成果(20844)
重点(20082)
(19938)
(18601)
国家社会(18118)
(18098)
课题(18031)
教育部(17166)
创新(17160)
期刊
(67871)
经济(67871)
研究(41555)
中国(30445)
(24754)
(21659)
管理(20311)
学报(20068)
科学(18688)
大学(15578)
学学(14865)
农业(14351)
(13871)
金融(13871)
教育(12852)
财经(11844)
技术(11289)
经济研究(10223)
(10114)
业经(9950)
问题(9138)
(7690)
(6953)
(6482)
技术经济(6342)
现代(6279)
世界(6278)
理论(5912)
会计(5862)
国际(5816)
共检索到207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庆元  
本文利用徽州家谱、地方志、徽州文书和新发现的明万历年间徽州府文件汇编———《新安蠹状》中的资料,以明代徽州府为中心,对粮长制度的实施及其演变进行了考察。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道胜  
"匣"是一种藏物器皿,其本源于民间生活实际。明清时期,徽州民间广泛用匣以保存文书等重要记录和凭据。尤其是徽州宗族组织普遍建立的公匣制度,其严格的管理机制是徽州民间文书大量遗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力  
~~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振忠  
王振忠,1992年历史学博士,1998年晋升教授,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太新  苏金玉  
亩产问题是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大问题,学术界对此已发表了许多意见,应该说是有成绩的,但由于过去的研究,缺乏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得出的结论又是不能令人满意。我在治史过程中,经过多年的积累,从《屯溪档案》中获得一批珍贵的材料,很有助于解决清代徽州地区的粮食亩产问题,我们想通过这个地区的个案研究,也许能为研究亩产问题提供一点有益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双进  
2014年,我国首次在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启动部分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本文紧密结合实际,阐述了粮食目标价格的内涵及与现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的主要区别,从粮食生产的外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和现行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等角度,实证分析了实施粮食目标价格政策的必要性,探讨了制定粮食目标价格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久林  储金龙  叶家珏  刘瀚  张俊  
古徽州地区是我国目前传统村落保存面积最大、保护最为完整、具有深厚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区域,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文章采用历史文献梳理、GIS空间分析、地统计等方法对古徽州传统村落空间进行解构。传统村落外部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网络状和枝状发展特征,规模上具有明显的集中性与等级性,形态上趋于均衡分布。在内部空间序列上,揭示了传统村落的核心空间、街巷空间、水口空间、滨水空间的组织规律,发现传统村落的发展深受聚族而居的宗法社会结构、天人合一思想、深厚的宗族观念等影响。最后,基于特征认知,探讨传统村落空间组织与自然环境、区位环境和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揭示了传统村落空间演化的驱动机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徽州文书是20世纪中国民间历史文献领域的重大发现,由其形成和推动的徽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简要回顾中山大学徽学研究、徽州文书收藏历史与传统;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的规模、类型与特色,以及徽州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和进展;论述徽州文书的数字人文发展趋势及其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徽州文书是20世纪中国民间历史文献领域的重大发现,由其形成和推动的徽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简要回顾中山大学徽学研究、徽州文书收藏历史与传统;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的规模、类型与特色,以及徽州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和进展;论述徽州文书的数字人文发展趋势、研究与实践重点及其对人文科学研究发展的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房昀玮   刘锐  
<正>核心提示本文认为,有关耕地保护与利用的法律及部门规章应当明确耕地“非粮化”管控的限度,并且根据不同的管控强度配套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以确定公权力行使的边界,并平衡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保障与耕地权利人的经营自主权。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了多项有关耕地“非粮化”管控的政策文件,耕地“非粮化”整治和预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2023年12月出台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在《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基础上,
关键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日根  
徽州作为明清时期一支重要商帮的发源地早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极大兴趣。在本文中,笔者关注的是:徽州人的弃儒弃农经商并不在于彻底否定儒学传统,他们走出了一条向外发展以稳定内部的自我适应道路。在传统的徽州社会里存在着一种既饱含浓郁儒风但又井井有条的社会秩序。通过对明清徽州会社经济的分析,将有利于考察该地传统社会结构的演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忠鑫  
明清时代的徽州民间文书和赋役文献广泛使用土地字号。明初,土地字号的分配单元是保,万历清丈以后逐渐演变为以图为单位,显示出图甲组织在基层地籍编造管理中的作用。在图甲组织的地籍管理、民间社会的契约表述等实际使用场合,土地字号与基层单元的结合仍带有明显的都保痕迹。图甲的增减变动也对字号分配有较大影响。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廷元  
徽人经商多藉牙行制度牟取厚利。其中有些人初则为牙后则为商,在居间活动中积累起经商的资本;有些人则本人经商,而支持其亲友经营牙行,利用牙行为自己的商业活动提供方便;还有一些人采用亦商亦牙的经营方式攫取暴利。随着微商的兴盛,徽人经营牙行的现象也日益普遍。商牙之间的紧密结合遂成为徽商经营活动的一大特色。本文试就笔者所接触到的资料,对此作初步论述。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许平山  袁传刚  孙健康  
徽州独特的地域及人文特征,对徽州服饰的形成,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徽州服饰的用料以及衣制的长期不变,均与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另一方面,徽州服饰所有的诸般特征,如色尚简朴、男女有别、地区差异明显等,亦与徽州独特的地域及人文特征息息相关。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梳理徽州服饰的流变与特征,能唤起人们对徽州服饰的独特的历史记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