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7)
2023(12521)
2022(10564)
2021(10113)
2020(8197)
2019(19487)
2018(19196)
2017(36699)
2016(20073)
2015(22844)
2014(23154)
2013(22769)
2012(20734)
2011(18780)
2010(18313)
2009(16851)
2008(16533)
2007(14030)
2006(12436)
2005(11298)
作者
(57196)
(47184)
(46702)
(44955)
(30162)
(22471)
(21500)
(18558)
(18104)
(16826)
(16343)
(15906)
(14985)
(14814)
(14641)
(14538)
(14058)
(13880)
(13599)
(13467)
(11725)
(11490)
(11454)
(10705)
(10665)
(10575)
(10504)
(10498)
(9460)
(9205)
学科
(78829)
经济(78752)
管理(53568)
(51070)
(42396)
企业(42396)
方法(36454)
数学(31688)
数学方法(31380)
中国(23354)
(21081)
(20927)
银行(20780)
(19714)
(19442)
业经(18204)
(18091)
(16888)
地方(16099)
(15289)
金融(15288)
(14413)
贸易(14401)
(13998)
农业(13961)
理论(13751)
(12456)
(11546)
技术(11527)
(11494)
机构
大学(279514)
学院(274955)
管理(110638)
(109901)
经济(107449)
理学(95170)
研究(94215)
理学院(94128)
管理学(92511)
管理学院(92034)
中国(76855)
(60419)
科学(57638)
(50283)
(46953)
(44044)
中心(43667)
研究所(42880)
财经(40488)
业大(40196)
(39491)
北京(38429)
(37055)
(36965)
师范(36732)
农业(34479)
(33989)
(33309)
经济学(32873)
财经大学(30456)
基金
项目(189170)
科学(148483)
研究(139377)
基金(137343)
(118971)
国家(117974)
科学基金(101501)
社会(86982)
社会科(82392)
社会科学(82372)
基金项目(73226)
(72487)
自然(65921)
自然科(64365)
自然科学(64353)
教育(63691)
自然科学基金(63181)
(61558)
编号(57546)
资助(56527)
成果(46821)
重点(42123)
(41729)
(39755)
课题(39133)
(38907)
创新(36253)
科研(36076)
教育部(35982)
项目编号(35705)
期刊
(118331)
经济(118331)
研究(88115)
中国(52978)
学报(43581)
科学(40372)
(40338)
管理(40001)
(39251)
金融(39251)
(36887)
大学(33074)
教育(32272)
学学(30618)
农业(27065)
技术(23383)
财经(19695)
经济研究(19081)
业经(18491)
图书(16970)
(16624)
理论(16299)
问题(15435)
实践(15181)
(15181)
(13886)
科技(13150)
技术经济(12856)
现代(12820)
(12204)
共检索到417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万明  
回顾明代白银货币化研究的学术历程,沿着"白银货币化与中外变革"的学术理路,在大力发掘、整理利用中外一手资料基础上,从国家、市场、社会之间关系和中国与全球关系出发,以白银货币化过程切入,尝试进行全球化开端关键历史时期贯通中外变革的综合性研究。主要在五个方面展开:一是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市场起源;二是明代白银货币化过程从国计与民生两条线索的探讨;三是明代白银货币化与中国和世界的连接;四是明代白银货币化与一系列赋役改革;五是白银货币化与张居正财政改革。结论是在整体世界形成的前夜,白银货币化源自市场萌发,标志着古代中国从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引发了一系列国家制度变迁与整体社会多元变化,启动了中国传统国家与社会向近代国家与社会的转型。中国市场扩大发展与世界市场连接,直接推动了日本银矿大开发和间接推动了美洲银矿大开发,中国不是被动纳入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而是主动走向了全球近代化的大合流,积极参与了全球化开端时期全球第一个经济体系的建构,为经济全球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万明  
明代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 ,以致于我们将晚明称为中国的白银时代也不为过。然而 ,明初白银并不是国家的合法货币 ,它经历了从非法到合法 ,并普及于全社会的货币化过程。本文依据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买卖交易契约 4 2 7件 ,说明货币化过程源自民间社会 ,经过一个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发展历程。这是中国社会内部自发产生的变革趋向 ,并非国家法令推行的结果。为史界熟知的《明史·食货志》以正统初作为朝野广泛用银的说法不能成立 ,实际得到官方事实上的认可 ,是在成、弘以后。明代白银货币化过程是中国社会经济货币化的过程 ,是市场萌发的过程 ,启动了晚明社会变迁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向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马召会  
此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元明变革视野下的明代货币转型研究"(17CZS019)的成果,曾获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并入选江西财经大学"信毅学术文库"。货币金融问题是传统中国经济史上的难点问题。其中,明代的货币转型问题是学界十分关切的学术问题,在中国金融变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本书为我们解读明代货币白银化与货币转型问题提供了新的看法。该书将明代的货币转型置于元明长时段变迁视野中考察,认为明代货币白银化的背后有着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卫荣  
中国白银货币化源于丝路贸易根据目前的考古和历史资料,白银货币或以银为主要成分的金属货币最早出现在地中海地区,古吕底亚王国大约在公元前七世纪末六世纪初就铸造并使用一种天然金银合金(electrum)的钱币,古巴比伦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前330年)也已使用银币。中国白银货币化是从唐朝(618906年)开始的。唐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也是一个中华民族充满阳刚之气的朝代。它最显著的特点是自信、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卫荣  
中国白银货币化源于丝路贸易根据目前的考古和历史资料,白银货币或以银为主要成分的金属货币最早出现在地中海地区,古吕底亚王国大约在公元前七世纪末六世纪初就铸造并使用一种天然金银合金(electrum)的钱币,古巴比伦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前330年)也已使用银币。中国白银货币化是从唐朝(618~906年)开始的。唐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也是一个中华民族充满阳刚之气的朝代。它最显著的特点是自信、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邱永志  
自宋至明时期,中国的货币流通史接连经历了"铜钱时代""纸币时代""白银时代"三大阶段。货币转型背后是时代的变革,尤其是宋至明时期国家立国形态、社会经济结构、财政货币制度等方面俱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深度影响,乃至决定着货币制度、流通的演化路径。明代货币白银化便体现了这样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明中叶前后,白银逐步取代宝钞、铜钱成为主币。这种民间货币——白银与国家铸行货币——铜钱兼行,且民间货币一直居主导地位的格局,呈现出复杂的独特性。本文试图从综合性的货币史框架分析明代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何平  
本文从世界货币职能的视角,考察明代货币结构的变化和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明代货币结构从单一的宝钞制度恢复到钱钞并用,最后形成以白银为价值基准和主导的银钱复合货币体系,是西方势力东来、东南沿海私人海上贸易发展使中国被动迈入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促成的。白银的世界货币性质使得纳入全球一体格局的明朝将白银内化为基准货币。当时的社会精英从货币主导权旁落的角度提出反对使用白银的主张,但未能阻挡东西方贸易交往的国际形势下货币形式的自然选择。白银货币的被动供给为明清社会带来了极其深刻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恂诚  
近代中国货币供应结构的改变(存款比例增大)解决了现金货币供应不足的问题。文章测算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认为它是稳步增长的。在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中国、交通两银行等核心金融机构力挺工商业的带头示范和同业合作,以及政府对中交两行接管初期的某种督促,保持了货币供给的增加,使中国市场较快走出困境;但政府统制金融的另一面则是扼杀了市场的活力,缺乏制约政府行为的配套改革,因此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埋下了非常不利的伏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邱济洲  韩博  
黄金是一种同时拥有金融属性、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的商品。英国于1816年制订《金本位制法》,在世界上首次实行金本位制。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相继仿效,使金本位制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货币制度,实现了第一次黄金货币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元—黄金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现了第二次黄金货币化。1978年4月1日起《牙买加协定》正式生效,从法律层面实现了黄金非货币化。但是,近几年随着信用货币的不稳定性渐渐凸显,特别是美元不断贬值,这为黄金再货币化提供了客观需要。实现黄金再货币化,可以使黄金重新回归到货币领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更好地发挥货币职能,这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磊  朱太辉  
M2/GDP是货币化率的近似指标。在货币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且M2/GDP已经超过2时,M2/GDP已经无法近似货币化率。所以,要解释以M2/GDP衡量的高货币化率,反而需要考虑货币化之外的因素。根据货币交易方程,M2/GDP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高货币化率的本质是货币流通速度非常低。因此,要解释高货币化率,应该分析经济主体对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需求为何这么高,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如此低。本文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推导出,中国的高货币化率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财富积累增加和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导致投资渠道有限且收益率较低造成的。本文利用数据初步验证了相关假说。本文也进一步推断了货币化率下降的最可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文成  
南宋末年李曾伯所撰《救蜀楮密奏》记载了宝祐二年(1254)四川钱引总量达到16亿贯、宋廷新发行银会2 800万贯导致的货币危机,提出了集中纸币发行权、以东南会子取代钱引、允许银会和东南会子跨区流通的救弊之策。其部分对策付诸实施后,川蜀地区行用了140多年的钱引为银会所取代。该文论及银会替代钱引的历史,反映了南宋末年纸币严重贬值、铁钱失去纸币准备金功能、纸币跨区流通趋势凸显等方面的情况,表明银两不仅取代铁钱成为川蜀新纸币——银会的价值基准,而且已成为钱引、银会、东南会子等纸币共同的价值标准,逐步成为多元货币体系中的主要货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明代万历九年(1581年)改革一条鞭法,白银正式成为中国主体货币,开启了白银中国时代。而在本世纪初,以弗兰克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为中心,白银货币化与白银中国又成为探讨中国和西方世界先进和落后历史分岔的重要话题。中国白银货币地位形成的动因是什么,它对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明代万历九年(1581年)改革一条鞭法,白银正式成为中国主体货币,开启了白银中国时代。而在本世纪初,以弗兰克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为中心,白银货币化与白银中国又成为探讨中国和西方世界先进和落后历史分岔的重要话题。中国白银货币地位形成的动因是什么,它对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崔文生  刘巍  
本文搜集汇总了近代中国1910—1936年的银行资本额,用数量分析方法证实了近代中国银行总资本额是影响货币量M1的主要因素。同时,也证实了银行资本规模是市场中货币需求的客观要求。本文采用货币化程度的国际比较方法考察了这一时段内近代中国银行业规模适当与否,近代中国与同时代的日本、美国和英国的货币化比率比较结果说明,近代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尚嫌不足,远不是"畸形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晓红  
经济市场化是中国加入WTO 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关键, 经济货币化为经济市场化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有助于经济市场化。而经济的金融化并不是简单地适应经济的市场化和货币化,在二者之间存在一种自由与管制的辩证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