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
- 2023(1229)
- 2022(1088)
- 2021(983)
- 2020(809)
- 2019(1971)
- 2018(1842)
- 2017(3360)
- 2016(1964)
- 2015(2327)
- 2014(2426)
- 2013(2406)
- 2012(2479)
- 2011(2005)
- 2010(2022)
- 2009(1852)
- 2008(1927)
- 2007(1610)
- 2006(1374)
- 2005(1200)
- 学科
- 济(8331)
- 经济(8327)
- 地方(5543)
- 文化(3703)
- 业(3043)
- 方法(3027)
- 管理(2933)
- 企(2899)
- 企业(2899)
- 农(2659)
- 业经(2575)
- 地方经济(2498)
- 中国(2338)
- 学(2148)
- 产业(2121)
- 理论(2061)
- 和(2057)
- 教育(1936)
- 市场(1934)
- 农业(1880)
- 文化产业(1772)
- 文化市场(1772)
- 数学(1630)
- 数学方法(1610)
- 事业(1545)
- 环境(1526)
- 经济理论(1438)
- 企业经济(1349)
- 资源(1233)
- 政治(1204)
- 机构
- 学院(26928)
- 大学(25696)
- 江(12317)
- 研究(10265)
- 管理(8860)
- 济(7679)
- 理学(7554)
- 经济(7491)
- 科学(7463)
- 理学院(7378)
- 管理学(7182)
- 管理学院(7121)
- 中国(6531)
- 京(6491)
- 农(5787)
- 范(5445)
- 省(5418)
- 所(5416)
- 师范(5371)
- 研究所(5070)
- 浙(4937)
- 浙江(4928)
- 中心(4858)
- 业大(4807)
- 农业(4535)
- 州(4448)
- 师范大学(4286)
- 南京(4039)
- 院(3782)
- 技术(3365)
共检索到43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亚敏
浙江茶文化在明代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龙井茶是明代五种名茶中的“至品”。龙井茶的生产和经营蕴含着茶文化 ,并促使浙江茶文化的高度发展
关键词:
明代 浙江茶文化 龙井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卫新
中日两国的茶文化,既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又有其共同的和不同的文化内涵。两国的饮茶习俗也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自不同文化的背景。正是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反映了两国人民在个性上、心理趋向上的不同
关键词:
中日,茶,文化,异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进军
中国茶文化起于全民尚茶,根植于中国的传统哲学文化;英国茶文化起于王室贵族的社交活动,二者有不同的茶饮起源和习惯,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及哲学思想。通过中英茶文化的比较,可以得到对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的启发:发展作为精神载体的茶出口贸易与输出中国茶文化。
关键词:
中英 茶文化 比较 启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卫英 朱世桂 黎星辉
以宜兴阳羡茶文化博览园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茶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模型,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特征,环境特征和开发条件3个方面筛选出茶文化历史价值、教育科研功能、美学观赏、资源组合、生态环境、交通条件、客源市场等22个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专家评价获得各指标权重。运用构建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阳羡茶文化博览园旅游资源进行实例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宜兴阳羡茶文化博览园茶历史文化价值较高、资源类型多样、旅游客源市场条件良好,茶文化旅游开发潜力较大,但是存在知名度不高、资源聚集度较低、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尚不完善等缺点。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当地茶文化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常建华
明代浙江祠祭祖先的形式可以分为庵观附祭与墓祠、家祠、宗祠三种形式。明前期墓祭有墓庵、墓亭、墓祠,士大夫予以肯定。家祠通常祭祀近祖,或有祭祀始迁祖,有违儒家礼制,士大夫也给予认可。家祠事例见于温州府、处州府、金华府、湖州府。明中叶绍兴山阴陈氏创祠堂,置祭田,祭祀父祖。金华府义乌陈氏设立祠堂牌位引起关注。明后期浙江温州祠堂仍在继续设置。温州府乐清县李氏、高氏设置大宗祠。金华府东阳许氏祠堂由地方名人专祠转化为族人宗祠,绍兴府余姚吕氏也有始祖祠,由家祠演变为宗祠。吕氏设置祭田,由族众捐置,三房轮流办理祭祖。
关键词:
《家礼》 祠堂 方孝孺 苏伯衡 吕本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学文
明洪武末年,日本虽由北朝统一,但失败的南朝武士、政客、浪人、海盗互相勾结为倭寇,不时骚扰中国。至嘉靖朝,日本处于战国时期,王权失控,在领主支持下,倭寇更勾结中国奸商、豪主、海盗,釀成一代倭患。烧杀掳掠,生灵涂炭,幸赖戚继光等将领联合人民奋起抗御,平息倭患,而浙江人民爱国爱乡,筑城堡、练乡兵,现遗存的烽堠城堡就是实物见证。
关键词:
明代 倭患 抗倭 城堡 戚继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春风
永春佛手茶的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及文化背景入手,分析永春佛手茶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提出通过永春佛手茶文化传播可以助力相关地方的旅游资源开发,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提升永春佛手茶的品牌识别度及竞争力,同时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让相关区域的各种资源更加有效整合。通过研究提出永春佛手茶文化传播的策略:明确永春佛手茶品牌形象定位;完善品牌文化形象系统,实施文化营销,以提升永春佛手茶品牌附加价值;利用禅茶文化交流平台,丰富永春佛手茶的文化内涵及完善茶文化传播体系;借助微博、微信和微电影等新型传播媒介加强与受
关键词:
永春 佛手茶 茶文化 文化传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一墩 肖洒 胡最 郑文武 尹影
针对当前茶文化园的规划设计中缺乏系统的文化特征挖掘理论和方法支持的现状,以耒阳江头贡茶园的规划设计为例,首先结合文化景观基因理论深入阐述了江头贡茶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取了江头贡茶文化的景观基因。其次,根据提取的江头贡茶文化景观的本质特征,提出了江头贡茶文化园的规划设计方案,并详述了其规划思想、设计原则和主体特征。文章结合文化景观基因理论探索传统茶文化价值特征的开发与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我国传统茶文化及其产业化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牟元珪
中国是茶的故乡,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唐代茶圣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不过,真正形成茶文化则始于唐代.至宋代,茶和柴米油盐酱醋已成为普通百姓“开门七件事”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必需品.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斗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茶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彩,不愧为中华民族一份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斗茶又称“茗战”,就是品茗比赛,意为把茶叶质量的评比当作一场战斗来对待,“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斗茶源于唐,而盛于宋.它是在茶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风俗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毅 丁亮
上供物料作为政府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实物财政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方财政的主要负担项目。浙江地区的物料用量经历了成弘正和嘉靖中后期两个增长高峰,按白银计算两次上涨幅度大致相同,均平法改革以后各项料银用量被基本规范下来。明中期以降,浙江的各项物料基本实现折银征收,但实物财政运行方式依然延续下来。各项目要依据中央指令交纳白银或实物,无论何种形态,都延续着明初以来的对口解纳方式。
关键词:
上供物料 额办 坐办 折银征收 里甲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锦娟 Mesut Keskin
中国茶文化与社会生活、传统礼仪、儒释道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土耳其茶文化起源于古丝绸之路的中国,经过发展与改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红茶文化。本文拟从中土茶文化的符号象征意义,茶俗异同,茶与文学艺术的结合进行中土茶文化的对比,探究中土茶文化内在的联系与各自的特色,建议通过茶文化交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增进中土两国民心相通。
关键词:
中国 土耳其 茶文化 比较 跨文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仲尧
浙江商品经济以及商贸活动的发展 ,基本上是从六朝时期开始。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 ,起步阶段的浙江商业 ,已形成自己的一定特色。这些特色与特定的地域经济条件有关。
关键词:
六朝 浙江地区 商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廖康 傅彩莲 胡红
近年来,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的浙江省在努力打造"经济强省"的同时,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不仅要让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更殷实,还要让老百姓的精神生活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董根洪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努力建设文化浙江"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而要达成这一具有远见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大力弘扬优秀浙学文化。以宋明时期浙江学术为代表的浙学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想家和文化巨匠,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文化实践塑造了代代相传的的浙江学术传统与人文精神传统,形成了今天建设文化浙江所需的
关键词:
浙学 文化产业 浙江 文化自信 浙江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