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1)
- 2023(12623)
- 2022(11153)
- 2021(10522)
- 2020(8698)
- 2019(20156)
- 2018(20116)
- 2017(37830)
- 2016(20687)
- 2015(23272)
- 2014(23413)
- 2013(22994)
- 2012(20954)
- 2011(18824)
- 2010(18709)
- 2009(17233)
- 2008(16855)
- 2007(14717)
- 2006(12895)
- 2005(11457)
- 学科
- 济(77633)
- 经济(77514)
- 管理(63921)
- 业(58282)
- 企(51000)
- 企业(51000)
- 方法(35877)
- 数学(29658)
- 数学方法(29308)
- 财(22654)
- 中国(20881)
- 农(20430)
- 业经(19374)
- 制(18794)
- 学(17293)
- 理论(15386)
- 地方(15215)
- 务(14338)
- 财务(14270)
- 财务管理(14241)
- 和(14183)
- 贸(13768)
- 贸易(13761)
- 企业财务(13521)
- 易(13374)
- 农业(13318)
- 环境(12988)
- 体(12980)
- 银(12651)
- 技术(12635)
- 机构
- 大学(294385)
- 学院(291001)
- 管理(116948)
- 济(111978)
- 经济(109348)
- 理学(101310)
- 理学院(100174)
- 管理学(98552)
- 管理学院(98014)
- 研究(94286)
- 中国(69242)
- 京(62723)
- 科学(57588)
- 财(54412)
- 所(46232)
- 财经(43101)
- 中心(42211)
- 江(42141)
- 农(42031)
- 研究所(41873)
- 业大(41687)
- 北京(39637)
- 范(39529)
- 师范(39228)
- 经(39075)
- 院(34321)
- 州(34262)
- 经济学(33150)
- 农业(32643)
- 财经大学(32108)
- 基金
- 项目(199120)
- 科学(156736)
- 研究(149275)
- 基金(144121)
- 家(123946)
- 国家(122866)
- 科学基金(106131)
- 社会(93572)
- 社会科(88534)
- 社会科学(88512)
- 省(77394)
- 基金项目(76971)
- 教育(68614)
- 自然(68097)
- 自然科(66454)
- 自然科学(66442)
- 自然科学基金(65232)
- 划(65019)
- 编号(61864)
- 资助(58423)
- 成果(51498)
- 部(44211)
- 重点(44096)
- 课题(42352)
- 创(41567)
- 发(41415)
- 制(39789)
- 项目编号(38775)
- 创新(38642)
- 教育部(38404)
- 期刊
- 济(125467)
- 经济(125467)
- 研究(88358)
- 中国(55666)
- 学报(44788)
- 管理(44008)
- 财(42220)
- 科学(41230)
- 农(38841)
- 教育(36549)
- 大学(34676)
- 学学(32287)
- 农业(26793)
- 技术(24447)
- 融(23593)
- 金融(23593)
- 财经(21305)
- 业经(20149)
- 经济研究(18709)
- 经(18079)
- 图书(16902)
- 问题(16005)
- 理论(15001)
- 科技(14582)
- 实践(13795)
- 践(13795)
- 版(13628)
- 现代(13388)
- 业(13215)
- 技术经济(13116)
共检索到424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常文君
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在于独有的东方审美。明代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的集大成者,它留存了明代之前各时期服饰之精髓,同时也形成了别具风格的明代特色。本文围绕明代服饰的变迁历程,探讨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路径,以切实推动传统服饰文化的发扬光大。由蒋玉秋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明鉴明代服装形制研究》一书,系统梳理了明代服饰的形制特征,并根据三百余件服装实物悉心总结了明代服装结构的不同变式,提出“类—型—式”的分类解读方式,展现出有明一代服饰的变化规律。此外还将明代服饰鲜明的制度化特征、勃兴的前现代时期手工业技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服饰礼俗习惯与服饰勾连,进行比较全面的阐释。为科学还原传统服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要武 顾晓卉
中国民间有"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的俗语,该俗语从侧面反映出人类对外在服饰的看重。"衣装",常理上认为是衣物,最多罗列出裙子、裤子等一二分支。实际上,在学术界的定义中,衣装,术语称之为"服饰",这其中包括鞋、帽、袜、包、伞以至于发饰。由此又延伸出多个领域,比如中国的汉服唐装、日本的和服、热带地区的草裙等富有地区鲜明特色的服饰。在这个基础上,每个国家、地区,比如中国,又有不同的特色。中国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元风
服饰文化是各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直接反映。在目前文化大繁荣和文化强国战略实施中,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自信和自我文化认同,提高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现实价值。大学等相关文化机构,都应更自觉地为服饰文化发展创新担责尽力。服饰者,衣服和装饰也。"衣食住行",衣为首,体现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宁
在数字化的时代,数字传承成为了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消费者观念的转变,非遗服饰既面临着被遗弃和淘汰的危险,又迎来了新的消费热潮。因此,本文将探讨非遗服饰的数字传承和消费意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传承 非遗服饰 消费意愿 历史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雪英
通过整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并实现功能互补,使民众从观念、知识和实践层面意识到民族服饰的价值及其传承之重要性、紧迫性并践行之,将有助于苗族服饰文化的有效传承。
关键词:
苗族服饰 文化传承 教育功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磊
近年来,明代卫所制度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卫所与地方社会的研究也屡有佳作问世。但学界关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西南,对西北卫所与地方社会的研究依然较为薄弱。明初的河西地区,地处极边,三面迎敌,是明朝重要的边防要塞。同时,由于地广人稀,经济落后,河西地区在人口、经济上的规模远远达不到设置府州县的标准。为巩固边防,随着军事行动的推进,明朝以嘉峪关为界,以西将元代以来活跃在这一地区的察合台出伯系
关键词:
军管型政区 卫所制度 河西地区 变迁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辉 李翠霞 尤田甜
世界各国的乳文化因历史沿革而变得纷繁多姿,特别是古代乳文化为现代乳业发展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为人民的饮食生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因此,了解各个时期的乳文化有利于未来世界乳业的发展与进步。以时间为经线,将乳文化概括为原始社会的仅供食用阶段、奴隶封建制社会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相互交往阶段、近代乳制品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以及现代乳制品综合利用阶段,其中尤以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乳文化值得深入研究。以地域为纬线分析日本、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及荷兰等国的乳文化,探索挖掘乳文化对现代乳制品的影响。
关键词:
文化传承 世界 乳文化 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莹
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作为传统艺术的瑰宝,是现代服装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研究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辅以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从而弘扬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推动现代服装设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服饰 图案 服装设计 教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海英
生菜会是广州特有的一道民俗盛景。早在汉代,生菜会就作为我国"立春"时的风俗活动而出现,经过不断地衍变,这种民俗活动只在广州被传承了下来。近年来,生菜会在广州得到了民间前所未有的重视,活动规模也大有扩展。文章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就生菜会的源头、传承与变迁及其文化的衍变作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生菜会 民俗 大众文化 衍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子夏 张东旭
明代是中国园林文化的重要发展时期。明朝建园之风兴盛,对后世园林艺术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此,笔者基于美学视角,深入分析明代园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意蕴,以准确把握中国传统人文艺术的内在机理。由柯律格编著、孔涛翻译,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蕴秀之域:中国明代园林文化》一书,以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分析中国园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意义,勾勒出明朝社会阶层对园林造景艺术的影响,详细叙述了园林的美学价值、人文意蕴,为推动园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丽华 卢森林
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大多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向大学生开课,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着装水平,而且要提升大学生大礼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破解服装服饰礼仪课程课堂教学规律,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探索出科学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服装服饰礼仪 教学 实践过程 思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亚敏
浙江茶文化在明代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龙井茶是明代五种名茶中的“至品”。龙井茶的生产和经营蕴含着茶文化 ,并促使浙江茶文化的高度发展
关键词:
明代 浙江茶文化 龙井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伍魏
中国古代服饰历经数千年,深深地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一方面,政治制度限制了服装尤其是男式服装的自由发展,使中国服装缺乏个性风采,在艺术样式上趋于单一规范;另一方面,政治制度又使服装朝着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方向行进,始终保持着传统哲学奠定的理性气质,起着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迪雅
以纳西族东巴文化为个案,通过分析该文化传承机制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运用文化资本理论来解读文化濒危现象,说明要真正实现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实现和完善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保证教育公平,就应在教育的评价选拔阶段给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适当权重,赋予其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同时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在教育内容中给予其传承的空间。
关键词:
文化濒危 文化传承 教育 东巴文化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蓓蓓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都市文化的兴盛。雅俗共赏市民文化的应声而起,改变了时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思想观念,推陈出新的服饰文化在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的土壤中得以催生和延展。服饰作为宋代时人思想意念和精神追求的物化载体,在生机勃勃的都市文化之下更趋于多变性及世俗化。宋代"坊市制度"的瓦解、商品经济的繁荣、都市文化的发展,深刻影响和左右着服饰消费观念的变化,在大大拓展服饰消费市场、推动服饰消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宋代服饰消费的多元格局。
关键词:
都市文化 宋代 服饰 消费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 反思改进现有保护措施——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传承·发展》
彝族服饰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评《西南彝族服饰文化历史地理》
农村劳动力结构变迁对村落文化传承的影响
新时期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机制研究——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
传统文化意蕴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传承
新方块壮字与“云时代”壮族文化传承的适切性研究
学校教育视域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述评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
文化传承意义下的高校音乐教育——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
藏戏的传承及民族文化价值研究——评《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