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12)
2023(2417)
2022(1979)
2021(1730)
2020(1284)
2019(2720)
2018(2490)
2017(4646)
2016(2349)
2015(2470)
2014(2520)
2013(2426)
2012(2186)
2011(2054)
2010(1985)
2009(1804)
2008(1709)
2007(1506)
2006(1325)
2005(1194)
作者
(6970)
(5988)
(5917)
(5519)
(3633)
(2816)
(2663)
(2315)
(2217)
(2065)
(2036)
(1938)
(1892)
(1854)
(1825)
(1776)
(1773)
(1756)
(1735)
(1578)
(1447)
(1444)
(1368)
(1325)
(1308)
(1272)
(1251)
(1213)
(1195)
(1169)
学科
(15683)
经济(15678)
地方(8169)
管理(6770)
地方经济(6015)
(4745)
方法(4341)
数学(4063)
数学方法(4035)
(3510)
企业(3510)
(3381)
贸易(3381)
中国(3311)
(3247)
(3030)
环境(2755)
业经(2657)
(2432)
电子(2334)
(2277)
区域(2273)
网上(2273)
网上贸易(2273)
农业(2216)
(2096)
(1951)
(1829)
金融(1828)
供销(1665)
机构
学院(35916)
大学(34479)
(14877)
经济(14582)
管理(13598)
研究(12891)
理学(12036)
理学院(11852)
管理学(11658)
管理学院(11592)
中国(9111)
科学(8577)
(7029)
(6359)
研究所(5960)
(5849)
师范(5817)
中心(5789)
(5345)
(5334)
(5019)
师范大学(4773)
经济学(4623)
财经(4536)
(4503)
(4498)
业大(4459)
科学院(4261)
北京(4231)
经济学院(4181)
基金
项目(27561)
科学(22744)
研究(20212)
基金(20048)
(17624)
国家(17502)
科学基金(15383)
社会(13833)
社会科(13177)
社会科学(13176)
(11588)
基金项目(10723)
(9602)
自然(9526)
自然科(9290)
自然科学(9288)
自然科学基金(9098)
教育(8718)
编号(8177)
资助(7427)
(7382)
重点(6580)
发展(6197)
(6102)
国家社会(5897)
(5778)
课题(5775)
成果(5656)
(5601)
创新(5465)
期刊
(17061)
经济(17061)
研究(9855)
中国(5889)
科学(5170)
学报(4701)
管理(4561)
(3729)
业经(3684)
大学(3367)
经济研究(3338)
教育(3264)
学学(3217)
资源(3190)
技术(3141)
商业(2968)
(2939)
农业(2780)
(2274)
金融(2274)
商业经济(2075)
地理(2046)
问题(1982)
(1940)
科技(1873)
财经(1869)
统计(1855)
(1846)
决策(1664)
(1656)
共检索到49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范金民  
从商帮诞生地大众经商风习的形成,社会上对地域商人的了解熟悉程度,地域商人在各地的活跃程度,地域商人组织或公益性事业的形成等综合因素考量,自明中期起,各地地域商帮先后形成了。终明之世,今人所知的知名地域商帮,自明中期起,或先或后崛起于各地,由此而开始了中国商业历史上的商帮时代,商业经营者更多地以群体的力量活跃在商业舞台和社会生活中,商业竞争很多情形下则表现为群体之间的竞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甜  陆洋  
宁国府在明代以降逐渐形成商人群体,与徽商一同构成了皖南地区外出经商的主力。以往宁国商人研究只是单纯地认为他们是徽商的附属商帮,忽视了宁国商人兴起与变迁的动态过程及其地域分化。本文的研究表明,宁国商人主要来自宁国府南部丘陵山地的泾县、旌德和太平三县,其中旌德在明代率先开启了懋迁风气,至清代该县的领先地位却被泾县取而代之;在经济方面,商业风气的活跃促成南部丘陵山地的经济起飞,逐步超越了北部平原圩区,颠覆了宁国府原有的区域格局;而人口与生态压力的区域差异,又导致宁国商人的内部发生分化,泾县和太平商人有"一体化"的趋势,旌德商人则展现出"向徽"心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琦  周黎安  刘蓝予  
明清商帮的兴起是16世纪以来中国商业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但目前学界对于明清商帮兴起的定量研究仍是空白。本文首次构建了1368—1840年间明清商帮县级层面的截面数据,考察了地方宗族、科举及宗族竞争对于明清商帮兴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密度、人均田赋、盗乱、交通及其他相关变量后,地方宗族的发达程度对明清商帮的兴起具有显著正效应,而当地的科举文化倾向于削弱宗族的正效应。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地方宗族之间的竞争也对明清商帮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硕  奚玲玲  
明代云南科举初兴,共有进士256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来看,明后期云南进士人数和地域分布范围较前期都有明显增加和扩大,在下设府内部各州县情况也类似。明前期云南进士仅有60余人,集中于滇中的云南、大理、临安等府的部分州县、卫所。明后期进士分布范围由中心向边远地区扩散,但滇南、滇西、滇北的广大地区仍无进士分布。明代云南进士的地域分布在前后期呈现出的这种变化与该地区民族情况、学校及汉族移民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云南各府州县在明前后期进士人数的统计,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明代云南进士地域分布的变化,展现出明代云南汉文化逐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啓臣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商人和商业资本空前活跃,形成了一批闻名全国的大商帮。最著名的有安徽商帮、山西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江苏商帮、龙游商帮、洞庭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江西商帮,等等。本文拟就广东商帮的地域、社会构成及经营方式作一探索,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国商帮史的研究提供个案的参考。 一 广东商帮在明清时期形成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它与地理环境的优越、商品货币的发展,和封建政府对广东采取特殊的政策密切相关。然就商帮的地域和社会构成而言,广东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孙岩  
明代是福建官学藏书楼得到极大发展的阶段。从藏书楼的增长点、覆盖率、维护率及藏书量上看,福建官学藏书楼建设形成了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域特征。这说明藏书楼建设并非简单的与各地政治和科举地位呈正相关的关系,而是灾害、战争及福建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差异共同塑造了这一格局。以福建官学藏书楼为例,既可揭示明代官学藏书楼发展的复杂面相,也能呈现其中一些普遍性因素,不仅能勾连区域史研究,也能对话图书馆史中诸多值得细化的问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华彩咨询集团商帮研究课题组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管理大师德鲁克就预言中国人一定会有管理智慧与世界分享。但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并没有出现在中国管理学者的著作中,相反,那些被学者们拿西方管理学标尺测量并认定为"管理落后"而需要淘汰的民营企业乃至"家庭作坊",在生存压力下却迸发出独特的管理智慧。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罗家德认为,这种管理智慧的核心是"关系管理",它是根植于中国社会结构的管理优势的来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佚名  
商人的"商",最初是个原始部落的名字,其部落位于今河南省商丘的南部地区,其部落始祖名叫契。因契跟随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此。契的第十代孙名叫王亥(公元前16世纪)。王亥从事牧业而擅长经商。他的第四代孙子汤灭了夏(公元前1551年),又迁都于殷,故商又称殷,而商人仍自称为商。后来,周灭殷以后,周公(姬旦)告诉殷的遗民,要求他们继续经商。而殷商之人善于经商,周朝人便将从事这种行业的人称为商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继亮  
商帮是古代的地区商业集团,它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的联络、计议之所的一种既"亲密"而又松散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明清时期最著名的十大商帮为安徽商帮、宁波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肜新春  
近年来,闽、赣、湘、鄂、豫、晋、冀、蒙等省区的三十余座城市,以及蒙古、俄罗斯相关地方的"万里茶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由民间走向官方。这个媲美于"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的历史遗存不仅见证了当时我国边贸的繁华,更是呈现了金融网络之下资本、商帮、边贸、市镇崛起的多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翁礼华  
古代文献记载,先秦时山西晋南一带就有了商业交易活动,但真正作为商帮,晋商起于明初盐政的"开中法",中兴于清前期的票号,衰落于清末的外国银行业入侵。徽州自古以来,山多田少,土地瘠薄,农业收入不足以自给,因此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徽州)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陶水木  
浙江商帮与中国近代商业的产生陶水木(杭州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310036)如果说传统商业是与农副业、家庭手工业相联系,以贵卖贱买获取收益为特征的话,那么近代商业则与近代产业资本相关联,随产业资本的产生而产生,从属并服务于产业资本,以通过正常的购销差价...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学文  
历史上浙商是颇具实力开拓型的商人群体。它秉承吴越大地的英气,在历史转型中,接受了经世致用的浙东学派学说,志在天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为浙商提供了丰裕的商品;畅达的交通,方便了浙商的贩销;然而人文基因(事功学说)更是培育了它的成长。诸多因素交互作用,把浙商推向历史舞台。本文以大量史实和历史文化精英的论述为根基,采用历史实证的方法来研讨浙商的历史。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叶坦  
河北地域历史上很早就开始有商贸活动,并且产业发达市场繁荣。商品经济的持续拓展促进了商路形成和商帮兴起。“张库帮”“老呔帮”和“冀中帮”等商帮的形成发展,逐步积淀而成地域经济文化特色鲜明的“冀商”经营之道。这既是长期商贸实践的经验总结与提炼,也是燕赵商业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地域文化与思想学脉濡染滋养、潜移默化的结果。从事商贸活动的是人,人的行为受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思想文化、道德伦理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然而,迄今的研究大多重在商贸经营本身,而少有从商业文明与地域学脉视域的进一步深入探究。本文试图发掘、梳理北方实学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颜李学派的学说主张,及其涵蕴积淀于冀商经营之道中的典型事例,探索冀商研究的深化和创新,也希图为商帮研究提供一个新视域。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薛君   韦囡囡  
为了探寻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地域差异特征并因地制宜打造各地区优质营商环境,本文从中国新时代营商环境的建设需求出发,构建企业家精神的全面量化测度指标体系,以2015—2019年五年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别对其企业家精神进行间接代理分析,利用熵值法全面探究企业家精神的地域差异性。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存在空间异质性,具体的差异性会在不同维度企业家精神中体现。其中,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中地域差异性最小的维度,而冒险精神是地域差异性最大的维度。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培育企业家精神与营商环境建设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