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1)
- 2023(6371)
- 2022(5576)
- 2021(5367)
- 2020(4396)
- 2019(10301)
- 2018(10303)
- 2017(19754)
- 2016(11146)
- 2015(12347)
- 2014(12400)
- 2013(12042)
- 2012(11419)
- 2011(10337)
- 2010(10721)
- 2009(10017)
- 2008(9724)
- 2007(8932)
- 2006(8386)
- 2005(7814)
- 学科
- 济(39754)
- 经济(39704)
- 管理(31044)
- 业(29402)
- 企(23291)
- 企业(23291)
- 农(15423)
- 方法(12453)
- 中国(12416)
- 地方(12209)
- 财(11625)
- 制(10762)
- 数学(10565)
- 数学方法(10311)
- 农业(9903)
- 策(9668)
- 业经(9635)
- 银(8354)
- 银行(8344)
- 学(8117)
- 行(7994)
- 贸(7815)
- 贸易(7808)
- 易(7503)
- 融(7164)
- 金融(7161)
- 理论(6801)
- 及其(6587)
- 体(6512)
- 务(6425)
- 机构
- 学院(147605)
- 大学(146530)
- 济(59559)
- 经济(57944)
- 管理(55712)
- 研究(52666)
- 理学(45829)
- 理学院(45282)
- 管理学(44578)
- 管理学院(44260)
- 中国(43043)
- 京(32013)
- 财(30926)
- 科学(30181)
- 江(26806)
- 所(26166)
- 中心(25713)
- 农(23988)
- 研究所(23186)
- 财经(22515)
- 范(22070)
- 师范(21937)
- 州(20940)
- 北京(20588)
- 经(20128)
- 院(19488)
- 业大(19372)
- 省(18464)
- 农业(18355)
- 师范大学(17348)
- 基金
- 项目(89392)
- 研究(70667)
- 科学(70126)
- 基金(62623)
- 家(53063)
- 国家(52484)
- 科学基金(44972)
- 社会(42718)
- 社会科(40341)
- 社会科学(40331)
- 省(35616)
- 教育(32424)
- 基金项目(32371)
- 编号(30642)
- 划(29730)
- 自然(28130)
- 自然科(27384)
- 自然科学(27377)
- 自然科学基金(26871)
- 成果(26831)
- 资助(26085)
- 课题(22050)
- 发(20064)
- 重点(19710)
- 部(19603)
- 性(18501)
- 年(18412)
- 创(18006)
- 项目编号(17818)
- 制(16996)
共检索到250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范金民
日本赴明使者策彦周良在其《入明记》中,所记店铺字招,多达90余个,涵括手工作坊、商店摊铺和生活设施三大类。策彦一行,旨在利用出使机会,大力从事贸易,人数远超明廷定额五倍。策彦两次出使明朝,每次一路收购中国商品,广达丝、绸、书籍等60余种,包括文化用品、工艺品、食品、日常器皿、日用百货、丝毛织物、药材、计时器等,门类广泛,不少标有具体名称、数量及价格,甚至交代了商品来源、特色及用途,购买背景,何人经手,何人说价等,饶有趣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日本贡使的贸易性质。策彦等人在使明期间的经营活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明后期中日贸易的实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檀
本文利用商人会馆碑刻等资料,对清代中叶甘肃山陕商人的来源及其经营活动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考察显示:甘肃的晋商多来自晋中和晋南,主要分布于平阳、汾州等府和解州直隶州;陕商则主要来自西安、同州二府。山陕商人在甘肃经营的商货主要有绸缎、布匹、茶叶、皮毛、杂货等,甘肃输入商品以绸缎、棉布、茶叶等为大宗,输出则为水烟、药材、皮毛制品等。乾隆年间汇聚兰州的山陕商号已有四五百家,武威更达六七百家,秦州和张掖则少得多。凉州府城武威是连通中原与甘肃西部乃至新疆的重要转运枢纽,其商业规模和腹地范围可能均超过省城兰州。
关键词:
山陕商人 碑刻 兰州 武威 捐款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红
齐之鸾为明朝有名的直臣,嘉靖八年(1529)升陕西宁夏佥事。为官之余不忘著述,存世著作有《蓉川集》与《入夏录》。文章简述其著述概况,分析其诗文创作的主要内容,略论其诗文蕴涵的价值。
关键词:
齐之鸾 著述 文学价值 史料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振聚
《书笺》一卷。分论书、献售、刻地、印书、书直、雠对、藏书、观书八个部分,对书籍的版本等多个方面有详细的探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版本学著作。然是书为明末书坊主伪造的一部书,题名屠隆以获利。虽则如此,对研究版本之学在明代的发展来说,是书仍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书笺 屠隆 版本学 居家备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麒
关于明嘉靖小字本《艺文类聚》版本问题,历来众说纷纭,经实物考辨,目前发现胡序本、覆陆跋本及平阳本等三种,属同一版本系统。其中胡序本刻印精良;覆陆跋本为同一批刻工稍晚所刻,略有差异;平阳本系胡序本之翻刻本。小字本之底本与现存宋本颇有差别,或别有所出。
关键词:
艺文类聚 明刻本 底本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陈民镇
"文章原出五经"说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生成论,它强调五经的终极意义,但它并不能真正解释文体的发生机制。刘师培在"文章原出五经"说的基础之上,结合章学诚等人的观点,提出了"文章原出王官"说。从《诗》《书》的实例来看,王官确实对文体的发生和早期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且存在典籍与文书相互渗透的现象。在此过程中,礼乐制度有着更为深层次的统摄意义。
关键词:
文体 王官 五经 《诗》 《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俊珂
唐宋以降,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和两税法的实施,国有土地所有制向私有制转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土地制度的变革促生了一支新兴社会力量——富民阶层的出现。历宋、元直至明代,由于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该阶层已逐渐成为基层社会的主导力量。明代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发达,商品经济也呈现出勃兴的势头。因此,构成的多元化成为明季江南富民阶层较为明显的特征。这一阶层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而且也逐渐成为地方社会政治力量的代言人。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富民阶层的崛起和发展改变着中国传统社会固有的基层控制格局。他们的发展壮大影响着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发展进程。富民阶层成为基层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不是历史的...
关键词:
明代 江南地区 富民阶层 基层控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庆涛
“嘉靖本”是明代中叶崇尚翻刻宋版热潮的产物。这股热潮能够延续半个多世纪 ,并对后代产生巨大影响 ,应对其社会意义和历史地位充分地认识和分析。本文旨意正在于此。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代伟 李建国
20世纪初,学习日本教育模式改革中国传统教育,成为知识阶层的共识。张謇和黄炎培作为“教育救国”的代表,分别于1903年和1917年赴日本考察教育。考察中张謇专注于实业与教育,黄炎培则专门考察职业教育。因生活时代和教育实践活动相近,二人在日本教育考察过程中表现出诸多相同之处,即具有强烈的务实态度和理性精神,考察日本学校时方法科学,注重提炼吸收日本教育改革的积极因素。同时,由于他们事业重心的不同,考察的目标范围、侧重点及后续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张謇和黄炎培的日本教育考察,先后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早期形态的形成和现代意义上职业教育的诞生。比较张謇与黄炎培在日本的教育考察活动,学习他们兴办职业教育的报国理想和科学方法,对今天职业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小龙
《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问世以来受到学界好评如潮,诚然该书在收录文集所含科举史料和首次大规模使用《天一阁明代科举录选刊》两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该书对明代核心科举文献的使用不甚充分,成为其不容忽视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石烈娟
文章通过考察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的主要活动,研究了近代留日学生对图书馆事业的影响。处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下的中华儿女,救亡图存是其奔赴日本留学的根本动力。留日生活促进其民族意识的觉醒,其革命活动极大推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由于不少人回国后投身文化教育事业,积极创办与服务于图书馆,对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耿传友
王彦泓《疑雨集》是一部颇具特色的诗集,但其结集成书情况未见论述,且版本众多,著录纷夥,存在一些误记,直接影响到对其认识与研究。本文对《疑雨集》的成书情况与版本源流进行了细致梳理。
关键词:
王彦泓 《疑雨集》 成书 版本源流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尚爻
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要义体现为家训、家宪、社训,其发展脉络具有"四横四纵"的特点,同时,经营理念深受家族文化的影响,传承责任意识不断深化。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契合,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随企业发展不断完善,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其从理念构建到实践方式都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叶
都水司是明代工部四清吏司之一,主要负责管理河渠水利、桥梁道路及织造、器皿等上供物资,其下辖机构分为内署与外署,驻扎于地方的工部分司官员数量相对更多,以注选或题差的方式选任,分别掌管运河各河段、竹木抽分、漕船修造。万历十五年,都水司郎中周梦旸编成《水部备考》一书,作为官署志书,分类胪列了该司职掌的各项条例和相关纪事,详细记载了漕河、黄河及其他河渠的变迁。万历前期,黄淮河患严重,河道大工屡兴,都水司事务繁重,职掌冗杂,尤其以治河为要务,该书充分体现了黄淮大工的时代特点。因应河道管理及河费开支的需要,水衡外署掌握运河夫役、钱粮的调配,随着运河疏浚工程的常态化,形成了相对独立、有别于工部中央的经费收支和管理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清代盐价制定中的地方干预——以康熙年间衡、永、宝三府为中心的考察
1736—1911年间山西粮价变动趋势研究——以货币为中心的考察
汉、匈关系再探讨——以丝织品“给遗”为考察中心
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以首航活动为中心的考察
明代云南的边饷政策与社会变迁——以官豪势力发展为考察线索
金融安全网的构建:以日本公共资金投入机制的考察为中心
汉代司法程序之顺位辨正——以汉代劾制为中心的再考察
晚清西方经济学财富学说在华传播研究——以在华西人著述活动为中心的考察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活动——以武汉早期党组织成员为中心的考察
近代东北地区棉纺织品商人的活动及其性质——以奉天“丝房”为中心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