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8)
2023(8610)
2022(7179)
2021(6681)
2020(5102)
2019(11564)
2018(11483)
2017(21587)
2016(11745)
2015(12965)
2014(13005)
2013(13229)
2012(12713)
2011(11927)
2010(12282)
2009(11386)
2008(11083)
2007(10209)
2006(9533)
2005(8852)
作者
(35781)
(30636)
(30123)
(28425)
(18888)
(14836)
(13307)
(11888)
(11734)
(10987)
(10545)
(10050)
(9833)
(9670)
(9496)
(9066)
(8838)
(8772)
(8710)
(8518)
(7862)
(7807)
(7540)
(7167)
(6989)
(6919)
(6917)
(6657)
(6397)
(6136)
学科
(59594)
经济(59543)
(46556)
(36769)
农业(31381)
管理(23932)
地方(22907)
中国(19752)
业经(17065)
(14231)
(13558)
企业(13558)
方法(13305)
环境(13060)
地方经济(11558)
数学(11546)
数学方法(11461)
(11418)
农业经济(11076)
发展(11035)
(11012)
(10810)
(9892)
金融(9891)
(9722)
银行(9703)
(9587)
(9546)
贸易(9534)
(9199)
机构
学院(174294)
大学(165818)
(75529)
经济(73989)
研究(69035)
管理(62624)
中国(53496)
(53170)
理学(52879)
理学院(52177)
管理学(51316)
管理学院(51013)
科学(43102)
农业(40232)
(36621)
(36382)
业大(33717)
研究所(32833)
中心(32047)
(30027)
(29034)
(25812)
师范(25595)
(25558)
农业大学(24482)
(23907)
科学院(23370)
北京(23176)
(23113)
(22617)
基金
项目(113442)
科学(88521)
研究(86507)
基金(78908)
(69299)
国家(68568)
科学基金(57115)
社会(55113)
社会科(51698)
社会科学(51685)
(48042)
基金项目(42561)
(38354)
编号(37013)
教育(36240)
自然(33952)
(32961)
自然科(32933)
自然科学(32927)
自然科学基金(32275)
(30258)
资助(30035)
成果(29065)
发展(27022)
(26561)
重点(26056)
课题(25651)
(24213)
(23533)
国家社会(22590)
期刊
(101478)
经济(101478)
(58695)
研究(52505)
中国(44369)
农业(39952)
学报(28578)
科学(27768)
业经(23927)
大学(22266)
(21541)
金融(21541)
学学(21358)
管理(19135)
教育(19057)
(19041)
(18684)
技术(14621)
农业经济(14502)
问题(14370)
农村(14228)
(14228)
资源(12752)
经济研究(12751)
世界(11357)
经济问题(10967)
(10785)
财经(10146)
农村经济(9435)
科技(9211)
共检索到284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建革  
明代嘉湖地区的小农生态关系基于桑基农业而形成,小农家庭对田野、自然灾害、动植物以及家庭内部的环境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控制能力,桑基农业系统可以不断实行集约化提高产量。在国家重赋和人口增长的推动下,人们更多地以桑基生态农业的形态来适应压力的增加。官方重赋影响着土地利用程度,也影响着小农家庭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管理水平。市场力量左右着桑叶与养蚕的平衡以及桑树品种与养鱼方式的选择,这些都需要男人对市场有高度的敏感性。蚕桑业与丝织业环境的调节基本上通过家内的女性完成,她们不单对田野桑树的生境敏感,对养蚕和丝织业的温度控制和用水选择,以及以住宅为中心的环境也有敏感,高度的生产敏感性逐步成为江南小农的性格。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蒋兆成  
明代的役制很复杂。《明史·食货志》是这样记载的: “役曰里甲、曰均徭、曰杂泛,凡三等。以户计曰甲役,以丁计曰徭役,上命非时曰杂泛。皆有力役,有雇役。府州县验册,丁口多寡、事产厚薄,以均其力”; “役法定于洪武元年。田一顷,出夫一人,不及顷者,以他田足之,名曰均工夫。……黄册成,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里分十甲,以上、中、下户三等,五岁均役,十岁一更造。一岁中,诸色杂目应役者,编第均之,银力从所便,日均徭,他杂役曰杂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林军  
农庄经济是指依托耕地、"四荒"等资源,以多元化方式筹集社会资本,以租赁、流转土地使用权等形式集中一定规模的土地,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放大本地特色为重点,尝试探索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与庭院经济相比,农庄经济在产业结构、资源配置上更完善,在资源挖掘、产业融合方面更全面,是实现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振聚  
《书笺》一卷。分论书、献售、刻地、印书、书直、雠对、藏书、观书八个部分,对书籍的版本等多个方面有详细的探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版本学著作。然是书为明末书坊主伪造的一部书,题名屠隆以获利。虽则如此,对研究版本之学在明代的发展来说,是书仍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北省分局课题组  林建华  李莲  
当前,支持"三农"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国策,而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已成为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力量。本文从湖北省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总体情况介绍入手、阐述了其支持"三农"发展的优势,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能更好地发挥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以桑植县为例,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探讨了信贷支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金融支农体系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耀志  陆志刚  李清宇  
生态网络是维护生态安全和景观格局的保障,而三、四级生态网络覆盖区又是城镇、乡村以及耕作区重叠的地区,生态网络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大城市范围圈内相当部分的小城镇,在市域空间分工中承担了生态斑块、维育生态环境的功能,经济发展产业选择的空间不大,只有实现生态网络建设与生态化的经济发展相融合、一体化的发展才是最佳出路。江苏常武地区嘉泽镇为这种发展方式提供了经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永坚  冯明义  
目前对流域综合开发研究多集中在航运、防洪和发电等水资源的利用上,而对流域旅游资源综合研究和成功案例较少。区域旅游一体化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树立"大旅游"的观念,实现资源互补、市场互享、营销互动、合作双赢的目标正成为各国学者的共识。嘉陵江流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流域农业经济比重过高,加上区域间缺少联动,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综合分析嘉陵江流域资源类型和市场需求结构,确定先期应联合开发嘉陵江干流生态旅游资源,并给出若干实现旅游联动发展的措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明宝  
一、生计农业的表达中国总体上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基本上形成了"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的小农经营格局。当前小农经营农业早已脱离满足基本口粮需要的阶段,而能够进入市场获得家庭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货币收入。小农农业对农民家庭至关重要,其主要功能就是维持家庭生计和发展,即农业生产经营的收入能够满足家庭的日常生活、人情往来等各项开支,使得家庭能够维持、发展下去。对于中国大部分家庭来说,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并不是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的经营性资本,也即农业生产不是货币伦理取向的,而仍然是家庭伦理取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洪民荣  
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经营,是指以家庭为单位,以自有土地为基础,完全或主要靠劳动者自身的一种小规模自有自营的农业经营模式。台湾的农业制度典型地呈现了小农经营的特征,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小农经营,而是包含了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重要内容,并且在这一结构框架下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万健  
明代目录学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兴盛时期,其特征有三,一是书目著作数量多,且许多都流传至今,比较全面地记录了历代图书。二是书目品种多,记录了发达和新兴学科的图书。除了综合性国家书目外,还有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各部门的藏书目录。三是对书目的分类、著录理论和方法多有发展创新。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范金民  
明代南京的丝织业,无论是官营织造的机构数目、生产规模,还是民间丝织业的生产实力,以及官民营丝织业的生产量、丝绸品种质量、丝绸贸易的规模和范围,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自此,南京成为丝绸生产重心之一,同苏州和杭州一起,奠定了三大城市丝织业的坚实基础。 一、明代南京的官营织造业 南京的官营织造业自昔兴盛。至元十七年,元廷就在宋贡院旧地置东织染局,以后又在旧侍卫马军司置西织染局。仅东局就有“人匠三千六户,机一百五十四张,额造段匹四千五百二十七段,荒丝一万一千五百二斤八两”,规模不小。入明以后,南京先为都城,后为留都,有了这种政治地位,官营织造业更为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新光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农场(户)排挤小农场(户)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没有过时,所谓"小农经济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我国自进入清代中叶以后,人地比率逐渐下降至"维生型小农经济"的临界点,标志着传统小农经济的破产和衰亡。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由于实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隐含着"产权虚置"和"集体成员权平等"的平分机制,使明清以后出现"地权分散化"和"耕地细碎化"的趋势更加凸现,造成了几亿农民在高强度劳动投入和过密型种植模式下的土地报酬递减和边际收益下降。下一步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已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雨豪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主要集中于城市,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不断从农村流出,因而农业生产依旧以家庭单位为主体,虽然近些年来规模化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所占比例依然较低,这也是由我国人多地少、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等具体国情所决定的。因此,小农经济必然长期存在,研究小农经济的发展方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安印  陈卫强  
小农户分为纯小农户、农业兼业户、非农兼业户和非农农户四种类型,乡村振兴视角下探索分化小农户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尤为重要。混合型发展基于高度分化和异质化的小农户群体特征,分别采用转型之路、多元之路、特色之路和选择之路,统筹推进四类小农户实现分型发展,综合推进小农户嵌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引导小农户积极融入业态培育和产业培育当中,助力农业农村新旧动能实现平稳转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