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43)
- 2023(3161)
- 2022(2531)
- 2021(2270)
- 2020(1859)
- 2019(4132)
- 2018(4024)
- 2017(6574)
- 2016(3968)
- 2015(4358)
- 2014(4576)
- 2013(4702)
- 2012(4576)
- 2011(4379)
- 2010(4618)
- 2009(4417)
- 2008(4292)
- 2007(3862)
- 2006(3597)
- 2005(3517)
- 学科
- 济(17753)
- 经济(17723)
- 农(10751)
- 业(10461)
- 管理(10115)
- 企(7761)
- 企业(7761)
- 农业(7702)
- 业经(7000)
- 中国(6543)
- 地方(6194)
- 财(5540)
- 农业经济(4768)
- 制(4611)
- 学(4387)
- 发(4190)
- 方法(3958)
- 发展(3737)
- 展(3726)
- 银(3579)
- 银行(3577)
- 行(3470)
- 理论(3351)
- 教育(3311)
- 融(3236)
- 金融(3235)
- 建设(3093)
- 收入(2879)
- 工作(2827)
- 策(2807)
- 机构
- 大学(57984)
- 学院(57612)
- 济(21796)
- 研究(21190)
- 经济(21125)
- 管理(20353)
- 中国(16754)
- 理学(16614)
- 理学院(16368)
- 管理学(16059)
- 管理学院(15942)
- 财(12739)
- 科学(12410)
- 京(12145)
- 所(10586)
- 中心(10547)
- 江(10463)
- 农(10404)
- 范(9902)
- 师范(9850)
- 南(9567)
- 省(9373)
- 研究所(9302)
- 财经(9038)
- 州(8707)
- 经(8053)
- 北京(7971)
- 师范大学(7772)
- 农业(7699)
- 业大(7418)
共检索到102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蓉
明代科举考试中对儒家经典的测试,集中体现于乡试、会试试经,采用"专试一经"的政策,命士子从儒家五经中自由选择一经应试。对明代举人数量最多的直省——南直隶(约今苏、皖、沪三地)——共64科、8904名举人的试经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试经中五经分布不均,偏经现象严重,中式《诗》者最多,中式《春秋》《礼记》者最少。从流变上看,明前期各经的试经占比波动较大;明中后期中式《易》者渐增,各经占比趋于稳定。南直隶乡、会的试经分布、流变情况高度关联,与全国会试试经情况类似。试经分布与流变受习经人数、社会思潮、地域学风等因素影响。为防止五经偏废,科举设计者对试经进行了配额录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宣德 王红春
明代科举会试的录取,不仅受到分卷的地域限制,还受到分经录取比例的限制。对明代64科会试1.8万余进士试经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会试对各经的考生人数应有一个基本控制,而会试录取则根据各经考生的人数按一定比例进行,借以保证各经均有相应数量的考生中式。因此,在明代科举的会试中,考生最终的成功与其所属分卷区域以及所习经书有相当紧密的关系,并非全由自由竞争而取得。进士习经情况的地区差异,既显示出不同地区士人习经风气的不同,也显示出各个地区在专经考试中的竞争力可能有差异。
关键词:
明代科举 会试试经 专经考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博翼
本文考察南直隶这个特殊行政区域的养马徭役问题,探讨了环境上不适合养马的腹心地区马役的编派、变化、地方应对、负担轻重,即研究马役佥派下的养、买、折问题。虽然南直隶普遍论地派养马匹,但种马派征仍以丁为系,整个赋役体系“丁粮兼论”的框架并未完全打破。而从寄养马匹于北方,到往凤阳以北买马,再到直接买补马匹递解、帮马户买马,明代赋役体系的变化过程清晰可见,但养马徭役一直存在而且并未完全折纳,折银进程也不是线性的替代过程。折征、买补、朋养、预借本折马银两,一系列变动反映出赋役被逐渐纳入更易操作的财政核算框架之内。养马徭役作为赋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揭示了明代国家的财政困境和前近代政治组织在制度运作层面向现代国家演变的趋势。
关键词:
明代 南直隶 养马 徭役 财政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长文
国内外现存明代乡试录共333种,其中孤本291种(部),浙江宁波天一阁现存272种,其中孤本233种(部)。天一阁所藏种类占存世种类的81.68%,其孤本种类占存世种类的69.97%。另外,现存明代武举乡试录11种,其中天一阁藏8种,且皆为孤本。无论收藏的种类,还是孤本数量,天一阁在国内外都处于独尊地位,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
明代科举 乡试录 武举录 版本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红英 汪远忠
中国自古以来有"灾荒的国度"之称,特别是自然灾害频繁交替发生,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救灾减灾立法和实践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晚清社会,救灾减灾力量呈现出多元化的救助系统,民间各阶层大量加入到减灾救灾的行列中来,这既有传统民间救灾法律的引导和规约,又超出法律的范围。如何规范民间力量合理救灾减灾不仅是晚清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而且也是当今民间救灾中的凸显问题。民间救灾立法不仅要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更需要民间救灾形式的多样性和救灾实践的多中心性,充分调动民间救灾力量的积极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郝毅生
地契上的直隶印花票郝毅生印花票也称印花,是缴纳印花税的凭证。在商事、产权等行为所书立或使用的凭证上贴上政府所售的印花,也就是缴纳了印花税。这种税于1624年创于荷兰,以后英、美、日本等国先后仿行。我国何时开征此税尚未查到准确年月,但从搜集到的地契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时赟 蒋洪甫 田杰
具有百余年发展历史的河北农业大学,创建早期历经直隶农务学堂、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等发展阶段。大量史料证明:直隶农务学堂属高等教育程度,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开端。其所开展的农业教育、农业试验和农业推广等活动不仅开创了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也对近代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推广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建路
元代直隶省部地区冶铁机构可分为燕南的顺德等处和燕北的檀景等处,其机构设置有一个合并变化的过程。临水、沙窝、固镇3处冶场位于广平路。丰阳可能为綦阳之误,位于顺德路。左村可能为石村之误,位于彰德路林县。《元史·食货志》可能漏掉了景州三冶,所列檀景等处採金铁冶都提举司七冶应该都位于檀州境内。新发现的武安县阳邑镇《重修寿圣寺碑》碑阴铁冶官题名,是研究元代基层冶场的珍贵资料。
关键词:
直隶省部 铁冶 临水 綦阳 景州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迎春
明代方志,在方志编纂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较之前都达到了新的水平;特别是其史料价值极高,包含了明之前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丰富资料,加之随着时间的椎移及客观因素的影响,明代方志流传下来的也极为稀少,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有其广阔的开发与研究前景。笔者仅就馆藏流传极少的几种稀见明代志书,作些披露与研究,其原始史料价值、文献版本价值,以望对明史研究、明代方志的整理、开发与研究等有所裨益。
关键词:
南图 明代方志 考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松
"归附"明朝的少数民族有许多被安置在北直隶的军卫中。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内地生活中,上层达官通过奏求、给赐的方式获得了大量土地。他们逐步适应了内地的经济生活模式,其经济身份也演变为汉式地主。明朝通过赐地、免征粮科等方式对达官们进行经济笼络。即使在明朝中后期土地清丈之后,仍然在相当程度上保留达官经济优待政策。广大达军则转化为汉式农民。达官军经济生活的内地化是其融入内地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原因。
关键词:
北直隶 达官军 土地占有 内地化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榕
明代卫所不仅是军事体系,更是人口与耕地的管理系统,卫所军制在地方社会的实践产生了众多军事社区。军户在地化、卫所制度变迁与社会变迁促使卫所成为军民共同的社会生活空间。卫所已非单纯的军事组织单位,而是成为明帝国稳定的行政区,从而引发卫所地方意识与认同感勃兴,对人们日常生活及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
乡贯意识 军户在地化 卫学 卫所地方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跃忠
"影戏"一词的含义在我国历史上数有变化:其初始意义是指称我国民间的一种特殊的戏剧艺术,即今人所谓的"皮影戏";入明以后,"影戏"除继续沿用宋元时期的初始意义外;其含义也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其指称范围逐渐扩大,一些与"弄影"有关的艺术如走马灯、西洋景、电影等也被称为影戏,另一方面则是在民间产生了一些对于影戏的别称。
关键词:
影戏 语意流变 “弄影”艺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