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30)
2023(15805)
2022(13211)
2021(11988)
2020(10149)
2019(23170)
2018(22860)
2017(43955)
2016(23931)
2015(26946)
2014(27111)
2013(27339)
2012(25847)
2011(23631)
2010(24165)
2009(22688)
2008(22938)
2007(21193)
2006(19001)
2005(17423)
作者
(72464)
(60891)
(60838)
(57440)
(38576)
(29304)
(27711)
(23860)
(22933)
(21953)
(20710)
(20333)
(19543)
(19347)
(19046)
(18689)
(18446)
(17933)
(17693)
(17574)
(15251)
(15237)
(14934)
(13933)
(13794)
(13765)
(13698)
(13620)
(12428)
(12323)
学科
(112929)
经济(112807)
(96157)
(77307)
企业(77307)
管理(76561)
(48802)
方法(44975)
数学(35647)
数学方法(35340)
业经(33962)
农业(32543)
(30780)
中国(30720)
地方(25927)
(22335)
(21229)
财务(21192)
财务管理(21153)
技术(20428)
(20232)
贸易(20216)
企业财务(20014)
(19822)
(19580)
(18870)
理论(18091)
(17760)
(17117)
银行(17071)
机构
学院(360739)
大学(354912)
(154282)
经济(151211)
管理(140304)
研究(123928)
理学(119763)
理学院(118429)
管理学(116637)
管理学院(115954)
中国(96997)
(75866)
(75695)
科学(74989)
(70082)
(64473)
农业(58637)
(57902)
研究所(57893)
中心(57438)
业大(57240)
财经(54888)
(49606)
北京(47838)
(46511)
师范(46073)
经济学(46065)
(45485)
(43369)
经济学院(41717)
基金
项目(229612)
科学(181034)
研究(169406)
基金(165398)
(143534)
国家(142127)
科学基金(121940)
社会(108743)
社会科(102773)
社会科学(102740)
(92287)
基金项目(87679)
自然(77213)
(76081)
教育(76033)
自然科(75401)
自然科学(75381)
自然科学基金(74098)
编号(69830)
资助(66619)
成果(56164)
(54777)
重点(51341)
(50761)
(49935)
课题(47544)
(47256)
创新(46015)
国家社会(44558)
发展(44243)
期刊
(185254)
经济(185254)
研究(105966)
中国(76359)
(75369)
(55733)
学报(54998)
管理(53460)
科学(52881)
农业(50812)
大学(42034)
学学(39790)
(36882)
金融(36882)
教育(36015)
业经(35465)
技术(32788)
(27394)
经济研究(27263)
财经(26864)
问题(24744)
(23237)
技术经济(20979)
世界(18696)
(18335)
商业(17837)
(17678)
现代(17298)
统计(16975)
经济问题(16591)
共检索到557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纯彬  李顺毅  
本文以明代时期的北直隶、山东、河南为例,从生产要素的角度分析明代华北农业发展的推动因素。一是人口的增长、迁移和耕地面积的增加。二是农田水利,除了治理河流,井灌得到了广泛采用。三是农业技术有所进步。本文还尝试用生产函数模型,分别对中性、劳动增强型和土地增强型的技术进步率进行估计。结果表明,明代华北农业的增长方式主要依赖于劳动和耕地的增加。在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的今天,要进一步重视技术进步在推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在技术选择和创新中还特别需要注意与各地的资源禀赋条件相适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尹雷; 沈毅;  
通过DEA 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影响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农业技术进步效应,而不是农业技术效率效应;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并且东部、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同样来自农业技术进步效应的驱动。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落脚点应是促进农村金融区域平衡发展,不断提高其服务农业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尹雷  沈毅  
通过DEA 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影响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农业技术进步效应,而不是农业技术效率效应;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并且东部、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同样来自农业技术进步效应的驱动。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落脚点应是促进农村金融区域平衡发展,不断提高其服务农业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诸裕祥  陈恒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达薇  
本文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美国 1960年以来生产率与研究开发投入、劳动者素质和固定资产净值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美国新经济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九杰  朱勇  
本文主要基于 42家农业企业的实地调查 ,对农业企业投资经营环境的评价、对各项优惠政策的反映、政策要求、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等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农产品市场规模及其潜力、消费者对产品认同度、充沛的劳动力资源是促使农业及涉农产业直接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 ;而当地投资伙伴获得困难、融资困难、行政性收费过重、交通、供电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可能抑制农业企业发展 ;税收优惠、信用担保、用地便利及优惠、财政贴息仍然是非常有效的农业引资手段 ;资金、高层次人才问题是困扰农业企业的主要问题 ,民资企业面临的问题更为严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钟丽雯  张建兵  蔡芸霜  陆双龙  黄丽排  黄太庆  甘磊  
[目的]在全球努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背景下,综合评价近10年广西农业生产效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演化特征,解析其驱动因子,为提高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提供支持,为广西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文章基于2008—2017年广西14个地级市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评价广西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解析其驱动因素。[结果](1)近10年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水平较低,研究期间总体表现为DEA无效且规模收益递减;空间差异大,各市农业生产效率呈现不同的时间变化特征,仅梧州市、北海市和钦州市一直处于农业生产效率DEA有效。(2)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呈波动增长态势,技术进步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桂东北(桂林市、梧州市、贵港市)、桂南(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是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地区。(3)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中,耕地有效灌溉率、农业科技是促进因素,与农业生产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政府投入、单位耕地农机动力是限制因素,与农业生产效率呈显著负相关;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促进因素。[结论]近10年,广西农业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整体较低,时空差异大;应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规模化水平,以提升广西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童俊  
[目的]分析上海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其区位交通因素、城市带动因素、旅游地带动因素等驱动因素,以期为我国农业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统计分析法与调查分析法,对上海市农业旅游区进行实地调查和对旅游项目经营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就上海市的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和驱动因素展开调查研究。[结果]上海农业旅游已经初具规模,发展过程中,农家乐、采摘园、乡村景区等发展模式较为普遍,此外,还涉及到农业科技项目等。旅游地点的建设和发展主要由区位交通、城市带动、旅游地拉动以及三者的综合效应共同驱动,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童俊  
[目的]分析上海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其区位交通因素、城市带动因素、旅游地带动因素等驱动因素,以期为我国农业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统计分析法与调查分析法,对上海市农业旅游区进行实地调查和对旅游项目经营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就上海市的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和驱动因素展开调查研究。[结果]上海农业旅游已经初具规模,发展过程中,农家乐、采摘园、乡村景区等发展模式较为普遍,此外,还涉及到农业科技项目等。旅游地点的建设和发展主要由区位交通、城市带动、旅游地拉动以及三者的综合效应共同驱动,这几个因素对上海农业旅游发展的贡献比例依次为32.8%、24.3%、15.9%和16.1%。交通枢纽和景区是农业旅游发展的直接驱动因素,城市通过交通干线与旅游目的地相连,是一种间接驱动因素。[结论]上海农业旅游产业发展迅猛,范围不断扩大,旅游人数日渐增多,旅游模式多样化。农业旅游发展驱动因素主要以区位交通、城市带动、旅游地拉动为主,三者对农业旅游的推动作用依次减小,三者的综合作用也有效的推动了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田  梅洪常  张伟  
对消费问题的研究必须考虑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生理等多方面范畴的综合约束和影响。文中从经济属性、微观行为属性、宏观系统属性等角度对影响消费的诸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着重于建模方法和模型化描述技术的研究。在对消费问题进行形式化描述的基础上,对目前各种传统建模方法和一些新的建模思路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给出了一种新的图形化建模方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刁怀宏  陶永勇  
生产要素的配置变化内生着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进步的基本性质表现为由生产要素决定的新的生产函数和要素资源间边际技术替代率发生变动。在中性技术进步和固定规模报酬假定下,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余值法"推导出一种简洁的测算技术进步率的方法,对改革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变化和技术进步做了考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荻  尹恒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的传统方法(DEA、SFA方法、指数方法和OLS、固定效应、工具变量和动态面板等参数方法)都具有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将视野局限在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数据,很少关注这些数据背后的企业行为。自OLLEy&PAkES(1996)开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的结构方法迅速发展。这一新方法尝试打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黑箱,将微观经济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中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结构方法迅速扩展到企业需求估计、溢价估计和国际贸易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空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鸣  周发明  
本文以湖南省2012年88个县域数据为样本,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各县域剔除环境因素、随机误差影响前后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发现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扩张与政府财政补贴金额的增加加剧了投入冗余程度,不利于农业效率的改进,而农村金融支持与人力资本投资能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在剥离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人力资本水平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差异等外部因素影响后,绝大多数的县域规模效率值降低,而纯技术效率值提高且普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因此,规模扩张仍然是湖南各县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瓶颈,湖南应根据各地区效率差异而采取不同导向政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震  陈丹丹  
通过对比不同核算方法下TFP增长率,研究R&D核算方法的调整对TFP增长率估计值的影响。研究表明:(1)相较SNA2008,之前的核算方法倾向于高估TFP增长率,从而低估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 R&D资本增长速度越快,不同核算方法下TFP之间的缺口越大,并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宪春  张钟文  常子豪  雷泽坤  
从行业层面考察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演进路径,有利于明确新时代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方向,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同质可比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增长核算法测算了行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基于总生产可能性边界法和跨行业直接加总法测算总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研究发现,1985-2015年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起到重要作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提升的70%来源于行业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行业间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贡献率为3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