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7)
2023(12023)
2022(10255)
2021(9557)
2020(7677)
2019(17468)
2018(17335)
2017(32518)
2016(17891)
2015(20078)
2014(20061)
2013(19802)
2012(18875)
2011(17360)
2010(17936)
2009(16524)
2008(16245)
2007(14889)
2006(13837)
2005(12852)
作者
(51203)
(42303)
(42068)
(40305)
(27343)
(20631)
(19174)
(16505)
(16336)
(15738)
(14517)
(14231)
(13908)
(13681)
(13242)
(13017)
(12518)
(12497)
(12388)
(12331)
(11076)
(10489)
(10221)
(9919)
(9848)
(9639)
(9631)
(9509)
(8580)
(8578)
学科
(74583)
经济(74417)
管理(46923)
(45238)
(35343)
企业(35343)
中国(26362)
(26191)
地方(25008)
方法(21891)
业经(20351)
农业(17224)
(16655)
数学(16243)
(16231)
数学方法(15964)
(14603)
(14208)
银行(14195)
理论(14115)
(14073)
贸易(14052)
(13833)
(13649)
(13533)
(13423)
金融(13420)
(13174)
地方经济(12794)
(12650)
机构
学院(248548)
大学(244459)
(101213)
经济(98649)
研究(92679)
管理(90679)
理学(74700)
理学院(73710)
中国(72833)
管理学(72533)
管理学院(72022)
科学(54465)
(54458)
(49700)
(47044)
中心(43379)
(43000)
研究所(41739)
(41528)
(37998)
师范(37706)
财经(36414)
北京(35488)
(34721)
(33711)
业大(33173)
(32577)
(31884)
农业(31677)
师范大学(29871)
基金
项目(152285)
科学(119589)
研究(119415)
基金(105858)
(90403)
国家(89452)
科学基金(76317)
社会(74697)
社会科(69589)
社会科学(69571)
(62060)
基金项目(55052)
教育(54872)
编号(51432)
(51042)
自然(46184)
自然科(45053)
自然科学(45044)
成果(44465)
自然科学基金(44200)
资助(42842)
(38395)
课题(37340)
重点(34439)
(32809)
发展(31389)
(31200)
(30883)
(30845)
(30438)
期刊
(132113)
经济(132113)
研究(84951)
中国(64364)
(40610)
教育(39427)
(37819)
管理(36519)
学报(33823)
科学(33157)
(30975)
金融(30975)
农业(27427)
大学(26295)
学学(23662)
技术(23405)
业经(22997)
经济研究(19708)
财经(17903)
问题(17214)
图书(16664)
(15587)
(14432)
(13655)
(13102)
论坛(13102)
(12972)
书馆(12445)
图书馆(12445)
国际(12298)
共检索到421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谢祺  
探讨了明代云南边饷的供应与官豪的形成的关系,并论述了其社会影响。指出明朝依靠军屯、盐法开中等手段,已不足以维持云南边疆因战事不断而引起的粮饷等军需供给。在战争影响屯田制度走向瓦解的情况下,政府只能转向依赖屯区日益壮大的官豪集团提供粮饷等后勤保障,官豪集团成为了粮饷的主要提供者,并通过提供粮饷保持、扩大了自己的权势。这样,地方各族官豪在朝廷实质支持下最终发展成为掌控边疆地方政治、经济的主要力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盛海生  
本文以皖南,特别是徽州外销茶叶为中心,考察了晚清(1840—1911年)外销茶税的征收过程。文章以学界有关中国古代茶税研究成果为基础,将研究重心由传统转为近代,由综合转向局部,聚焦近代社会转型视阈下皖南茶税征收的政策管控和利益博弈的动态演化,试图勾勒出近代皖南茶税征收管理的独特性,以深化对晚清社会变迁背景下清廷税收管理能力嬗变过程的理解。文章首先利用官员奏折、日记、徽州文书、地方志及家谱等资料,对咸同兵燹以来皖南外销茶税由课转捐、由户部负责转为“督臣派员抽收”的特殊格局予以整体梳理。同时以曾国藩改革皖南茶税征收模式为例,进一步分析了其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章程颁行、捐厘分征等举措,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力东  
清末以来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变迁既有明显的变化也有显著的连续性。虽然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和影响在不断增强,然而乡村社会仍然保持了相当程度的自主性。乡村精英在这一变迁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乡村精英的"脱嵌"或"变通",国家加强对乡村社会直接控制的努力遭到不同程度的消解,国家政权建设的目标迟迟无法实现。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通过制度建设支持乡村社会发展,乡村精英重新嵌入乡村社会之中,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呈现出良性发展趋势,乡村振兴的前景值得期待。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宋靖野  
作为犍为盐场"炭进盐出"的航运总口,五通堰不仅维系着岷江下游地区的食盐运销,其自身的产权和经营制度也历来是宗族、商帮及国家权力交织和博弈的节点。从方志、档案和田野材料来看,一方面,民初川盐取消官运无疑是五通堰的经营权由"五帮轮值"逐渐向"两帮轮值"演变的一个关键性制度因素;另一方面,当国家不再直接控制,地方社会内生性的权力结构尤其是商、族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就成为了左右人群竞争中各方力量配置的主要依据。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宋靖野  
作为犍为盐场"炭进盐出"的航运总口,五通堰不仅维系着岷江下游地区的食盐运销,其自身的产权和经营制度也历来是宗族、商帮及国家权力交织和博弈的节点。从方志、档案和田野材料来看,一方面,民初川盐取消官运无疑是五通堰的经营权由"五帮轮值"逐渐向"两帮轮值"演变的一个关键性制度因素;另一方面,当国家不再直接控制,地方社会内生性的权力结构尤其是商、族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就成为了左右人群竞争中各方力量配置的主要依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肖阳梅  
本文从社会适应心理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 ,在父母、老师、同学和聋生本人这些基本社会化力量的共同作用下 ,聋生社会适应心理获得独特的发展 ,而聋生是否在心理上适应主流社会 ,则是检验聋生社会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赘  
渔业是鄱阳湖的重要资源和传统产业,规约着区域社会的发展。余干县瑞洪是鄱阳湖最大的渔港,以其为中心考察渔业与鄱阳湖区域社会变迁可以看到:优良的渔业资源不仅繁荣了地方经济,也给地方带来了现代化的因素;渔业经济的发达,又提升了地方社会的政治地位,各类政治机构不断完善,地方政治因渔业而"多彩";具有浓郁"渔业"特征的地方文化不仅渗透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而且在民间发挥着"制度"和"法律"的作用,维持着区域社会的稳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该全面考量对鄱阳湖区域社会有着重要影响的渔业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士国  
近10年来,中国花卉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着生产规模小、物流成本高、品种更新慢等不可忽视的问题,面临着市场价格大起大落与稳定发展、物流成本高与扩大外销渠道等诸多矛盾。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统计分析,在系统研究云南花卉产业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花卉合作社、鼓励合作社与大企业联合、加强新品种研发等对策,以期加速参与国际经贸大循环,做强做大花卉产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薇琳  吕婷  
本文从云南民族职业教育在民族地区社会变迁过程中所肩负的文化教育、经济发展、民族化和现代化的整合这三方面使命入手,以发展民间手工艺作为与民族职教的衔接点,探讨云南特色民族职教的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肖建华  
财政是各国促使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工具,但它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效果也自然会打折扣。我国财政投入农村的政策就是在两种不同的发展观下形成的,不同的发展观决定不同的政策绩效,在均衡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出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个政策变迁过程中看来,财政不能解决农村所有的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万作芳  
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课程设置往往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理想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学生能力的发展也相应地与课程的变迁相辅相成。古代无文字社会课程较为看重记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产生以后,课程更强调读写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等;知识经济社会的课程则注重专家思考能力、复杂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社会发展对人能力的要求是一个不断提高的累积过程,当前,需要多学科横向交叉培养学生的思考、交流等关键能力,课程设置应进一步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并细化具体标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德元  
2005年6月,为了完成与香港乐施会的合作项目,我第一次踏上了云南的土地。此行既按照与乐施会商定的工作计划访问了乐施会在云南农村的扶贫项目点,也在离开云南的前一天参观了久负盛名的石林。按说这种“公私兼顾”的好事应该使我满足了,可是,不知怎的,我就是高兴不起来,反而习惯性地感慨出些“问题”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达昌  李琪  
文章指出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 ,品位高 ,发展潜力大 ,市场前景好 ,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借鉴云南省的经验 ,四川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一要强化全社会对旅游支柱产业的认识 ,提高相关产业的参与度 ;二要完善旅游管理体制 ,严格全行业管理 ;三要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建立多渠道投融资体系 ;五要加快营销策划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七要强化旅游教育和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曹海林  
本文在对村落公共空间作出概念界定与理想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对苏北窑村村落公共空间演变的实地考察,提出了乡村社会变迁中村落公共空间的演变呈现正式公共空间趋于萎缩与非正式公共空间日益凸现的大致趋势。村落公共空间在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演变趋势正折射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及其性质所发生着的巨大变化,正式公共空间的萎缩引发乡村“捆绑式社会关联”的解体,非正式公共空间的凸现则带来乡村“自治性社会关联”发生的可能,乡村社会的整合不再主要是建立在外部的“建构性秩序”基础之上,而是更多的依靠乡村社会内部形成的“自然性秩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庄子银  邹薇  
近几十年来,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理论引起了广大经济学家的普遍关注,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立足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线索,提出制度变迁与创新的理论发展的思路。 新制度经济学家围绕交易成本,悉心探讨了企业起源、产业组织和外部性等问题,目的在于“建立一种能使我们对生产的制度结构之决定性因素进行分析的理论”。 总体上看,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如下:分析自然环境、技术水平、人口结构、产权、道德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如何向人们提供新的获利机会,从而提供变革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