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2)
- 2023(6842)
- 2022(5744)
- 2021(5190)
- 2020(4429)
- 2019(9689)
- 2018(9770)
- 2017(18002)
- 2016(10204)
- 2015(11625)
- 2014(11935)
- 2013(11276)
- 2012(10391)
- 2011(9566)
- 2010(9770)
- 2009(9208)
- 2008(8960)
- 2007(8323)
- 2006(7334)
- 2005(6880)
- 学科
- 管理(35161)
- 济(34381)
- 经济(34301)
- 业(29203)
- 企(25714)
- 企业(25714)
- 制(14116)
- 财(13563)
- 方法(11845)
- 体(10832)
- 中国(10722)
- 农(9787)
- 数学(9627)
- 数学方法(9516)
- 业经(8939)
- 学(8665)
- 银(8481)
- 银行(8453)
- 务(8352)
- 财务(8312)
- 财务管理(8291)
- 行(8092)
- 体制(8067)
- 融(7923)
- 金融(7916)
- 企业财务(7857)
- 理论(7038)
- 划(6316)
- 环境(6042)
- 度(6019)
- 机构
- 大学(145463)
- 学院(145068)
- 济(56335)
- 经济(54919)
- 管理(51353)
- 研究(51317)
- 理学(43200)
- 理学院(42697)
- 管理学(41943)
- 管理学院(41663)
- 中国(39484)
- 财(31172)
- 京(31077)
- 科学(30573)
- 所(26461)
- 农(26088)
- 江(24042)
- 研究所(23651)
- 财经(23355)
- 中心(23264)
- 业大(21577)
- 经(21009)
- 农业(20543)
- 北京(19284)
- 院(18913)
- 州(18329)
- 范(18185)
- 师范(17915)
- 经济学(17513)
- 省(17450)
- 基金
- 项目(94380)
- 科学(73607)
- 研究(69719)
- 基金(67529)
- 家(59340)
- 国家(58843)
- 科学基金(49634)
- 社会(43754)
- 社会科(41335)
- 社会科学(41328)
- 省(37480)
- 基金项目(34958)
- 教育(32728)
- 划(31770)
- 自然(31305)
- 自然科(30566)
- 自然科学(30554)
- 自然科学基金(30020)
- 编号(28184)
- 资助(27397)
- 成果(24808)
- 制(22958)
- 重点(21864)
- 部(21276)
- 课题(21127)
- 创(19796)
- 发(19655)
- 创新(18680)
- 性(18669)
- 国家社会(18130)
共检索到230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新红
本文以太仓库为切入点,从开中制与太仓库的收入、余盐与太仓库的收入两方面对明代盐法体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并得出如下结论:嘉靖时期,在既要维持开中祖制、又要解决开中制无法有效满足边镇现实财政需求的情况下,正盐开中输边、余盐纳银解送户部太仓库的双轨盐法体制就此形成;其后直至崇祯,虽时有反复,但它一直是明代中后期盐法的主流体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乃道 程永
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贸体制的优化陈乃道,程永一、我们面对的世界经济现实1.20世纪就要过去,21世纪即将来临,在这历史性的转折阶段,各国在慎重地处理现实事务的同时都在认真地思考着未来。冷战时代的结束,不仅表明一个超级大国的消亡,深刻的意义在于国际社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胡海峰
明初政府建立了五城兵马司、巡城御史、锦衣卫等衙门共同维护京城治安。宣德时朝廷开始在京城原有的坊厢体制下增设巡警铺,其下的火夫、总甲(火甲)是城市居民承担的徭役,至此北京城形成了主要由兵马司等督率火甲来负责城市管理职能。成化、弘治间,火甲不堪重负,坊铺制遭遇重大危机,城市治安恶化,明末保甲制终在北京城推行,但带有军事色彩的保甲制也无法阻止城市治安的颓败之势。
关键词:
明代 北京 火甲 保甲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利平
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显示,明代中后期太仆寺的财政支出经历了一个支出项目由单一到多样、支出规模由小到大、支出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太仆寺唯一正项支出的购买马匹,在太仆寺财政支出中的地位呈持续下降趋势,至嘉靖末已丧失主体地位,至万历中后期其地位已无足轻重。太仆寺的各项非正项支出,实质上是太仆寺对中央其他部门的财政接济,其在太仆寺财政支出中的地位变化与正项支出刚好相反。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表明,太仆寺的财政渐由马政财政转变为朝廷的"应急财政",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且对明代中后期的国家财政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太仆寺 常盈库 财政支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水龙 曹洁
周公恕《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十四卷是"就叶采《集解》参错杂折之";从明代成化至万历年间,叶采《集解》的传播,主要靠周公恕分类改编本及其衍生的版本系统。明代后期周公恕类次本的代表,为万历年间吴勉学校阅的刻本《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周公恕类次本产生了割裂、僵化、歪曲程朱思想的后果,其实它并非叶采《近思录集解》版本传播的"正途"。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利平
明隆庆五年(1571)广西巡抚殷正茂上奏的《运盐前议疏》是一份非常罕见的详载明代中后期广西官运盐业各项成本和售价等具体数据的高质量珍贵史料。对该史料及相关其他史料的研究显示,明代中后期广西官运盐业的成本结构为购盐成本55.41%,运输成本16.44%,政府税费20.48%,利息费用7.67%;其商业利润率约在43.60%一29.50%之间,平均为37.33%,比同期淮盐水商12.07%的平均商业利润率高出2倍。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荣佳
古代的岭南属百越地区,在元明以前的风俗一般仍是较原始落后的。汉代记载岭南迷信的风气很盛,“祀天神,帝百鬼,而以鸡卜”。①唐时岭南仍流行用祭祀卜筮等方法治病,“家有人病,先杀鸡鹅等祀之”。②自南宋开始,虽然岭南在经济上的重要性日渐增加,但一般风俗仍是“大率民婚嫁丧葬,多不合礼,尚淫祀,杀人祭鬼”。③但逮至元明之际,地方记述岭南“衣冠礼乐,无异中州,声华日盛,民勤于食,尤以广州府一带,更是礼教渐摩,名德辈出,缙绅之家,以不学无礼为耻,以导欲诲淫为戒。”④明清珠江三角洲礼俗的变迁,与官方土绅的教化政策息息相关,也是宗族制渗透乡村社会的重要途径,更反映士庶文化相互影响的过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青淼 韩茂莉
本文在现有唐代盐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唐代中后期所特有的绢帛物估问题,分海盐、池盐、井盐三种情况,探讨史料中所出现的盐利、榷价的虚实估本质,认为当时的盐利、榷价存在完全虚估、半虚半实和完全实估三种情况,只有将虚实估本质相同的盐利和榷价相除,得到的才是产盐量。
关键词:
唐代 盐利 盐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维城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经过了十几年的改革索,目前已形成拥有7000余家各类外贸企业的局面,并且这个数宇还未将外资企业包括在内。如何 发挥这些企业的各自优势并做到相互渗透和共同参与?《申国对外经贸体制改革:90年代中后期趋势探讨》一文指出:在90年代的未来几年中,按照大经贸的战略设想,从转换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机制下手,提高企业素质,通过竟争实现企业的重新组合。而到2000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雪香
明代,"按人户编佥,以田从人"的里甲编制原则,造成里甲户籍和田地坐落不必然在同一地域空间;兼之分设永定县时,实行"援图择户"的分割原则,造成永定和原属县上杭之间人户和土地的犬牙相错,田地和赋税的归属问题遂演变成县际之间的利益之争。原属县上杭坚持的"梅花分管"虽与明初所规定的"寄庄"制度不相符合,但是,代表国家利益的府道司院等上级部门,出于政治控制方面的考量,屡屡驳回永定方面的诉求,而支持上杭方面的主张。这说明:分设新县时,疆域和田粮的划分,虽然会考虑自然地理环境和国家的相关制度,但是,起主导作用的是政治控制。
关键词:
新县设置 田粮纷争 明代中后期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晓龙
盐场灶户赖以生计的食盐,是一种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明中叶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沙田开发等因素导致近海咸淡水交界线的向外推移,沿海盐场社会经济变动较大。海水变淡严重影响了盐场的生产技术、生产成本和生产规模,也造成了沿海盐场的不均衡发展格局。嘉万年间两广运销制度的改变,加速了盐业市场向惠、潮地区转移。环境变迁导致珠江口盐场经济衰退和灶户赋役沉重化,使得灶户不再以盐为生,而寻求其他生计出路,传统盐场社区逐渐失去盐业经济的基本职能。
关键词:
海洋环境 盐业技术 盐场 灶户 广东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德文 黄季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吕炜
中国经济运行在结束短缺、受到需求约束之后 ,经济转轨历程也相应进入了中后期。如何认识这一时期的市场特征 ,显然既不能囿于过去长期短缺状态下的切身体验 ,或者资源约束条件下以人多、地广评价市场大小的定势 ,也不能简单地以国外的观点来形成自己的判断 ,而是应该在新的体制条件下进行客观的分析。本文在经济学供求原理一般分析的基础上 ,以转轨中后期的体制条件为约束 ,对市场的统一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认为“大中含小”是这一时期中国市场的现实特征。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邓永飞
本文对清代中后期湖南境内过度开垦所引起的环境恶化作了比较具体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在水、旱灾害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湖南水稻生产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如农村高利贷与水稻再生产的关系,农民对高产还是稳产的两难选择,以及湖南人民为了维持水稻生产所作的斗争,作了比较深入的论述。研究表明:随着水、旱灾害的加重,虽然清代中后期湖南农民为了维持水稻生产作了很大努力,水稻生产却日趋艰难,这严重地影响了近代湖南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清代中后期 湖南 环境恶化 水稻生产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玉哲 严奇岩
长久以来,贵州省清水江流域一直是全国重要的木材产地。随着近些年对清水江文书的发掘和研究,清水江下游地区悠久的木材贸易历史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清水江木材贸易缘起于宋元之际,发展于明清,繁盛于清中叶以后。其在清朝后期繁盛的原因,离不开黔东南优厚的地理自然条件、王朝势力的深入开发、贸易制度的确立,以及区域贸易网络的形成。
关键词:
清朝 清水江 木材 贸易 繁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