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6)
2023(8877)
2022(6912)
2021(5995)
2020(4894)
2019(11036)
2018(11022)
2017(21062)
2016(11760)
2015(13251)
2014(13402)
2013(12804)
2012(11485)
2011(10438)
2010(10787)
2009(10183)
2008(10032)
2007(8977)
2006(8208)
2005(7822)
作者
(33834)
(28472)
(27957)
(27013)
(18066)
(13371)
(12885)
(10892)
(10808)
(10093)
(9834)
(9492)
(9213)
(9038)
(8926)
(8856)
(8454)
(8382)
(8220)
(8099)
(7104)
(6899)
(6892)
(6462)
(6384)
(6332)
(6259)
(6213)
(5656)
(5486)
学科
(48569)
经济(48484)
管理(38640)
(33094)
(27423)
企业(27423)
中国(17976)
(14977)
方法(14654)
(14448)
(13261)
业经(12461)
数学(12240)
数学方法(12136)
地方(11738)
(10840)
(9019)
银行(8998)
体制(8865)
(8602)
(8572)
财务(8565)
财务管理(8545)
农业(8473)
(8468)
金融(8466)
(8393)
环境(8296)
企业财务(8128)
城市(7924)
机构
大学(169251)
学院(167560)
(70097)
经济(68432)
管理(61002)
研究(60123)
理学(51416)
理学院(50751)
管理学(49947)
管理学院(49623)
中国(45607)
(39628)
(35635)
科学(34929)
(29870)
财经(27136)
中心(26802)
研究所(26558)
(26502)
(26433)
北京(25332)
(24589)
业大(23670)
经济学(22547)
(22147)
(21929)
师范(21738)
(20599)
农业(20489)
经济学院(20169)
基金
项目(109982)
科学(87654)
基金(80895)
研究(80774)
(70026)
国家(69460)
科学基金(60342)
社会(54046)
社会科(51214)
社会科学(51203)
基金项目(42746)
(41623)
自然(37404)
自然科(36552)
自然科学(36544)
教育(36306)
自然科学基金(35896)
(35805)
资助(31540)
编号(31532)
成果(26551)
(25820)
重点(24944)
(24296)
(23921)
课题(23053)
国家社会(22974)
(22485)
创新(21287)
教育部(21057)
期刊
(83576)
经济(83576)
研究(55737)
中国(37717)
(29103)
(25522)
学报(25482)
管理(24561)
科学(24227)
大学(20150)
学学(18788)
(17742)
金融(17742)
教育(17537)
农业(16405)
财经(14138)
技术(13304)
问题(12937)
经济研究(12844)
业经(12714)
(12209)
现代(9154)
(8553)
(8319)
城市(8296)
(8140)
(8134)
世界(7472)
理论(7366)
科技(7337)
共检索到263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胡海峰  
明初政府建立了五城兵马司、巡城御史、锦衣卫等衙门共同维护京城治安。宣德时朝廷开始在京城原有的坊厢体制下增设巡警铺,其下的火夫、总甲(火甲)是城市居民承担的徭役,至此北京城形成了主要由兵马司等督率火甲来负责城市管理职能。成化、弘治间,火甲不堪重负,坊铺制遭遇重大危机,城市治安恶化,明末保甲制终在北京城推行,但带有军事色彩的保甲制也无法阻止城市治安的颓败之势。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邓永飞  
本文对清代中后期湖南境内过度开垦所引起的环境恶化作了比较具体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在水、旱灾害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湖南水稻生产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如农村高利贷与水稻再生产的关系,农民对高产还是稳产的两难选择,以及湖南人民为了维持水稻生产所作的斗争,作了比较深入的论述。研究表明:随着水、旱灾害的加重,虽然清代中后期湖南农民为了维持水稻生产作了很大努力,水稻生产却日趋艰难,这严重地影响了近代湖南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新红  
本文以太仓库为切入点,从开中制与太仓库的收入、余盐与太仓库的收入两方面对明代盐法体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并得出如下结论:嘉靖时期,在既要维持开中祖制、又要解决开中制无法有效满足边镇现实财政需求的情况下,正盐开中输边、余盐纳银解送户部太仓库的双轨盐法体制就此形成;其后直至崇祯,虽时有反复,但它一直是明代中后期盐法的主流体制。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韬  白国强  
根据广东已处于城市化中后期的现实,利用Logistic模型与修补后的时序数据,对广东城市化中后期转折时点进行判断和论证,发现现阶段广东城市化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转折时点大约出现在2001年~2002年间。运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分时段对广东城市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城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政府政策、对外开放、城市收入水平、产业结构转换,在城市化的转折发生之后对城市化的推动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弱。随着城市化速度趋缓,广东将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依靠城市化扩大内需的政策需适时进行调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利平  
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显示,明代中后期太仆寺的财政支出经历了一个支出项目由单一到多样、支出规模由小到大、支出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太仆寺唯一正项支出的购买马匹,在太仆寺财政支出中的地位呈持续下降趋势,至嘉靖末已丧失主体地位,至万历中后期其地位已无足轻重。太仆寺的各项非正项支出,实质上是太仆寺对中央其他部门的财政接济,其在太仆寺财政支出中的地位变化与正项支出刚好相反。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表明,太仆寺的财政渐由马政财政转变为朝廷的"应急财政",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且对明代中后期的国家财政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水龙  曹洁  
周公恕《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十四卷是"就叶采《集解》参错杂折之";从明代成化至万历年间,叶采《集解》的传播,主要靠周公恕分类改编本及其衍生的版本系统。明代后期周公恕类次本的代表,为万历年间吴勉学校阅的刻本《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周公恕类次本产生了割裂、僵化、歪曲程朱思想的后果,其实它并非叶采《近思录集解》版本传播的"正途"。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从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获悉,为实施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将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增加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总量,2019年完成"新增绿化面积3.7万亩,改造提升3.3万亩"的目标。据了解.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已制定相关绿化落实方案.将推动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和城市副中心外围"两带、两楔"环状绿色生态绿带建设,全面启动城市绿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海荣  
21世纪是人类与自然共存的世纪.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绿地子系统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首都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保护、管理工作不是一个单纯的绿化工程,而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到首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长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娟娟  李吉跃  王继强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绿化树种的水分生理特性,在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选择8个正常管理、正常生长的乔木和灌木树种为研究对象,在夏、秋季(5—10月)选择天气晴朗之日,用压力室法和改良的冲洗法测定小枝的水势和水力结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阔叶树种的水势和导水率变幅大于针叶树种,水势和比导率的日变化趋势并非完全一致.所测树种中导水率变幅的大小为国槐>女贞>黄栌>旱柳>油松>侧柏>沙地柏>小叶黄杨.木质部栓塞程度大小和树种有关,环孔材树种比导率的昼夜变幅高于散孔材,其大小为黄栌>国槐>旱柳>小叶黄杨,月均木质部栓塞程度为环孔材树种>散孔材树种>针叶树种,即无孔材.阔叶树木质部栓塞季节变化规律明显:夏季>秋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兆量  
政治中心是北京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北京发展战略研究中,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是两大难题,规划指标反复被突破,原因是对政治中心的强大后续效应估计不足,对政治中心城市功能综合化估计不足。政治中心有直接后续效应,也有通过制度、文化、心理等因素延伸的间接后续效应。间接后续效应是城市发展的超经济动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袁熹  
人口变化是北京近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 ,指出北京近代人口变化的几个显著特征。第一 ,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 ,人口自然结构变化明显 ,外来人口比重大于本市人口 ,性别比高 ,青壮年人口占城市总人口一半以上 ,等 ;第三 ,人口社会经济结构呈多方向变化 ,家庭人口趋于缩小 ,从旗人为主到汉人为主的变化 ,教育程度两极分化 ,职业结构的近代色彩 ,等 ;第四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最后 ,本文指出 ,这些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体现了北京城市转型期的特点 ,而这些人口问题的解决程度 ,也将成为衡量北京近代化水平的尺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弘  
北京"单中心、同心圆式"的城市空间格局,使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给中心城区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限制了北京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影响到北京的可持续发展。东京、巴黎等都通过建设"副中心"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矛盾。北京应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启动建设京西副中心、通州—亦庄副中心和顺义副中心,打造分散疏解中心区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矛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城市作为现代人普遍生活、工作的场所,对其研究已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焦点。城市的空间构造,是城市研究的基本内容。文章从人口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作为特大城市北京的地域构造,以及北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认为,形式上的“市”和实质城市的区分、城市的“工作地人口”和“居住地人口”的区分、“昼夜人口比”、城市地域的“功能区”与“居住区”的划分等基本概念与方法,在城市地域构造研究中有普遍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湛东升  张文忠  余建辉  谌丽  党云晓  
以北京市宜居要素空间数据库为基础,构建了城市宜居性客观评价的分析框架,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北京城市宜居性空间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宜居性由服务设施因子、环境健康因子和城市安全因子3个维度构成,且对城市宜居性的贡献度依次递减;(2)各宜居主因子空间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服务设施因子呈明显的内高外低特征,环境健康因子呈东部、北部高和西部、南部低特点,城市安全因子呈多中心分布格局;(3)北京城市宜居性总体格局呈现出典型的"中心-边缘"结构,且北城要明显优于南城,非参数计量方法进一步揭示出城市宜居性的距离衰减特征和人口密度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4)北...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荣佳  
古代的岭南属百越地区,在元明以前的风俗一般仍是较原始落后的。汉代记载岭南迷信的风气很盛,“祀天神,帝百鬼,而以鸡卜”。①唐时岭南仍流行用祭祀卜筮等方法治病,“家有人病,先杀鸡鹅等祀之”。②自南宋开始,虽然岭南在经济上的重要性日渐增加,但一般风俗仍是“大率民婚嫁丧葬,多不合礼,尚淫祀,杀人祭鬼”。③但逮至元明之际,地方记述岭南“衣冠礼乐,无异中州,声华日盛,民勤于食,尤以广州府一带,更是礼教渐摩,名德辈出,缙绅之家,以不学无礼为耻,以导欲诲淫为戒。”④明清珠江三角洲礼俗的变迁,与官方土绅的教化政策息息相关,也是宗族制渗透乡村社会的重要途径,更反映士庶文化相互影响的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