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
- 2023(663)
- 2022(626)
- 2021(608)
- 2020(530)
- 2019(1050)
- 2018(1015)
- 2017(1415)
- 2016(1211)
- 2015(1258)
- 2014(1183)
- 2013(1209)
- 2012(1195)
- 2011(1176)
- 2010(1148)
- 2009(1014)
- 2008(1039)
- 2007(951)
- 2006(761)
- 2005(716)
- 学科
- 学(3072)
- 虫(2948)
- 害(2636)
- 虫害(2251)
- 病虫(1928)
- 病虫害(1928)
- 玉(1897)
- 米(1892)
- 玉米(1880)
- 防(1733)
- 黍(1724)
- 玉蜀黍(1720)
- 蜀(1720)
- 蜀黍(1720)
- 生物(1705)
- 防治(1687)
- 治(1685)
- 及其(1553)
- 水产(1183)
- 生物学(1016)
- 微(1010)
- 微生(1003)
- 微生物(1003)
- 动物(939)
- 病害(881)
- 微生物学(780)
- 物(778)
- 壤(760)
- 土壤(757)
- 各种(734)
- 机构
- 学院(18012)
- 大学(17873)
- 农(14632)
- 农业(12180)
- 科学(11298)
- 研究(10569)
- 业大(9414)
- 农业大学(8082)
- 所(8010)
- 研究所(7707)
- 室(7051)
- 实验(6967)
- 实验室(6738)
- 业(6729)
- 重点(6375)
- 省(6301)
- 中国(5738)
- 科学院(4692)
- 生物(4578)
- 技术(4491)
- 京(4202)
- 中心(3783)
- 林(3758)
- 部(3662)
- 院(3604)
- 科学研究(3300)
- 研究院(3251)
- 植(3185)
- 农业科学(3170)
- 江(3127)
共检索到24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亚莉 丛斌 王欢 韩冰
本研究自5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离体培养得到35株共生细菌菌株 ,生物测定结果表明:SteinernemaSsy3线虫品系的共生菌对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幼虫有较高的胃毒毒力 ,对存活虫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高毒力菌株相关因子的研究表明 :高毒力菌株Ssy-1B经50℃处理10min及18W紫外灯下60cm高度垂直照射60min杀虫活性仍很稳定 ;Ⅰ、Ⅱ型共生菌对大蜡螟(Galleriamellonella)的血腔毒力均很高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共生菌 生物测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欢 刘彦群 董辉 钱海涛 李天来 丛斌 郑婧 谢迪 高眃晞
利用从国内采集土样中收集到的23个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和5个本室保存的线虫品系分离共生菌,通过对共生菌菌株发酵液和初提物抑菌活性的测定,得到1株对玉米弯孢菌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共生菌菌株SY5,抑菌圈平均直径分别为50.00mm和33.34mm,并对抑菌活性强的菌株发酵液的抗逆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共生菌菌株SY5在50℃下处理60 min和100℃高温下10 min,其抑菌活性依旧很高;18W紫外线照射120 min对共生菌SY5的抑菌活性的影响不明显;常温保存150d,抑菌活性下降。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 玉米弯孢菌 抑菌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宏 张强 张兴
【目的】研究嗜线虫致病杆菌X.nematophilaYL001(YL001菌株)和伯氏致病杆菌X.bovieniiYL002(YL002菌株)发酵物的杀虫活性,为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生物农药的开发和抗虫基因工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注射法、浸液法及小叶碟添加法,分别测定了YL001和YL002菌株发酵无菌滤液,对大蜡螟、粘虫、小菜蛾及棉铃虫的血腔毒性及毒杀、生长抑制和拒食活性,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YL001和YL002菌株无菌滤液对大蜡螟和粘虫5龄幼虫均具有较高的血腔毒性,用其不同培养时间的无菌滤液处理大蜡螟和粘虫,48 h后大蜡螟的死亡率均为100%,粘虫的死亡率随共生菌...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共生菌 发酵物 杀虫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晓帆 林茂松 刘亮山
用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spp.)和斯氏线虫(Steinernemaspp.)处理大蜡螟5龄幼虫。结果显示:处理后12h昆虫血细胞开始变形、崩解,且血细胞数量急剧下降,到昆虫接近死亡时(24~32h左右),血细胞数比正常水平下降85%;处理后24h血淋巴总量下降73.61%,酯酶活性不断增强,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总糖含量降低14%~70%。上述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的侵入破坏了寄主的防御系统,改变了寄主血淋巴能源物质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贤 王永宏 刘霞 李骞 冯俊涛 张兴
对分别采自陕西杨凌、汉中、渭南、太白4地区的315份土样进行了昆虫病原线虫筛选及其共生菌分离,得到2种昆虫病原线虫及1株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经初步鉴定为致病杆菌属(X enorhabdus)的嗜线虫致病杆菌种(X enorhabdus nem a toph ilus)内的一个变种;对其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纹枯病菌与辣椒疫霉病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有延缓作用。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共生菌 分离鉴定 抑菌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宏 张兴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 YL001(简称YL001)和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bovienii YL002(简称YL002)是分别从陕西杨凌土壤中筛选的2株昆虫病原线虫体内分离鉴定获得的共生菌。对这2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及其无菌滤液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菌株对供试的14种植物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YL001发酵液对烟草赤星菌、番茄早疫菌、辣椒疫霉菌、南瓜枯萎菌、黄瓜炭疽菌和稻瘟菌,YL002发酵液对辣椒疫霉菌、黄瓜炭疽菌、稻瘟菌和小麦纹枯菌的抑制率均在75%-100%;无菌滤液仅对辣椒疫...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共生菌 代谢产物 抑菌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书亮 付韵琴 范秀华 王容燕 邢建民 胡明峻
选用在我国分布较广、出现频率较高的4个血清型中的6株供试菌株,以玉米螟为毒力指示昆虫,进行了毒为指示昆虫与棉铃虫、粘虫和黄地老虎的毒力相关性测定。结果显示,设定各供试菌株对玉米螟的毒力指数为1,那么各供试菌株对棉铃虫的相对毒力指数为0.647±0.074,对粘虫的相对毒力指数为0.268±0.07,对黄地老虎的相对毒力指数为0.145±0.031。4种供试昆虫对各种供试菌株的相对敏感性顺序为玉米螟>棉铃虫>粘虫>黄地老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宏 张兴
从陕西杨凌采集的昆虫病原线虫S teinernem a sp.YL 001和S teinernem a sp.YL 002肠道内分别分离到1株具有较高杀虫和抑菌活性的共生菌菌株YL 001和YL 002,并对其从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YL 001和YL 002菌株分别为嗜线虫致病杆菌(X enorhabdus nem a toph ila)和伯氏致病杆菌(X enorhabdus bov ien ii)。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陈斌 薛春丽 田学军 肖春 李正跃
利用浓度为4.0×104~4.0×108个/mL的球孢白僵菌MZ050724分生孢子液对3龄和4龄亚洲玉米螟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对3龄幼虫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8.65%,致死中浓度WEI(2.195±0.135)×104个/mL,致死中时间(4.30±0.16)d;对4龄幼虫最高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5.75%,致死中浓度为(4.362±0.088)×105个/mL,致死中时间(4.77±0.11)d。相比较对3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好于对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亚洲玉米螟 幼虫 毒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虎威 宁格 李正跃 张立敏 陈斌
为探明素乔球螋(Timomenus lugens Bormans)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的控制效能,室内测定了其成虫对亚洲玉米螟2、3龄幼虫和蛹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素乔球螋对亚洲玉米螟2龄幼虫、3龄幼虫和蛹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捕食功能反应II型,拟合获得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分别为Na=0.9970N1+0.010469N、Na=0.82669N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灿星 张青文 徐静 熊延坤 周明■
利用 3株转 Bt cry1A(c)基因的抗虫工程菌 ,对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进行离体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在相同浓度下 ,工程菌对玉米螟的杀虫活性均高于 Bt野生菌株 ;幼虫死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 ,体重、体长与浓度呈负相关 ;工程菌 RPT4 0、RPT5 0、RPT5 5和野生型 Bt菌株 HD- 73对玉米螟的 L C50 值分别为71.2 6 ,36 .33,84 .71和 172 .36μg.g-1。在以 RPT5 0注射接种的活体生测中 ,处理株对玉米螟具有明显的抗性 ,虫体重减轻 2 4 .5 %~ 5 2 .3% ,体长降低 2 2 .6 %~ 6...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从经 戴华国 符文俊
利用昆虫酚氧化酶原 (PPO)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 ,采用RT PCR方法从亚洲玉米螟幼虫体内扩增了一段 5 2 2个核苷酸的cDNA片段 ,编码 174个氨基酸。经Blastp分析表明 ,该段氨基酸序列同鳞翅目和双翅目中PPO的相同区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 39%~ 6 3% )。其中与烟草天蛾PPO的相似性最高 ( 6 3% ) ;与家蚕、大蜡螟、惜古比天蚕蛾PPO也有较高的相似性。在该片段中含有 1个该类酶原中保守的 2个铜离子结合位点之一 (含 4个组氨酸残基 )。据此推断克隆的片段为PPO基因片段。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酚氧化酶原 基因克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纪年 邓雪华
根据G enB ank中昆虫P 450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简并引物,以亚洲玉米螟田间自然种群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一条长度为603 bp的特异性DNA片段,编码201个氨基酸。将此氨基酸序列与G en-B ank中已知序列采用B last及C lusta lW EB I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氨基酸序列与CYP 4家族的同源性较高,达37%~53%,初步推测此序列为CYP 4家族的一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慧萍 宋新元 张明 于壮 丛斌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玉米NF6373YGRR(通过杂交育种聚合cry1A.105、cry2Ab2、cp4epsps基因)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初孵幼虫和3龄幼虫取食行为与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8h非选择性试验中,玉米螟初孵幼虫在转基因玉米心叶组织上的取食率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玉米48h的幼虫累计死亡率为53.75%,非转基因玉米为20.00%,差异显著;3龄幼虫在转基因玉米雌穗尖组织上的取食率、死亡率与非转基因玉米差异不显著。在48h选择性试验中,初孵幼虫在转基因玉米心叶组织上的取食率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玉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彦龙 杨忠岐 王小艺 吴成进 马生福 陆之贵
为探讨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和异小杆线虫的WG品系防治松褐天牛的可行性,在室内模拟松褐天牛的自然状态的条件,利用以上2种线虫对松褐天牛3龄幼虫进行防治试验并用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拟合控制效果方程。结果表明:在3,4,5,6万条.mL-1的剂量下经过7天,小卷蛾斯氏线虫的ALL品系可致死松褐天牛3龄幼虫的百分比分别为41.11%,51.11%,53.33%,82.22%,而异小杆线虫的WG品系可致死松褐天牛3龄幼虫百分比分别为35.56%,51.11%,51.11%,74.44%。异小杆线虫的WG品系的起效速度要比小卷蛾斯氏线虫的ALL品系快,二者的致死峰值主要集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桃蛀螟越冬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格局
玉米田桃蛀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doides rugaoensis及其共生菌Serratianema todiphila R187与黒腹果蝇免疫系统的互作研究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 DR186对果蝇致病机制的研究
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doides rugaoensis及其共生菌serratianema todipHila r187与黒腹果蝇免疫系统的互作研究
嗜线虫致病杆菌杀虫毒素对棉铃虫幼虫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防治介体昆虫控制玉米粗缩病研究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YL001菌毛蛋白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玉米果穗挥发物组成及其对亚洲玉米螟的电生理活性
玉米螟卵龄对玉米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种间竞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