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4)
2023(9269)
2022(8256)
2021(7939)
2020(6634)
2019(15422)
2018(15529)
2017(29857)
2016(16368)
2015(18432)
2014(18317)
2013(18169)
2012(16569)
2011(14787)
2010(14540)
2009(12956)
2008(12490)
2007(10590)
2006(9080)
2005(7663)
作者
(48216)
(39918)
(39569)
(37555)
(25379)
(19178)
(17930)
(15915)
(15192)
(14104)
(13757)
(13408)
(12568)
(12434)
(12264)
(12174)
(12140)
(11984)
(11247)
(11188)
(10062)
(9613)
(9564)
(8968)
(8953)
(8935)
(8829)
(8748)
(8029)
(7944)
学科
(61092)
经济(61025)
管理(46413)
(43650)
(36834)
企业(36834)
方法(30374)
数学(26134)
数学方法(25836)
(16176)
(16067)
中国(14846)
(14545)
业经(13902)
地方(12604)
(11074)
理论(11001)
农业(10885)
(10714)
贸易(10709)
技术(10576)
(10373)
环境(10194)
(9641)
(9594)
财务(9535)
财务管理(9518)
企业财务(9007)
教育(8965)
(8928)
机构
大学(229617)
学院(227460)
管理(94009)
(83262)
理学(82646)
理学院(81698)
经济(81288)
管理学(80193)
管理学院(79810)
研究(74612)
中国(52956)
科学(50461)
(49503)
(39661)
业大(38524)
(37937)
(36151)
研究所(35143)
中心(33126)
农业(31278)
(31182)
北京(31142)
(30053)
财经(29878)
师范(29760)
(27444)
(27254)
(26074)
技术(24910)
师范大学(24179)
基金
项目(165859)
科学(129193)
基金(119575)
研究(118337)
(105147)
国家(104277)
科学基金(89260)
社会(71774)
社会科(67817)
社会科学(67797)
(65221)
基金项目(64933)
自然(60918)
自然科(59455)
自然科学(59441)
自然科学基金(58370)
(55128)
教育(53857)
资助(49119)
编号(48454)
成果(38293)
重点(36891)
(35582)
(34658)
(34527)
课题(32861)
科研(32209)
创新(32100)
计划(30910)
大学(30582)
期刊
(87220)
经济(87220)
研究(63052)
学报(41019)
中国(38763)
科学(36679)
(35613)
管理(32918)
大学(30461)
学学(28767)
农业(25574)
(25365)
教育(25021)
技术(19229)
业经(14974)
(14876)
金融(14876)
图书(13629)
财经(13407)
经济研究(13308)
科技(12848)
(12827)
理论(11975)
业大(11463)
实践(11321)
(11321)
问题(11254)
林业(11192)
(11178)
(10897)
共检索到313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琛柱  钦俊德  
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琛柱钦俊德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是基本的生物组成部分。它们可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生产维持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昆虫作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类群,其中的1/3是取食植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暴志茹  包满珠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是现代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农杆菌转化法具有外植体基因型依赖性,使得一些顽抗物种很难获得转化植株,有效利用参与转化过程的植物基因是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的可能路径。VIP1是一种bZIP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免疫应答反应,但最近研究发现激活VIP1蛋白会促进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过程,通过优化植物组织培养条件,增加植物体内VIP1的表达量可以提高遗传转化效率。总结植物与农杆菌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将为提高植物转化效率提供新的策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慧  金幼菊  李继泉  陈华君  
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在植食性昆虫的寄主定向、产卵、聚集、传粉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不仅有助于阐明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机理 ,也可为提出新的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该文介绍了在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定向中起关键作用的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种类、作用方式、有效浓度和距离 ,并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彦林  孟庆繁  高文韬  
传粉昆虫在显花植物起源和演化的早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任东等,1998),对现存有花植物的生存、繁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显花植物中,大约有85%的物种属于虫媒传粉,利用传粉昆虫可显著地提高作物的产量。花通过提供花粉、花蜜等酬报以及休息、狩猎、觅偶交配和取暖的场所吸引访花昆虫访花,而昆虫在访花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携带了花粉,触动了柱头,对所访的花产生授粉作用(钦俊德,198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麟  杨振德  赵博光  方杰  
植物抗性分为组成抗性和诱导抗性两种类型。组成抗性是植物的一种固有特性 ,取决于植物不同的基因型 ,始终存在于植物中并发挥作用 ;诱导抗性是一种类似于免疫反应的抗性现象 ,是植物的一种表型反应 ,只有在外源损伤的情况下才得以表现。本文主要综述了自 1997年以来植物诱导抗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包括对诱导抗性特性的重新认识及一些新的证据 ,对诱导抗性中能量分配与植物防御效益之间的风险平衡 ,信号 (特别是植食者的取食信号 )在诱导抗性中的作用 ,一些新发现的防御机制以及植食者的适应性等。对植物诱导抗性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作了简要的讨论 ,展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文丽萍  高云霞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文丽萍,高云霞植食性昆虫在取食和产卵之前,首先必须在众多的植物中,找到它的寄主植物,它的取食活动期又必须与植物可供食用的时期相吻合,并且必须选择到植物在特定的发育阶段的组织或器官。那么,昆虫是如何到达和辨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松林  王济虹  
本文报道南蛇藤属4种植物——苦皮藤(Celastrusangulatus)、穗花南蛇藤(C.vanioti)、大芽南蛇藤(C.gemmatus)和显柱南蛇藤(C.stylosus)的根皮乙醇提取物对二斑波缘龟甲(Basiprionotabisignsata)、菜青虫(Pierisrapae)和家蚕(Bombyxmori)幼虫拒食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根皮乙醇提取物均表现出显著的拒食作用,比较4种植物的拒食活性差异,其活性大小为:苦皮藤、穗花南蛇藤>大芽南蛇藤>显柱南蛇藤,说明在南蛇藤属植物中除了苦皮藤外,穗花南蛇藤、大芽南蛇藤和显柱南蛇藤也是具拒食作用的杀虫植物资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奇志  曹海锋  王玉柱  孙浩元  
近20年以来,国外一些研究发现斯氏科(Steinernematidae)和异小杆科(Heterorhabditidae)的昆虫病原线虫作为生物防治制剂不仅能够主动寻找寄主、侵染有害昆虫,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植物线虫。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小杆科、小杆属Rhabditis(Oscheius)的某些昆虫寄生线虫也有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关于这些研究国内报道甚少。为便于同行及相关学者的研究和资料查询,本文综述了昆虫线虫对植物线虫的抑制作用和影响因素,并对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讨论,以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英娟  薛东  杨长举  
综述了来自植物的挥发性次生物质和同种或异种昆虫释放的各种信息素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昆虫行为的影响。主要阐述了信息化合物在昆虫寻找寄主、昆虫性行为和天敌寻找寄主行为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强调了信息化合物在种间隔离和协同进化中的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文礼章  
20世纪中期以来,食用昆虫研究的内容日益扩大和加深,人们对食用昆虫利用的意义也有突飞猛进的认识。科学促进生产发展,生产激励科学进步,食用昆虫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已在由描述性研究或比较零散的理论研究逐步走向系统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一、发展的阶段性1.自...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德伟  马艳  冯颖  陈晓鸣  
综述了从60年代首次建立昆虫细胞系以来国内外的昆虫细胞工程的研究进展。包括昆虫细胞培养基的研究,昆虫细胞系的建立,昆虫细胞冻存的研究,昆虫细胞培养过程中污染的检测和解决,以及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ulovirusExpressionVectorSystem,BEVS)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威  张守科  舒金平  王浩杰  
昆虫取食、生殖等行为一直备受行为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学家的关注。趋泥行为是鳞翅目昆虫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补充营养的特殊行为。随着众多假说的提出,趋泥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逐渐成为行为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昆虫趋泥行为的报道较多,但现有的理论和试验数据尚存分歧。本文简要回顾了昆虫趋泥行为的研究历史、介绍了趋泥行为发生的性别、虫龄差异及驱动力假说,评述了这一行为对昆虫生态适应及生殖生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应整合多个层面上的研究来探讨昆虫趋泥行为在生态学以及昆虫进化过程中的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宇翀  周成理  陈晓鸣  
本文主要从怀卵雌成虫对寄主的搜寻与定位,雌成虫对适宜寄主的识别与选择,植食性昆虫对昆虫产卵的直接和间接防御,以及昆虫为了减少后代资源竞争而产生产卵忌避物质等4个方面综述了植食性昆虫产卵行为生态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概述了植食性昆虫产卵行为的生态机制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申思凡  张真  孔祥波  刘福  张苏芳  
嗅觉在昆虫的生存和种群繁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嗅觉感受神经元的多种蛋白质共同参与嗅觉识别过程,包括:气味结合蛋白(OBP)、气味受体(OR)、气味降解酶(ODE)、化学感受蛋白(CSP)和感受神经元膜蛋白(SNMP)等。OR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其所介导的气味分子与嗅觉神经元的专一性结合是昆虫行使嗅觉功能的重要基础。由于昆虫OR结构与其他脊椎动物OR结构不同,一直不能通过同源克隆的方式获得,其发现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间。昆虫OR可以分为2大类,第1类是识别各种气味分子的功能受体,第2类是没有气味分子识别功能,与其他功能受体共表达,协助其他功能受体完成对气味分子的识别。关于OR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鉴定和功能分析方面。OR的功能分析目前常用的有3种体外表达系统,分别是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系统、异源细胞表达系统和果蝇空神经元表达系统。RNAi和Crispr/Cas9作为活体研究基因功能的方法,也在某些物种中用于OR基因的功能研究。昆虫OR作用机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些模式物种中,林业昆虫作为一类重要的昆虫,其OR研究起步较晚,且主要集中在OR基因鉴定上,功能研究相对较少。气味受体的研究为害虫嗅觉调控和种群控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值得进一步加强机制研究和防控技术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