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2)
2023(3495)
2022(2914)
2021(2756)
2020(2198)
2019(5075)
2018(5192)
2017(8789)
2016(5205)
2015(6152)
2014(6544)
2013(6232)
2012(5887)
2011(5217)
2010(5562)
2009(4840)
2008(5113)
2007(4931)
2006(4487)
2005(3761)
作者
(14822)
(12018)
(11925)
(11388)
(7705)
(5727)
(5637)
(4786)
(4677)
(4628)
(4160)
(4067)
(4029)
(3824)
(3769)
(3706)
(3701)
(3562)
(3459)
(3395)
(3082)
(3033)
(3001)
(2921)
(2854)
(2771)
(2734)
(2651)
(2511)
(2485)
学科
(15440)
经济(15423)
管理(14880)
(10517)
(8749)
企业(8749)
中国(6945)
(6403)
地方(6111)
(5278)
教育(4975)
理论(4962)
业经(4850)
教学(4497)
(4353)
农业(4107)
(3838)
(3695)
方法(3275)
(3212)
财务(3189)
财务管理(3172)
环境(3124)
(3022)
银行(3019)
学法(2955)
教学法(2955)
(2936)
企业财务(2932)
(2839)
机构
学院(67250)
大学(64185)
研究(22263)
管理(20865)
(19445)
经济(18500)
中国(18345)
理学(15911)
理学院(15649)
(15460)
管理学(15216)
管理学院(15079)
(14344)
科学(13927)
(12006)
(11359)
(11349)
中心(11247)
技术(11093)
(11066)
师范(10961)
职业(10840)
(10490)
(10264)
北京(10198)
研究所(9573)
业大(9238)
(9009)
师范大学(8311)
财经(8000)
基金
项目(36309)
研究(31281)
科学(26256)
基金(20982)
(17532)
国家(17277)
(16706)
编号(15885)
社会(15822)
教育(15820)
社会科(14585)
社会科学(14580)
科学基金(14115)
成果(13978)
(13362)
课题(12283)
(10879)
基金项目(10790)
项目编号(8978)
资助(8724)
规划(8361)
重点(8361)
(8302)
自然(8222)
(8203)
自然科(7915)
自然科学(7913)
自然科学基金(7743)
研究成果(7735)
大学(7381)
期刊
(32025)
经济(32025)
研究(23738)
中国(23657)
教育(18595)
(11510)
(10174)
学报(9199)
管理(9011)
技术(9005)
图书(8022)
科学(7614)
大学(7270)
农业(6784)
(6669)
金融(6669)
职业(6624)
书馆(6371)
图书馆(6371)
业经(6278)
学学(6035)
(4838)
论坛(4838)
技术教育(4349)
职业技术(4349)
职业技术教育(4349)
财会(4245)
(4124)
问题(3841)
会计(3823)
共检索到123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兰  
该文着重论述了昆明黑龙潭营建的梅园"龙泉探梅"的规划与建设,认为该园以梅花为主要植物题材,充分调动了用地范围内的景观要素,并结合云南的地方特色,是个融山、水、植物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山水梅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康敏  华珊  
昆明黑龙潭公园梅花课题组几年来对当地梅花品种进行了连续不断地观察、记载和搜集。通过查询资料,并请有关专家实地帮助鉴定,已对昆明黑龙潭公园搜集栽培的梅花品种有了初步的认识与结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雅萍  刘敬  杨增星  
昆明黑龙潭公园历史悠久,是昆明市存有古树名木最多的风景名胜区,著名的"三异木"唐梅、宋柏、明茶就在其中。本文对黑龙潭公园现存的18株古梅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古梅的应用及保护提出了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杰  
昆明黑龙潭所传"唐梅"历史悠久,清康熙间始见有人言及此地古梅,乾隆中叶始以"唐梅"闻名。乾隆后期以来两株古梅,一立一卧,姿态苍老,风景奇异,名声大噪。大约道光间古梅死去,后来孙枝长成,或沿名补植,风景赓续不绝。黑龙潭"唐梅"是云贵高原最具影响的梅花名胜,独特的地理位置、亦真亦幻的悠久历史赋予"唐梅"以深厚的文化意义。其称作"唐梅",未必有生物学和历史学的依据,主要出于一种文化情结,寄托着人们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历史记忆和美好愿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华珊  
黑龙潭公园"龙泉探梅"梅园是中国十大梅园之一,古梅、梅品种种质资源丰富。本文论述了该园的特色以及云南梅种质资源、赏梅特色及黑龙潭梅园专类梅花展活动,并对"龙泉古梅"景观改造进行了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康敏  石玉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标  罗康敏  
黑龙潭风景名胜区是一座具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寺观园林,名胜古迹众多,古梅荟萃,梅文化源远流长。"龙泉探梅"充分利用了云南丰富的梅资源优势,宏扬了中华梅文化,是独具特色的赏梅胜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跃戈  张启翔  赵素敏  孔海燕  
通过对昆明地区花卉生产温室调查和分析 ,提出昆明地区是我国发展花卉生产温室的首选地区之一 .该文在总结昆明地区花卉生产温室现状的基础上 ,对今后昆明地区的花卉生产温室的发展提出建议 :为了昆明地区花卉产业今后的发展 ,根据昆明地区的具体情况 ,应大力发展塑膜连栋大棚 ,以逐步取代现有的竹木结构中小棚 ;现阶段昆明地区应在引进国外先进栽培技术的同时 ,结合昆明地区实际 ,有计划地发展现代化塑料温室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小波  于希贤  
昆明世博园的总体规划体现了“博览”二字 ,但对主题思想认识不足。笔者提出 ,将鸣凤山景区纳入规划范围 ,可实现“人与自然”主题从“人的自然化”到“自然的人化”的升华 ,并形成丰富的文化景观 ,对今后世博园和昆明市旅游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波,陈喜波  
城市文化生态建设不仅对城市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城市规划中应摈弃以环境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错误思潮,使文化、生态、环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城市优美人居环境和良好经济效益的双赢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旋  
经与国家计委共同研究确定,由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持的全国人口发展区域规划会议于今年三月在昆明召开。会议确定,从今年到1984年,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制订出全国人口发展区域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丁寿颐  陆君超  
大型机场门户地区是人们进出城市的窗口,扮演着城市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渡区的角色,是全球流动空间的重要节点。同时,作为城市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也承担着特定职能,是各种城市活动聚集的地方空间。因此,相较于一般的场所空间,机场门户地区流动性和地方性的空间矛盾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空港集疏运交通与地方服务性交通混杂"、"临空产业用地与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矛盾"、"空港限制性要素与舒适人居环境营造冲突"、"航空旅客与本地居民的空间分化"等特征。本文研究国内外机场类似问题的解决策略,并以昆明长水机场前区为例,着重从空间层面厘清矛盾根源,理顺发展思路,并提出规划应对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俊权  杜国祯  陈家宽  
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目前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局限性,从“面、线、点”的有机组合,以城市带动农村,农村促进城市,有利于大大加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完成昆明城市化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条件,经济与社会持续是目的。时代要求昆明必须把握住机遇,有力地推动整个昆明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愉  
由昆明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联合主办、昆明市园林绿化局承办的中国第八届梅花蜡梅展览,定于2003年1月1日在昆明市黑龙潭开幕。这是一次空前的盛会,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此系历届全国"二梅"(梅与蜡梅)展览中之举办季节最早、展出日期最长者(至2003年2月20日止),可见云南和昆明之自然优势。②云南是梅原产地世界中心之中心,又是中华大陆上全部4株元梅(树龄650~700年以上)之原产地,此次可考察1~2株元梅。③参展者达10多城市和20余单位以上,含公司、企业等。④展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野  艾东  王数  方一舒  
为确定昆明市空间布局,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昆明市全域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分区。结果表明:1)昆明市生态保护核心区面积为7 032.11 km~2,占全区面积的34.75%,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生态红线保护区,对保证粮食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及水源涵养具有重要作用;2)昆明市生态保护涵养区面积为4 444.31 km~2,占全市面积的21.15%,集中分布在北部的东川区、寻甸县、禄劝县以及富民县;3)生产生态扩展区面积为7 711.87 km~2,占全市面积的36.70%,主要分布在建设开发区外围,包括禄劝县西南部,富民县东北部和西南部,寻甸县西南部,东川区东部,石林县东南部,晋宁县,西山区等地;4)建设开发核心区面积为1 554.98 km~2,占全市面积的7.40%,集中分布在昆明市的都市核心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