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8)
2023(10885)
2022(8558)
2021(7822)
2020(6683)
2019(14528)
2018(14747)
2017(28450)
2016(15676)
2015(17737)
2014(17961)
2013(17550)
2012(15806)
2011(13817)
2010(14497)
2009(14080)
2008(14494)
2007(13618)
2006(12611)
2005(11974)
作者
(43946)
(36992)
(36710)
(34710)
(23450)
(17650)
(16608)
(14167)
(14000)
(13393)
(12588)
(12363)
(12035)
(11681)
(11368)
(11128)
(10797)
(10789)
(10735)
(10596)
(9373)
(9219)
(9009)
(8729)
(8660)
(8295)
(8227)
(8122)
(7469)
(7412)
学科
(83707)
(68557)
经济(68437)
(66910)
企业(66910)
管理(58292)
(45439)
农业(30212)
业经(29327)
(24147)
方法(23955)
中国(20530)
(18460)
(17580)
财务(17546)
财务管理(17520)
企业财务(16511)
数学(16134)
技术(16059)
数学方法(15926)
(15228)
(14270)
理论(13317)
地方(12923)
(12746)
(12436)
(12014)
贸易(12004)
(11680)
(11651)
机构
学院(230430)
大学(221235)
(99747)
经济(97770)
管理(93068)
理学(78408)
理学院(77770)
管理学(76762)
管理学院(76357)
研究(71932)
中国(61777)
(50349)
(48196)
(46258)
科学(39984)
(39942)
农业(37780)
财经(36683)
(36117)
业大(35209)
中心(35097)
(32923)
研究所(31544)
(31141)
北京(28922)
经济学(28567)
(27882)
师范(27699)
经济管理(27570)
(26154)
基金
项目(138452)
科学(111070)
研究(108539)
基金(100107)
(84106)
国家(83092)
科学基金(73476)
社会(71384)
社会科(67208)
社会科学(67190)
(57074)
基金项目(52825)
教育(48195)
编号(46443)
(44506)
自然(44219)
自然科(43242)
自然科学(43233)
自然科学基金(42518)
资助(39203)
成果(37359)
(34237)
(31494)
(31436)
课题(30876)
(30748)
重点(30080)
(29415)
(28937)
(28922)
期刊
(129366)
经济(129366)
研究(71222)
(54935)
中国(51177)
(40700)
管理(37748)
农业(36492)
科学(30075)
学报(29111)
业经(28430)
(28381)
金融(28381)
大学(24152)
教育(23949)
学学(22710)
技术(22299)
(18865)
财经(18587)
问题(17870)
经济研究(17652)
(16112)
农村(14908)
(14908)
农业经济(14284)
技术经济(13861)
世界(13580)
经济问题(12219)
(12211)
现代(12051)
共检索到371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茵  
本文对昆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强调昆明实现农业现代化应重视:农村工业化和独具特色的城郊型农业问题,基础设施和支农工业问题,依靠科技和科技兴农问题,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问题,人口素质问题。提出了昆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与措施:分步和分区实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认真规划,积极试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建平  
在这次“全国持续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研讨会”上,我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大家讨论。 1 对农业基础产业地位与农业现代化的再认识问题 80年代,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年平均增长速度达6.4%,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全世界尚有7.8亿人饥饿和营养不良、12亿人处于贫困线以下的情况下,中国基本上解决温饱并正在迈向小康,这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具有重要深远影响。我国农业成就来之不易!如何加以巩固发展,是值得高度重视的一大问题,也是一个难题。 总的看来,我国农业基础脆弱,综合生产力水平不高,效益较低,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并不牢固。近来乱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仲威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农业现代化,还包括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来源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两大问题。依据中国的实际与四十多年的经验,解决这两大问题主要依靠农业内部的潜力为主,外力为辅,即向农业深度和广度进军,具体说:①稳定农村的正确的现行政策;②强化以农业科技为核心的社会化服务体系;③大力开发庭院资源,发展庭院经济;④推行“三划一同”农业科学调控体系手段。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德才  
对农业投资若干问题的思考杨德才长期以来,农业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利润低的产业,但近些年来,随着工商业竞争的加剧及高额利润的细化分割,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农业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感兴趣的投资场所,在某些地区,已成为投资热点。各行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月琴  顾蕾  沈月娣  应新缓  万刚  
山区生态环境脆弱 ,易遭受自然灾害 ,必须以林业为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 ,防止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等 ,使山区本身社会经济得以发展 ,同时又为下游城镇区域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因此 ,山区现代化建设涉及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 ,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与集镇化等均衡发展问题 ,涉及多方参与的问题。参 5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石萍  
近几年,我国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新建和扩建了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的图书馆,如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委党校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等。此外不少图书馆在其工作发展定位时,均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放到重要地位。新上海大学在高校合并和建设新校区时,建成了一个约4万平方米的气势非凡、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图书馆。作为上海大学图书馆的一员,对此感到自豪,同时也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图书馆硬件上去了是否意味着就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了。现代化的图书馆建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启杰  
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要完善农业技术市场,正确分析农业科技成果供求形势,创建有效的技术扩散机制以及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并简明扼要地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了未来的思路和做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尚鹏  
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培养新型农民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从我国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意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以期快速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琳琅  
作者认为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长期、艰巨、渐进的经济发展过程 ,必须对农业产业化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有足够的认识 ;必须把粮食、谷物及产业化经营放在首位 ;要把农业产业化同农村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 ,实施同步推进战略 ;政府应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摆正位置 ,按经济规律办事 ,进一步完善宏观政策和配套改革 :(1 )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 ;(2 )深化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配套改革 ;(3)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4)正确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扬  
本文提出了中国需要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观点,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流研究方法,分析了建设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从当前我国构建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角度,提出建设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与发展构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崚  
本文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战略问题,如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与活力,现代化资金的积累与投入,科技成果的形成与转化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政府的行为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夏清明  
为推进西部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本文着重分析了西部农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理顺现行农业管理体制和科技推广机制以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振潜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是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的时期,把农业搞上去,加速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一、依靠科技进步是我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解放四十年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农业对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化  钱友山  王超铁  袁士畴  
本文论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应优先考虑土地产出率,同时具有高产出、高效益,高效率,持续、稳定及协调,资源节约,农村经济结构多元,模式种类丰富等特点。并提出:①产出与投入均具有三维结构和品种的三元结构,及其高产出、高投入的含义。②农业综合发展反馈环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机制,它由六个子环组成,现代化生产要素是其枢纽。③“接口工程”的概念,它既是系统的组成又是系统的调节器。最后,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